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回到南嶼天都快黑了。
林義見她回來不由得松了口氣,忍不住念叨:“這又是跑哪里去了?這么晚?還買了東西?啥呀?”
“一些點心,都是好吃的,爸,晚上咱好好慶祝慶祝。”
說著林琴附在林義耳邊,把自己買店面的事情告訴他。
林義詫異地瞪大眼睛,倒吸一口冷氣,喃喃道:“你這孩子怎么這么大膽!這種大事都沒跟我說一聲,也沒讓文軍跟你一起去看看,萬一被騙了怎么辦?”
林琴訕訕然地吐了吐舌頭,“爸!我可是把人約到國土局交易的,證都是全乎的,擔心什么?”
林義被懟得啞口無言,挑眉問道:“了多少錢?”
“一萬一。”林琴如實報賬。
林義瞬間也動了心思,想了想,他咬牙道:“丫頭,你幫爸也留意一下。”
林琴一臉問號,“你也要買?”
林義翻了個白眼,“這不是廢話嗎?像你說的,留著那些錢在身邊也不能生錢,要是換成房子就不一樣,我呀就想著趁著活著再多攢一些家底,到時候你和你姐平分。
以前我擔心你擔心得不行,如今看來你倒是不需要操心,反倒是你姐那邊要是在市區有個房子或者店面啥的,她在婆家也有底氣,想干啥就干啥,就是讓阿健阿康來市區念書都沒問題。”
這種事情林義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現在有了錢,想法自然就變了。
既然他有能力自然要替兩個女兒多分擔一些。
林琴深以為然,“爸!我發現你比很多村里人都要開明,他們都想著家財留給男丁,就你想著閨女!”
林義無語,他還真不是什么開明的人,只是被林志一家傷透了心,不敢再指望兩個侄子。
再加上陳文軍承諾給他養老,他心里踏實,自然是可著勁兒地向著女兒。
父女倆說了一會兒話,林琴走出灶屋,見兩個孩子支著一張桌子在院子里寫作業,便過去跟著坐下,“快放暑假了,你們倆有什么打算?”
兩個認真寫作業的孩子茫然地抬頭看向林琴。
“媽媽,我們能計劃啥?”丫丫很是不解。
平安則若有所思,“我可以和丫丫去摸石螺,去釣魚,幫爸爸媽媽分擔,還能幫外公干活,還要寫作業。”
林琴滿意地點點頭,“說得好,這就是計劃,丫丫,你要好好跟平安學,做事要有計劃。”
說著她便笑道:“不過媽媽不需要你們幫忙賺錢,你們還小,學習才是你們最重要的事情,趁著年紀小,可以多學一些本事,將來也好在社會立足。
媽媽今天去你們學校,看見校門口有個暑假培訓班招生,你們要不要報個才藝?”
兩個孩子面面相覷,從彼此眼中看到對方的困惑。
“媽媽,什么是才藝?”丫丫不解地問道。
林琴耐著性子給他們解釋,“才藝就是本事,比如給咱們蓋房子的張師傅,他會蓋房子,可以憑這個本事賺錢,你們學一技之長,以后長大也能憑才藝賺錢,不怕過苦日子。這才藝有很多,像琴棋書畫等等,媽媽打算送你們去學個書法,另外再學一門特長,怎么樣?”
兩個孩子懵懵懂懂地點頭,“我們都聽媽媽的。”
林琴滿意了。
林義在灶屋把母子三人的話聽了個全,私底下偷偷找林琴打聽,“你說學那些是不是很貴?”
林琴搖頭,“也還好,看學的是什么,像書法啟蒙班一節課才八毛,貴一點就是一塊,后面學得比較好了往上學一節課也就一塊五,不算貴。
比較貴的是樂器,咱不學那些貴的就是了。”
林義深吸一口氣,看林琴的眼神像看敗家子一樣,“這還不貴啊!一節課八毛,一天上幾節課?”
林琴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爸!什么叫一天上幾節?一天一節課已經很多了,書法課是一周三節,其他的課程也一樣,而且只有暑假班,人家老師也要看暑假開班情況怎么樣,要是開班情況好,等開學后還有周末培訓班。
到時候就是一周一節課,這樣算算,貴嗎?”
林義無話可說了。
等晚上陳文軍回來,林琴把四本房產證拿出來給他看,順便說了給孩子們報培訓班的事。
陳文軍顯然特別上心,詢問過所有課程后,他沉吟道:“兩個孩子都要上書法課,而且要堅持上,另外再給平安報個美術課吧,他的手那樣,其他樂器也學不了。
丫丫可以學個樂器還有舞蹈,女孩子學舞蹈氣質好,還能鍛煉身體,樂器的話鋼琴挺好的。”
林琴聽得額頭青筋一突一突的,“你可真敢錢,舞蹈啟蒙班一節課一塊錢,后面一節課估計要兩塊錢左右,鋼琴就更貴了,啟蒙班一節課就是兩塊錢,隨著學習深入,一節課五到十塊錢不等,你真舍得這么錢?”
陳文軍難得嚴肅地看向林琴,“孩子現在都跟我姓了,還在我的戶口本上,是我的女兒,就算再多的錢培養我也樂意!”
林琴見他激動,趕忙賠禮,順毛捋,“我就這么一說,既然你不反對,明天我就過去找白老師把名額定下來。”
兩個孩子再讀一周就放假了,正好可以連著上課。
林琴將孩子培訓班的事情敲定了才告訴林義。
林義得知兩個孩子除了上書法課外,平安還要上美術課,丫丫要上舞蹈課和鋼琴課,頓時炸毛了,追著林琴念叨了半天,還跟黃月珍大吐苦水。
“這個家是真的不能讓這個死丫頭當,遲早被她給敗了!”
黃月珍呵呵直笑,眼中滿是羨慕,“大舅舅,我覺得表妹這樣挺好的,家里的錢將來也是留給孩子的,在他們身上,好好培養孩子,以后孩子出息了不是更好?”
在市區這大半年她也算是長了見識,再也不是以前那個無知的村婦,現在知道林琴給孩子置辦產業,錢培養孩子,她也動了心思。
可惜她家三個孩子都大了,現在培養顯然來不及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攢錢,將來好讓孩子不用活得那么辛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