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學習,王子虔做任何事都積極。
一大早爬起來后,按慣例,他在演武場又消磨兩個時辰。
渾身大汗淋漓,卻格外舒暢,只唯獨沐浴時心生哀怨:“父王昨日去上林苑,為何不帶我?”
為他刷洗的侍從默不吭聲。
王子虔又憧憬道:“如今都八月了,上林苑的獵物也該漸漸生出肥膘吧?父王昨日獵到什么了?”
侍從繼續澆水。
王子虔已經趴到了浴桶上:“往日父王打到獵物都會分賞后宮與我等,怎么昨日卻未曾聽到有賞的消息呢?”
侍從扶他起來,默默給他擦身子。
王子虔不耐煩的將絹布扯過來一通擦拭,然后又憤憤等待眾人為他更衣:
“可見父王有了王后,我這兒子也無甚關系了!”
侍從為他系上中衣:“那今日王子還去南宮嗎?若不去,奴就準備好衣衫……”
“去去去!”王子虔趕緊說道:“不要這個,秦君昨日說要摔煤餅的!這樣寬袍大袖的怎么干活?”
“快與我換雙靴子來!”
侍從應下,面色不變,顯然對他的脾性已經習慣了。
今日是烏籽與醫明服侍她。
王后一事傳開,醫明莫名有些焦慮,此刻一邊整理藥湯一邊說道:“后日便是大王冊立王后之日,秦君有此閑暇,本該在蘭湯中泡著,奴婢來為您保養肌膚的……”
而如今,庭院中有純黑如墨的煤粉一堆,還有黃泥一堆,做蜂窩煤的模具三五個。
這煤餅有什么好做的?
昨日工匠們不已經做出一批來了嗎?
今日秦君再與王子虔一同做這些,到時灰頭土臉,倘若大王來見……
她越想越焦慮,偏又不能反駁秦時的決定,因而想了想,又轉身進了藥庫當中。
“秦君,今日叫烏籽多服侍些,奴婢去多配些湯藥,連用幾日,也養一養秦君的榮光!”
她信誓旦旦,其實秦時對如今的狀態非常滿意——肌膚豐盈白皙,沒有頸椎病腰椎病,例假雖然還沒來,但整個身體卻非常輕盈。
放在后世,她除非不學習不工作,否則哪養得出來這么健康的身體。
最重要的是,眼睛也沒近視。
不過,醫明的焦慮她也看在眼里,此刻就微笑點頭:“去吧!多配一些。”
多配一些,安安她們的心。
王子虔來得很是利索。
他進入南宮時,秦時正拿著一個古里古怪的木頭工具在看——
這是蜂窩煤的模具,秦時用過鐵的,最為輕盈便利。
但如今既然要推廣民間,一應多做耗費的材料都不能用,因而便令工匠做了木頭和陶土的。
如今的陶土萃燒的也相當結實,只是若是操作不當,大力往下磕動時,仍會出現一些損壞。
因而選來選去,這種任意木材就可以打造的木頭模具,就是最合適的了。
比如之前她命人打造時,簡單做了櫟木桑木和竹木的。
昨日王后之事傳開后,今晨少府又獻上一柄紫檀做的——
這屬實沒什么必要。
但,秦時也收下了,只是言說不必再有,也沒有給賞罷了。
她轉過身來,卻見王子虔站在那里兩手拱著,別別扭扭,也不知是要行禮,還是要說話。
她有些訝異:沒頭腦也會扭捏嗎?
卻聽王子虔哼哼哧哧:“你……秦君……你如今還未做王后,我應該暫且不用稱你為母后吧?”
秦時:……
老實講她也不太能消受得了。
因而趕緊說道:“就是我成了王后,你仍只需稱我王后即可。”
王子虔瞬間滿意起來:“既然秦君你如此拉攏看重我,那我就……”
他想了一個詞:“卻之不恭啦!”
秦時幾乎要笑出聲來:用成語之前倒是先卻一下呢?
但如今要驗證這蜂窩煤適不適合推廣,正需要這樣力大又不懂干活的傻小子,秦時因而轉開話題:
“這煤粉與我之前所用純度略有不同,昨日試做了二成黃土與三成黃土。但工匠們分外細致,不出效率。”
“因而今日想請王子來試做一些,若果真簡單便捷,于我秦國也是一大好事。”
王子虔果然志得意滿:“滿宮之中王子公主,自然只有我能堪當大任——該如何做?秦君盡管吩咐!”
他干起活來當真不推諉。
秦時也高興起來:“先將這煤粉并二成黃土,一起加水攪拌——再來一堆用三成黃土。”
王子虔也并非全無腦子,聽說有模具要用,那這加水定然不能過多。
他自己往這黑漆漆的煤粉中加水,憑大力氣三下兩下攪拌翻鏟均勻,叫秦時來看,濕度卻是正正好的。
不正好也沒關系,水多了加煤粉,煤粉多了加水。
兩小堆量并不大,于王子虔而言,當真是順手之事。
如今既已攪拌成了,他便又洋洋自得。
“如此可能用上?”
那簡直太能了。
秦時分他一個模具,讓他往煤堆里向下用力多扣兩下,待壓得緊實之后,往地上輕輕一頓,再一抬手。
模具中的蜂窩煤便順暢的脫落出來。
短胖一個圓柱體,上頭有若干孔洞。
看起來怪模怪樣,與宮中常用的木炭又截然不同。
王子虔好奇道:
“此物當真比木炭要好嗎?”
秦時想了想:“若論輕薄無煙,氣味更小,自然是宮中上等的木炭要更好。”
“但木炭需炭匠開窯燒制,不管是建窯、砍柴伐木、還是燒制,都格外艱難,且木炭燃燒時散發的熱量更小。”
而這煤粉么……
如今開采毫無壓力,最費的也就是挑選其中雜物,成本能壓到極低。
再來,如今秦國國土面積并不算大,只二三百萬平方公里,其中又有繁華處與人煙稀少處。
而繁華處都有馳道,大多離幾個大的露天煤礦開采處也不遠,如此,成本就也高不出太多。
只需在鄉縣設立專門買賣的機構,跟隨獨輪車一起推廣,便是窮苦百姓攢下三五個秦半兩,說不定也能推回去半石或半車。
配上隨處可見的黃泥——寬裕了就少放些黃泥,實在緊湊,多放些也勉強能用。
再有陶土匠簡單做個陶土小煤爐,或連陶爐也不做,用炭盆,或直接就那樣燒起來……
在這寒冷冬日,總能叫人看到生的希望。
來啦!隔壁宋檀見!
卻之不恭:《孟子》“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意思是多次拒絕別人的好意,就顯得不恭敬啦。常用來表達對他人盛情難卻的回應
燒煤時的注意事項接下來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