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番雞同鴨講文不對題,從辒辌車上下來時,君臣兩方都心情頗好。
姬衡收獲神兵利器紙張黑火藥(試制版)。
秦時收獲更好管理的后宮跟綠松花冠(流程中)。
以至于她一邊跟隨姬衡前往章臺宮,一邊還吩咐赤女:“鏡子拿來我看看,我這支簪子真的很寒酸嗎?”
上好的檀木啊,很有分量很好看的!
更別提上頭鑲嵌的綠松碎金,黃金拉成極細的軟絲,嵌在每一顆玉化藍色的極品綠松的邊緣處,若隱若現。
變換角度時,不光能看到綠松奪目的顏色,還能看到隱隱約約的光輝。
哪里至于姬衡看一眼就嫌棄地趕緊賞啊?
說話間她已經在章臺宮落座,赤女小心的看了一眼高階上的姬衡——還從未有人要在大王的章臺宮捧鏡梳妝呢。
姬衡察覺到這種視線,又看了看秦時自然而然的狀態,自然到仿佛走在路上捧起鏡子來觀察一眼都十分正常。
他不禁默然。
在章臺宮行此事,實在不夠莊重。可若是因此出言……
罷了!
女子就是如此麻煩,他知曉的。
而臺下赤女頓了頓,沒聽到秦王有什么話,于是很快吩咐。
不多時,就有兩名侍女小心翼翼捧著銅鏡上前來,秦時對鏡一看:
很完美啊!
她氣色很好,皮膚白里透紅,面頰線條飽滿流暢。頭發也濃密順滑,烏壓壓一大捧——雖說按照服彩的觀點來說仍是有些短,綰不了許多復雜的發髻。
但,這樣的好氣色,什么都不戴也很好看吧。
更何況簪子也很美啊。
銅鏡被撤了下去,秦時開始琢磨:姬衡是不是喜歡繁復錦麗大氣的裝扮啊?
不過,論我見猶憐,她比不上會跳芙蕖舞的楚夫人。
論英武大氣,她比不上率真可愛的鄭夫人。
就如此吧!
不然以顏值取勝,她怕是勝算很低了。
至于眼下,還是是工作吧!
取悅一個工作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也變成工作狂。
她一聲吩咐,赤女已經在桌子上壓好縑帛,炭筆也準備好了。
秦時于是又開始在上面繼續自己的待辦事項:
簡易高爐已經在制作當中,煙煤礦距離咸陽很近,大約再過兩日也能開采出來。
但煙煤是不能直接用于煉鐵的,燃燒溫度達不到,因而還需做成焦炭。
制作焦炭需要配煤之后燃燒,將溫度控在1000°左右——這便又需要石棉等物來制作耐火室。
秦時在帛書上勾勾畫畫,此刻已將優先順序列出來:
石棉開采——煙煤制作焦炭——杜仲膠做密封圈,基礎版風箱——大型水車帶動風箱
寫完這短短幾個字后,鉛筆芯便斷了。
秦時也沒說什么,只默默又換上了一支鉛筆。
畢竟工匠實驗的時間格外短,石墨與泥料混合的比例還不能精準掌握,鉛筆芯偏柔軟,也能理解。
她陷入了專注的工作思考當中。
以上環節可以在同一時間段內(比如一個月)分前后順序制作。
因為礦物開采不易,因而就算墨的搭檔辛還未痊愈,也并不影響什么。
而且都是應用于煉鐵,可以一并安置在鐵官工坊。
如今距離新年還有不到兩個月,第一把百煉鋼兵器,應當能成。
這個是優先級,因為不管民生有多么重要,當前大王的所有財力和精力,都應當還在武器上。
想要讓投資商加碼,不光要畫餅,還得讓人家盡快看到紅利。
而在這期間,開采的煙煤如果有多的,這才可以捎帶利用上。
如今取暖全靠燒炭和木頭,但窮人家定是買不起的,且這些樹木再多生長些年份,分明也可以做大船的龍骨。
既如此,植樹造林目前沒有人手做,卻可以在盡可能讓貧寒人士也能稍微取暖的同時,減少燒炭燒柴!
煙煤運送過后粉碎,和上黃泥土做成煤餅、蜂窩煤——做鐵皮爐子應暫時不現實,但土陶的小煤爐成本低廉,泥瓦匠都會做。
再搭配蜂窩煤……今年冬天,大秦應該會少凍死一些人吧?
最重要的是,這些沒什么技術含量,她只需要畫圖,簡單描述,讓工匠們的試做就行。
而后趕在十月初一新年之喜,為賀大王喜得神兵,乃向全國百姓推廣土陶爐與蜂窩煤……
秦時想起這條線,此刻重重在帛書上記下。
同時,大王的神兵自然也不是那么快就能成功的。因而在打造神兵之前,先試做一批曲轅犁的犁頭——
這也很合理吧?
以上這些都不需要秦時親力親為。
因而最繁重的設計溝通之后,她便可以等待天下方士入咸陽城,而后整理好黑火藥的筆記與記錄。
不,這不是黑火藥。
這是雷火!
甚至不是普通的雷火,哪名方士成功調制出正合適的雷火,那就是神明點化!
她刷刷記下,此刻越發全神貫注。
而高階之上,姬衡剛換一下一冊奏書,便見秦時也埋頭飛速書寫,此刻不禁挑起眉頭:
“卿這鉛筆,倒真方便快捷。”
可惜因筆頭略軟,目前無法在竹簡上書寫,三兩下便會斷了。
但姬衡也承認,不需隨時蘸墨舔墨,書寫起來確實快捷。
秦時恍然回過神來,此刻擱下鉛筆,笑道:“我這隨意涂寫,用鉛筆倒是無礙。但大王的手書,千百年后恐有后人仍要反復瞻仰,自然還需上好筆墨書寫。”
講到這里,又刷刷提筆,將西泠印泥八寶印泥和李廷珪墨記上。
李廷珪墨乃是南唐時制作而成,能在水中三年不腐,大王手書,真的很有必要啊!
還有西泠印泥和八寶印泥,這兩種在名頭上雖然沒有龍泉印泥那么響亮,但卻同為三大瑰寶印泥。
最重要的是——
西泠印泥冬不凝固、夏不滲油、火燒留痕、水浸不爛的特點。
八寶印泥的印文浸水不化、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滲油、冬不凝固,經久彌新、永不褪色。*
而這些,都是很適合留存歷史資料的好東西啊!
秦君想起后世考古的艱難,此刻同樣躍躍欲試。
被督促的人生,上午就需要查查查,寫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