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您今日要不要休息一下?”
香宜勸緋晚別出門。
因為緋晚的傷快要愈合,癢得難受,昨夜沒有睡好覺,今早起來眼窩發青。
但是緋晚搖了搖頭。
難得皇后娘娘去御前阻攔何霜影上位。何氏是否晉封的事,將會牽動后宮眾人和皇帝的注意力。
這個時候,她去探望慶貴妃,會更加不惹關注。
讓侍女幫著梳洗,用過早膳,又休息了一會,緋晚便穿得嚴嚴實實、暖暖和和的,坐上一頂小小的暖轎,往慶貴妃的宮里去。
天氣漸漸寒冷,抬轎子的內侍身上,每人穿了一件薄薄的夾棉襖子。跟轎子的宮人們,也都上下穿戴齊備,連鞋子都帶了一層薄棉。
這都是緋晚自己掏銀子給大家置備的。
按照宮里的規矩,這時候嬪妃們的冬衣都發完了,但還不給宮人發冬衣,要再等上一個月,各宮各院的人才能領到棉衣褲。
這是從太祖時就定下的規矩。當時的皇后認為,宮人們平日做活走動,身上容易發熱,不像嬪妃們總在屋子里待著容易冷,衣服發晚點沒關系。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
實際上,譬如各處站值的宮人,站在冷風里一動不動很容易受涼。再如宮女們若遇到小日子,受涼挨冷也很難受。
冬衣當然是發得越早越好。
而且多發兩身,換洗起來也方便。
這些事當主子的不理會,宮人們也沒辦法為自己打算。
緋晚雖有意給滿宮的宮人提早添置棉衣,但新皇后剛上位,她的協理之權不能過早地大范圍使用。之前罰跪了一個何氏,已經讓滿宮里人知道了她的威嚴。等晏后有了舉動之后,她再使用權力才不至于僭越。
彼此關系再好,也要注意分寸。
所以暫時,緋晚先給自己的宮人置辦了冬衣。
等過幾日,再找機會再和晏后商議這件事。
“昭貴妃,這么早過來?”
到了和慶貴妃宮中,檀香氣味繚繞,和慶貴妃剛做早課完畢,聽報緋晚來了,便親自迎出主殿。
“娘娘金安。”
緋晚在階下站定,朝上福身行禮,等和慶貴妃受了禮,才起身步上臺階。
解釋說,自己昨晚沒睡好,醒得早,索性不如出門做點正事。
“什么是正事?”和慶貴妃微笑著看向緋晚。
鬢邊米珠流蘇輕輕搖晃,在寒涼的初冬早晨,將她素白臉龐襯得更加清潤疏冷。
但她注視緋晚的目光是暖的。
“聽娘娘講經,便是正事,極要緊的事,關乎未來之路是否好走的事。”
緋晚此言一出,和慶貴妃的笑意更深了一些,頷首道:“經文里有大智慧,難為你明白我的心意。”
兩個人站在殿門口閑聊這幾句,便攜手并肩,走入了殿內。
和慶貴妃的宮中,宮女內侍們都很安閑。在緋晚進院時大家紛紛行禮,緋晚進了屋,他們便各自繼續做活。掃院子的,打水的,喂鳥喂魚的,各安其事。
人數不多,殿外廊下只站著兩個宮女,殿內也只跟進了和慶貴妃的貼身侍女,以及緋晚的侍女香宜。
比起鳳鳴宮里的人員往來,可差得遠了。
但卻一點沒有宮室空當寂寥之感。
大概是每個人都面含微笑,閑適狀態像是水一樣流動,使得整個宮院充滿了溫和的氣息。
“昨日新做的秋梨蜜餞,你們自去吃,這里不用伺候。”
進了內殿,和慶貴妃將自己侍女和香宜都打發走了。
等她們二人去了西邊配間,中間隔了兩個屋子,彼此輕聲說話都聽不見,和慶貴妃才將自己手抄的經文拿出來,和緋晚共賞。
這般謹慎,讓緋晚越發隱約感覺,這一趟不虛此行。
“娘娘的字意境悠遠,風骨高潔,抄寫的經文看起來賞心悅目。前日您送到春熙宮的那卷經,我都看了,體味甚深,特意與娘娘來談講。”
緋晚開門見山。
和慶貴妃果然迅速接招。
問:“哪一頁體會最深,說來聽聽,第三頁,還是第五頁?”
“第三頁。”
“體會到了什么?”
“大千世界如火宅,要脫離,卻也需要火炙。不經歷一番煎熬炙烤,得不到真味。然而怎樣烤,卻也需要尋找機緣,找不到,烤也白烤。”
和慶貴妃再次微笑。
又問:“若是找到了,也煎炙了,卻依然不解真意呢?”
緋晚說:“看個人資質了。經書的文字擺在面前,有人立刻解意,有人需要習學。”
“昭妹妹可否解意?”
緋晚用手指蘸著碗中茶水,在桌面上寫字。
寫的正是和慶貴妃夾在經冊夾層里的字。
一筆一劃,全都一模一樣。
因為字形特殊,兩行字寫完了,桌面上像是有一個個跳舞的小人。最開始寫的漸漸干涸消退,最后的依然鮮活,和慶貴妃默默看著。
直到最后一個字跡也開始消退,她才抬眸,淺灰色的眼睛在冬日早晨淺淡清輝里泛著柔潤光澤,直視緋晚,“能寫經,未必能解意。”
緋晚便又蘸水,在桌上寫了那種文字的漢譯。
到這時候,和慶貴妃才深吸口氣,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
帶著一點孤注一擲的釋然。
“緋晚,也許冥冥之中,神女真的在護佑我,讓我遇到你。”
今日相見之后,她對緋晚的稱呼,從昭貴妃,到昭妹妹,及至此刻直呼其名。越來越熟稔,也越來越貼近。
緋晚并不露出欣喜,只是平靜地說:“參悟只是開始,姐姐還沒問我,參透經文深意之后,作何打算。”
和慶貴妃道:“你來,便是你的打算。我與你傾心相談,便是你我心心相印、共同參悟了。”
合作之意,誠摯道出。
緋晚點了點頭:“但請姐姐指教。”
和慶貴妃揚聲招呼西間侍女。
侍女來了,她便吩咐道:“我和昭妹妹要坐禪,你們都下去歇息吧,不許進來打擾。”
侍女蹲身退下。
香宜跟在她身旁,看了一眼緋晚,見緋晚目露許可,才行禮告退。
殿門一關,腳步聲遠去,連門口站值的小宮女都被帶走了。
和慶貴妃輕聲告訴緋晚:“我在北瞿,有一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