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的羊城,晨霧還沒散盡,陽光就從云層里鉆了出來,給街邊的紫荊花鍍上了層柔光。早上八點十分,周朝先駕駛的黑色轎車平穩地行駛在天河東路,車窗半降著,風裹著淡淡的花香飄進來,混著早餐鋪飄出的粥香,讓車廂里多了幾分市井的暖意。
沈青云坐在后座,手里翻著劉福榮昨晚整理好的《省公安廳近期工作簡報》,指尖劃過春節安保部署、民警優撫方案幾處紅筆標注的重點。
這是他今天要向省委書記張清風和省長劉向前匯報的核心內容。
陳百川的案子像塊石頭壓在心里,但他清楚,剛上任就提這種牽扯政法系統內部的個案,容易顯得急功近利,不如先從常規工作入手,讓領導看到他的務實作風,再謀后續。
“沈廳,前面就是省委大院了,需要提前跟辦公廳打個招呼嗎?”
周朝先的聲音從前面傳來,他特意放慢了車速,目光掃過路口的執勤交警。
昨天聽劉福榮說,省委周邊的安保是特勤局負責的,湯暮雨的人每天早上七點就到位了。
“不用,按原計劃來。”
沈青云合上簡報,抬頭看向窗外。
省委大院的大門莊嚴肅穆,門口的石獅子在晨光里泛著青灰色的光,站崗的衛兵身姿挺拔,手里的鋼槍閃著冷光。
這場景比濱州的市委大院更顯威嚴,但沈青云心里沒了初來時的局促,只有一種落地履職的踏實。
畢竟,不管在哪級崗位,核心都是把事辦好、讓老百姓安心。
轎車在大院門口停下,值班的安保人員上前核對證件,看到沈青云的工作證時,眼神里多了幾分敬意,抬手敬了個禮:“沈副省長,張書記的秘書已經在里面等您了。”
沈青云點頭致意,推門下車時,劉福榮已經從副駕下來,手里捧著厚厚的匯報材料。
這是他第一次跟著新領導見省委一把手,難免有些緊張。
沈青云拍了拍他的肩膀,聲音溫和:“別慌,把材料拿穩就行,跟著我。”
走進省委大樓,大理石地面光可鑒人,映出走廊兩側懸掛的“新時代政法工作要求”標語。張清風的秘書快步迎上來,穿著熨得筆挺的藏青色西裝,臉上帶著得體的笑:“沈副省長,張書記剛結束晨讀,正在辦公室等您,這邊請。”
“辛苦了,劉處長。”
沈青云淡淡地點點頭。
張清風的秘書叫劉正,是省委辦公廳綜合一處的處長。
走廊里很安靜,只有幾個人的腳步聲在回蕩。
劉正邊走邊輕聲說道:“書記今天特意把上午的會往后推了半小時,就是想跟您多聊會兒,他一直很關注公安廳的工作,尤其是春節安保這塊。”
沈青云心里了然,春節臨近,安保是頭等大事,張清風作為省委書記,肯定最關心老百姓能不能平安過節。
他放慢腳步,在心里再過了遍匯報要點:先講春節安保的具體措施,再提民警的優撫方案,最后說隊伍建設的初步想法,每一條都要落到“民生”和“實效”上。
張清風的辦公室在了六樓東側,門虛掩著,能聽到里面翻文件的沙沙聲。
劉正輕輕敲了敲門,里面傳來沉穩的聲音:“進來。”
沈青云推開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墻的書架,上面擺滿了政治理論書籍和粵東省的發展規劃文件,靠窗的位置擺著一盆茂盛的綠蘿,葉片上還掛著晨露,給嚴肅的辦公室添了幾分生機。
省委書記張清風坐在寬大的紅木辦公桌后,穿著淺灰色的中山裝,戴著老花鏡,手里正拿著一份《粵東日報》,頭版標題是“春節臨近,全省各地年味漸濃”。
“青云同志,來了?”
張清風抬起頭,摘下老花鏡,指了指對面的真皮沙發:“坐吧。”
“謝謝書記。”
沈青云在沙發上坐下,劉福榮把匯報材料放在茶幾上,悄悄退到門外。
接過張清風遞來的茶杯,沈青云指尖觸到溫熱的杯壁,聞了聞,他確定是熟悉的普洱茶,看來張書記提前打聽了他的喜好,這份細致讓他心里暖了暖。
“這是近期公安廳的工作簡報,重點匯報春節安保、民警優撫和隊伍建設三方面內容。”
沈青云沒有兜圈子,而是直接把簡報推過去,身體微微前傾,對張清芳說道:“春節安保方面,我們計劃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平安春節專項行動,重點加強火車站、汽車站、商圈這些人員密集場所的巡邏,特勤局湯暮雨局長已經制定了詳細的安保方案,每個重點區域都安排了警力二十四小時值守。”
張清風翻開簡報,手指在火車站安保那頁停住,眉頭微挑:“羊城火車站客流量大,往年總有小偷小摸的情況,今年有什么針對性措施?”
“我們跟鐵路公安聯合成立了反扒專班,抽調了刑偵總隊的骨干力量,一方面加強便衣巡邏,另一方面在車站安裝了五十個高清監控,覆蓋每個出入口和候車區。”
沈青云回答得很具體,緩緩說道:“另外,我們還在車站設立了春節警務服務站,安排了會粵語、客家話的民警,方便跟外地游客溝通,萬一有突發情況,能第一時間處置。”
張清風點點頭,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考慮得很細,老百姓出門,最怕的就是丟東西、遇麻煩,你們把這些細節做好,大家才能安心過年。”
他翻到民警優撫那頁,看到春節值班民警雙倍補助、英烈家屬走訪慰問的字樣,抬頭看向沈青云:“民警辛苦,尤其是節假日,越是別人團圓的時候,他們越忙,這份補助和慰問,一定要落實到位,不能只停在紙面上。”
“您放心,我們已經跟財政廳對接好了,補助會在春節前發放到每個值班民警手里。英烈家屬的走訪,我要求各地市公安局長親自帶隊,不僅要送慰問品,還要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比如子女上學、老人就醫,能解決的當場解決,解決不了的匯總到省廳,我們統一協調。”
沈青云的語氣很堅定,他想起在濱州時,孫健他們過年值班,有時候連口熱飯都吃不上,現在到了粵東,他不能讓這種情況再發生。
張清風放下簡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目光落在沈青云身上:“你在濱州的工作我了解,抓民生、辦實事,有股子韌勁。粵東的情況比濱州復雜,治安問題、隊伍建設問題都需要慢慢理順,但只要你堅持群眾至上的原則,就不會走偏。”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鄭重:“省委對你寄予厚望,不管是春節安保,還是長遠的治安整治,你放手去干,需要省委協調的,隨時跟我提。”
沈青云心里一熱,站起身:“謝謝張書記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負省委的期望,把公安廳的工作做好,讓粵東的老百姓過個平安年,也為長遠的平安粵東建設打好基礎。”
“不用這么拘謹,坐吧。”
張清風擺擺手,笑著說道:“我聽說你剛到羊城就自己去街巷里轉了轉,還租了車去其他城市調研?這種接地氣的作風很好,比坐在辦公室看報表強。粵東的治安問題,光靠聽匯報解決不了,多去基層走走,多聽老百姓的聲音,才能找到病根。”
沈青云心里一驚,沒想到張書記連他悄悄調研的事都知道,看來省委對他的工作很關注。
不過想想也很正常,省委組織部長董千里是張清風的人,自己跟他說過的事情,董千里不可能不匯報給章清風的。
他連忙說道:“基層是最好的課堂,只有跟老百姓聊,才能知道他們最擔心什么、最需要什么。以后我會堅持下去,定期去基層調研,把情況摸準、把問題找準。”
兩人又聊了二十分鐘,從春節安保聊到隊伍建設,從粵東的治安特點聊到濱州的工作經驗。張清風時不時提問,沈青云都一一作答,沒有空話套話,全是實實在在的想法。
臨走的時候,張清風送他到門口,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粵東需要你這樣的干部。春節后,我還想聽聽你對平安粵東建設的具體規劃。”
“一定,春節后我會把規劃方案報給您。”
沈青云鞠躬告別,心里的底氣更足了。
他很清楚,省委一把手的支持,對自己這個公安廳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