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卷
華豐強也沒對宋思銘隱瞞,后續又將自己的經歷,跟宋思銘講了講,并在最后總結出一個結論:現在的援邊,已經變味了,被某些人當成了仕途上的加油站,這些人起步的動機就不純,到了邊遠地區,也是混日子,只想著趕緊熬夠時間,回去謀求更大的發展,而不是真正的為邊遠地區做些什么。
宋思銘聽完也是若有所思。
不過,他并沒有做過多的評論,畢竟,對于援邊的現狀,他并不是很了解,不能華豐強說是什么,就是什么。
下午兩點,宋思銘等人乘坐的航班,提前半個小時,降落在甘西省旺州市的旺州國際機場。
塔喀縣是旺州市最邊上的一個縣,從旺州國際機場,到塔喀縣,還有三百多公里。
塔喀縣已經提前派人派車,到旺州國際機場接機。
接機負責人是塔喀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竇毅,竇毅也是一名援邊干部,但他已經在甘西省呆了將近五年。
援邊的服務期通常是三年,三年之后就可以回去,但竇毅又主動申請延長了一個服務期。
目前,他的第二個服務期,也已經過半。
“華書記!”“
“宋書記!”
“歡迎來到甘西。”
順利接到華豐強,宋思銘一行人,竇毅熱情地上前打招呼。
“竇主任,你好。”
出發前,華豐強、宋思銘,已經通過視頻電話,與竇毅進行過溝通,因此,也用不著相互介紹。
隨后,竇毅就將華豐強、宋思銘,一行人,引領上了一輛二十多座的大巴車。
大巴車上的座位上,放著氧氣,和預防高原反應的藥物。
竇毅介紹道:“旺州市區的海拔比較低,剛過兩千米,但塔喀縣的海拔,超過了四千米,接下來是一路上坡,大家可以先把預防高原反應的藥吃了,如果感覺呼吸困難,就趕緊吸氧。”
另外,塔喀縣沒有安排小車,而是安排了空間更寬敞的大巴車來接機,也是為了盡可能,讓大家更舒服一點。
這都是過來人的經驗。
“竇主任考慮得太周全了。”
華豐強說道。
“應該的,應該的。”
竇毅連聲說道。
像這種計劃外的幫扶活動,竇毅到甘西快五年了,也沒有遇到過。
而今年,又是塔喀縣招商最為困難的一年,到現在都還沒有開張,華豐強、宋思銘一行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所以,肯定要給予最高的禮遇。
瀾滄縣幫扶工作隊的十幾個人,百分之八十,都是第一次到甘西,對于這個全國最高的省份,充滿好奇。
車開起來之后,大家的目光,都透過車窗,望向窗外,欣賞著高原的風景。
不同于人口稠密的江北省,三里一個村,十里一個鎮,甘西省當真是地廣人稀,經常性的開上幾十公里,連一個村子都看不到。
一開始,大家還看看風景聊聊天,后來,隨著海拔越來越高,身體也都有了反應,也沒有心情再聊天,看風景了。
只有宋思銘比較正常,僅是感覺胸口有一點點悶。
“宋書記,你是不是在高原地區生活過?”
竇毅知道宋思銘和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葉如云的關系,也知道,這次計劃之外的幫扶活動,是宋思銘促成的,見宋思銘身體狀態良好,主動坐到宋思銘旁邊,和宋思銘攀談起來。
“我還真沒有在高原地區生活過,我去過海拔最高的地方,也就是我們青山的青池山了,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
宋思銘實事求是地回答道。
“那只能說,你的身體適應能力超出常人。”
竇毅挑起大拇指。
一般坐飛機到甘西的人,身體反應都會比較大,因為突然就到高原了,身體一時間適應不過來。
與之相反,那些徒步或者騎行到甘西的,情況要好得多,因為戰線拉得足夠長,身體能逐步適應。
“如此看來,我屬于天選援甘人。”
宋思銘幽默地回應道。
“宋書記真能來甘西工作的話,那甘西的發展,肯定能走上快車道。”
竇毅說道。
這么說,也并不是拍馬屁。
得知宋思銘作為幫扶工作隊的副隊長來甘西后,竇毅特意在網絡上,了解了一下宋思銘。
宋思銘招商能力就不用說了,單是其網紅效應,就足以帶動一個地區的發展。
“竇主任太看得起我了,帶動一個省的發展,我可沒有那么大的能力。”
宋思銘連連擺手道。
“宋書記謙虛了。”
“前段時間,我去市里開會的時候,市領導還提及了宋書記,說只要我們學到宋書記一成的成功經驗,就能通過網絡,把旺州推廣出去。”
竇毅接著說道。
“其實,我們這次的幫扶方案里,就有網絡推廣這一項。”
宋思銘告知竇毅。
“真的嗎?”
竇毅喜出望外。
“當然是真的。”
宋思銘說道:“這次,我們的工作隊里,就有宣傳口的同志。”
“那真是太好了。”
竇毅連連點頭。
“竇主任,你援甘之前,在哪工作?”
反正也是閑聊,宋思銘把話題轉到竇毅身上。
“我在省政府辦公廳。”
竇毅回答道。
“省政府辦公廳?”
“那你應該認識我們瀾滄縣的倪文昭書記。”
宋思銘說道。
倪文昭就是從省政府辦公廳空降到瀾滄縣任縣委書記的。
“認識。”
“倪書記剛參加工作,到省政府辦公廳報到那天,還是我到門口接的呢!”
竇毅想起十一年前的那個夏天。
“是嗎?”
宋思銘驚訝道。
“他當時是想直接到基層的,但家里非得安排他,到省政府辦公廳,為此,還和家里慪了好幾個月的氣,我還勸過他,跟他說,在哪里都能發光發熱,后來,他才安下心,在省政府辦公廳踏踏實實地干起來。”
竇毅講述倪文昭的過往。
這也是宋思銘頭一次聽到,倪文昭剛參加工作時的事跡,從竇毅的描述來看,倪文昭和一般的二代,三代還真是不太一樣。
一般的二代,三代都是在較高的平臺,先提升級別,級別夠了,再到地方。
一開始就往基層奔的,還真的沒有幾個。
當然,這也正好可以解釋,倪文昭為什么沒有像程奎那樣,按部就班,先到副廳,再轉任地方。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郵件至:admin@shuquta,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