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一個地方出一個大專生就跟出狀元似的,更別說是疍民了。
一時間,好多人家都來了南嶼。
這里面就包括陳永定一家。
周水芳見著林琴,立馬追問道:“聽說你考了大專?去哪里念書?”
林琴見眾人眼巴巴看著她,不由得笑了,“就在安市,我報了安市師范學院。”
“喲!咱安市師范學院誰不知道啊!這學校可不好考!真厲害!你家這幾個孩子我看著也是個考大學的料!有出息!”周水芳贊美的話跟不要錢似的一個勁兒地往外冒。
陳阿公幾個老人則商量著是不是放個煙鞭炮啥的,也好讓那些看不起咱們疍民的人瞧瞧,揚眉吐氣。
當然,這種事情要跟陳文軍和林琴商量。
于是接下來幾天,林琴忙得都沒空送孩子去托育所。
正好改裝的柴油三輪車好了,林義早一點送孩子們出門倒也不會耽誤。
南嶼從林琴考上大專開始,連著幾天宴客,先是招待相熟的疍民,還有拜拜,放煙鞭炮,掛橫幅,鬧了三五日,之后就是林義帶著大包小包喜回了一趟上林村,挨家挨戶送,把林琴考上大專的消息告訴村里。
村民震驚之余,紛紛恭喜,說著好話。
只有林志和李蓮心里不痛快,在那邊罵罵咧咧。
“有什么了不起的,一個賠錢貨而已,考上大專還能耐上了!她就是再有出息也是嫁出去的女兒,以后還能給摔盆子還是咋地?”
村里人一聽,全都嘲笑起這兩口子,“別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了,有本事讓你家兩個小子也考一個大專看看!”
兩口子被打臉,氣得跟村民吵了起來。
回家的時候看見林慶祥家的新房子蓋了一半,越發來氣,罵得特別大聲。
林義不是不知道,但現在他已經不在意了,給大家送了喜立馬回了海鮮店,將剩下的喜分給附近的街坊鄰居。
正好劉玲過來海鮮店報喜,林義立馬把林琴考上大專的消息告訴她,并且送了她不少喜。
劉玲樂壞了,“叔,你告訴林琴姐,我也考上了大專,原本想往外報,但我奶奶不希望我跑太遠,所以我跟林琴姐一樣填報了安市師范學院,以后我們就是同學了,你讓林琴姐有空去我家找我玩。”
“好好好!叔記下了!”林義笑得合不上嘴,回頭又給劉玲裝了一些海鮮,“這些帶回去吃,之前你們幫了我家阿琴不少,叔也沒機會感謝你們。”
劉玲死活不要,林義非給,拉扯了好一會兒劉玲敗下陣來,帶著一堆東西回去。
剛到巷子口就碰到了李三老娘。
“喲!這還不是我們女高材生嘛!上哪兒去了?買海鮮了?你家又要擺桌?”
之前劉玲錄取通知書送來的時候,劉玲家里已經擺了兩桌招待親友,那天馬翠在家里罵了兩個小時,附近街坊鄰居都聽見了。
連街道主任都過去說了也沒用,大家被惡心得不行。
素來好脾氣的劉阿婆都跟馬翠對罵了很久,這要是再擺桌,兩家不得干起來啊!
劉玲搖搖頭,笑得特別燦爛,“不是我,是林琴姐的爸爸給的,林琴姐跟我考上同一所學校,叔請我吃喜,還給我送了一些海鮮。”
“啥?你說啥?林琴也考上大專了?”李三老娘的大嗓門把半條街的人都驚動了。劉玲卻恍若未覺,一副乖巧的模樣點頭道:“林琴姐可厲害了,就用了兩年時間,考了一個不錯的成績,不說了嬸子,我還得把這些東西拿回家呢。”
李三老娘眼睜睜看著劉玲進了家門,開始跟大家一起嘀咕。
不到半個小時,馬翠一家也知道林琴考上大專的事。
“砰!”馬翠重重拍桌,因為氣憤,一張老臉都扭曲了,“憑什么,那個賤人憑什么考上大專?”
要不是因為林琴去學校鬧事,劉麗也不會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如果沒有林琴那一鬧,她女兒會是老劉家第二個大學生。
這一切都被林琴給毀了,如今始作俑者竟然考上大專,馬翠是怎么都不能接受,也不愿意接受。
比馬翠更難受的是徐蔓枝,自從知道林琴考上大專她就嫉妒得紅了眼,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媽,你說是不是林琴用了什么見不得人的手段才考上的?”
她不相信林琴那么蠢的人有這樣的本事。
馬翠愣了一下,冷哼道:“還用說嗎?那些從小讀書的人都沒考上,她一個讀了兩年書的半吊子給考上了,騙鬼呢!”
徐蔓枝把馬翠的話聽進去了。
逢人就說林琴作弊,用了不正當手段考上去的,還說得有鼻子有眼的。
就是信她的沒幾個。
氣不過的徐蔓枝竟然跑教育局去舉報林琴高考作弊。
教育局這邊自然要重視,將林琴找來調查。
林琴這才知道自己被舉報了,不由得氣笑了,她也不慌,將自己這兩年做的卷子和習題全都交給教育局的領導,還請蘇老師來給自己作證。
甚至在教育局當場做了一份和高考難度相當的卷子。
結合教育局那邊調查,最終證實林琴是清白了。
但這事還沒完,林琴壓根沒打算善了,她找關系打聽到舉報她的是徐蔓枝,特地去警察局報案。
徐蔓枝說白了也就是有點小聰明的普通婦女,除了親眼目睹劉麗被抓,自己可沒進過警察局。
當警察找上門,她嚇得差點暈死過去。
劉家院子哭天搶地,還有時不時傳出的叫罵聲。
街道主任趕來,從警察嘴里得知前因后果,都無語了。
等警察把徐蔓枝帶走,街道主任才去找人打聽,看看這事怎么弄。
馬翠和劉永國火急火燎把劉永明叫回來,叫他那邊找關系幫忙,順便把林琴咒罵了一頓。
劉永明這段時間沒回來,壓根不知道林琴考上大專,也不知道徐蔓枝闖了這么大的禍,當著劉永國的面沒好氣地罵了徐蔓枝一通,轉頭出去找關系。
其實這事說大也不大,可周旋的空間很大,可不管劉永明找了多少人脈就是疏通不了關系,人家直接跟他說要公事公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