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辦公室的沈青云,坐在那里便開始批閱起了文件。
到臨近中午的時候,他隨手拿起一張報紙,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沈青云的臉色變了。
這是一份華陽日報,上面是一張照片,華陽市的垃圾填埋場里,兩個環衛工人弓著身子,汗珠順著臉頰滴落,浸濕了腳下的垃圾。
他們的手,在腐敗的廚余,廢棄的紙箱,各種生活垃圾中不斷翻動,一寸寸地搜尋著。
不遠處,八噸垃圾堆積如山,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味。
而他們這么大海撈針的努力著,不過是要找到一塊小小的兒童電話手表。
看著報紙,沈青云的表情愈發嚴肅不已。
很快。
他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就在前幾天,從外地來的一家人到華陽市旅游,在車上的時候,孩子把自己電話手表裝在一個干凈的紙袋里把玩。
結果下車的時候,大手拉小手,一不留神,裝手表的紙袋連帶著其他的垃圾,就這么遺留在了火車站上。
而離開火車站之后,家長查手表定位的時候,發現手表在火車站。
隨后,有人提醒家長,可以打市長熱線。
于是,這個家長就打了電話。
華陽市的環境公司接到市長熱線下發的工單之后,相當重視。
他們順著定位一路追查,最終發現,這塊兒童手表,已經隨著一車垃圾,進了中轉站的擠壓箱里。
而這個擠壓箱里,裝載著足足八噸的垃圾。
八噸垃圾,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堆成小山一樣,混雜著各種腐敗物,臭氣熏天,要在里面找一塊小小的手表,這難度系數,可想而知。
于是為了那塊手表,環境公司沒有猶豫,他們決定把這八噸垃圾,全部轉運到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空地上。
然后,派人徒手翻找。
接下來的四個小時,就是沈青云看到的那一幕:兩個環衛工人,在彌漫著惡臭的垃圾堆里,一寸一寸地翻找。
他們的雙手,直接接觸著各種污穢,汗水浸濕了衣衫,灰塵和垃圾粘滿了皮膚。
沒有人知道他們心里在想什么,只能認命,執行上面下達的命令。
最后,這塊手表在昨天被找到了。
很快手表送到了那一家人手里,對方自然是感激涕零,對著媒體鏡頭,笑得特別開心。
華陽市環衛局這邊也順理成章地將此事作為為民服務的典型案例進行報道,彰顯城市的溫度。
沒人覺得有問題。
除了沈青云。
他的臉色愈發難看,覺得心里特別的不舒服。
那一家人的理所當然,以及環衛局這邊領導的大放厥詞,讓沈青云特別惡心。
因為一塊破手表,就浪費公共資源的精致利己主義者,以及為了政績和名聲,不顧基層普通勞動者辛苦的官僚,沈青云無論怎么想,都過不去心里這關。
深吸了一口氣,沈青云拿起電話,撥通了胡國忠的號碼。
“老胡,你通知一下李月梅副市長,以及市環衛局的局長童志清,就說我要去環衛局調研。”
沈青云直接說道。
“好的,書記。”
聽到這句話,胡國忠還有點莫名其妙,不過很快就點頭答應下來。
很快。
沈青云便在相關部門領導的陪同下,來到了市環衛局。
市環衛局辦公大樓前,幾棵高大的梧桐樹在秋風中搖曳,葉片沙沙作響。
沈青云的車剛停穩,局長童志清和常務副局長郭子豪就快步迎了上來。
“書記,歡迎您來指導工作。”
童志清握著沈青云的手,臉上帶著略顯緊張的笑容。
沈青云點點頭,不咸不淡的說道:“來看看大家的工作,順便聽聽實際情況。”
走進三樓會議室,墻上的電子屏正循環播放著全市環衛工作紀實片。
童志清率先打開匯報材料:“書記,今年我們重點推進了三項工作:一是新增機械化清掃車三十二輛,主干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二是完成了八十座垃圾中轉站的升級改造。三是在三個區試點垃圾分類智能投放箱,居民參與率約百分之四十。”
他話音剛落,郭子豪連忙補充道:“不過目前還存在些瓶頸,比如老城區巷子窄,大型清掃車進不去,只能靠人工清運,效率偏低。”
沈青云手指輕點桌面:“老城區的問題我有體會,之前路過君溪區的時候,看到有些背街小巷垃圾堆積到第二天才清理。這背后是人員不足,還是調度有問題?”
聽到沈青云的話,童志清額頭滲出細汗:“主要是人手緊張,現有環衛工人平均年齡五十六歲,年輕人不愿意干,招不來人。我們嘗試過提高薪資,但財政撥款有限,漲幅跟不上物價。”
“垃圾分類試點效果如何?”
沈青云倒是理解他們,便翻看著桌上的垃圾分類數據報表。
郭子豪遞過一份統計表:“智能投放箱確實能提高分類準確率,但老年人不太會用。而且回收產業鏈不完善,有些可回收物收集后沒地方處理,最后還是混在一起運走,傷了群眾積極性。”
他頓了頓又說道:“比如云山區的試點站,上個月收到的廢紙箱堆了半個倉庫,聯系了三家回收企業都嫌量少不愿來收。”
沈青云看向窗外:“環衛工作看似是掃大街、運垃圾,實則是城市文明的臉面,是民生工程的底線。群眾每天出門看到干凈的街道,心情就舒暢;要是垃圾遍地,再漂亮的樓房也讓人堵心。”
他轉回頭盯著眾人,緩緩說道:“人員問題,能不能通過社會化服務解決?比如引進專業公司承擔部分清運任務,財政資金向一線環衛工人傾斜,哪怕壓縮其他開支也要保證他們的收入。”
童志清連忙對沈青云說道:“我們研究過社會化服務,但擔心企業為了利潤偷工減料。至于薪資,下個月就調整方案,優先保證一線工人。”
“話不能這說。”
沈青云搖搖頭,直接說道:“不是擔心就不做,要建立嚴格的考核機制,不合格就淘汰。至于垃圾分類,產業鏈問題得政府牽頭,市發改委要協調回收企業建立集散中心,形成從投放、收集到處理的閉環。”
說著話,他拿起一份環衛工人作息表:“凌晨四點就上崗,晚上十點才收工,太辛苦了。能不能調整班次,增加休息時間?必要時購置小型電動清掃車,減輕人工負擔。”
郭子豪聞言立刻回應道:“書記說的對,我們正在采購二十輛小型清掃車,下個月到位。班次調整方案也在制定,準備實行四班三運轉,讓工人多歇會兒。”
臨近結束的時候,沈青云淡淡地說道:“環衛工作要算大賬,不僅是財政投入的賬,更要算民生賬、文明賬。你們回去后把問題列成清單,下周給我一份整改方案。記住,城市干凈了,群眾笑臉多了,我們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
童志清和郭子豪齊聲應道:“請書記放心,我們一定落實好。”
此時此刻,他們都以為今天的調研都已經結束了,大家心里面都松了一口氣。
可就在這個時候,沈青云卻忽然停下了腳步。
“你們環衛局,是不是有個叫鄭洪飛的副局長?”
沈青云淡淡地說道。
“額……”
眾人都是一愣神,有點莫名其妙。
“是的。”
童志清連忙回答道:“鄭洪飛同志是我們市環衛局的副局長,同時兼任云山區環衛局的局長,今天他要迎接省環衛廳那邊的檢查,所以沒過來。”
“呵呵。”
沈青云聞言淡淡地笑了笑,可那眼神卻無比鋒利,他淡淡地說道:“你告訴他,我的錢包丟了,讓他去垃圾山里面給我找出來。”
“啊?”
童志清愣住了,郭子豪等人也都愣住了。
就連陪同沈青云來視察的李月梅也愣住了。
誰也沒想到,沈青云會忽然說出這么一句話來。
“怎么著,你們沒看今天的華陽日報么?”
沈青云的目光變冷,看著眾人一字一句的說道:“為了一塊電子手表,為了自己的政績,咱們這位鄭局長,讓兩個環衛工翻了四個小時的垃圾,自己還恬不知恥的接受了媒體的訪問,大談所謂城市溫度,真是臉都不要了啊!”
說著話。
他指了指天上,淡淡地說道:“都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你們捫心自問,還記得自己是人民公仆么?”
隨后,沈青云甚至都懶得跟這幫人廢話,轉身便離開了這里,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干部。
“這……”
童志清和郭子豪兩個人面面相覷,誰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李市長。”
半晌之后,童志清小心翼翼的看向分管文教衛生的副市長李月梅,卻發現她的臉色也十分難看。
“這個鄭洪飛有腦子么?”
李月梅沒好氣的說道:“讓兩個環衛工人去翻幾噸的垃圾,就為了找一塊電子手表,他是不是以為自己是皇帝?”
身為副市長,她也不是白癡,沈青云發了這么大的火氣,很顯然對這件事非常不滿意,如果自己還跟那位沈書記對著干,那豈不是也要跟著吃瓜落?
更重要的是,李月梅也覺得這件事有點過分了。
有一說一,一個電子手表罷了,丟了雖然很可惜,但這完全是因為孩子家長自身的問題造成的,結果卻打市長熱線用公共資源替她自己的錯誤買單,憑什么?
真想要找那個手表,自己一家人為什么不去翻垃圾,卻讓兩個環衛工人替他們做?
想到這里,李月梅看向童志清,臉色嚴肅的說道:“童局長,我只有兩個要求。”
“請您指示。”
童志清連忙說道。
“第一,兩個環衛工人要予以補償,而且還要給予獎勵。”
李月梅直接毫不客氣的說道:“人家做這個事情,完全是因為我們某些領導干部的失職才會出現的。”
“是,這個我馬上安排。”
童志清立刻點頭答應著。
他又不傻,沈青云這個市委書記已經發了飆,甚至點名批評了鄭洪飛這個始作俑者,自己如果不拿出一定的態度來,下一個毫無疑問就會輪到自己的。
“還有。”
李月梅看著童志清,沉著臉說道:“那個鄭洪飛,馬上給我調整他的職務,具體情況我會跟市委組織部那邊說的。”
一個副處級干部的調整,哪怕是環衛局這樣的清水衙門,肯定也會引發一些熱議。
但李月梅卻很有信心,畢竟這可是沈青云親自點名要處理的人。
就算是市委組織部那邊,估計也不會因為這點事情得罪沈青云這位市委書記。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很顯然是鄭洪飛做錯了,為了自己的政績和名聲,不把底層的環衛工人當人看,他受到這種懲罰,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