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路商途第六百八十四章 愿為一丘之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新官路商途 >>新官路商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四章 愿為一丘之貉

第六百八十四章 愿為一丘之貉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10日  作者:更俗  分類: 都市 | 現實題材 | 都市 | 官場 | 智商在線 | 更俗 | 新官路商途 


雖然上市公司規定每半年召開一次董事會即可,但星視剛剛成功借殼,股價在短短兩個多月里又經歷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司需要董事會決策的事務也多,基本一個月都要召開兩次董事會。

八月上旬,蕭良又趕到香港參加星視的董事會議。

周培薇作為董事會秘書,也是董事會議的籌備人。

她一副職場麗人的干練打扮,正與先到會場的董事寒暄,看到身穿牛仔褲、t恤衫的蕭良走了進來,踩著高跟鞋忙迎上來,將手里一只文件袋遞給他,解釋道,

“蕭先生,這是這次會議將初步討論的荃灣信息港規劃初稿。我們目前有跟特區科技發展委員會以及荃灣區議會的相關人員,深入討論過相關方案,但特區政府還有所猶豫,沒有給出傾向性的意見。因此,整個計劃都還處于嚴格保密階段,不便事前將資料電郵給各位董事,只能麻煩蕭先生你們在會議現場閱讀……”

按照公司章程,董事會議討論研究的議題,都需要提前三個工作日通過郵件等方式通知到各位董事那里。

像這種臨時塞到他手里的規劃稿,蕭良完全拒絕閱讀,也可以要求不得在這次董事會議上討論相關事宜。

既然都跟科技發展委員會以及荃灣區議會的相關人員深入討論相關方案了,卻擔心規劃稿落到星視自己的董事手里會泄密,這算什么事?

當然,蕭良現階段還是希望星視能將虎皮撐起來的,不可能計較這些細枝末節,毫不介意的從周培薇手里接過文件袋,與已經先到場的董事打招呼。

兩名獨立董事也是很熱情的跟蕭良打招呼:“蕭先生真是眼光獨到啊,有什么經驗,不要吝嗇跟我們分享啊!”

獨立董事作為專業人士選聘進董事會,為公司的經營發展提供獨立的意見,并參與決策,甚至獨立董事名額不得低于董事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這些都是香港法律對上市公司的明確要求,目的也是避免董事會被大股東隨意操控。

獨立董事從星視拿一份固定的薪酬,但跟星視沒有其他直接的利益關系。

雖說星視市值暴漲,鄭仲湘的身家也隨之水漲船高,享受到最大的好處,但在大家看來,鄭仲湘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這條路,實在不是普通人能隨便復制。

卻是蕭良在六月份科技股暴跌之際,毫無畏懼的大舉買入星視,就算是對他滿心抵觸與鄙夷的陳逸森,心里也不得不默默的寫一個“服”字。

獨立董事是嚴禁買入星視股票的,但蕭良要是有別的標的跟他們分享,他們怎么可能不樂意?

“鄭先生九一年創辦星視,在香港首創衛星電視傳播事業,然后九三年作價十億美元,將這一業務成功出售——這足以證明鄭先生在高科技創業有著過人的眼光跟手腕,”

蕭良現在還不想跟鄭仲湘他們搞惡關系,該吹的彩虹屁也絕不會吝嗇半分,揚了揚手里的文件袋,笑道,

“雖然我在買入星視之前,并不知道鄭先生這一次有什么宏偉的計劃,但簡單拿星視曾經開創的衛星傳播業務對比,也大體能估算出星視借殼上市后,市值要是低于兩百億,實在對不起鄭先生超人一等的眼光與手腕了。所以,星視股價六月中下旬竟然跌到每股十元,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天賜良機。更何況,我之前就承諾過要大舉增持星視。后面的反轉,是有些出乎意料,但認真想想也是必然的——科技引領未來,這難道僅僅是一句口號嗎?我實際很早就投資互聯網資訊行業,相信也不是什么秘密吧?就算沒有納斯達克的反轉帶動,鄭先生將這份方案執行下來,星視的市值能低了嗎?”

“蕭先生能大概猜測文件袋的內容嗎?”有人好奇的問道。

“其實媒體報道出來的信息已經夠多了,我又是一個很注重搜集、分析各種信息的人,”

蕭良笑道,

“金融風暴以來,香港政界商界陸續有很多人物在反思港島產業的發展,有不少人希望香港能從以加工、貿易為主,向高科技提供高增值服務為主進行轉變。特首甚至在今年施政報告里,明確提出希望香港成為發展及應用資訊科技方面的全球中心城市,尤其是未來能在電子商業和軟件發展上處于領先地位。鄭先生、逸森董事以及周小姐都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對斯坦福大學出租土地建立科技園,提供關鍵人才智庫及技術支持,最終成就全球赫赫有名的硅谷的故事,肯定比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要熟悉。香港雖然地處一隅,但不僅是亞洲金融貿易中心,同時還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世界一流的院校,擁有亞洲最頂尖的人才資源與學術支持,我以為在荃灣地區投資建造相應的產業園,復制硅谷成功的經驗,這個似乎并不難猜測吧?我的信息應該也沒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閉塞。”

“厲害!有些錢就該蕭先生賺。”有人佩服笑道。

“怎么,我猜對了?”蕭良看向周培薇問道。

“果然什么事都瞞不過蕭先生啊。”周培薇笑道。

六月份納斯達克股指暴跌,全球科技股都一片慘嚎,周培薇與鄭仲湘、陳逸森甚至都產生強烈的自我懷疑,擔心他們的計劃會夭折,沒想到轉眼就柳暗花明、峰回路轉。

當然了,這一期間不是沒有其他抄底買入者;倘若沒有大量的資金跑出來承接,全球科技股六月份絕不會僅跌一半這么簡單。

不過,蕭良在香港的私人公司蝸巢新技術與鴻臣、盈投以及華茂投資,絕對是六月份最堅決的承接資金之一。

除了星視外,港股大部分科技股、類科技股的股東名單里,六月份都相繼出現蝸巢新技術、盈投、鴻臣以及華茂的身影。

也因為四家的身影這段時間在科技股、類科技股里集中出現,也引起一些財經媒體以及咨詢分析機構的注意。

除了星視外,有機構通過研究科技股、類科技科的股東名單變化,分析蝸巢新技術、盈投、鴻臣以及華茂四家在六月中下旬,總計買入三十億港元左右,而截止七月底,四家持股收益就已經接近四十億港元。

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證券市場的資本規模巨大,體量比四家大的投資機構比比皆是,但這段時間里,蝸巢新技術等四家絕對是最靚的仔。

鴻臣作為已經成功向保健品及食品飲料行業轉型的上市公司,原本跟這一波的暴跌反轉行情無關,卻因為這次動用上億資金買入星視,動用六億多資金買入大量的科技股,也受到投資圈格外的關注。

分析下來,鴻臣這一波收益已經超過十億港元。

剛好鴻臣發布中報預告,聲稱保健品業務半年歸屬母公司利潤達到兩億元;純凈水、茶飲料以及飲料代工等業務增漲也是喜人,半年利潤達到八千萬,其保純凈水在華東市場占有率突破18,成功躋身第一。

受到相關消息刺激,鴻臣這段時間的股價也狠狠增漲了一波,市值突破歷史前值,漲到一百二十億,可以說是意外之喜了。

雖然鄭仲湘有率領團隊創辦衛星傳播業務并成功出售十億美元的光輝勝績,但蕭良能走到這一步,難道不是由一個個勝績奠定起來的?

現在星視內部,對蕭良像野蠻人似的強闖進董事會的行為,依舊情緒復雜,但對蕭良的能力與眼光,已罕有誰會質疑。

荃灣信息港計劃,目前還沒有從特區政府那里得到傾向性的支持意見,還沒有到正式啟動的那一刻,理論上鄭仲湘是可以不向董事會通報的。

現在將荃灣信息港拿出來,也可以說是鄭仲湘在某種程度上,向蕭良妥協了。

與各位先到的董事寒暄過,見鄭仲湘大概要拖到正點才會走進會議室,蕭良就拖了一把椅子坐到落地玻璃窗前,將文件袋打開來。

荃灣信息港規劃稿的制作相當精美,有好幾十頁,看得出準備相當長時間、相當詳細了,第一頁就闡述了提出打造“香港硅谷”荃灣信息港的初衷,確實與他猜測一樣。

雖然信息港計劃還停在紙面上,甚至就連大體的方案都還沒有對公眾公布,但規劃稿里提到在過去兩個月時間里,鄭仲湘已經拜訪惠普、ibm、甲骨文、雅虎等國際著名公司,簽署了入駐荃灣信息港的意向書。

意向書是沒有法律意義上約束力的,但鄭仲湘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拿到惠普、甲骨文、愛立信、雅虎等國際巨頭公司的入駐意向書,也證明了鄭家強大的影響力。

在香港,除了近年積極拓展海外業務的鄭家外,其他家都很難做到這點;更不要說蕭良了。

星源時代現在好不容易跟愛立信的手機業務有產生交集的可能,但目光短淺的愛立信還是決心做它的移動通訊設備商、服務商,對移動終端產品的興趣有限。

哪怕愛立信移動通訊終端產品在國內手機市場的占有率,已經將曾經的王者摩托羅拉甩在后面了,愛立信依舊將手機設計、研發以及生產都外包了,甚至都沒有計劃,基于鋰電池技術設計開發全新的高端手機。

規劃稿對信息港進行了詳細的規劃,一期將建造包括八座朝向各異的樓宇,以玻璃長廊貫通流動,配套先進的光纖網絡,以及與全球聯絡的高速寬頻通訊設備。

信息港未來除了引進國際頂尖信息技術服務公司入駐外,還計劃孵化培育香港本土以及內地的高科技資訊公司,還列出星視目前投資培育的一些高科技資訊公司的資料。

蕭良認真看著荃灣信息港規劃稿,這份規劃稿可以說相當漂亮,可惜的是,他前世對信息港建成后的樣子,實在太了解了。

畢竟蕭良前世到香港參加各種會議、活動,入住信息港的機會也多。

事實上,前世真正建造出來的信息港,跟他此時手里的這份規劃稿,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是歷史的軌跡發生了偏轉嗎?

鄭仲湘還沒有出現在會議室,蕭良目光掃過鄭仲湘的兩名嫡系周培薇、陳逸森等人。

蕭良這一刻并不認為歷史軌跡發生了偏轉,很顯然是鄭仲湘為了爭取更多的支持,確保先得到特區政府的批準,才將方案做得相當漂亮;這不是鄭仲湘真正想實施的方案。

等拿到特區政府的批準,星視集團真正去實施的時候,鄭仲湘一定會通過種種手段,對規劃方案進行修改,保證利益徹底向星視傾斜。

這對鄭家來說,又能是多艱難的事情?

在現有的這份規劃稿里,星視提出政府提供土地,負責一般性基礎設施的建設,而星視負責樓宇及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營,但實施二期、三期工程時,會搭配約30的住宅,確保星視從住宅銷售所得的利益,能覆蓋掉信息港前期的建設與運營成本。

這可以說是較為合理的方案。

就算政府免掉土地及基建費用,但星視建設運營信息港,前期的投入也是巨大,而這一項目非要十數二十年,才能見到真正的成效。

星視除了通過增發新股籌集資金外,也確實需要一些盈利性的項目,保證集團的現金流不枯竭。

然而蕭良前世實際所見的信息港,不僅僅樓宇高度、密度遠超規劃,搭配的住宅比例更是高達70。

鄭仲湘哪里是想做一個所謂的高科技產業項目啊,徹頭徹尾的就是想做房地產項目,信息科技產業園僅僅是添頭以及刺激股價上漲的宣傳噱頭。

也許這么做,能套現大量的利潤,將星視的資產做實,但是香港發展高科技信息產業的大計如何落地呢?

蕭良這時候才算真正知道,鄭仲湘為何對他這么“在意跟重視”了,甚至不惜通過曲宸投資怡田等等手段,意圖將他的注意力跟資金,都調回內地。

說白了,鄭仲湘年初想到相關方案時,就已經有行瞞天過海的算計,就想著先拿漂亮規劃稿騙取特區政府審批。

所以他才希望借殼上市后的星視,股權結構能更純粹,能為他徹底掌控。

鄭仲湘要是從頭到尾在打這樣的主意,怎么可能希望看到借殼上市后的股東里,有他控制不了的人出現?更不要說進入董事會。

這不僅涉及董事會內部的表決,更涉及相關的信息跟意圖,會不會在還沒有實施的時候,就被向公眾跟媒體公開。

鄭家可以收買議員跟行政官員,但面對媒體及公眾洶涌的批評,怎么可能沒有一點顧忌?

香港四大家族、十大豪門,可沒有那么團結,能借勢拆臺,還是會拆臺的。

“蕭先生,你覺得我們這個方案如何?”陳逸森走過來,有些緊張的問道。

蕭良抬頭看了陳逸森一眼,又看了一眼腕表,都快到董事會議召開的時間了,鄭仲湘卻還沒有出現,看得出他們非常在意他對這份方案的意見,并以此判斷他是不是自己人?

“鄭先生的想法,完全不出乎我的所料啊,”

蕭良微微一笑,現階段只能做一丘之貉,他將規劃稿裝進文件袋,遞還給站在旁邊的周培薇,說道,

“鄭先生推動香港高科技信息產業的決心,令我相當佩服,但是要問我的意見啊,這個方案似乎對星視的利益照顧有些不夠?比如搭配的住宅比例才30,是不是太低了一些吧?現在香港的樓市如此低迷,從搭配住宅里所能獲得的現金流,能不能在未來十年時間里,有效支持信息港建設、運營?這方面我一時沒法詳細測算,感覺上似乎有所不足吧?”

陳逸森看了周培薇一眼,眼神藏有一絲得意:

實在沒有辦法將這個孫子趕出去,這孫子能配合不壞他們的事也好,至于注定會被狠狠吸一口血,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蕭總看過荃灣信息港的方案了?”

鄭仲湘過了片刻,走進會議,先瞥眼看向已經重新回到周培薇手里的文件袋,問道。

“蕭總看過了,”陳逸森搶先說道,“蕭總多少有些擔心對星視照顧有所不足。”

“這個才是我們向特區政府爭取項目的初稿,在實施過程中,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我們也會爭取進行適當調整的……”鄭仲湘不動聲色的解釋道。

蕭良與鄭仲湘握了握手,重新將椅子推回到會議桌前,準備參加會議。

星視市值暴漲到四百億港元,一時間媒體將各式光環都套到鄭仲湘的頭上,報道時也絕不吝嗇贊譽之辭,但這未嘗不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捧得越高,將來就有可能摔得越狠。

事實上圍坐在會議桌旁的董事,都清楚星視內里有多虛。

星視重組上市,現金加寫字樓等實體資產,總計不到五十億;這還包括融資進來的十三億港元。

寫字樓還是年初時的評估價值,在如此慘淡的市況下,這一部分資產要做多少減值損失準備,現在還不得而知。

星視前兩年的凈利潤都在兩億往上,但主要是寫字樓出租與出售收益,在借殼上市的報告里也明確聲明了,香港樓市持續慘淡的可能性極高,星視未來年凈利潤很有可能會降到一億港元以下。

這也是星視只能走門檻更低的借殼上市,沒有辦法直接ipo上市的關鍵,財務數據還是差了。

而星視目前投資的那些資訊科技類初創企業,規模都很小,短期內還需要源源不斷的燒錢,難見回報。

說實話,除了資訊科技股的概念外,星視遠沒有真正支撐四百億市值的價值存在,甚至連資訊科技的概念都太虛了。

這也是鄭仲湘現在就迫切拋出荃灣信息港項目的關鍵。

這次董事會同時還將討論幾個收購項目,這些資料早就傳到蕭良的電子郵箱里了。

大家都很清楚泡沫存在,但鄭仲湘作為控股大股東,卻沒有辦法趁高出逃,他只能硬著頭皮,通過不斷的收購跟業務發展,將星視的資產跟概念做實,將泡沫一點點擠出去。

這也是目前歐美科技股的主流玩法。

就像亞馬遜九七年營業收入才剛剛過一億美元,虧損高達八九千萬美元,未來三五年內都看不到大規模盈利的可能,但九七年底市值就已經高達六十億美元。

就亞馬遜的實際業績,去支撐這樣的市值,肯定存在太多、太多的泡沫,但目前市場上的投資者,都在賭亞馬遜未來發展起來的規模,能否支撐這樣的市值規模。

當然,上市公司倘若不能爭分奪秒的通過收購等各種手段搶奪市場、發展業務,將泡沫一點點的擠掉,等待他們的也是分分鐘被打回原形。小說中文網

鄭仲湘現在就要傾盡全力推動荃灣信息港的落地,同時也要以最小的代價,爭取發展更多的資訊科技類項目,暫時也沒有心氣跟狗皮膏藥似的蕭良斗了。

“蕭總你與熊志遠創辦天盈電子商務,成功打通內地制造企業與亞馬遜等互聯網銷售平臺的連接橋梁,實現內地商品放到歐美線上零售的業務模式,可以說是很有獨創性的。現在我看到有不少中小型企業在效仿你們,我們這段時間也接觸了幾家談收購。至于為什么不找天盈電子商務,實在是蕭總你們太成功了,星視出不起價,”

鄭仲湘作為董事長主持會議,不想跟蕭良敷衍太多,開門見山問道,

“相關資料都已經提前傳給各位董事了,現在蕭總是最有發言權的,先談談看法?”

蕭良心里就想罵娘,星視想收購類似的企業,跟天盈電子商務搞競爭,還要我幫你們出謀劃策?

當然,星視接觸的幾家電子商務企業,有兩家就在東洲,星視真要投資這兩家企業,最終進一步促進東洲等地生產的小商品跨境線上貿易,蕭良還是樂見其成了。

蕭良謙虛的說道:“我現在也只能更具體的談談天盈電子商務的情況,獨創性也談不上。當時歐美就有不少網站為第三方客戶提供拍賣及零售服務了,其中不乏跨國跨洲的線上銷售現象發生。我們不過是資金更充足一些,一開始就想著把跨境在線商貿的各個環節做完善起來。實際去做的時候,就發現前期能挖掘的業務規模還是太有限了,內地的商品是足夠廉價了,但要適應歐美市場,在歐美市場獲得歡迎,需要做的功課太多。物流、倉儲、運營以及產品的調整適應,所有的環節都是在大把的燒錢投入,截止現在,我們都持續投入都快有兩個億了,月營收目前才勉強突破六百萬美元。至于盈利,想都不要想,天盈能在明年底之前做到盈虧平衡,就謝天謝地了!星視目前接觸的這幾家公司,我也大體看了一遍,就業務模式來說,問題不大,有天盈電子在前面探路,風險及投入也會低很多,但還是要做好持續兩到三年純投入的準備……”

“天盈為什么沒有效仿亞馬遜或易貝網,直接在內地投資建設互聯網銷售平臺的計劃?”鄭仲湘問道。

“不可否認,未來互聯網商業在內地一定會得到蓬勃的發展,但目前內地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用戶規模,以及能與互聯網商業所需配套的快遞、郵寄等物流體系,跟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遠遠談不上成熟,”

蕭良說道,

“可能這一兩年內,內地會出現一批購物網站,畢竟互聯網的風,也已經在往內地吹了,但這一階段的探索、摸索,卻注定艱難,需要持續投入的時間更長;天盈其實還是選了一條相對容易的路去走……”

“添美與易盈,蕭總更看好哪一家?”鄭仲湘問道。

“兩家我都沒有接觸過,但他們都將產品端放在東洲。所以鄭先生無論選他們當中的哪家,我這一票肯定是支持的。”蕭良笑道。

其他董事也紛紛發表意見,最終大家都傾向注資添美科技。

添美最初是由三名留美學生于九六年初仿效亞馬遜,所創辦的一家在線圖書銷售網站,但之后一直都沒有獲得大量的融資,創始人少量的資金投入,根本沒有能力進行宣傳擴大影響力,自然也沒有什么用戶,將在線銷售業務真正發展起來。

去年添美注意到天盈電子商務的存在,將有限的資金拿出來,全力做跨境電商銷售,業務模式基本都是抄襲天盈,除了運營倉儲部門,還將產品部門放到東洲。

這一次星視決定拿一千萬港元注入添美,換取30的股份。

在熊志遠的主持下,天盈之前一波倒倉操作,除了將對亞馬遜的持股市值提高到兩億美元外,還多出兩千萬美元的現金儲備,支撐后續的發展。

天盈電子商務目前對外報出的估值是二十五億港元,確實是星視現在投不起的。

星視看似市值有四百億,但現金儲備才二十來億,現在去投這些初創項目,一次性能拿一千萬港元出來,都要算大手筆了。

董事會最后也通過對荃灣信息港項目規劃方案的表決,大家都希望星視能盡快做大規模,這種事情沒有什么好猶豫的。

一名獨立董事,還是香港科技大學的重要人物,也明確表示會全力推動香港科技大學跟信息港項目進行合作。

“我前天到秣陵,在宏亞韓振亞的引薦下,見到朱鹮電子的蘇總,發現朱鹮電子在秣陵玄武湖畔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園,跟我們的荃灣信息港,有異曲同工之妙,”

鄭仲湘臨到最后說道,

“我們聊到深夜,都覺得星視跟朱鹮電子很有必要在這方面進行更密切的合作。蕭總,你也是星視的董事,還希望你能幫著推動相關工作啊!”

蕭良都想罵娘了:

蘇安建、韓振亞這些角色都知道荃灣信息港項目了,他作為星視的董事,還他媽在會議室才能看到相關資料,看完還要被收回去?

蕭良默默想道:這口氣先忍住,以后才能更狠心的吸血!

“星視是準備直接注資朱鹮電子的產業園,還是在引進項目方面提供協助?”

蕭良說道,

“雖然蝸巢科技在秣陵的研究基地,跟朱鹮集團的產業園相鄰,但我對朱鹮集團了解實在有限,我也不清楚要怎么幫著推動,還是董事會準備給我直接授權去談?”

鄭仲湘原本希望蕭良以私人的名義,在從旁推動就可以了,比如游說主持江省科技等工作的羅智林,站出來表態支持相關的合作等等。

真要做出正式授權,讓蕭良以星視集團的名義,直接找朱鹮集團談合作的事宜,給他的權力就太大了——這無疑會助長蕭良在江省的影響力進一步膨脹,這不是鄭仲湘希望看到的事情。

見鄭仲湘猶豫了,蕭良也是一笑,說道:“要是沒有別的事情,我就先告辭了。這次來香港,還有一堆事要處理。”

“我覺得蕭先生可以以星視的名義,直接推動一些事情!”周培薇看向鄭仲湘,毫不猶豫的說道。

不管怎么說,星視現在首要目的是要做大、做實規模。

既然有考慮跟朱鹮電子在產業園發展方面進行合作,他們怎么能不借助蕭良在江省的影響力共襄其事?

蕭良聯合鴻臣、盈投,目前持有星視逾9的股份,市值都超過三十六億港元,周培薇相信他也會全力支持星視的發展。

因此,周培薇就直接向鄭仲湘建議,給蕭良授以更大、更直接的代表星視的權力。

蕭良看了周培薇一眼,淺笑著看向鄭仲湘。

鄭仲湘有些頭痛,看向其他董事,問道:“大家覺得怎么樣?”

周培薇這句話可以算是臨時動議,只要沒有人反對,大家就需要進行表態,也就是表決。

兩名獨立董事先表態希望蕭良能為星視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鄭仲湘雖然顧忌更深,但這時候也確實想借助到蕭良,最終通過給蕭良的授權……


上一章  |  新官路商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