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良見鄭仲湘陰沉的臉都能擰出水來,只是微微一笑,沒想到他們也看中董建鋒這家才創建一年時間的科技公司了。
想想也很正常,鄭仲湘為了撐起與星視市值相匹配、富麗堂皇的門面,還是找了一批業內的大佬級人物加盟星視,袁可飛可以說是移動通訊領域的大拿了。
袁可飛常駐秣陵工作快兩年了,除了全力負責星視通訊電子的手機項目外,還兼管園區初創公司的投資。
董建鋒的公司作為園區開發手機基板的科技公司之一,在沉銅、無鉛噴錫等工藝技術方面有一定突破,中試線年后也開始小批量產品供應給星視通訊電子,工藝已經趨于成熟穩定,袁可飛要是不熟悉,不能給予客觀的評價,那就是失職了。小說中文網
至于董建鋒腳踏兩只船,蕭良也不可能沒有一點容人的度量。
哪怕是他這邊早先就表露收購的意愿,但董建鋒的公司,不僅之前曾接受星視科創基金的投資,目前也已經開始給星視通訊電子小規模供貨了,在他們切實開出收購支票之前,怎么可能指望董建鋒跟星視切斷關系?
如果星視開出相同的收購條件,甚至條件略差一點,都不難想象董建鋒更可能會選擇跟星視合作。
星視市值跌得厲害,但到底沒有垮,更不要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了。
星視去年成功收購愛立信的手機合資公司之后,smt貼裝年產能就已經達到兩百五十萬件;也就是說,對高品質手機專用主副基板的需求,至少是每年五百萬件。
董建鋒的公司真要被星視收購,肉眼就能看到發展空間有多大。
而蕭良這邊,就算五月底成功拿到和永電子的控股權并更名鴻盈科技后,前期中等規模的生產基地還在廣省,東洲鴻盈科技工業園還停留在草圖上,能不能實施,什么時候建成都是未知數。
換誰做決策,不是一鳥在手,優先選星視啊?
至于意外撞見鄭仲湘一行人,蕭良還真沒有半點尷尬,還朝鄭仲湘、袁可飛、林杰、周培薇他們笑笑,指向樓里,很熱切的問道:
“鄭先生對董總公司在印制電路板沉銅、無鉛噴錫等工藝方面的突破,也很感興趣,一起上去參觀參觀?”
林杰、周培薇多少有些尷尬,鄭仲湘沉吟著不作聲,臉色不是很好看,陳逸森恨不得扭頭就走,袁可飛沉著的跟鄭仲湘建議道:
“蕭先生夜里專程來董總的公司參觀,肯定有獨道之處的;我們有這個機會,也正好跟著學習學習?”
直接走過來參觀董建鋒的公司,原本就是袁可飛建議。
同時事實上,袁可飛可能要比林杰、周培薇更感激年初時,蕭良頂住那么大的壓力,對星視與香港電訊的合并交易提出嚴厲的批評,沒有說自己能高位減持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袁可飛覺得就算遇見,會感到一些尷尬,但實在沒有必要扭頭就走。
袁可飛也不敢想象,要不是蕭良年初攪局式的“提醒”,星視與香港電訊合并后,除了將有限的資金儲備耗盡,還將額外承擔上千億港元的超額債務,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將是何等恐怖、慘烈的場景!
目前星視電訊的市值已經暴跌到一千五百億港元,原香港電訊部分對應的市值也暴跌到九百億。
當初確實就是計劃拿香港電訊的這部分資產,找金融機構反向抵押貸款支付給大東電報局。
在資產的市值暴跌到不足以覆蓋債務時,通常意味著債務危機的全面爆發。
到時候就算鄭仲湘求他父親出面斡旋,借貸銀行也許不會直接要求清算,也會想盡辦法要求星視電訊提供歸還一部分貸款,縮小風險敞口,更不要說對貸款進行延期(展期),或進一步提供貸款支持了。
這種情況下,星視電訊的投資業務暫停也就算了,香港電訊作為獨立法人資格的子公司,也是償還巨額債務的希望所在,應該也能保證正常的運營,但星視通訊電子這邊,會不會就此癱瘓下來?
也就是說,袁可飛近兩年日以繼夜、都不敢歇一口氣的工作成果,將毀于一旦?
現在嘛,星視電訊的股價是跌得很慘,但集團資金儲備還有近一百億,香港電訊業績再萎縮,今年預計也應該有六七十億港元的凈利潤。
至少在星視電訊集團層面,不僅支撐二百四十億港元的債務,沒有什么問題,正常的投資以及業務發展也不用擔心會受到什么影響。
甚至對袁可飛負責的這一塊業務,對袁可飛在星視電訊內部的地位提升,還有莫大的好處。
這主要也是年初為了籌集合并交易所需的現金部分,星視額外增發了二十億美元的新股,星視董事會對參加新一輪增發融資的投資人、投資機構,做出相應每年經營業績增長20的承諾。
然而這段時間全球科技股暴跌影響是多方面的,市值腰斬再腰斬是一方面,趨勢網、添美網等科技公司赴納斯達克上市,也被無限期拖延下來,這令星視過去兩年時間里在互聯網科技投資領域,可能有的回報預期大幅下降。
華訊網去年年中都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年初時市值一度飚高到一百億美元。
星視與香港電訊合并時,對華訊網2的持股是折價十六億港元錄入資產值,但到五月初華訊網市值暴跌到二十五億美元,僅這一塊就給合并后的新公司帶來逾十二億港元的資產減值。
這種投資回報預期的下降,對星視原有部分的估值,打擊最為慘烈。
此外,香港電訊獨家經營權被剝奪,在寬帶、移動通訊、固定電話等運營業務面臨長和電訊、泰富電信等后來者的強力競爭,主營業務有可能陷入滯漲,甚至下降,這是投資者事先都能預料到的事,同時全球科技股暴跌導致互聯網領域投資與建設的熱情降低,預計今年也將進一步削弱香港電訊的業績。
這兩個方面的業績增長或穩定預期,今年已經沒有辦法兌現,甚至會出現難以想象的萎縮,星視再不加強實體業務的發展,未來要額外拿出一千萬股,對參與第三輪增發的投資人、投資機構進行來業績對賭協議的補償還是小事(這些股票,鄭仲湘全部承擔也不算大事,畢竟鄭仲湘背后有老鄭把關,也不可能真簽下什么賣身契),但倘若叫投資機構徹底喪失掉對星視的信心,就大條了。
這段時間星視電訊上下,也是很用心在推動星視通訊電子的發展——
不管怎么說,海內外移動通訊市場繼續高歌猛進,是他們維持投資機構信心的唯一救命稻草了。
星視電訊新一屆董事會換選,林杰、周培薇不再兼任董事,袁可飛則成功當選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
除了殺入內地移動通訊市場正蓬勃高速發展外,除了發展代工業務外,星視通訊電子的手機產品,接下來還將通過香港電訊以及長和電訊的運營部門,直接拓展香港以及歐洲等地的手機市場。
運營商兼營通訊器材,不僅在內地,在香港以及歐美地區也都是慣例。
星視電訊有這么好的渠道資源,不做手機的外貿出口,就很有些浪費了,甚至還可以為這些電訊運營部門定制產品,但還是要先拿出優質、設計時尚能吸引到消費者的手機出來。
星視通訊電子去年成功收購了朱鹮電子與愛立信合資手機公司,在袁可飛的主持下,以smt貼裝及后續組裝為主,承接愛立信中文手機的代工,以及為星視通訊電子自身生產手機產品,可以說相當成功的完成了過渡。
袁可飛接下來想進一步發展完善smt貼裝前序工藝,加強集團在手機制造領域的產業鏈縱深與技術積累,建議收購一些技術或小規模公司。
董建鋒的初創公司是他在印制電路板領域,向集團做的收購推薦。
鄭仲湘今天下午趕到秣陵,用過晚餐后沒有再跑去丁文江的江南會館悠閑喝茶,而是馬不停蹄來到星視通訊電子召開工作會議,十點鐘左右看到董建鋒的公司還燈火通明,袁可飛就建議鄭仲湘等人過來參觀一下。
不過,袁可飛給董建鋒打電話的時候,剛好占線,他也沒有多想,就直接走了過來,沒想到會撞上蕭良他們。
袁可飛佩服蕭良的眼光跟能力,也心存感激,但業務發展遇到競爭,他也是當仁不讓的。
和永電子停牌都有三個月了。
香港證監部門不會隨意允許一家上市公司無限期停牌。
和永電子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及時披露跟蝸巢新技術、盈投控股的談判進展,并以此申請更長的停牌時限。
蕭良此次通過增發新股、收購老股,換取和永電子的控股權,目的就是發展手機代工業務,其中計劃通過增發新股注入上市公司的二十八億港元,也將主要用于建設以通訊電子代工為主的東洲科技工業園以及收購相應的產品技術及科技公司,這些信息都已經做了披露。
蕭良這么晚帶著手下幾員大將,出現在董建鋒公司樓前,肯定是談收購,袁可飛心想鄭仲湘要是這時候帶他們退了,不是白白將一個優質標的,拱手送給競爭對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