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沈青云說出那番話的時候,整個會議中心的人,臉色全都嚴肅起來。
誰也沒想到,這位市委一把手,竟然在會議上公然表示,允許警方開槍。
要知道。
他可是市委書記,在這種場合說這樣的話,等于是直接給那些犯罪分子上了強度。
別的不說。
真要是遇到了違法犯罪行為,這幫警察肯定不會手軟的。
趙茹在筆記本上寫下“果斷處置”四個字,筆尖戳穿了紙頁。
她想起巴青縣的那份報告,按照上面的說法,在解救楊慧珍的時候,村長胡老實舉著鋤頭喊“這是俺們村的家事”,那些被愚昧裹挾的村民,眼里的兇光比人販子更刺眼。
“沈書記說得對。”
她突然抬起頭看向眾人,聲音清亮如洗:“對阻撓執法的,不管是村干部還是普通村民,一律按妨礙公務處理。”
沈青云的目光落在后排的司法局局長身上:“王局長,法治宣傳不能再念文件了。編些快板、三句半,讓村里的大喇叭天天播。畫些漫畫貼在村委會墻上,讓老百姓知道買賣婦女是犯罪,包庇罪犯要坐牢。”
他拿起桌上的《刑法》單行本,舉過頭頂,大聲說道:“要讓這本書里的條文,變成老百姓心里的秤。”
王局長慌忙點頭,鋼筆在筆記本上寫得飛快,墨水濺到了手指上。
他突然想起自己包聯的村里,還有老人覺得“買媳婦傳宗接代”天經地義,臉頰瞬間燒得滾燙。
“最后說紀律。”
沈青云的聲音重得像砸在地上的石頭,一字一句的說道:“誰要是敢給罪犯通風報信,誰要是敢壓案不查,誰要是敢拿老百姓的安危做交易,”
他頓了頓,目光如刀刮過全場:“紀委監委的人就在臺下坐著,我看誰有這個膽子!”
會場后排的紀檢監察干部紛紛抬頭,胸前的工作證在燈光下閃著光。
孫健悄悄摸出手機,給刑偵支隊支隊長發了條信息:“立刻成立專案組,現在就去巴青縣,挖地三尺也要找到老鬼的窩點!”
“下面,請政法委書記趙茹同志,給大家布置工作任務。”
沈青云淡淡地說道。
趙茹翻開筆記本,第一頁“以人民為中心”六個字力透紙背,是昨天沈青云親筆寫的。
“同志們,沈書記的講話是沖鋒號,下面部署具體任務。”
她的聲音帶著金屬般的質感,在會場里回蕩著:“第一階段排查,要做到三見:見人、見屋、見線索。公安干警要帶著被拐婦女的照片,挨家挨戶問,特別是那些娶了外地媳婦、媳婦很少出門的家庭。”
她舉起一份名單,上面是十幾個被解救婦女的基本信息:“每個被解救人員都要建立檔案,婦聯負責心理疏導,人社局負責技能培訓,民政局負責臨時救助。李主席,你們婦聯要抽調骨干,明天就進駐巴青縣,讓姐妹們知道,黨和政府是她們的靠山。”
婦聯主席猛地起身,西裝裙的裙擺掃過椅子腿:“請趙書記放心,我們已經聯系了心理咨詢機構,明天就派專家過去。另外,我們準備在全市開展尋找被拐婦女專項行動,利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發布信息,發動群眾提供線索。”
趙茹點頭,翻過一頁筆記:“第二階段集中打擊,要突出快、準、狠。快,就是接到線索快出警,不貽誤戰機。準,就是證據要準,定性要準,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不能放過一個壞人。狠,就是對首惡分子、骨干成員,要依法嚴懲,徹底摧毀犯罪網絡。”
孫健的手指在膝蓋上輕輕敲擊,心里已經開始盤算警力部署。
刑偵支隊抽多少人,特警支隊配合多少,各縣區公安局如何聯動,像一盤棋在腦子里慢慢展開。
“第三階段建章立制,要抓住‘常、長’二字。”
趙茹的目光掃過全場,嚴肅的說道:“要把雷霆行動的成果固化下來,建立常態化排查機制、快速反應機制、救助幫扶機制。司法局要牽頭制定《農村地區法治建設三年規劃》,把法律送到最偏遠的山村。”
她合上筆記本,金屬搭扣發出清脆的響:“我最后強調一點,這次行動不是一陣風,是持久戰。三個月后,我們要看三個數據:刑事案件下降率、群眾安全感指數、被解救婦女安置就業率。哪個縣區拖了后腿,哪個部門掉了鏈子,我們就在市委常委會上說道說道!”
散會的掌聲像潮水般涌來,沈青云站在門口,看著干部們三三兩兩地討論著離開。
孫健拿著地圖快步走過來,手指在巴青縣的位置重重一點:“沈書記,我現在就帶隊去石窩村,順藤摸瓜找老鬼的線索。”
“注意安全。”
沈青云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溫度透過警服傳過去:“另外,告訴同志們,辦案時多帶點人情味。那些被拐的婦女,不光要解救出來,還要幫她們找回生活的勇氣。”
孫健用力點頭,轉身時撞在門框上,卻顧不上揉疼處,大步沖向停車場。
趙茹走過來時,發現沈青云正望著大屏幕上楊慧珍的照片出神。
“沈書記。”
她輕聲說:“楊慧珍的父母已經離開了濱州,楊慧珍和孩子都被他們帶走了。”
沈青云的嘴角動了動,像是想笑又笑不出來:“好,好。”
他掏出手機,給周雪回了條信息:“告訴李教授,麻煩她了,回頭我請她吃頓飯。”
畢竟是通過母親的關系請來的人,自己肯定要表示感謝的。
周雪很快回了消息,表示母親柳云竹已經請過了。
陽光穿過高窗,在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趙茹看著沈青云鬢角的白發,突然想起他昨天在辦公室說的話:“政法工作就像種地,你糊弄土地,土地就糊弄你。你對老百姓用心,老百姓就對你放心。”
此刻會場里的人漸漸散去,空曠的大廳里,“雷霆行動”的橫幅在風里微微顫動,像面蓄勢待發的旗幟。
走廊里傳來匆匆的腳步聲,孫健的吼聲隱約傳來:“備車!去巴青縣!”
沈青云望著窗外,濱州的天空藍得像塊透明的玻璃,遠處的塔吊正在轉動,像在書寫新的故事。
他知道,這場硬仗不好打,但只要能讓陽光照進每個角落,再難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