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女是位極貼心的長史。
兩枚金簪一左一右呈上。
前者像女子之物,格外精巧。后者卻古樸大氣,顯然適合烏由。
而這其中蘊含的意義,只叫二位商人身軀顫顫,仿佛有什么東西自胸膛中躍起,而后脊骨處如電流擊中,抑制不住的戰栗感油然生出。
在秦國,他們作為商人,是沒有資格用一切好東西的。
絲綢、絹布、金玉、珠寶。
哪怕富貴如烏由,身上都連一枚玉佩都不敢佩戴——這,便是他們的處境。
但如今王后所說之事還未吩咐,便已然破格贈下這兩枚金簪!
這其中蘊含的意義,絕非是只叫他們簪戴,而是預示著來日,他們這等身份,也能有更上階層的躍升!
家族,子嗣,兒孫。乃至他們自己的功績,都將銘刻于族書,代代流傳!
再有那些利來利往,那些“上則富國、下則富家”的點評,還有夸贊他們能將物資流通運轉的溢美之詞……
這一切的一切,都叫二人此刻虔誠又專注,恨不能像一旁刀筆吏那般奮筆疾書,記下王后說的每一個字。
想到此處,二人對視一眼,鄭重接過那枚金簪,而后親手簪戴,又深深拜下:
“但請王后吩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蘭池宮安靜下來,史官在一旁滿頭大汗,落筆不停。
而赤女悄悄看著眼前這一幕,不知怎么,臂上汗毛也緩慢豎起。
仿佛在不知不覺中,她已見證極了不得的史書大事。
唯有秦時深深笑開,只認為這是自己想要號召商人的手段,因而很快吩咐道:“既如此,便來聽一聽我的要求吧。”
她的需求其實很簡單。
在第一場大雪來臨之前,將所要推廣的物資盡可能的推向所有嚴寒的鄉縣村莊,推廣給貧民百姓。
這其中,物資乃是成套的。
曲轅犁,獨輪車,陶爐,蜂窩煤。
殿內有人將這些東西一一奉上。
其中曲原犁因是木質的,形制過大,但卻可以通過卯榫拼接,犁頭單獨安裝。
獨輪車看似簡單,卻讓烏由和巴夫人眼前一亮。
再有形式在后世尤其普通且普遍的,三腳圓筒形陶土爐。
而后是三塊蜂窩煤。
如今不必秦時再一一解說,自有侍從上前。
先拿火燈簡單將蜂窩煤點燃,又一一孔洞對準放入陶土爐。
再演示對孔加速燃燒,以及底下風爐口的開關……
只簡單一番演繹,而后強調不可門戶緊閉,就已叫二位商人眸中燦燦,顯然意識到了其中格外大的商機。
再有那獨輪車,更是他們運輸貨物再便捷不過的東西。
而且只需用到木頭,便是再窮的家庭,攢上一些錢財來,說不得都能去木匠處訂上一輛。
只那曲轅犁,聽說是耕地之物,如今沒法演示,還需他們隨后由侍從帶去耕田中實驗一番,在向各村莊推廣。
二人心臟怦怦跳,顯然意識到了這些看似平庸的東西中能帶來的商機。
但最關鍵的,卻是不知價錢幾何,又是要如何做得這番生意。
煤炭乃是最重要的軍需物資,如今自然是不能占為私有。因此秦時只問:
“若你二人將這些物品成功推廣至每一處村莊,而后整個大秦的蜂窩煤總代理,就可由你們二人來承接。”
至于各自承接的比例如何,自然是看二人推廣的效率。
她不必解釋太多,兩名十分精通此事的商人就已明白過來何謂代理。
這泱泱大秦,何止千家百戶?
但凡有一戶家庭習慣了此物,日后就是源源不斷的生意!
再簡單詢問些許細節、價錢以及代理方式等,巴夫人便率先開口:“還請王后貨與妾三萬枚蜂窩煤。”
“這陶土爐,也請讓妾帶回。”
“我巴氏族人將四處游走推廣,每到一處,便贈送一輛獨輪車,一架曲轅犁,再送亭長鄉老這樣一頂陶爐,而后若干蜂窩煤……”
“隨后,便有族人在此處做行腳商,開店鋪,專門販售蜂窩煤。”
這陶土爐他們不便壟斷生意,便由當地陶匠各自做出來賣就是。
只要價錢足夠便宜,百姓們若遇寒冷,自然會前來購買。
再購買時聽從王后之令,建議大家日常在陶爐上燒水,常飲熱水,再說些關于水中毒蟲的些許故事……
巴夫人思維敏捷,就常代夫家四處行商,如今儼然已有了一整套完備的生意流程。
落后一步的烏由因四處販售牲畜,其實論起行腳生意與鋪面之廣,反而比巴夫人更有優勢!
但偏他嘴慢一步,此刻又只能恨恨道:
“小人亦是如此!”
秦時頓覺莞爾。
但此事,不過是她廣召天下商人的其中一項代辦事,還有一項論及重要程度,也半點不遜色這種民生大事。
“你二人行商,烏商似乎常在西域戎狄之處行走,是嗎?”
烏由趕緊拱手:“正是。”
秦時點點頭:“不知每次行走時,商隊規模如何?又會否引得西域戎狄之人的敵視?”
烏由趕緊說道:“回王后,小人常做牲畜生意,將此族的牛羊販售到他處,再與他們交易鹽、布、藥材、黍米等物資。”
“小人斗膽,如今已在戎狄處略有聲名,四方部族并不畏懼提防。王后但有要事,小人在所不辭。”
這就好。
秦時略微松口氣。
畢竟以漢之強盛,張騫出使西域都被俘虜數次,前后達12年。
如今只向西域各部族探一探,雖走不了絲綢之路那么遠,但若中間被人敵視,耽誤時間,也著實不是什么好事。
她原本想著,最壞的打算不過是盡快打造出神兵利器,養出壯民強馬,然后將各部打服了才行商事。
而如今有這樣一個商隊,那事情就顯簡單許多了。
“既如此,我與你一門新的生意——糖,與茶。”
“作為交換,你需要帶上我之親衛,然后探索各種新奇物種。植物、動物、礦脈等。”
“能吃的不能吃的,只要是我秦國沒有的,通通將種苗、種子,或者植物本身帶回來。”
“如此,可能做到?”
來啦!隔壁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