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自行車扛著過河沒什么,三輪車笨重一點,但也還好,可這加了發動機的三輪車就不一樣了,上船下船都不方便,還容易出現岔子。
陳文軍一想也是,當即找人打聽河對岸適合出租的房子。
因著之前和安山社鬧了大矛盾,陳文軍壓根沒考慮離他們最近的安山社,最終選擇了安山社隔壁的安水社。
坐船過去也就差個兩分鐘左右,不算什么。
而且安水社距離下田社更近,去市里更方便。
陳文軍找關系,聯系上安水社的村長,了一千塊租了一塊距離南溪最近的荒地,再跑一趟上林村,把林慶祥父子找來幫忙。
林慶祥很久沒來南嶼了,一進去就被那座體育館驚到了,回頭見了樓房里添置的東西,越發吃驚,“行啊林義!你這女兒女婿越來越厲害了!尤其是那體育館,嘖嘖嘖我活了這么大把年紀,也就聽說過這玩意兒,今天可算是見到真的了!氣派!太氣派了!”
林少軍也是一個勁兒地點頭,尤其是看到那個籃球框,有點手癢。
陳文軍和他切磋了一下,把林少軍給高興壞了,“我決定以后得了空就來找文軍哥打球。”
“想屁吃呢!地里的活不用干?工作不用做了?你自己偷懶別帶壞文軍!人家跟你不一樣!”林慶祥一個巴掌打在林少軍腦門上。
林少軍疼得齜牙咧嘴,瞬間蔫了,看自己的親爹的眼神要多幽怨就有多幽怨,“爸!我還沒娶媳婦呢!把我打傻了誰給我們家傳宗接代!”
“你還說!”林慶祥作勢又要打下去。
林少軍趕緊閃躲。
林義看得呵呵直笑,“少軍也老大不小了,可以說親了。”
林慶祥深以為然,“我也是這么想的,這不是之前家里太窮了,又沒有合適的姑娘就耽誤了,去年給文軍和阿琴蓋房子倒是賺了一些,過年的時候托人說媒了,說了兩個,一個跟咱家條件差不多,就是家里兄弟多了一些。
這慫包知道了嚇得不敢應,第二個姑娘看起來有點嬌氣精明,雖然嘴巴甜,但我總覺得不是個安分的,我們兩口子沒看上。”
林義聽明白了,“那就再等等了。”
林慶祥暗自著急,“咱可是穿著一條褲子長大的兄弟,你現在不一樣了,見多識廣,要是碰到合適的姑娘一定別忘了我們家少軍,另外,要是有合適的工作也可以給少軍介紹一下,讓他去試試,免得留在村里種地打小工總是被人看低,想要說個條件好的姑娘都不容易。”
以前林慶祥兩口子沒想那么多,自從兒子開始相親,他們立馬感受到一份穩當工作的重要性,不然也不會舔著臉開這個口。
林義答應得很是干脆,扭頭就去找陳文軍,把情況說了一下。
陳文軍哂然道:“把,慶祥叔,要是少軍不嫌棄的話可以去我店里幫忙。”
林義和林慶祥都怔住了。
沒等林義開口,林慶祥就激動地跳了起來,“啥?你啥時候開店的?賣的是啥東西?”133.
陳文軍將自己搞海鮮批發的事情給說了,“阿琴生完孩子后,每天天不亮就要帶著孩子去店里干活,忙到八點又要立馬帶著孩子去上課,也就是最近高考結束才能放松幾天。
不過她心里沒底,說是還得再拼一年,我尋思著她要上課就好好上,把孩子照顧好就成了,也沒更多精力顧旁的事情。還有就是劉家,前陣子劉家去鬧事,雖然沒惹出什么亂子,但我心里不踏實,尋思著還不如直接請個人幫忙。
也不用干啥,就是跟老丈人一起看店,早上五點過去,忙到八九點的時候就可以歇息了,等我的海鮮送過去,再幫忙理貨裝進冰柜,差不多就能回去了,下午五點半再過來上班,我的東西差不多六點送回來,幫忙卸貨后我還得再去一趟南港,八點多九點左右可以下班。
一個月工資八十,逢年過節再給一些東西,你們看能不能干?”
他早就想請人幫忙了,只是林琴沒提,再加上林義搶著干,就怕他這邊多錢,這件事就一直擱置著。
劉家這么一鬧,倒是給了他安排的機會,同時還能堵了林義的嘴。
林慶祥聞言,立馬拽了林少軍一把,“還不快謝謝你文軍哥!”
林少軍回過神來,咧嘴憨笑,給陳文軍鞠了個躬,“文軍哥!以后我就跟著你干了!”
陳文軍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是我得謝你,店里的活可不輕松,還要防著劉家那邊發瘋,靠你了!”
“沒問題!”林少軍拍著胸口保證。
于是,請人這件事就這么定了。
林慶祥父子倆搞定一件大事,心里踏實了不少,跟陳文軍商量好蓋車庫的事情就走了。
他們一走,林義猶豫了好一會兒才嘀咕道:“其實不請人也是可以的,我也能干”
陳文軍就知道林義會這么說,頭疼扶額,“爸,你上午幫我看店,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下午還跟我去的話,這南嶼的地和雞鴨鵝豬你都不管了?
雖然表嫂在這邊能幫忙,但你也不能把什么事都交給人家啊!萬一哪天表嫂不干了,這么大的攤子怎么辦?”
林義被懟得啞口無言,只能認了。
這邊林慶祥父子倆興高采烈回了家里,把工作的事情告訴黃玉珍。
黃玉珍激動得差點大叫。
林慶祥連忙捂住她的嘴,“這事咱自家清楚就行了,不要告訴村里人,免得人家眼紅。”
黃玉珍拼命點頭,壓抑著內心的振奮,小聲問道:“林琴她男人現在真的這么厲害?”
“那還用說!人家還專門蓋了體育館給孩子鍛煉身體,沒錢能這么整?要我說阿琴這孩子命好,二嫁還能嫁了這么個能干的,最主要的是還生了一個健康漂亮的兒子。
你說陳文軍能不把他們母子捧上天嗎?
我之前還擔心林義住在女婿家不踏實,有了這個外孫,陳文軍能給他養老送終摔盆子,保準照顧得比親兒子還周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