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卷
林豐收拾情緒,對趙碩道。
“你去監督他們收編山匪,然后挑選一些有潛力的青壯回來,編入精騎隊。”
“好唻,還是按我的標準選嗎?”
“潛力,注意是潛力,按你現在的標準,一個也找不出來。”
“明白了大哥,您擎好吧。”
趙碩答應著竄了出去。
按照林豐的計劃,五百民夫先從城樓和城墻開始修繕。
城樓內厚重的門扇,城墻上坍塌的泥土石塊,街道上的雜草,破敗的房屋等等。
需要修繕的工作量很大。
下一步就是招商引資了。
得制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有錢的和沒錢的人過來。
林豐特地讓人去清水縣,帶了自己的親叔林通過來。
林通別的本事沒有,但是弄錢的手段不少。
這里該是他的用武之地。
邊軍大營內,孔晉向大將軍崔永匯報完了剿匪經過。
崔永在大案后垂頭沉思了半晌。
他明顯蒼老了許多,臉上的折子更深更密了。
自己苦心經營的數萬邊軍,眼看就面臨著土崩瓦解的態勢。
起因到底是什么?
從林豐在嶺兜子崛起時,自己便開始走下坡路。
一切就是這個家伙,讓自己一再陷入困境。
當時沒注意這么個小角色,可自己關注了以后,卻沒用雷霆手段去滅了此人。
以致給自己留下禍根。
抬頭看著同樣愁眉苦臉的軍事莫用。
“去通知宋軼,你們想個辦法出來。”
宋軼已經被他下放到軍營中,任征虜將軍,算是明升暗降。
失去了大將軍身邊人的位置,權力大不如前。
但是,他手下卻有了直屬軍隊。
所轄三千人馬。
還是算崔永的直屬嫡系部隊。
當宋軼聽說自己的侄子宋奇被林豐拿住時,一時氣怒攻心,差點暈過去。
宋奇雖然是自己的侄子,卻被他待如己出,親兒子一般。
兩人在邊軍大營內相依為命。
“莫先生,沒有別的辦法,待我集合部隊,前去邠縣就是。”
莫用連忙攔住:“宋將軍,切勿意氣用事,林豐羽翼豐滿,恐怕用兵,非是上策。”
宋軼雙目通紅。
“你說怎么辦?”
“待老夫仔細琢磨一下再說。”
“別再琢磨了,宋奇還在他手上呢,多待一會兒,生命就會多一分危險。”
“宋將軍,你這樣去于事無補。”
“你是覺得我滅不了林豐?”
莫用沉默不言,但是神情卻告訴宋軼。
答案是肯定的。
半晌后,莫用輕聲問。
“聽說宋將軍曾經找過外援,不知是真是假?”
宋軼瞪著莫用,半晌不錯眼珠。
“你聽誰說的?”
莫用笑道:“邊軍大營就這么大個地方,誰做什么,大將軍焉能不知。”
宋軼喘了半天粗氣,知道自己的秘密已經被人窺探。
但是到現在還安然無恙,說明人家并未追究。
“莫先生的意思是...”
莫用點點頭,沒有說話。
邊軍衛將軍李鈺,是唯一一個與韃子有過接觸的高級軍官。
此時,宋軼與李鈺相對坐在軍帳中,互相對視著。
形勢已經到了不能不動手的地步,兩人再無他話。
“宋將軍,咱丑話說在前頭,他們需要糧草,生鐵,鹽,布匹...你,有嗎?”
“你可先答應他們的條件,過后我會補齊所有物資。”
宋軼咬牙道。
李鈺點點頭:“目前來看,他們可能要價會很高。”
“為什么?”
“林豐此人在他們軍中,被傳得神乎其神,幾乎無人敢再出頭。”
“只要滅了林豐,救回宋奇,我,啥條件都答應。”
“你真要如此?”
“沒有退路!”
兩人像斗雞一樣互相盯著,眼珠不動,半天才緩緩撤回眼神。
“好,等我消息吧。”
“要盡快,需要我配合的,盡管說話。”
李鈺嘆了口氣。
“宋將軍,怎么讓我感覺,宋奇是你親兒子一樣。”
“差不多吧,李將軍切記緊要。”
李鈺苦笑道:“風險甚大,還需等待時機。”
“李將軍,沒有時間了,讓我送你出營如何?”
李鈺連忙擺手:“好好好,我這就去準備,天黑就出營。”
“大恩不言謝,以待后報。”
宋軼躬身施禮,然后轉身出了軍帳。
他從沒有如此迫切地想要殺一個人,就像迫切想回到大將軍身邊一樣的心情。
林通來到邠縣城內,當與林豐進行了徹夜長談后,心情十分愉悅。
正如林豐所說,他林通可是個賺錢的天才。
現在有林豐做依靠,面對如此廣闊的平臺,正該是大展拳腳的時候。
林豐的要求很簡單,就三條。
第一,你可以用正當的手段,去賺取所有能賺到的利潤。
第二,用你的手段,讓前來投奔的人,富起來。
第三,把邠縣當成自己的家一樣來經營。
他從縣衙出來,立刻派了家人,去聯系幾個清水的富戶。
并將消息擴散出去。
說邠縣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無償租種,房屋也可以無償居住。
而且,前來租種土地的農民,可以得到免費的糧種。
所有前來邠縣居住并租種土地的人,包括前來投資發展手工業的匠人,或者前來居住養老的人,等等。
都會受到鎮西都護府府軍的全力保護。
以上諸條,將由鎮西都護府府軍,現任中領軍林豐將軍,作為責任承擔者。
僅僅就這幾條政策,便猶如在鎮西區域投放了一枚重磅炸彈。
無論是他鄉的農民百姓,還是流落他鄉的流民。
凡是得到消息的,都開始往邠縣遷移。
作為第一批受益者,無疑是剛剛從盔屋山投降的山匪。
林豐見到陳通判時,他已經奄奄一息的模樣。
整個身體瘦成了人干,眼窩深陷,空洞無神。
讓林豐欣喜的是,陳通判還活著。
并且是那種還能恢復的狀態。
因為,陳通判無神的眸子里,映出香噴噴的白粥時,神采瞬間恢復。
而且無需人攙扶,就能伸手去抓碗里的粥。
盔屋山上的山匪,大部分是各地活不下去的農民。
他們被登記注冊后,立刻獲得了土地和居住的房屋。
有能力耕種土地者,還從林通那里,領到了糧種。
山匪頭目王富來、古淮聲還有一個他們的同學,叫白瞻文。
三個童生,成了林豐手下負責登記的書吏。
三個人干勁十足,成天帶了軍卒,跑前跑后。
丈量土地,清查人口,安排房屋...
順利地從山匪華麗地轉身成了邠縣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