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昭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隱隱于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鑒昭行 >>鑒昭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隱隱于朝

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隱隱于朝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30日  作者:南月知清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南月知清 | 鑒昭行 
→、、、、、、、、、、、、、、、、、、、、、、、、、

林知清并不知曉林青山心中所想。

她第一時間找到嚴鷸,告知了他殺人還不用償命的好消息。

“怪不得你讓我不要用毒,原來后頭還藏著這么一手。”嚴鷸斜躺在美人榻上,風姿萬千:

“林知清,你又欠我一個人情。”

“人情?小航的事我都沒有算你的人情。”林知清根本不吃嚴鷸那一套:

“嚴鷸,我還有一件事想問你,你那毒蟲可否借給我用用?”

“你想得美,那東西你掌握不了。”嚴鷸端坐起來,面色嚴肅:“你不許打那些蟲子的主意。”

林知清倒也沒強求,不過她有些好奇:

“嚴鷸,有那種能夠控制別人或者讓別人迷失心智的毒蟲嗎?”

嚴鷸毫不留情地翻了個白眼:

“毒蟲毒蟲,說白了就是帶毒的小蟲子,控制別人?你當我的蟲子也學過鑒心學嗎?”

林知清訕笑兩聲,她先前看過的電視劇里頭倒是有很多逆天的毒蟲。

她還想著如果可以利用蟲子來辦事會省心不少。

可現在這種想法已經泡湯了。

她想了想,覺得還是得同陸淮見一面。

回到舒清閣以后,林知清讓朝顏去給陸南月送個消息,邀她過府一敘。

等待的間隙,她開始整理起了和親一事的消息。

百姓和御史中丞那頭的事已經解決了。

如今還有沛國公同皇室需要攻克。

皇室不須多說,定然是放到最后來處理的,因為此事難度太大了。

當然,也沒有說沛國公就好解決的意思。

林知清深吸一口氣。

沛國公從前同林家并無過多來往。

但林知清的父親林從戎以及江云鶴從前都在他麾下短暫效力過。

雖然這二人后來同沛國公的來往都不算密切,但在當時也算是受了沛國公關照。

根據林知清的了解,沛國公自從放權以后,一向非常中立。

只不過最近他的態度倒是與中立的作風不太相符。

上次重審林從戎通敵叛國一事時,他是極力反對的。

這次和親之事,他又極力促成。

從表面上看,此人應當也是一心為大盛的。

只不過并沒有御史中丞這么純粹。

不過這也只是猜測,林知清并不能肯定。

她與沛國公僅僅只有宮宴上的一面之緣,并不算熟悉。

鑒心堂那頭的人查到的東西也有限,具體的還要等陸淮過來一同商議。

就在她思考的這段時間,朝顏回來了。

林知清略微有些驚訝:“消息這么快就遞過去了?”

“小姐,我還沒出林家大門便遇到了南月小姐他們,他們來看你了。”說著,朝顏將人帶了進來。

“小清兒,我聽聞你同那大梁使臣起了沖突,還鬧上了大理寺!?”陸南月快步跨了進來,神色擔憂。

“你慢一些,不過是一些小事罷了。”林知清起身迎接。

“小事?我聽你堂兄說,此事可是兇險得很!”陸南月還是有些著急。

她身后還跟著陸淮,陸淮的神色倒是頗為正常。

“堂兄關心則亂,我正想同你們說呢,我已經搞定了御史臺的王淵了。”林知清心情不錯。

她將事情的起因經過又闡述了一遍,陸淮聽得十分認真。

陸南月則是長長地松了一口氣:“這么說來,那王淑儀確實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也不知這天底下還有多少個女子在遺憾中長眠,小清兒,你做得是對的。”

兩個女子心中感慨萬分。

林知清也覺得自己做的事是有意義的,是值得的。

“阿清,接下來是不是該沛國公了?”陸淮提起了正事。

“不錯。”林知清指了指剛才寫下的沛國公,開口道:“陸淮,你對沛國公的了解有多少?”

“此人十分低調,在外有大隱隱于朝的贊譽,我同他接觸不多,但同他的兒子倒有一些來往。”陸淮開口道:

“宮中的淑妃娘娘或許是一個突破口。”

此言一出,林知清便知道陸淮定然是發現了什么,于是張口問道:

“突破口,什么突破口?”

陸淮回答道:“沛國公十分寵愛淑妃這個女兒,沛國公之子也十分維護這個姐姐,沛國公前些年放權也是因為宮中的淑妃娘娘。”

“淑妃?”陸南月皺眉:“淑妃娘娘在宮中雖不算受寵,但身為四妃之一,尊貴榮寵是有的。”

“再加上沛國公府勢大,應當沒人為難她呀?”

“沛國公為何會因她放權?”

“尊貴榮寵,并非淑妃所愿。”陸淮開口道:

“沛國公之子與淑妃姐弟二人自小一起長大,感情甚篤,淑妃進宮乃是皇室的意思。”

“這般說來,淑妃娘娘的年齡似乎也不大,若是被逼進宮,定然是心中有怨的。”陸南月嘆了一口氣。

林知清想了想,再次開口問道:“消息是哪里得來的?”

“淑妃未出閣時曾與國子監祭酒的侄兒有舊。”陸淮簡單提了一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林知清卻是瞬間反應了過來。

她記得陸淮同國子監祭酒之子私交甚篤,陸淮的消息很可能來自于此。

在大盛,女子未出閣之前是不可以與任何男子私下來往的。

但說是這么說,感情的事誰又能阻止呢?

因此,許多看似不相關的人私底下可能會有來往。

只不過為了各府的顏面,此事是斷斷不能宣之于口的。

若真的情投意合,雙方家主敲定以后才會廣而告之。

但若是沒成,顧及著雙方的清譽,許多事情是不能往外說的。

淑妃娘娘同國子監祭酒的侄兒也當是如此。

單單如此聽來,雙方的身份差距較大。

偏偏許多官員結親時都講究一個門當戶對,拆散有緣人這件事不算罕見。

而且拆散的人還是皇帝。

林知清一下子就抓住了重點,聽陸淮的意思,皇室明顯是將淑妃看作了拿捏沛國公父子的人質。

這并不奇怪。

在大盛,對武將卸磨殺驢似乎是一件很常見的事。

林青山、林從戎、江云鶴,再加上如今的沛國公,都是受害者。

聽陸淮這么一說,林知清倒還真的有了一些頭緒。

同王淑儀一樣,對癥下藥才能起到奇效。

淑妃娘娘曾經本有意中人,應當知道嫁與不愛之人的滋味。

和親亦是嫁與不愛之人。

若林知清從這點入手,或許可以說動淑妃。

按照沛國公對淑妃的寵愛程度,他應當也會像王淵一樣讓步的。


上一章  |  鑒昭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