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記事第163章 162.煙煤已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秦時記事 >>秦時記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3章 162.煙煤已成

第163章 162.煙煤已成


更新時間:2025年06月21日  作者:荊棘之歌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荊棘之歌 | 秦時記事 
黃昏時分,秦王衡的馬車從上林苑浩浩蕩蕩返回咸陽宮。

此刻云霞漫天,層層宮殿的檐角處正綴著一朵一朵燦金色的霞光。而姬衡坐在馬車上,神情也頗為開懷。

他本就能文能武,勇猛過人,每日晨起必入演武場演練一二時辰方得罷休。

只是咸陽宮地方狹小,跑得并不暢快。

如今在上林苑盤桓一天,又恰逢今日天氣轉涼,又并無烈日,策馬奔騰,所獲頗豐。

因而如今雖為了安全不得不坐在馬車上,心情也仍舊暢快。

只唯獨有一點:“還不到秋時,如今暑熱方過,一應毛皮都粗糙雜亂,實在不合。”

上林苑不光有珍奇異獸千百種,還有更多散養的牲畜。

只如今動物夏季褪毛,最柔軟美麗親膚的底層絨毛全部褪去,只剩下皮膚上長而硬的毛發,屬實不是上品。

姬衡今日雖沒有捕獵這些,但如今回想起來,心中卻也覺得頗有遺憾。

畢竟秦卿即為大秦王后,如今她兒女心思急切,因而詔書下時必定無有大典,難免顯得單薄了。

既如此,還是命少府整理庫中珍獸皮毛,一一賞賜吧。

周巨得秦時啟發,私下好生練了一番自己這張死嘴,此刻就笑道:“秦卿愛重大王之心,不在一應布帛珠玉賞賜,只在大王心意。”

“若當真癡迷這些身外物,當初她獻藥有功,得大王賞賜入寶庫,又何必只少少取走一些呢?”

那些民間人人傳頌的夜明珠,她不過看兩眼就罷。

周巨此時說起來,也很是熨貼姬衡的心。

而等他回到咸陽宮,才剛洗漱收拾來到章臺宮準備看奏書,卻聽周巨在殿外驚訝走入:

“大王,秦卿來了。”

姬衡瞬間啞然:他才剛回宮,而章臺宮甚至沒有接到她要來的申請。

但因為宮中已傳出她將為王后的消息,因而秦時一路直行,直通大殿。

果真……迫不及待了。

她入殿的腳步比平時略快。

此刻看到姬衡,面上便由衷洋溢出一股格外期待和久盼而至的笑意來。

姬衡饒是心中早有準備,此刻也仍忍不住嘆息一聲。

只是這兒女心思實在不宜多有,秦卿若有能為,還是多用在大秦國事上才好。

因而他主動發問:“卿匆匆前來,有何要事?”

秦時來的時候一派開心,但看見姬衡,她忍不住又想起昨夜月色下的大膽,難免有些躊躇。

但眼下,有比她的一點不自在更重要的事!

“大王,今日鐵官工坊處運過來一批合格的煤……石炭!”

這東西原本上下都稱石炭的。

但秦時身為貴人,她稱呼煤,因而名號也傳開了。

從姬衡吩咐傳出,令重重開采。

到如今第1批煤也按照要求制作完成,再送往鐵關公坊……

如今送來咸陽宮的雖只是一小部分,只供她驗看和面呈大王,可秦時卻覺得,這是秦國社會進步的關鍵節點!

有了煤,就可以煉化化簡單的焦炭。

有了焦炭,就能用改良過的橐龠與高爐將溫度提升。

溫度提升過熔點后,不僅能煉出純度更高的鐵,還能有足夠的鐵粉與煤渣,做出水泥來!

以及煉制更加清晰且無雜質又穩定的玻璃。

比現在偶爾才能燒制出的珍貴琉璃要更加實用。

有了玻璃,一應吸管培養皿蒸餾用具等有利于醫藥進步的物件,就能夠被打造出來。

更重要的是,只要姬衡認可煤爐取暖的可行性,那么自己做了秦國王后,就可以直接下令,廣賜天下百姓取暖之法!

如今雖是難得的小暖期,冬季溫度并不像后世那樣,可那也頂多是兩三度的略微提升。

平民無衣蔽寒的情況下,該凍死的,仍舊會凍死。

如今既然煙煤已成,秦國百姓就更多一份希望。

秦時說著這件事,眸光燦燦,分外開懷,臉頰都微微暈紅,夾雜著難以言喻的激動。

姬衡見狀,也不由來了興趣:

“果真如卿所說那般好?”

這石炭之前并未流傳開,全是因其燃燒時溫度不夠,雜質尤其重,且煙氣滾滾。

否則隨意采礦便能有許多,又何苦還要辛苦伐木?

而更重要的是,咸陽宮一應樓閣都高大寬闊,每年冬日燒炭取暖,尤其靡費。

如今這煤……用起來大約比炭要節省多了。

秦時也開心極了:

“原煤開采后,先令雜工挑選其中雜物,再由民夫將其中矸石與石塊也挑揀出來,再用石錘和撞擊錘破碎錘等,再度分揀篩選,又利用水浮之法……”

歸根結底一個目的:那就是將雜物全部剔除。

如此。得到的每一塊煤都能正常且充分的燃燒。

這,便是最基本的煙煤了。

此刻她當真慶幸這是流水線工藝已在軍工廠格外流行的秦國了。

又是大王親自吩咐。

因而重重工序安排下去,不必她多做管理,就有官員將其排布到位,而后方能如此迅速得出成果來。

再加上全民徭役,只需將別處的勞工役夫轉個工序,便不愁人手。

她只在中途簡單畫了幾張人力帶動的破碎錘與水錘替大家提高效率,節省精力。

而如今,自己的事業,終于完成了第1步。

姬衡認真聽罷,發現其中挑選的工序只是費些力氣,卻并非什么疑難事。

若論起效率,恐怕要比上山伐木遠程運輸要來得更便捷安全。

畢竟秦朝的煤礦不是后世已經充分開采開挖的狀態,反而處處皆有露天礦藏,以如今沒有大型工廠的這種用法,恐怕再采數百年方會轉到地下深處。

如此,采礦雖然同樣會死人——畢竟徭役也工作量太大。

可去山中伐參天木,以及將木頭運送山下的重重難事,死掉的民夫也是半點不少。

如此算過一遍,那些節省下來的民夫可以安排去開鑿靈渠,修長城,蓋宮殿,修驪山地宮……

再多些的,令其好好耕種畜牧,如此,秦國上下人人有事可做,鄉縣自然更少糾紛,更加方便管理。

如此,姬衡當真也開懷起來!

“周巨,速速安排。”

他要親自驗證一番。

事業線,小時穿越大半個月,終于又跨出了一大步!


上一章  |  秦時記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