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消息傳到青溪峰的時候,那位青溪峰主便已經去了朝云峰。
一屁股坐到重云宗主身側,這位性子向來以潑辣聞名,如今收斂不少的女子峰主開門見山,“西顥的意思是,破境之后,就要做宗主?”
一座重云山,境界最高的兩人,宗主和掌律,都是歸真巔峰,如今西顥要閉關破境,若是成功,便要成為重云山獨一無二的登天境,到時候山中不知道有多少會轉而支持這位掌律,他若是想要做宗主,似乎真的不難。
重云宗主對此只是淡淡一笑,“且不說此事有多難,若是西師弟真的成了,那我這個做師兄的,把位子讓給他,不無不可。”
謝昭節冷著臉,“不可。”
重云宗主看了一眼身側的師妹,嘆氣道:“其實西顥要這般做,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謝昭節不說話。
“他從上山那天起,便是這么個爭強好勝的性子,固執且倔強,我說服不了他,師父當年也說服不了他,當時定下十年之約,我的本意是要讓他自己好好想想,說不定他自己就能想明白,但如今才過了一年多,他似乎想了很多,不過卻沒有想開,反倒是堅定了自己原本的想法啊。”
重云宗主感慨道:“我本該應該想明白的,或許我其實早就明白,只是不愿意接受。”
謝昭節也有些動容,“西顥他其實真算不上惡人,只是不聽勸,自己太有主張,既然聽不進去別人說話,那就算不是惡人,也說不上好人了。”
重云宗主沒說話。
謝昭節小聲問道:“師兄,他要是真破境了怎么辦?”
她滿臉擔憂,擔憂的是重云宗主的宗主之位,也擔心重云山的走向是不是會因為變得不同。
重云宗主無奈道:“我也不知道啊。”
“但對于宗門來說,總歸是好的吧。一位登天,足以震懾宵小了啊。”
謝昭節皺了皺眉,很是不滿。
重云宗主忽然開口,“那我也試著閉關,看看能不能登天而去?”
謝昭節果斷拒絕,“不要。”
其實當掌律西顥閉死關的消息傳出來的時候,青溪峰這邊,孟寅合上一本書,笑了起來。
因為他自然而然的踏足了萬里境界。
依著天賦,他其實比蒼葉峰的鐘寒江更高,雖然后發,但很有可能先至,不過這位青溪峰的天才弟子卻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里,都在“蹉跎”,其實除去峰主謝昭節之外,其余青溪峰弟子,都為這位同門擔憂,要知道,修行路雖說漫長,但誰都知道,只有越早進入下一個境界,最后才能越有可能踏足之后的境界。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孟寅對此沒有什么感受,只是看書,寫信,這一次,他是真正在和自家老爺子討教學問。
其實這些日子,帝京那邊的孟府,早就已經炸開了鍋,當然,這件事,從來只局限于孟長山和孟章夫婦知曉。
孟長山從未想過,自己那個不喜歡讀書,但實際上天賦極好的孫兒,一朝開始讀書,竟然對這些先賢典籍有著如此見解,光是那些問題,就讓那位孟老大人篤定,自己那個孫兒至少能和孟章相提并論了。
要知道身為工部侍郎的孟章,雖然在文壇名聲不顯,但實打實的孟氏這一代里天賦最高者,又有孟長山從小悉心指導,在學問兩字上,不可謂不厲害。
孟寅短短時間就能和其父孟章相提并論,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假以時日,孟寅的學問超過他這個做爺爺的,不是問題。
如果他能一直保持這個勢頭,孟寅毫無疑問,能成為留名青史的著名大儒。
想到此節,老爺子當天破天荒的跟自己兒子孟章在一處酒樓喝了個酩酊大醉,最后孟章背著老爺子回家的時候,老爺子還趴在兒子背上,喃喃自語,“這么聰慧的孩子,怎么就是我孟長山的孫子呢?”
孟章也笑著應和,“那當然是爹這輩子行事正直,才有這樣的孩子投胎到我孟家的啊。”
若是以往,孟長山不會如此問,孟章也不會如此說。
但今夜,父子兩人,都沒覺得有什么問題。
至于那位“孩子”,也正式下山,要離開東洲,游歷世間。
孟寅下山,在山下小鎮那邊吃了一碗米粉,然后返回家鄉小鎮,祖宅老管家孟重趕緊給這位大少爺弄了一桌飯菜,孟寅胡吃海喝,最后跟老管家勾肩搭背,笑呵呵開口,“孟叔,你這手藝,真是每次都吃不夠啊。”
孟重這兩年,雖然身子還是硬朗,但其實鬢發白了許多,聽著這話,也是笑呵呵說道:“少爺要是想吃,老奴每天做給少爺吃都行。”
只是不等孟寅說話,孟重又說道:“但是少爺是要做大事的人,哪里能天天待在這里,老奴很明白的,不過只要少爺回來,老奴還活著,就給少爺做飯吃。”
聽著這話,孟寅皺起眉頭,不滿道:“說什么生啊死的?”
不過話雖然這樣說,孟寅還是從懷里掏出一瓶丹藥,塞到孟重懷里,“孟叔,一月吃一顆就得了,能多活些年,可別天天吃,浪費。”
孟重聽著這話,趕緊把這世俗百姓眼里的靈丹妙藥塞回孟寅的懷里,“少爺,這么好的東西,給老奴吃,那不是浪費了嗎?”
孟寅趕緊又推了回來,滿臉不在乎,“沒事的,這東西,我當糖豆吃的,一天得吃好幾把,放心,在山上,不是啥貴重東西。”
不過孟寅說完這話之后,很快又提醒道:“你可別到處去說,財不外露,免得遭禍事,對了,就算是有人要搶你這東西,給他就是,少爺我東西多,你可別真為了這東西丟了命。”
孟重這才小心翼翼地收起這瓶丹藥,然后又看到孟寅“不懷好意”的歪頭笑道:“要是看上誰家的老姑娘,也可以給她吃幾顆的。”
孟重板著臉,“這好東西,老奴可舍不得給別人。”
孟寅笑了笑,“摳門。”
說完閑話,孟寅讓孟重準備了幾份不輕不重的禮物,這才提著往小鎮外走去,在鄉野之間,見到了自己的幾個朋友。
距離上次相見,幾人中,已經有人娶了媳婦,鄉下的男子娶媳婦,要么很早,要么很晚。
孟寅把禮物送出去,這一次,在那個干瘦少年家,做了一桌飯,他親自抓了兩只鴨子,做了一桌子菜。
只是之后吃飯的時候,一桌人都看著孟寅,有些拘謹。
孟寅自顧自拿起一個鴨腿,大快朵頤,“看著干什么,吃啊?不吃,我一個人吃完了,你們可別難受!”
聽著這話,桌上才很快有了歡聲笑語。
最后一頓飯吃完,孟寅跟朋友們分別,那個干瘦少年拉著孟寅的衣袖,“二哥,我娶媳婦的那天,你能來嗎?”
孟寅很好奇,“已經定下日子了?”
干瘦少年搖搖頭,笑道:“沒到年紀呢。”
孟寅沒好氣地罵道:“跟我扯淡呢?”
干瘦少年撓了撓腦袋,“反正覺得這么個事情,你能來,我就很高興的。”
孟寅想了想,雖然不想拒絕,但也只能說道:“你定下日子,就去鎮子里找白水街孟家,告訴那個叫孟重的大爺,他會告訴我日子,要是我有時間,能趕回來,我肯定來。”
干瘦少年重重點點頭。
然后他就看到孟寅從懷里摸出一個紅袋子,遞給干瘦少年,“紅包先給了啊,到日子我要是能來,我就不送禮了嗷。”
其實紅包,他之前給其他幾人也都給了,說辭是差不多的,已經成婚的,就是補上一個,沒有成婚的,就是提前拿了。
之后孟寅跟他們告別,只是眾人都不知道,孟寅在離開之前,早已經在各家的水缸里,放了一粒丹藥。
做完這一切的孟寅離開了慶州府,去了江陰府那邊,因為他聽說那邊住著一個大儒,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會在住所講課,想去聽,只需要一塊臘肉而已。
孟寅在那邊聽了大儒講課,然后又與他請教了些學問,后者一臉震驚,大概是不相信這些話,是孟寅能說出來的。
最后兩人相談甚歡,孟寅起身告辭,留下了兩塊臘肉。
再之后,孟寅要乘船離開江陰府,但在渡口,遇到了個熟識。
同樣是個少年,但如今這個少年,跟當初見面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
他在渡口處當腳夫,扛大包。
看到孟寅,一臉滄桑的陸由想要打招呼,但又不知道怎么開口。
孟寅開口問道:“怎么會這樣?”
他明明是長寧山的內門弟子,兩人相識在渡船上,他替他買過一枚黃世的印章。
陸由于是說起自己的遭遇,原來是在內門大會上遭受重傷,修為盡廢,再無修行的可能,所以就被趕下山來,只能這樣求生了。
至于內門大會的內情,他其實知道一些,但此刻已經覺得不重要了。
孟寅看著眼前的陸由,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孟哥,沒關系的,這就是命,我認了。不過你真是神仙,那次跟我說的事情,都是對的。”
陸由說的自然是那次孟寅讓他別亂送那枚印章的事情。
孟寅跟他閑聊之后,就要告別,只是要離開的時候,陸由忽然叫住孟寅,“孟哥,我其實不認命的,只是想不到該怎么才能改變了,我能不能跟著你走一段,服侍你都行,我覺得你肯定知道我該怎么做,你教我好不好?”
孟寅笑了笑,沒有拒絕,只是打趣道:“那這樣,你就要叫我先生了啊?”
陸由也不猶豫,當即跪地,磕頭砰砰響,“學生陸由,拜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