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第2322章 第一個嫌疑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22章 第一個嫌疑人

第2322章 第一個嫌疑人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19日  作者:晨星天使  分類: 都市 | 官場 | 晨星天使 |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 

秋雨敲打著市委大樓的落地窗,在玻璃上蜿蜒出細密的水痕。

沈青云剛把香房區的調研報告放進文件夾,內線電話就急促地響起來,聽筒里傳來孫健刻意壓低的聲音,像怕被風卷走似的。

“沈書記,您現在方便嗎?”

孫健的電話里帶著雜音,背景里隱約有電梯運行的嗡鳴:“有件事情我得單獨跟您說。”

沈青云頓了頓,有點意外。

孫健是老公安,向來沉穩,這種語氣里的緊張他還是頭次聽見。

“說吧,辦公室就我一個人。”

他起身關上百葉窗,將窗外的陰雨隔絕在外,這才開口說道:“是不是林正的案子有新情況?”

聽筒那頭沉默了三秒,隨后傳來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程凱剛才匯報,昨天下午他準備提審林正的時候,被分管刑偵的副局長李明橋叫去談話。”

孫健的聲音壓得更低,緩緩說道:“那副局長說林正殺人案的調查,沒必要牽扯其他陳年舊賬,尤其是……”

他頓了頓,吐出一個名字:“尤其是蕭明遠那個案子,別瞎折騰影響穩定。”

沈青云握著聽筒的手指猛地收緊,臉上的表情也變得嚴肅去了。

蕭明遠,這個在陳光出租屋里看到的名字,像根生銹的針突然刺破記憶。

他想起之前孫健和程凱的匯報,心里某個模糊的輪廓突然清晰起來。

正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很顯然這里面是有貓膩的。

“李明橋一個副局長怎么會突然關心這個?”

沈青云走到窗邊,看著雨幕中模糊的香房區方向,淡淡地說道:“他跟蕭明遠案有牽扯?”

“我查了一下,李明橋是三年前從香房區公安分局調上來的。”

孫健的聲音里帶著寒意,冷冷的說道:“程凱跟我匯報之后,我就暗中派人查了一下,發現當年蕭明遠死亡的時候,李明橋剛好是香房區公安分局的局長。”

頓了頓。

他又補充道:“另外,李明橋跟程立東的小舅子,咱們市正華集團的董事長朱正華關系密切。”

“朱正華?”

沈青云的眉頭驟然擰緊。

他對這個名字有印象,當初自己剛剛調任濱州市委書記的時候,參加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的時候,貌似見過朱正華,看上去一臉正氣的樣子,倒是沒想到居然跟干涉司法公正有關系。

最重要的是,程立東的小舅子,李明橋的摯友,這個身份讓沈青云很難不多想。

“是的。”

孫健點點頭,直接說道:“這個人在濱州市很有名氣,屬于黑白通吃的那種人。”

“有意思。”

沈青云自言自語道:“看樣子,他是個關鍵啊。”

“是的。”

孫健直接說道:“程凱順著這條線查了通話記錄,發現朱正華上周跟程立東見過三次面。”

說到這里,他嚴肅的說道:“更蹊蹺的是,十年前蕭明遠溺水身亡時,第一個發現尸體并報警的,就是當時還在做拆遷工程的朱正華,按照他的說法,當時蕭明遠死亡的地方,就是他工地附近。”

窗外的雨突然變大,雨點密集地砸在玻璃上,發出噼啪的響聲。

沈青云靠在冰冷的窗臺上,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窗框的銹跡。

十年前的報案人,程立東的小舅子,如今的集團董事長,動用關系阻止調查蕭明遠案。

這串聯系像條毒蛇,纏繞著那個看似意外的溺亡案,透出令人窒息的陰冷。

“程立東知道這件事嗎?”

沈青云的聲音冷得像窗外的雨。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關鍵,如果這是朱正華的私人行為,那程立東可能是無辜的,但如果這是在他的授意下,那這件事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前世今生這幾十年的警察生涯,讓沈青云對于犯罪分子的心態拿捏的無比精準,他很清楚,除非是沒有關系,否則任何一個犯罪分子,在聽說當年自己犯罪之后一心追查真相的人,不明不白的死掉之后,都會采取行動。

這個道理,跟很多殺人犯喜歡事后去案發現場逛逛的心理差不多。

“不好說。”

孫健嘆了口氣,對沈青云說道:“但朱正華能在香房區把生意做得這么大,沒程立東這個區長撐腰,恐怕沒那么容易。尤其是老城區那塊地,當年拆遷補償標準比周邊低了三成,愣是沒出一起上訪,這里面肯定有鬼。”

沈青云閉上眼睛,腦海里閃過陳光出租屋里那個紅色鐵皮盒子。

里面除了蕭明遠的卷宗,還有幾張泛黃的照片:年輕的陳光和蕭明遠站在破舊的教室門口,背后是棵枝繁葉茂的老槐樹。

“這個案子,恐怕要比我們想的更復雜。”

沈青云淡淡地說道。

“書記。”

孫健的聲音在聽筒里響起,帶著試探:“要不要先把朱正華控制起來?”

畢竟朱正華既然有嫌疑,完全可以采取行動進行調查。

至于證據,像他這種搞工程建筑的人,屁股不干凈是很正常的,隨便查查就能找到證據。

“不行。”

沈青云睜開眼,眼神已經恢復清明,直接否認道:“現在動他,等于打草驚蛇。程立東在香房區待了八年,盤根錯節,我們手里沒實據,容易被反咬一口。”

說著話,他走到辦公桌前,翻開香房區的地圖,指尖重重落在正華集團的位置,一字一句的說道:“朱正華主動冒頭,說明蕭明遠案確實是他的軟肋。既然他急著遮掩,我們就順著這條線查下去。”

“您的意思是……”

孫健猶豫了一下,這才問道:“引蛇出洞?”

“是的。”

沈青云直接點頭道。

“讓程凱換個方向。”

他的指尖在地圖上劃出一道弧線,從正華集團到香房區政府,再到十年前的老校址,毫不客氣的說道:“別盯著通話記錄不放,去查朱正華的原始發家史。你不是說了么,十幾年之前他還是個負債累累的小包工頭,怎么突然就拿到了老城區的拆遷項目?資金從哪兒來的?當年參與拆遷的工人現在在哪兒?”

一連串的話從沈青云的口中冒出來,他直接布置起了偵破的方向。

聽筒里傳來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孫健顯然在飛快記錄。

“明白,我直接讓程凱帶人查。另外,林正那邊……”

孫健猶豫了一下說道:“既然沒有證據,那我們是不是要放他?”

“沒必要。”

沈青云直接說道:“繼續按程序審,但把重心放在他和陳光的關系上,反正他的行為也確實違法了。”

說著話,沈青云想起林正翻供時那雙銳利的眼睛,心中更是好奇不已,沉聲說道:“林正不是真要認罪,他是想把水攪渾,逼我們去查蕭明遠,這個人留著還有用。”

毫無疑問,林正弄了這么一出的目的,就是為了引起自己這個市委書記的注意。

事實上。

他們確實是成功了,現在沈青云對于整個案子的真相,尤其是十年前到底發生了什么,真的非常好奇,他很想知道這個案子背后到底隱藏了什么東西,為什么會讓一個區長如此的驚慌失措,會牽扯到趙茹這個市委常委。

更重要的是,沈青云隱隱約約覺得,這個蕭明遠的身上可能真的隱藏了什么秘密,這才是他所謂“落水身亡”的真相。

“我明白了。”

孫健的聲音非常沉穩,緩緩說道:“那是不是要注意點,不能走漏風聲。”

“讓程凱挑幾個絕對可靠的老刑警,單獨成立調查組,所有進展只向你我匯報。”

沈青云的目光掃過桌上的香房區調研報告,上面正華集團助力區域發展的字樣此刻看來格外刺眼,想了想說道:“告訴程凱,查的時候手腳干凈點,別給對方留下把柄。”

“是。”

孫健干脆地答應著。

隨后,他猶豫了一下,這才小心翼翼的問道:“書記,您說……十年前蕭明遠到底發現了什么?值得兇手費這么大勁掩蓋,甚至不惜……”

“不惜殺人。”

沈青云替他說出后半句。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小了些,云層裂開一道縫隙,漏下慘淡的天光。

“蕭明遠是支教老師,他能接觸到的,無非是學校、學生、家長。朱正華當時在做學校周邊的拆遷,說不定……”

孫健自言自語著,隨即猛地頓住,一個可怕的念頭閃過:“說不定,他發現了工地的秘密。”

“這個不好說啊。”

沈青云緩緩說道:“沒有證據之前,我們一切的想法都是猜測,要看到證據才能斷定到底發生了什么。”

這是他的心里話,對于任何一個犯罪行為來說,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違法犯罪的人都只是嫌疑人,而不是犯人。

警察不能用猜測臆斷去進行案件偵破,因為對于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如果警方隨隨便便因為一個猜測就可以給人定罪,那絕對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哪怕是萬分之一的概率存在屈打成招的可能性,對于普通人來說,都是一個壞消息。

因為那很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掛了電話,沈青云獨自坐在辦公室里,窗外的雨又開始下了起來。

他從抽屜里拿出陳光案的卷宗復印件,指尖劃過受賄罪三個字。

當年的證人是個拆遷戶,如今想來,恐怕就是朱正華安排的。

而那個所謂的受賄款,說不定就是封口費。

當然。

沈青云這只是猜測,他自己也很清楚,猜測不能作為證據,要有事實作為依托才行。

桌上的茶香漸漸散去,只剩下苦澀的余味。

沈青云想起在警校的時候,自己的導師曾經說過的話:“每個案子背后都站著活生生的人,別被報表和匯報騙了,要自己去看,去問,去感受。”

沈青云摩挲著自己手中卷宗的紙頁,突然明白林正為什么要鬧那么大。

有些真相藏得太深,不用極端的方式,根本無法穿透層層掩蓋的污泥。

就像此刻窗外的雨,必須下得足夠大,才能沖刷掉街道上的污垢。

看著窗外漸漸放晴的天空。云層裂開的地方,陽光像金色的利劍刺破陰霾,照亮了香房區的塔吊。

他知道,接下來的調查會很艱難,程立東背后可能還有更大的網,但他不能停下。

為了那個在卷宗里微笑的蕭明遠,為了含冤入獄的陳光,為了把自己送進監獄的林正,也為了可能被掩埋的正義。

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張耀祖探頭進來:“沈書記,下午的常委會資料準備好了,需要現在送進來嗎?”

“等會兒。”

沈青云把材料放回柜子里,想了想說道:“幫我查個人,正華集團的朱正華,把他近十年的納稅記錄、項目審批文件,還有……所有能找到的照片,都整理好給我。”

張耀祖愣了一下,點點頭退了出去。

沈青云重新坐回辦公桌前,看著香房區的地圖,指尖在正華集團的位置畫了個圈。朱正華、程立東、蕭明遠、陳光、林正……

這些名字在他腦海里盤旋,漸漸織成一張網。

而他要做的,就是找到那個最關鍵的結,只要解開這個結,就能讓整張網徹底散開。

窗外的陽光越來越亮,雨停了,遠處的塔吊在陽光下閃著金屬的光澤。

沈青云拿起常委會的資料,目光卻落在扉頁上的一句話:“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是要睜大眼睛,看清每一個角落的陰影。”

這是他剛上任時寫的,此刻讀來,字字千鈞。


上一章  |  問鼎:從一等功臣到權力巔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