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嗯。”
“怎么還有一個箱子?”余元箏真是服了。
箱子里又有箱子,這是在玩拆禮物游戲嗎?
上官子棋把一個更小的箱子拿出來,然后看到下面還有一個盒子。
這個盒子一看就是玉做的,晶瑩剔透,無半點瑕疵,玉質絕對是極品。
余元箏伸手去拿。
“呀,好冰。”
當她的手指碰到盒子時,那刺骨的冰寒之氣一下就傳到手上,驚得她把手一縮。
“我來拿,這是用千年寒玉做成的。需用布墊著才能拿,不然會凍傷手。”上官子棋認出玉盒的材質。
余元箏直接拿了枕巾遞給他。
上官子棋接過枕巾,小心翼翼地包裹住玉盒,才將其從箱子中取出。
玉盒泛著幽幽的冷光,充滿神秘感。
余元箏忍不住湊近了些,雖然剛才被冰得縮回了手,但好奇心卻讓她無法移開視線。
“這盒子看起來就不簡單,不知道里面裝的什么?”她低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期待和興奮。
上官子棋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仔細端詳著玉盒的表面。
玉盒的蓋子雕刻著繁復的紋路,像是某種古老的符號,又像是山川河流的脈絡。隔著布料,他輕輕指撫過那些紋路,感受到一股微弱的震動,好像玉盒內有什么東西在回應他的觸碰。
“這盒子……似乎有機關。”他皺了皺眉,低聲說道。
余元箏眨了眨眼,“機關?難道還得解開才能打開?”
上官子棋點了點頭,目光依舊停留在玉盒上。他試著輕輕按壓盒蓋的邊緣,果然感覺到某個地方微微下陷。隨著一聲輕微的“咔噠”聲,玉盒的蓋子緩緩彈開了一條縫隙。
“開了!”余元箏興奮地湊得更近些看。
上官子棋卻抬手攔住了她,“別急,小心有機關。”
他說著,用枕巾包裹住手指,輕輕將盒蓋完全掀開。盒子里并沒有冒出什么毒煙或者暗器,只有一張折疊得整整齊齊的羊皮紙靜靜地躺在里面。
“這是……藏寶圖?”余元箏瞪大了眼睛,真被皇上給猜著了。
伸手就要去拿。
上官子棋卻再次攔住了她,“等等,在玉盒里放久了,也是很冰的。”
他說著,又用枕巾裹著手指,這才小心翼翼地將羊皮紙從玉盒中取出。
羊皮紙質地柔軟,但邊緣已經有些發黃,顯然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上官子棋將羊皮紙展開平鋪在桌面上,結果什么也沒看到。就只是一張羊紙而已。
兩人面面相覷。
“怎么會這樣?難道這是個無字天書?”余元箏眨了眨眼睛,再看,還是什么都沒有。
“如此鄭重地用千年寒玉盒裝著的東西,肯定是寶貝。”上官子棋很篤定。
“可是上面什么都沒有。”
“應該用了某種特殊的墨水寫的,可能需要處理一下才能看到。”上官子棋猜測。
為了保密,他們在軍事上,也用過這等手法。
“哦。”余元箏也想起來,在影視上看到過的一些劇情,好象是有這么回事。
說是用米湯寫字,干了后什么也看不出來,但看信的人,只需用碘酒在紙上噴一噴,字就顯現出來了。
這個羊皮紙不會也是如此吧?
可是這個時代還沒有碘呢,這要怎么處理?
“點一支燭火。”上官子棋說道。
然后他又把羊皮紙翻了個身,背面也什么都沒有。
更加證實他的猜測。
余元箏不明就里,但還是去點了盞燈。
這時羊皮紙已經沒那么冷,上官子棋用手可以直接拿起。
然后兩手撐著,靠近燭火烤。
隨著羊皮紙表面的溫度升高,果然顯現出圖文來。
可是燭火只有一點點,不能把整幅羊皮紙都烤熱。
一離開火源,圖文又不見了,但大致能看到。
“這么神奇。”余元箏感嘆。
上面繪制著一幅復雜的地圖。
山川、河流、城池都被細致地標注出來,而在地圖的中央,有一個醒目的星型標記,旁邊還寫著一行小字。
“這是……古篆字?”余元箏皺了皺眉,不認識。
雖然她見過一些古物,但對這種古老的文字并不熟悉。
上官子棋卻點了點頭,低聲念出了那行字:“龍脈之源,天地之秘。”
“龍脈之源?”余元箏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上官子棋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緩緩說道:“傳說中,龍脈是天地靈氣的匯聚之地,掌握龍脈者,便能掌控天下氣運。
這張藏寶圖,指向的恐怕不僅僅是一處寶藏,說不定是某種足以改變格局的力量。”
龍脈對任何朝代的皇家來講都是非常在意的。
余元箏聽得心頭一震,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那……我們是不是發現了什么不得了的東西?”
“不用想太多,左不過都是人為的,我剛才說的不過是傳說而已,只聽聽就行。”
上官子棋沒再繼續烤,知道如此做能看到就行。
將羊皮紙重新折疊好,放回玉盒中,然后小心翼翼地將玉盒蓋上。玉盒的寒氣再次彌漫開來。
還有一個四四方方的小鐵箱子還沒看呢。
上面一個小小的鎖正掛在鎖扣上。
上官子棋拿起剛才飛出來的金鑰匙,插入鎖孔。
一扭,開了。
余元箏拍了拍胸口。
還好,不是密碼鎖,不然她不知道又要試多少次。
很容易就打開了。
只是里面的東西讓兩人都不約而同地驚呼出聲:“玉璽!?”
上官子棋震驚過后,拿起來端詳。
玉璽通體瑩白,又泛著淡淡的青色,如月光凝結而成。
玉質細膩如脂,觸手生溫,卻又隱隱透著一絲涼意,如同千年寒潭深處的一塊暖玉。
玉璽上方盤踞著一條栩栩如生的蟠龍,龍鱗纖毫畢現,龍須飛揚,龍目鑲嵌著兩顆血紅的寶石,細看如泛著妖異的光芒。
龍身蜿蜒而下,龍爪緊扣璽身,好像隨時都會騰空而起。
璽身四面雕刻著繁復的云紋,云紋間隱約可見細密的銘文。
上官子棋再翻轉看底部。
更令人驚異,在玉璽底部,那方寸之間的印面上,竟天然生就一幅山河圖紋。
山脈起伏,江河奔流,就如將整個國家版圖都濃縮其中。
手輕輕晃動一下,那山河圖紋便似活過來一般,山巒間云霧繚繞,江河中似有波濤涌動。
而最最醒目的當然是印面上的四個篆體大字:天命所歸。
“夫君,這不是咱大魏的傳國玉璽吧?皇上要是知道我們手里有玉璽,不得認為我們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