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巨的心思無人在意。
秦時只顧得上自己——今天發言實在冒險,自古以來育兒問題都容易起糾紛,還好大王懂得自洽,三言兩語也能安撫下來。
雖然顯得他略自戀了些,但再想想人家三十六歲已經完成了大一統的事業,思想精神上想橫著走兩步,也是可以理解的。
是吧?
總之,這個話題就這么過去了。
秦時還記得自己今天所來的另一個要事,此刻就問:“大王,午間蘭池宮進獻的蓮子可可還鮮嫩?”
姬衡雖不在意這些東西,但他記性很好,顯然記得侍女剝殼之后放上來的那疊蓮子。
確實鮮嫩脆甜。
蓮心雖苦,但能降火,也剛好應了他午間的那一場肝火。
因而點頭:“不錯。”
秦時頓時笑起來:“那明日我再給大王獻上一些,不知大王能否賞些菱角?”
她借花獻佛,借的格外坦然。
姬衡手中剛提筆蘸墨,一團墨汁便好險低落竹簡。
侍從忙上前來輕輕擦拭桌案,姬衡干脆擱筆,揚眉道:“寡人似乎并未將蘭池賞予秦卿?”
他如今當真有些佩服秦時的膽色了。
不是誰都能在剛與他爭執對立過后,轉而又心無掛礙地說起什么菱角蓮子。
秦時卻面不改色:“大王雖未賞,但我日后為大王勤勤懇懇做事,遲早有一日大王要賞我的。”
住在蘭池,她養家糊口的壓力就交給秦王。
夏日的冰,冬日的碳,侍女仆從,珠玉珍寶——這些在如今非有權有寵不可得。
否則任是潑天富貴,她此生大約是出不了咸陽城的,又怎么享受呢?
就是能出,她也不大想出。
只是去渭水邊走一趟來回就要六個小時,更遠處她的一把骨頭都要顛散架了,因而秦時當真想在蘭池長長久久住著的。
這話說的尤其自信,其中豪情與篤定倒真有兩分姬衡的性格,因而他忍不住笑道:“那秦卿可要更費神了。”
倒是周巨低眉斂目,其實心中暗暗嘆氣:
要什么蘭池宮啊,距離章臺宮那么遠——要就要甘泉宮。
這里向來是歷代王后居所,因宮殿群宏大,先王后也曾住過的。如今甘泉宮側殿尚且只有鄭夫人在住,距離主殿仍有一刻鐘的車程。
秦卿若住進去,半點也不比蘭池差的。
更何況,甘泉宮的后殿距離蘭池也不過區區一刻鐘罷了。
當然了,他也只在心里嘀咕一番罷了。
畢竟整個咸陽各處宮殿群都是大王一人所有,怎會賞給大臣呢?
秦卿這一番賣力,恐怕也只是君臣間的玩笑話罷了。
但姬衡已然開始吩咐了:“令人現采擷鮮菱角來。不獨今日,凡有菱角鮮果等,都每日送些新鮮的去蘭池。”
旁邊侍女悄無聲息的躬身一諾,而后迅速出門吩咐去了。
秦時默默看著她,發現自打她進殿到如今,對方都淡泊的連呼吸都仿佛不存在。
甚至低眉斂目維持那個姿勢,已經許久吧,再看看身側同樣低頭的赤女——
與隨奉大王身邊相比,跟在她身邊雖少了些許體面,但舒坦程度顯然是有在提高的。比如今晚燭火映照,她都能看到赤女隱約豐潤起來的臉頰了。
這么一胖,又在臉頰上顯出些微的稚氣來。
而秦時后知后覺:
因赤女向來事事妥貼、萬分周全,平日說話也十分成熟,以至于她都忘了,赤女其實也才十六歲呢。
但十六歲放到如今,已然年齡不小了。
她又開始發愁起來:赤女烏籽等年紀也到了,若是滿出宮年齡了她們想要嫁人,自己還能不能召入宮來工作呢?
此刻就不得不說說如今的秦律了——雖說大王一米九多,淵渟岳峙,偉岸英武。
但事實上,整個秦國下層人,十有八九是矮個子,一米四一米五多是常態。
但這不是基因問題,純粹是吃不飽,勞役重。
蕪菁籽油和麻子油雖不好吃,但莫非普通人就能頓頓吃上嗎?
豆飯麥飯又漲肚子又噎人,但窮人哪里吃得起啊?更別提其他肉食了——
打獵也是難的,因為現如今軍功爵制度封田封地,許許多多的山林土地資源都是歸于私人或國有的。
進山砍柴都是侵占上位者的資源。
因而秦時無數次慶幸自己的幸運,又不斷賣力的工作。
因為無論哪個朝代,底層的永遠是最苦的。
而如今的婚嫁制度也是如此。
男子十七歲算成年,但同時連年征戰為了保證人口,秦律還有另一個標準——
身高六尺五寸(15米)即可服兵役,同樣也可以結婚。
女子六尺二寸(約一米四),同樣如此。
甚至還有未成年人免刑罰的制度,同樣是依據身高來定——身高六尺以下,即判為孩童。
赤女跟烏籽身高接近一米六,已然是在咸陽宮養出來的了。
這樣的身高雖然廢布料,但略胖一點就顯得極好生養,等到25歲出宮,恐怕也是眾人求娶。
這也是整個秦國上下的理念——
要人口!要人口!我們要人口!
她把這件事記下,轉而用心陪著秦王吃今晚宮廚特意奉上的小菜——
精心舂好、細細挑選的稻米一碗蒸熟,配上秦時點的鯽魚豆腐湯,小蔥拌豆腐,以及若干炒肉配菜等,有葷有素,姬衡雖食不言,卻也能看出分外滿意。
而周巨也默默看著,等到秦時告退后,他這才若無其事地說道:“秦卿真乃我大秦的貴人,有她在,大王用飯都香甜許多。”
這不是廢話么?
好吃的和不好吃的,他只是不重視這些,不代表吃不出來、不喜歡吃。
因而姬衡閉目養神一會兒,冷冷道:“有話直言。”
周巨忙躬身:“臣只是一時感慨,倘若后宮遴選美人,其中有人學識見識堪比秦卿,想來定能教導王子,令大王開懷。”
姬衡神色動也不動:《老子》云:咎莫大于欲得。
他于生死之際能得秦卿這樣的貴人,依然是上天護佑。倘若一味索取更多,豈非欲望無度?
實不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