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辦公樓的燈光在凌晨三點依然亮著大半。
熊楊把自己關在數據研判室,指尖劃過投影儀上密密麻麻的表格,煙灰缸里的煙蒂已經堆成了小山。
何晨光案的資金流水在屏幕上蜿蜒成紅色曲線,像一條正在蛻皮的毒蛇。
根據把那家伙的口供交代的貪污所得只有一千七百萬,可審計部門核定的低保資金缺口高達近九千萬,這中間的鴻溝足以吞噬掉濱州市所有低保戶半年的生活費。
“熊書記,銀行那邊傳來最新流水。”
一個年輕的紀委工作人員推門進來,手里的材料又是厚厚的一沓:“何晨光老婆名下有三個隱蔽賬戶,近五年有一百多筆大額轉賬,對方都是粵東那邊的空殼公司。”
熊楊猛地掐滅煙頭,火星濺在桌面上。
他拿起那份材料開始看了起來。
片刻之后,熊楊的臉色變得鐵青。
“查查這些空殼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他的聲音沙啞得像被砂紙磨過,對手下人吩咐道:“另外,調何晨光近三年的公務用車軌跡,特別是節假日的。”
窗外的梧桐樹影在月光里搖晃,像無數雙窺視的眼睛。
熊楊想起沈青云昨天在辦公室說的話:“低保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錢,敢動這個心思的人,絕不是何晨光這種角色能罩得住的。”
當時他還覺得是書記多慮,此刻看著屏幕上懸殊的數字,后頸的冷汗順著襯衫往下淌。
清晨六點,辦公室的門被推開時,熊楊正對著全市民政系統干部名單發呆。
市民政局退休的局長王學濤的名字被紅筆圈了三次。
他是何晨光的老領導,幾年前從市民政局長調任市政協副主席,當年正是他牽頭負責低保系統升級改造。
“熊書記,空殼公司的底細查到了。”
工作人員的聲音帶著疲憊的亢奮,對熊楊說道:“實際控制人叫趙天,是趙山河的遠房侄子,現在在加拿大定居。”
他遞過一份出入境記錄:“何晨光每年春節前后都有去深城的記錄,每次停留時間不超過四十八小時。”
熊楊的手指在趙天的名字上重重一點。
趙山河的兒子趙鵬已經因工程腐敗被控制,現在又冒出來個侄子,這張利益網的密度遠超想象。
他抓起電話撥給沈青云,聽筒里傳來沈青云帶著睡意卻異常清醒的聲音:“有發現?”
“資金缺口太大,何晨光在撒謊。”
熊楊走到窗前,看著晨霧中漸漸蘇醒的城市,緩緩說道:“他老婆的賬戶有大額資金流向境外,背后牽扯到趙山河的親屬。更可疑的是,五年前低保系統升級后,全市低保戶突然增加了近一千戶,全都是查無此人的空頭賬戶。”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傳來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
“還有什么?”
沈青云直接問道。
“現任政協副主席王學濤,是前任民政局的局長,何晨光就是接他的班才做到現在這個位置的。”
熊楊的聲音突然變得銳利:“我懷疑他有問題。”
沈青云的心臟猛地一縮。他終于明白資金缺口為什么如此巨大。
這不是個人貪腐,而是有組織、有預謀的系統性侵吞。
“我現在申請對王海濤立案審查。”
熊楊又說道。
“等等。”
沈青云的聲音壓得很低,直接說道:“這件事已經超出濱州的范圍了。你立刻整理材料,去省紀委匯報。我現在去省政府找李省長,這件事必須讓省里知道。”
事情已經鬧到這個地步,沈青云覺得,光靠濱州市紀委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
“好的,書記。”
熊楊連忙點頭答應著。
他明白沈青云的意思是什么,就像他說的那樣,現在這個案子,已經不是濱州市民政系統的問題了,說不定全省的民政系統,都要迎來一次大清洗。
掛了電話,熊楊看著屏幕上閃爍的光標,突然覺得辦公室的暖氣變得刺骨。
他想起當年自己剛擔任市紀委書記的時候,省紀委那位一把手在廉政談話時說的話:“反腐就像剝洋蔥,每層都可能辣得人睜不開眼,但必須剝到底。”
這一次,看樣子整個江北省的民政系統,恐怕要被剝開那層遮羞布了。
省政府辦公大樓的旋轉門在上午八點準時開始轉動。
沈青云的車開進政府大院的時候,值班保安認出了他的車牌,敬了個標準的禮。
電梯上升時,他對著鏡面整理了一下領帶,發現自己的鬢角又添了幾根白發。
距離蕭明遠案告破才過去兩個月,濱州的反腐戰場卻早已轉移到了更深的水域。
省長李躍進的辦公室彌漫著淡淡的墨香。
他正對著一幅《黃河入海圖》題字,看到沈青云進來,筆鋒一頓在宣紙上暈開個墨點。
“稀客啊,今天怎么有空來?”
他放下狼毫,指了指茶幾旁的圈椅,笑著說道:“濱州的經濟工作會議開得不錯,顧書記還在常委會上表揚了。”
沈青云沒有落座,直接把審計報告放在茶幾上:“省長,有件急事必須向您匯報。濱州市民政局查出重大貪腐案,局長何晨光涉嫌挪用冒領低保資金,初步核定缺口達九千多萬,他顯然只是個執行者。”
李躍進的笑容僵在臉上。
這一句話,就好像晴天霹靂似的,瞬間讓他的笑容被冰封住,臉色變得無比難看。
“九千多萬,他瘋了?”
他的聲音陡然嚴厲,一字一句的說道:“一個市民政局局長,有這么大的能量?”
“初步查明,當年濱州市低保系統升級時,有人利用漏洞批量偽造低保戶信息。”
沈青云簡明扼要地匯報道:“何晨光交代的只是他個人所得,大頭通過境外賬戶流走,牽扯到前市委組織部長趙山河的親屬,市民政局前任局長王學濤涉嫌深度參與,背后可能還有更高層級的官員。”
聽了他的匯報,李躍進走到窗前,望著省政府大院里的國旗。
秋風吹動他的衣角,像一面緊繃的帆。
“林向陽倒臺時,我就擔心會牽扯出更多問題。”
他轉過身,目光如炬看著沈青云說道:“這個王學濤,我記得當年是林向陽力排眾議從省里派到濱州的,據說和省里某位退休領導關系密切。何晨光能坐上民政局長的位置,少不了他在背后運作。”
沈青云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沒想到李省長竟然對濱州民政系統的人事脈絡如此清楚,這說明省里早有關注。
“現在熊楊同志已經去省紀委匯報,我請求省里成立聯合專案組,徹查濱州民政系統的腐敗網絡。”
沈青云對李躍進鄭重其事的說道。
“必須徹查。”
李躍進的語氣斬釘截鐵,嚴肅的說道:“低保金是底線,誰碰誰就得付出代價。”
他拿起紅色電話,直接撥給省紀委書記:“濱州出了大問題,市民政局局長何晨光伙同他人挪用低保資金近一個億,你馬上組織力量介入,需要省政府配合的盡管開口。”
掛了電話,李躍進看著沈青云,眼神里帶著復雜的情緒:“青云同志,你在濱州的處境不容易啊。”
沈青云嘆了一口氣,隨即認真的說道:“請省委放心,我一定會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他這是心里話,身為濱州市委書記,既然出了這樣的事情,哪怕不是他擔任市委書記的時候發生的,他也要負起責任來的。
更重要的是,沈青云總覺得這件事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
猶豫了片刻之后,他試探著看向李躍進,小心翼翼的說道:“省長,其實我覺得這件事有點不對勁。”
“嗯?”
聽到這句話,李躍進一愣神,驚訝的看向沈青云,好奇的問道:“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別人這么說,或許李躍進會覺得對方可能有點杞人憂天。
但沈青云不一樣。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沈青云是專業的。
對于李躍進來講,沈青云的履歷他是看過很多次的,當然知道這位年輕的副省長兼濱州市委書記,不是那種基層地方政府系統爬起來的,而是從公安隊伍當中崛起的。
甚至于,沈青云還是親自參與一線刑偵工作的警察。
他的偵查能力,要比普通人更強。
所以,當沈青云覺得有問題的時候,李躍進的第一反應,是沈青云以前的工作習慣讓他發現了什么線索。
果不其然。
下一秒,沈青云的一句話,就讓李躍進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
“省長,我懷疑這件事跟省民政廳有關系。”
沈青云看著李躍進,緩緩說道:“甚至于有可能,這件事牽扯的人很多,包括咱們整個江北省的民政系統。”
這句話一出來,李躍進的表情一下子就變了。
“你確定?”
他看著沈青云,一字一句的問道。
原因很簡單,因為沈青云說的這個事情,實在是有點太荒謬了。
但如果是真的,整個江北省的官場,都將會迎來一次大地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