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明開口之后,會議室明顯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畢竟人家是市委一把手,這種時候開口,明顯是定了調子。
果不其然。
馮志明說完之后,秘書長黎東升馬上點點頭:“是啊,青云同志,你也不要太生氣,我看網絡上的輿論不是已經轉變過來了么?”
“是啊。”
常務副市長錢寶林笑著道:“既然事情都已經過去了,我看就沒必要這么介意吧。”
他們是真的沒把這件事當回事。
畢竟在這些政府官員眼中,網絡上的那些事情,真不算什么,頂多也就是一群普通老百姓在那里胡說八道而已。
“但話說回來。”
市長黃啟強看著沈青云的臉色,緩緩說道:“這個事情,宣傳部的工作確實不夠及時,青云同志你這么生氣,也是情有可原的。”
說著話。
他看向了坐在那里的傅紅雪,開口說道:“傅紅雪同志,我看不如這樣,你給青云同志道個歉,做一下自我批評,也就這樣吧。”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就是他們給出的答案。
沈青云坐在那里,聽著他們的話,心中卻無比的平靜。
這一幕,之前他就已經猜到了。
畢竟在這些人的眼中,市公安局也沒有損失什么,頂多就是被網友們詬病而已。
至于城市形象的問題,那就更不算什么了。
在座的這些人,對新時代的那些東西,完全沒有概念,也不在意所謂的城市形象,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可能過幾年就換個地方任職了。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只要不是自己任期之內出現的問題,在很多黨員干部心里,都不算問題。
“怎么樣,青云同志,你怎么看?”
這個時候。
馮志明看向沈青云問道。
“我沒什么意見。”
沈青云聞言冷冷的說道:“該負責的人負責就好,至于傅紅雪同志,希望在下一次民主生活會上,她能夠做自我檢討。”
從始至終,沈青云沒有提過一句這個輿情是怎么平息下去的。
這是他給傅紅雪挖的一個坑。
省委宣傳部那邊對于錦城市這邊的情況自然是不知道的,但很顯然,傅紅雪的這個行為,絕對是在省委那邊要減分的。
只是錦城這邊的領導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罷了。
“好。”
傅紅雪見狀也沒有再廢話,點點頭答應下來。
緊接著。
馮志明看著眾人開口道:“借著今天的這個會議,我也多說幾句。”
聽到他的話,常委們紛紛看向了馮志明。
沈青云也看向了他。
“最近這段時間,我們錦城市發生了很多事情。”
馮志明的目光掃過每一個市委常委的臉,自己的表情很淡然,語速緩慢的說道:“我知道,大家心里面都有自己的考慮,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希望你們能夠明白,不管你們在想些什么,首先我們是黨和人民的干部,一定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能因為一己私欲,一己私利就搞什么山頭主義。”
“黨和人民信任我們,把我們送到現在這個位置上來,是希望我們能夠做出自己的貢獻,而不是整天想著勾心斗角的。”
聽著他的話,會議室里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但是。
沈青云一邊鼓掌心里面卻一邊冷笑不已。
馮志明這番話聽上去說的好像冠冕堂皇似的,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這家伙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可話里話外卻在暗指自己跟傅紅雪斗爭不已,并且還說什么山頭主義,分明就是在暗示李文晉和自己等人,不聽他這個市委書記的調遣。
說實話。
對于他這一套暗戳戳的說辭,沈青云是不太感冒的。
馮志明這個人,看著豪爽大氣,但骨子里還是喜歡玩弄權謀那一套。
而在沈青云的觀念里,王者伐道,智者伐交,武者伐謀,屬于政治智慧的三個層次,而謀,只是最低的一個層次。
王者伐道,這里面說的王者,并不是指皇帝或者大王,而是指最高層次,最高政治智慧者。伐,在字典里,通常被理解成討伐,但伐其實還包含運用、實踐的意思。
道,指的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順勢而為。
應該說,最高的政治智慧,就是順勢而為。
順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這才是王道。
對于一名政治人物來說,只有積極順應時代大勢、世界大勢、國家大勢,才能順風順水,否則,逆勢而動、逆勢而為,最終只能步入失敗的泥沼。
而為官從政,最難做到的,就是認清這個勢。
所以,王道堪稱最高政治智慧,因為能夠認清勢并且順應勢的人,少之又少。
擁有最高政治智慧的人才是王者。
其次,是智者。
智者在運用政治智慧的時候,更多的采用外交手段。
這里所說的交,是一個廣泛的概念,既可以是外交,也可以是社交,還可以是交易、置換,或者可以更簡單地理解,是平等的交往、交流,是一種權力學上的平衡。
不僅官場需要平衡,整個世界,都需要平衡。
平衡一旦打破,招致的必然是災難。
官場是個只宜栽花不宜栽刺的地方。你在官場樹了一個敵人,即使你有再大的本事,將這個敵人踩在了腳下,人家一旦有機會,也可能反咬你一口。
斗爭不是官場的必然法則,斗爭僅僅是不得已的手段,平衡才是官場的終極法則,斗爭必然將平衡打破。
最高水平的斗,不是斗贏,而是斗和,最好是雙贏。
權力永遠擺脫不了平衡,即使是皇權獨尊,亦有宰相之權及文官集團的執行權與之平衡,追求為我獨尊、一家獨大,就極可能會被底層暴動起義所推翻,這是永恒的歷史法則。
在沈青云的認知里,這兩種方式都屬于上乘的,但武者伐謀在他看來,就略顯粗糙了。
武者只是一個泛泛的概念,只是智者之下的一個層次,也可以認為是有勇者或者武將。
對于這一部分人,最高的政治智慧,就是運用謀略。
而謀略,又分為兩個部分:陽謀和陰謀。
可見,陰謀不僅是政治智慧的末流,而且最多也只占政治智慧的六分之一。
陽謀即為程序正義,按規矩出牌,陰謀雖然容易得手,但樹敵太多、種仇太深,永遠是政治智慧的末流。
可馮志明也好,黃啟強也罷,這兩個人卻都喜歡搞陰謀詭計那一套,動輒就耍花樣,這也是為什么沈青云總覺得這兩個人難成大事的原因。
就好像現在。
他們兩個人明知道傅紅雪錯了,卻還在想著為傅紅雪擦屁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粉飾太平。
渾然不顧這件事可能對錦城的城市形象和全市公安民警的形象造成的損害。
許久之后。
市長黃啟強緩緩開口道:“對于書記的講話,我希望大家能夠謹記,我們黨員干部在工作當中,一定要牢牢記住為人民服務這幾個字,堅定不移的貫徹實施……”
聽著他的話,沈青云的表情很平靜。
一直到常委會結束,他起身離開會議室的時候,都沒有再笑一下。
離開市委大院,沈青云坐在車里,看著車窗外不斷遠去的背景,臉色嚴肅的如同掛了一層寒霜。
在開會之前,他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最起碼能夠讓傅紅雪出丑這件事對他來說,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可是當他發現馮志明也好,黃啟強也罷,甚至傅紅雪自己,都沒有把這件事當回事的時候,沈青云意識到,在這些人的眼中,什么面子、對錯都不重要,他們的眼睛里只有權力!
他終于明白,自己不能繼續再退讓下去了!
這個時候。
沈青云的電話忽然響了起來。
“書記,出大事了!”
田野的聲音響起,對沈青云急促的說道:“我們泰和區發生一起重大交通肇事案,肇事司機是黃市長的兒子!”
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直接就讓沈青云愣住了。
“黃市長的兒子?”
重復了一遍之后,沈青云意識到,自己苦苦等待的機會,或許已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