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自然是秦時。
她跟隨姬衡才一踏入這冷清清的偏殿,便見一個穿著臟兮兮白衣、蓄著長胡須的中年男人站在那里,臉色青白,慘慘然的發呆。
饒是此刻驕陽艷艷,卻仍是叫人心頭一寒。
她說那句怨鬼當真不摻雜有色濾鏡,就連姬衡內心都頗為贊同,因而越發不悅。
——似秦卿這等大才,又是有那般奇遇,卻仍是直言長生無望。
他觀對方并未說謊,因而欲得長生,必定千難萬難,以至于常人根本難以得到。
既如此,這曾在殿上大放厥詞的方士又有何用?
若非要長久驗看朱砂等功效,他此刻早已命人拉下去砍了了事。
畢竟這泱泱大秦,還未有人敢騙到他的頭上。
但秦時卻頗為舍不得。
此時的方士,因要跟人排布命理,說些玄之又玄的話,因而除了基礎化學物理等,基本上個個都精通數理之道。
這在如今的秦國,除掌管稅收糧草的治粟內史和少府部分人之外,其他地方十分難尋。
更何況,秦時看中的也不是他的數理之能,而是在數理基礎上衍生的炸爐之法。
畢竟她所知道的,也只是被唐代孫思邈收錄在《丹經內伏硫黃法》中的民間黑火藥配比——
一硝二磺三木炭。
這類配比需要一斤硝石,二兩硫磺,三兩木炭。
倒確是按照一斤16兩的規格來流傳的,配比也十分科學:硝酸鉀75,硫磺10。木炭15。
但是這份黑火藥配比出來的威力如何,秦時并不清楚。
火藥配出來之后該怎么使用,也仍是需要經過精密測算的,后續改進工作更是不可或缺。
既如此,如今這有數算基礎的炸爐人才,能多儲備還是多儲備一些吧。
實在不行,炸了也比直接砍頭要經濟實惠。
她這些心心念念,姬衡是沒察覺出來的。
他心中,秦時仁善有加,雖難成大事,卻也格外令人安心。
因而此刻只將目光專注在茅生身上,艴然不悅:
“仙師入咸陽宮已近旬日,寡人聞聽已得金丹一枚,不知服下可有飄飄欲仙之感?”
便是傻子也能聽出秦王不悅了,更何況這段時間遭受的冷遇……
茅生在繼續維持高冷和識時務者為俊杰中猶豫一瞬,瞬間扔下懷抱中的柴禾,而后跪伏在地:
“小人茅生,見過大王。”
他跪的利索又流暢,對小命的寶貝顯而易見,而姬衡看著他的背影,此刻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這不是他引入咸陽宮的第一位方士。
早在自己親政后,便有方士被人薦來,言稱可尋長生之道。
他心中有萬千江山社稷,而人之壽,不過區區數十年。
在自己打下燕國后,更是連尋三名方士,令他們前往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尋找燕國方仙道的圣賢。
也就是羨門、高誓二位據說已經成仙得道的方士。
但十數年來,眾人只有前往海上尋,卻未見回還者。
而今……
這曾經仙風道骨的所謂得道之人,正跪伏在自己面前,身家性命皆掌于此。
姬衡終于緩緩閉目,那些一直以來遍尋不到的,此刻也似乎能明白,窮其一生,恐怕也難以尋得。
他并未叫起,只旁若無人的徑自往前方高階上走去。
早有侍從已經迅速而無聲的鋪陳起供王所用的桌椅,而秦時跟著坐在階下,此刻看著茅生在微微察覺后,又迅速換了方向跪拜。
心中不由驚訝:好一個知情識趣的茅生!
茅生都已跪下了,此刻自然不會再嘴硬說些什么亂七八糟的緣由,因而只苦笑一聲,悵悵然再次磕頭說道:
“小人學藝不精,丹毒未去便貿然服下丹藥,而今肉體凡胎,實難運化……小人、小人有負大王圣恩!”
懇切又悲傷,愧疚又自責,仿佛他當真為了辜負圣意而難以安寢。
這等“聲臺形表”俱全的演技,秦時不由大為贊嘆,只恨對方生錯了時代。
姬衡卻冷哼一聲:
“莫非寡人太過仁善,以至于爾等煉丹之術尚未精進,就敢自薦到寡人面前?”
這話一說,饒是心理素質過硬的茅生,此刻都不禁愣了一瞬。
大王,您說這話虧不虧心吶!
但凡站在咸陽城外喊一嗓子,包括老秦人都不會覺得秦王太過仁善。
反而是暴秦的名聲傳遍天下,六國遺民至今都不肯滿心臣服。
但他不敢。
秦王姬衡,可是以一己之身,抗衡天下。
所有不服從他命令的,阻擋在他車輪之前的,都將被一一碾壓。
只要他活著,六國遺族不敢,世家大族不敢,萬千百姓不敢……他就更不敢了。
此刻只又重重磕了個頭,而后痛哭流涕:
“是,小人愚鈍魯莽,有負圣恩吶……”
姬衡向來沒耐煩聽這些哭訴,此刻只專注看著秦時:
“寡人觀秦卿頗有興致,不知可有良方?”
茅生偷偷轉頭看向秦卿,見這貴女氣質迥異,面龐盈月,此刻神色不緊不慢,全無拘束。
不由心頭一動。
恍惚間似乎記得自己昨夜癲狂時曾觀得星象,紫微垣中勾陳星大亮,簡直要與北辰星仿佛!
此乃一王一后,二圣共降之星圖!
當初若非見北辰星亮而不穩,人君能而不安。
又有熒惑守心,紫微垣黯淡無光之兆,他也不會千里迢迢從上郡前來——
越是朝局亂,主顧有需求,他們越是有機會呀!
可誰知自踏入咸陽城,每一步都全不在自己預料內。
唉!
茅生暗暗懊悔:自己的觀星術也修得稀松平常,實在能為不夠、時運不濟也!
他此刻福至心靈,剛斗膽抬頭,想要再夸一夸這位能在秦王面前坦然自若的貴人,就見貴人笑盈盈道:“大王,良方我不曾有。”
“倒是有一神物,可崩山陵,摧廊橋,碎兵甲,征天下。”
“不知大王可喜愛否?”
茅生張了張嘴,此刻默默心道:這位貴人,怎么奉承畫餅之話,說的比自己還要更流暢呢?
也不知是個什么道統的,莫非……竟也是同行嗎?
來啦。
《史記》:自齊威、宣之時,騶子之徒論著五德終始之運,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最后皆燕人,為方仙道
歷史中,方士盧生前往海上仙山尋仙,尋的就是羨門等人。后來他從海上回來,又得寓言:亡秦者胡也。
始皇帝得了這個預言,于是令蒙恬率兵30萬攻打胡人,奪下河南之地——內蒙古河套以南。
但這里因為是架空,所以暫時不會用這個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