353.
沈昌和曲梅在警局里的動向,很快傳到了祝聞這里。
此時的她,帶著路瑾路瑜兄妹倆,正在前往特管局配房的路上。
突然聽到這些明顯只有內部人才能聽到的消息,祝聞沒對消息本身表示驚訝,反倒為了自己能夠聽到這份消息而驚訝!
前排駕駛座負責開車的是特管局的高層,據說是專門管理各個小隊,職位掛的是分局副局,姓廖,是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女性,長相很親切,一路同行的人都叫她廖姐而不是廖局。
祝聞在得知對方的年齡比自己這具身體的實際年齡還有大一歲后,也跟著叫了聲廖姐,并把她的疑惑問出了口。
廖姐笑道:
“哪需要叫姐啊,叫我小廖就行!我們以后就是合作伙伴,我們特管局和警局又是兄弟單位,四舍五入的話,你也是內部人員了!至于你身邊的兩位小朋友,作為當事者,了解一下案件進展也不奇怪嘛。”
這位廖姐很會說話,三言兩語就拉近了和祝聞他們的關系。
不過祝聞也看得出,她這是有意討好自己,估計是為了自己天師的身份。
實力強,果然走哪兒都是香餑餑啊!
祝聞感慨地想著。
這時,副駕駛座的黎湛也開口了:
“祝女士,我們想讓你了解這些,除了是你作為特管局顧問有這個權利之外,也是希望這些信息能讓你對清風真人有一定了解,我們都覺得他極有可能會重新找上你。”
“找我?”
祝聞有些玩味地笑了笑。
黎湛雖然看不到,但是他能夠感知到祝聞的不以為意。
他知道祝聞實力強悍,不過還是提醒了祝聞一句要小心為上。
祝聞應好,但具體想的什么,估計只有她自己知道。
很快,他們坐的車子駛進了一座如園林般漂亮的小區里面。
道路兩側濃蔭匝地,一座座獨棟別墅坐落在巨大的樹木之間,仿佛是建在森林里面,沒有人能想到這樣的地方居然會存在于鬧市區,距離不到2公里的地方,就有一座醫院和一片大型商業綜合體。
祝聞往窗外掃了眼,就明白這種環境品質的小區絕對不會出現樓房或迭墅之類的房子,一定都是品質絕佳且稀缺的獨棟別墅!
果然,車子行駛了大概幾百米,便轉彎開進了其中一棟的車庫。
車庫內燈火通明,負責講解這套房子的管家團隊已經站在門口迎接他們的到來。
祝聞透過車窗玻璃,往那里看了眼,眼神算得上是平靜無波,更沒有急著下車,而是靜靜地坐在那里。
路瑾路瑜都是乖巧聽話的孩子,哪怕路瑜稍微有些坐不住,小臉兒幾乎整個的貼在車窗上,好奇地往外張望著,但她也沒有貿貿然下車,而是繼續坐在祝聞的身邊,等待祝聞的通知。
廖姐從后視鏡看到這一家三口的反應,內心深處發出了失望的喟嘆。
失望歸失望,但沒有特別濃烈。
畢竟她沒有接觸過天師級別的人物,摸不清這樣的人是不是已經達到陸地神仙的級別,對凡俗的金錢根本沒有什么感覺。
所以來之前,廖姐已經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不過她面上絲毫沒有表現出來,笑容更是連動都沒有動一下。
“祝女士,要不要下去看看,這是我們特管局為你們一家三口特意準備的房子,希望你能滿意。”
祝聞手搭在車門上,輕輕敲打著,笑道:
“廖姐,這算什么呢?千金買馬骨嗎?”
但她怎么覺得特管局付出這么多,也是為了從她身上得到相應多的東西呢?
廖姐迎著祝聞犀利的眼神,肚子里那些打好的腹稿瞬間就有點說不出來了。
她知道這位不是自己能夠輕易糊弄的對象。
與其說些假話,惹得人家反感。
倒不如把他們的真實目的老老實實說出來!
“好吧,祝女士,我也不瞞你了,我們分局最近遇到了一樁大麻煩,局里所有的人都沒有辦法解決,反而折了不少同僚進去,其中一個今年才20歲出頭,剛大學畢業就進了我們特管局,一腔熱血為了人民奉獻,結果第一次出任務就死在了暗無天日的墓道里……哎,我們也是沒了辦法,才想著要求助祝女士你。”
廖姐是說了真話,但也沒忘記用上一點小話術,博得祝聞的同情。
可惜祝聞見過的事情太多,并沒有被輕易打動。
她反而問起:
“為什么不求助總局呢?”
特管局是官方單位,人才濟濟,祝聞才不信沒有幾個厲害的坐鎮呢。
廖姐表情古怪:
“我們當然請了總局的人過來,可惜也沒什么用,反而有位顧問受了重傷,到現在還躺在icu里面。”
也就是說,現在整個特管局都拿那個地方沒有辦法。
一旁默不做聲的路瑾,本來只是安靜聆聽著,這下子突然緊張起來。
他按住祝聞的手背,朝她搖頭:
“媽媽,我也不是很喜歡這里,我們還是換一處房子吧。”
他可不想祝聞為了區區一棟房子,就惹上可怕的危險!
他根本不在意房子的環境品質,只要能和媽媽妹妹呆在一起便什么都好!
少年的瞳孔里,寫滿了說不出的緊張,以及害怕失去祝聞的慌張。
祝聞反過來握住他冰涼的手:
“不用擔心。”
路瑾緊抿著唇不說話。
前排的廖姐連忙解釋:
“哎誤會了誤會了,我們沒有說祝女士你必須接下這個危險任務,才會把這棟房子送給你,這棟房子本來就是作為顧問的禮物,就算祝女士你不想沾手那麻煩任務,也是一樣的!”
路瑾的眼睛像小獸般警惕:
“真的嗎?”
他才不信!
廖姐哭笑不得,不知道該從哪里解釋起。
祝聞拍拍路瑾的手背安撫,隨后問:
“你們說的任務具體是什么,可以了解一下嗎?”
廖姐意識到祝聞是有點興趣了,趕緊開口:
“是一處古墓!才挖掘出來的!地點就在村!”
隨后,廖姐大致講了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