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竟如今趙尋安乃是可與隱世帝君相抗衡的星空大道巔峰戰力,便是對方人數再多,想要制住也是不可能,再如何總能支撐到眾人支援。
趙尋安徐徐飛,身后七輪背光相對轉,仙家大德威儀如山。
對面也有一人徐徐飛,身后同樣有七輪背光,不過皆是少有銀色,觀之卻是比仙家背光更加多了幾分圣潔。
相距十丈處二人同時駐足,看著那張在數百年前留影里見過的臉面,趙尋安拱手:
“元宗,真武大帝?”
元宗也是拱手,輕笑著說:
“是元宗,真武大帝已是過去。”
趙尋安點頭:
“看你身后背光便知,若還是真武大帝怎的也得八輪背光,如今這銀色背光天輪卻是少見,為何其他歸元者都是仙家模樣而非這般?”
元宗聞言再笑:
“當是因著我把真武大帝身軀獻祭天地,得了高處莫名存在恩賜,體內真正仙元過于純正的緣故。”
“畢竟都是老仙途中走出,心中無有絕對,所以擁有老仙家的表象也是應當。”
元宗言語比之所想柔和許多,趙尋安聞言再點頭,心神卻是微跳,把帝君境界的真武大帝獻祭天地得了高處莫名存在恩賜?
如今天地間至高便是昊天,無疆已經融世,哪還有更高存在?
心中思緒一掃而過,趙尋安沉聲問:
“元宗擁如此大陣仗尋來當是為得一戰,你我可稱死敵,相邀言語這般事情屬實沒有意義。”
“之前沒有意義,可如今趙道友已至新天地巔峰,所求與我一般乃是云霧和破境機緣,自然便有了意義!”
聽聞元宗言語趙尋安心頭猛震,有些吃驚地看向他。
元宗深吸氣繼續說:
“趙大德運度的仙神大敕令與蕩魔天尊有牽扯頗多,想來應當知曉我前身之事。”
趙尋安聞言點頭:
“惡戾一部便是被你獻祭的前身真武大帝,剛正一部則是蕩魔天尊,我知曉。”
元宗聞言笑:
“哪來的惡戾剛正,不過是兩種相駁思量碰撞,最終化作兩部,雖說行事準則大相徑庭,可所想都是一般,求中土大千天長地久。”
聽聞元宗言語趙尋安笑了:
“引起仙魔大戰,荼毒生靈無數,侵奪昊天權柄,便你等所作所為,還不能稱為惡戾?”
元宗聞言也是笑:
“仙神與天地無補只得虧損,若能全部消融與中土大千可是好?”
“昊天說來是眾生意志所化,可認真說,真就是?”
“開立天庭天界讓眾仙有了歸宿,可塵世里塵民如何,可不還是水深火熱?”
“所謂眾生意志所化昊天,可有與泱泱天地無量塵民半點幫襯?”
“你說我歸元者惡戾,可除了些許被邪祟陰狠心思污染的,你可見有與塵民世界半點損傷,與眾生賴以生存的天地,有過半點害處?”
元宗一番言語真就把趙尋安說愣了,思量許久沉聲說:
“那五千年錦繡如何說?”
“那里具是不入仙途的塵民,卻被你抹除,這還不是惡戾?”
“五千年錦繡,是何處?”
元宗疑惑地問,見他不似作假,趙尋安眉頭高皺,卻把五千年錦繡大略說,并把玄龜當年泯滅前言語也是一般說出,又是沉聲問:
“難不成你惡事做多,卻把當年事情忘了?”
元宗徐徐搖頭,嘆氣說:
“趙尋安啊趙尋安,枉我與你高看,便其中道理也看不透?”
見趙尋安不明,元宗沉聲說:
“真武大帝蕩魔天尊二分,便戰力可得毀滅星斗世界,但你說乃是一方大千世界,左右不過一帝君,且還是一半,何德何能可泯一方星空浩瀚大千?”
聽聞元宗言語趙尋安身體徹底僵住,過去境界戰力不夠與帝君高看無數,可如今自己也在步進,已然了解帝君威能。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可,一念山傾一念海生也可,但是想要抹除五千年錦繡,且是那般龐大大千,真就不太可能!
“趙大德你尋錯了方向,不過我雖不知五千年錦繡是何等世界與你何干惹得你如此掛心,但有一眉目可與你說。”
“大千重疊諸多,真母噬妖來處想來你也知道,諸多天地間生靈修士都有二身顯化,卻可曾想過,為甚少見那陰極世界里仙神出現?”
言語入腦趙尋安心神一陣顫動,許久才得平復,卻是聲音嘶啞地問:
“為甚,難不成與五千年錦繡泯滅有關?”
元宗點頭:
“以我思量,牽扯那般巨大世界自然有關,至于為甚少見,緣由便是,盡數歸了那位高處存在口腹。”
聽聞元宗言語趙尋安眼皮一陣抖,沉聲再問:
“那位高處存在到底是何誰,之前怎么從未聽聞過?”
元宗輕笑著說:
“想要知道便往高處走,待得哪日扶搖九天之上了,便會知曉。”
“......這般令人厭惡的言語已經聽膩,相邀言語到底為甚?”
趙尋安皺眉問,元宗收了笑,沉聲說:
“你我與眾不同,皆是天地間大變數,不過想要尋找通往九霄之上的云霧依然不容易,想要突破界限更是艱難。”
“可若合一,卻有了突破一切的可能!”
趙尋安真就未曾想到元宗會如此言語,卻是笑著說:
“那你應當尋蕩魔天尊合一而不是我,同出一處可不好過我這無有干系的百倍?”
元宗聞言卻是翻了個白眼:
“便冉勝那臭屁性,你當他會理睬我?”
“我若是尋他這般言語,你信是不信,他會拼著與我同歸,便半點機會不與。”
“你說甚,蕩魔天尊便是冉勝冉大叔?”
趙尋安驚呼,真就驚到了極點,元宗點頭:
“自然,我當你已經猜到,畢竟你倆之間因果天大,未曾想你竟然不知。”
趙尋安沉默許久才壓制住心中悸動,沉聲說:
“道不同不相為謀,你我道路相駁,真若合一只能歸于虛無,元宗,你的思量也是不周。”
“道雖不同,但你我不止有減項也有加項,左右便是一場淋漓死戰,勝者吞噬敗者,把減項去處只留對方所具氣運和根基大道,可不就有了窺竊囚籠之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