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李東來看著林豐:“老大,給點提示唄?”
他對林豐可以說已經五體投地。
當時在巴魯碦嘶城時,李東來就懷疑林豐不是人類,是天上的神仙。
林豐不但用神仙手段救活了陶金旺,還提示要自己燒香禱告。
誰想到,第二天他就升官了。
雖然是一同升職的不少,卻也實現了自己的愿望。
眼前的老大總能有讓你意想不到的手段。
林豐皺眉思索著,搖搖頭。
“沒有提示,帶你們過來,就是想看看你們有沒有什么想法。”
三個高級將領都集體懵逼,面對如此高城,啥想法也沒用。
忽然,林豐看著不遠處湍急的河流,立刻下令。
“去通知工兵營,趕上馬車,從山上拉些石塊,過來把河道給他堵了。”
趙碩眼睛一亮:“大哥,你要水淹天枳城?”
胡進才盯著護城河,皺眉道:“老大,水位不夠高啊。”
林豐心中忽然有了想法,興奮地揮手。
“走,回營,好好策劃一番再說。”
眾人跟著林豐打馬就跑,一陣疾馳,徑直回了營地。
所有高級將領齊聚林豐的營帳,瞪大眼睛看著林豐在地上畫圖。
“咱們把天枳城的河道堵住,讓護城河的水位上升,然后用樹干做成筏子,夜渡護城河。”
林巧妹眨眨眼睛:“可是還有城墻呢?”
林豐抬頭看細娘:“咱的天雷還剩幾個?”
“將軍,還有四個。”
“好,渡河后,這四個天雷全給他用上,堆放在城門下,老子不信炸不開那兩扇木門。”
胡進才立刻揮手:“對啊,過河有浮橋,城門一毀,大軍往里一沖,嘿嘿...”
李東來也搶著說:“以府軍的戰力,沒了護城河和城墻,就基本沒了障礙。”
一眾人頓時興奮起來。
本來是個死局,眼見短時間拿下天枳城無望,將面對叛軍近七萬人的圍攻。
被滅不一定,但是戰損肯定會很大。
只是,林豐帶人繞城轉了一圈,就能想出如此匪夷所思的辦法,讓眾人既興奮又佩服。
既然策略已定,接下來便立刻展開行動。
工兵營三千工兵,立刻進山伐木,爭取天黑前將木筏子做好。
韋豹的游騎已經將護城河的數據測量出來,根據其河面寬度,開始扎制木筏。
細娘帶了技術工兵,也開始制作引線。
從粗瓷壇子里倒出些黑火藥,用薄紙細細包裹,盡量做得長一些。
各部也紛紛準備著,等炸開城門后,渡河進城。
叛軍營地里,宿眾望已經召集手下眾將,頒布了新的獎懲規則。
凡勇猛向前,斬鎮西軍人首者,一個人頭重獎白銀五兩。
斬軍官人頭的,視其官職大小,重獎從十兩銀子到百兩不同。
不單獎勵銀錢,還大量獎勵耕地。
只要符王登基,所有大宗土地將重新分配。
這些有功的軍卒,會獲得大量的土地。
一個鎮西軍卒的人頭,就能換取百畝良田。
宿眾望也明白,反正都是無主的土地,這大餅畫得越大越好。
就連一眾將領聽得都十分振奮,連忙回到自己的隊伍駐地,將獎懲條例頒布下去。
軍卒們聽到如此重獎,雖然心里有些擔心兌現不了,但是明面上至少有了個說法。
軍心一時高漲起來。
不同于符王叛軍,黑巾軍只需集合所有部隊,盤坐營中,正前方放了一座圣母雕像。
然后開始默誦經文,堅定他們戰勝一切對手的決心。
宿眾望和牛向前兩人得意地看著一眾情緒高漲的軍卒,當即決定。
第二天一早,就發動攻擊,爭取將鎮西軍消滅在天枳山下。
天已入夜,鎮西軍工兵營,將扎制好的木筏,運到了天枳城對面的山林中埋伏起來。
天枳城護城河的下游,已經有工兵拉來山石,填堵著河道。
護城河的水位開始慢慢上漲。
天枳城上的府軍軍卒,看著城下的鎮西軍在忙碌。
弓箭夠不到這個距離,他們也不敢出城。
只能派人去報告知府大人。
天枳府知府叫曲不封,年界五十,大宗二年進士,因靠近臨都,是去年末,才被黑巾會拉進了符王的陣營。
在天枳府城發展黑巾會員的是黑巾會堂主左梁,三十七八歲的年紀,看上去十分儒雅。
而天枳府府軍首領,則是一個地道的老行伍,喬巨山。
大宗武進士出身,屯騎將軍。
他的人形同他的名字,生得人高馬大,整個就像一座小山。
不說武藝,只是力氣,曾經號稱大宗最大力者。
手下五千府兵,平時半軍半農,此時被符王下令,召集起來,駐守天枳府城。
三人接到軍卒的報告,說鎮西軍在城外填堵河道。
一時不知何意,默然沉思起來。
“難道鎮西軍想用水淹城池的法子?”
曲不封琢磨半晌,開口說道。
左梁擺手笑道:“不用擔心,若用水淹的法子,就算堵十年,城內也進不來半桶水。”
喬巨山大聲道:“讓俺帶人出城,驅散了便是。”
左梁連忙搖頭:“不可魯莽,以防中了鎮西軍的奸計。”
“那我們該如何應對?”
“以不變應萬變即可,城高水深,想破城,就算是符王的大軍過來,也得十天半月呢。”
兩人想想也是,就憑鎮西軍三萬人馬,想破天枳城。
無疑癡人說夢。
“著人通知牛大將軍,盡快派兵支援,城內加緊巡邏,以防敵軍偷城。”
左梁沉聲道。
曲知府和喬巨山同時點頭稱是。
看得出,這天枳城,已經是以黑巾會堂主左梁為首。
夜色已深,城墻上的府軍仍然一隊隊匆匆走過,間隔不過半刻鐘。
埋伏在山林中的鎮西軍工兵營,三四十人為一組,抬了綁扎好的木筏,開始悄悄往前移動。
前面有四五個軍卒探路,他們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移。
終于來到護城河邊。
此時,護城河的水位已經上漲,河水溢出了河沿。
幾十個人用力將木筏放到河里。
有軍卒悄悄下水,拉動木筏。
后面的依次往河里放木筏,水里的軍卒將兩只木筏連接起來。
早就設計好的接口,兩只木筏搭在一起,然后用鐵絲捆扎好。
整個護城河里放進了七只木筏,每只木筏都有近兩丈的長度。
正好通到護城河的兩邊岸上,然后挖坑埋上木樁,用以固定木筏。
木筏上面再鋪上床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