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接到吳建國電話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沈廳。”
吳建國嚴肅的說道:“楊帆那家伙交待了一部分情況,但我覺得他說了和沒說區別不大。”
“怎么回事?”
沈青云皺了皺眉頭,不解的問道。
“別提了。”
吳建國苦笑著解釋道:“按照楊帆的說法,自己和齊德隆當年都是周川的小弟,周川和薛正義因為一塊地的事情發生矛盾,便讓他和齊德隆去教訓薛正義一頓,兩個人找茬揍了薛正義一頓,然后就走了,沒多久就傳出了薛正義失蹤的消息。”
聽到他的話,沈青云愣了一下,但隨即就明白了吳建國的意思。
就像他說的那樣,看似楊帆招了,可問題在于,所有問題的關鍵在那個周川的身上,偏偏那家伙還死了,這可怎么辦?
“死無對證是么?”
沈青云自言自語了一句。
“是啊。”
吳建國說道:“這兩個家伙的供詞幾乎一模一樣,應該不會有假。”
“不存在串供的可能么?”
沈青云想了想問道。
“應該不至于。”
吳建國搖搖頭道:“我查看了當年的出警記錄,還有李梅之前寫的舉報信,她確實也說這兩個人打了自己的丈夫,沒有說他們綁架薛正義。”
“你的意思是,薛正義被打之后,李梅還見過他?”
沈青云驚訝的說道。
“應該是。”
吳建國說道:“按照當時周川對楊帆和齊德隆的說辭,薛正義手里有一塊地,被周川看中了,兩個人因為這個地的工程產生了矛盾……”
頓了頓。
他補充道:“這個也符合李梅給我們的舉報材料內容。”
聽到了他的話,沈青云的眉頭緊鎖著,想了想說道:“這樣吧,再仔細的核查一下當時周川和薛正義各自的情況,比如他們不是因為一塊地起了爭執么,看看最后這個地落在誰的手里了。”
“好。”
吳建國點點頭,連忙答應下來。
他明白沈青云的意思,其實不管楊帆等人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關鍵的問題還在于,薛正義到底得罪了什么人,能夠讓對方直接把他搞到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平心而論。
下這種狠手的程度,在沈青云看來是非常少見的。
放下電話,沈青云的臉色非常嚴肅。
楊帆和齊德隆的口供,雖然死無對證,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薛正義的失蹤,確實跟周川有關系。
再聯系到之前周川的那些表現,沈青云知道,這個家伙身上一定有很多秘密,所以才會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醫院里面。
“有點意思啊!”
沈青云自言自語了一句。
他畢竟在官場混跡多年,對于刑偵方面的情況自然也是了如指掌,這個案子看似沒什么奇怪的地方,但實際上很有意思。
有些犯罪分子對于自己的違法行為總是擺不正位置,在他們看來,只要涉案人閉嘴,就能瞞天過海。
但事實上,做的越多錯的越多。
就好像現在,原本沈青云不敢篤定薛正義的失蹤是怎么回事,畢竟在那個年代,有些人失蹤并不一定就是死了。
李梅的舉報材料沈青云看了,單從紙面上來看,確實值得同情。
但沈青云卻沒有完全相信,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沈青云知道,身為警察不能只聽一面之詞。
甚至于。
哪怕在一起案件當中,有某一方明顯是弱者,也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心態,不能抱著同情心去辦案。
這涉及到一個公平執法的問題。
在社會生活中,當矛盾與糾紛出現時,人們往往會第一時間尋求警察的幫助。
但警察執法絕不是簡單地傾聽一方講述,更不能僅憑情感偏向所謂的弱者,這背后有著深刻的法理與現實考量。
從法律原則層面來看,“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執法的根本準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都應得到公正的對待。
每一個案件都包含著復雜的事實和情節,僅僅聽信一方的陳述,極有可能被虛假信息誤導,從而得出錯誤的判斷。
比如在一些經濟糾紛案件中,表面上處于弱勢的一方可能通過夸大事實、編造謊言來獲取同情,但實際上其訴求并不符合法律規定。
如果警察只聽一面之詞,就會損害另一方的合法權益,破壞法律的公正性。
此外,司法程序強調證據的收集與審查,只有通過多方調查、核實證據,才能還原事件的真實全貌。警察若僅憑主觀同情弱者,不注重證據,不僅會導致錯案的發生,還會動搖公眾對法律的信任,削弱法律的權威性。
從現實情況出發,“弱者”的定義并非絕對。
在一些沖突事件中,表面上的弱者可能在事件的起因、發展過程中存在過錯。
例如在鄰里糾紛中,一方可能因為體型弱小、經濟條件較差而被視為弱者,但實際上可能是其長期挑釁、故意滋事才引發矛盾。
如果警察只同情這一表面上的弱者,忽視另一方的合理訴求,不僅無法真正解決矛盾,還可能導致矛盾進一步激化,引發更嚴重的后果。
而且,片面地同情弱者可能會助長不良風氣,讓一些人利用他人的同情心和警察的善意來謀取私利,破壞社會的誠信體系和法治環境。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某些碰瓷的老年人和喜歡打拳的女人。
前者仗著年紀大就敢胡說八道,動不動就擺出一副要死要活的姿態沒理辯三分。
而后者,嘴上嚷嚷著男女平等,但同樣的事情卻總喜歡玩雙標。
這不是沈青云信口雌黃,而是某些人的行為確實讓人無語。
沈青云就曾經處理過兩個案子,男人出軌,妻子劈頭蓋臉一頓暴打,到派出所說自己是情緒激動的合理發泄。但女方出軌,被男人發現一頓暴打,女方表示這是家暴,要告到男人傾家蕩產。
一個你以結婚為目的談戀愛都會被人說功利的年代,什么奇葩的事情都會發生。
至于云山市這個案子,沈青云現在百分之百可以篤定,薛正義的失蹤,一定和周川有關系,甚至這背后還有更大的利益糾葛。
否則的話,周川不會在省公安廳督導組抓捕他之后突然死亡。
當然。
沈青云不會現在去追究這件事,畢竟真要是追究到底的話,最起碼也要有個調查方向才行。
坐在那里沉思了許久之后,沈青云正準備給王富貴打電話的時候,他的電話響了起來。
是一個陌生號碼。
沈青云眉頭皺了皺,按下了接通鍵。
“你好。”
他沒有表露身份,而是問了一句你好。
“喂,您好,是沈廳長么?”
電話那邊的人開口說道:“我是省紀委第四督查室的唐國慶,省紀委李書記讓我到云山市聯系您。”
省紀委的人!
聽到這幾句話,沈青云馬上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看樣子之前自己和林忠反映的情況,省公安廳已經和省紀委聯系過了。
想到這里,沈青云點點頭道:“我是沈青云,唐主任你好。”
“沈廳,您看方便見個面么,我們現在住在……”
唐國慶沒有兜圈子,直接把自己所在的地址告訴了沈青云。
“沒問題。”
沈青云記下了地址,這才掛斷了電話。
隨后。
他給林忠打了過去,從林忠那邊確定了一下這個省紀委調查組的情況。
畢竟這種事情還是慎重一點比較好。
雖然大部分的情況下,出現騙子的可能性不高,但小心謹慎總歸不是壞事,這一點沈青云心知肚明。
林忠那邊很快就給出了反饋,唐國慶確實是省紀委第四督查室的主任,受命帶隊到云山市調查。
有了這個消息,沈青云這才放下心來。
隨后。
他叫上了幾個人,便來到了省紀委專案組所在的地方。
“沈廳,您好。”
唐國慶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年人,穿著休閑裝,戴著眼鏡,看上去很儒雅,見到沈青云也很客氣。
畢竟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只不過是個正處級,而沈青云已經是正廳了。
“辛苦紀委的同志們了。”
沈青云跟唐國慶笑著握手,隨即說道:“老唐同志,我跟趙國強書記溝通了一下,他可是夸你老成持重啊。”
這是實情,來的路上他專門給趙國強打了個電話,詢問了一下唐國慶的情況。
按照趙國強的說法,唐國慶是省紀委書記李志勇非常信任的干部,這次派他過來,自然也是代表著李志勇很重視云山市這邊的案子。
“趙書記過獎了。”
唐國慶跟沈青云握手,隨即說道:“沈廳,咱們里面說吧。”
“好。”
沈青云點點頭,兩個人并肩走進了房間里。
“沈廳。”
唐國慶對沈青云主動說道:“關于周川死亡這件事,你們公安廳這邊,有什么線索么?”
雖然沈青云在行政級別上比他高很多,但紀委畢竟地位和公安系統不一樣,人家屬于是欽差大臣,有些話自然是敢說的。
“線索倒是有一點。”
沈青云點點頭,也沒有瞞著唐國慶的意思,緩緩說道:“我覺得,可以把薛正義案件作為調查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