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卷
向宋思銘再三道謝之后,廖大友結束通話。
宋思銘思考了一會兒,決定先向副市長江成真匯報。
市級領導中,最不想大友公司出事的,應該就是江成真了。
一方面是有重量級人物和江成真打了招呼,要求江成真盡量保全大友公司。
另一方面是江成真不想運河景觀帶的建設受到任何影響。
運河景觀帶從立項之初就充滿坎坷,現在好不容易步入正軌,作為分管副市長的江成真,肯定是求穩為主。
電話接通,將事情一說,電話那頭的江成真非常高興。
在確認市紀委和市公安局對豐瑞縣相關問題的調查陷入停滯后,江成真已經決定給大友公司求情。
只是,單純以顧及運河景觀帶的建設作為理由,總感覺不那么充分。
畢竟,承建商是可以換的,并不是非大友公司不可。
但現在好了,廖大友拿出了應有的態度,幾個億的土地出讓金說補就補,雖說在支付方式上,有點問題,要用房子來抵,但瑕不掩瑜,放到哪里,都說得過去。
“剩下的事,你就不用管了,我來解決。”
江成真是一個有擔當的領導,在這件事上,沒讓宋思銘沖鋒陷陣,而是決定自己和市委市政府的其他領導談。
而這也是宋思銘希望看到的結果。
說實話,在明知道廖大友才是大友公司一系列違規違法操作主要責任人的情況下,讓宋思銘再去幫廖大友四處運作,宋思銘心里上那個坎,是很難過去的。
但是,眼下保住廖大友,保住大友公司,又是方方面面,都能接受的一個結果。
宋思銘也只能妥協。
很早之前,岳父葉安國就跟宋思銘說過,妥協是體制內的主旋律。
辦一件事,永遠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還需要平衡各個方面的人,這樣,事情才能辦好。
歸納起來,就是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
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理想為現實讓路。
對宋思銘而言,豐瑞縣的事,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無論最后結果如何,至少中間過程不需要宋思銘再操心。
當天下午。
宋思銘從市區返回王寨鄉。
剛停下車,孟定超就迎上來。
孟定超是瀾滄縣前紀委書記孟前寬的侄子。
盡管,當初,孟前寬站隊縣委書記倪文昭,想方設法地找宋思銘的毛病,但宋思銘并沒有遷怒于孟定超,也沒有區別對待孟定超。
在縣里成立王寨鄉重點項目指揮部的時候,宋思銘依舊毫不猶豫地將孟定超,加入到指揮部的名單中。
而來到王寨鄉的孟定超,踏實肯干,各項工作做得都非常不錯,目前負責所有酒店類項目的對接。
“宋書記,頤和酒店的總經理李榮凱,副總經理聶有才,已經在鄉里住了兩天了,一直在等您。”
孟定超向宋思銘匯報。
“李榮凱?聶有才?”
宋思銘沒見過李榮凱,但和聶有才有過很多接觸。
前幾天,京海集團董事長袁瀚海住在頤和大酒店的時候,聶有才還專門找他,聊過頤和大酒店想在運河景觀帶建分店的事。
不過,宋思銘只是分管運河景觀帶,這種具體的事,肯定是沒有精力去管的,便讓聶有才去和運河開發公司接洽。
“他們有什么事嗎?”
宋思銘問孟定超。
如果宋思銘沒有記錯的話,孟定超和聶有才還沾點親戚,上一次,王寨鄉招商第二家五星級酒店,首先聯系的就是聶有才。
只可惜,聶有才所在的頤和大酒店并沒有把握住機會。
“他們想跟您談一談,在王寨鄉投資的事。”
孟定超回答道。
“投資?”
“目前,王寨鄉已經有兩家五星級酒店了,頤和大酒店再進來的話,肯定會引發惡性競爭。”
到王寨鄉投資,宋思銘肯定是歡迎的,但他也得對之前的投資商負責。
大家來王寨鄉是為了賺錢,如果賺不到錢,那王寨鄉的口碑就沒有了,后續的發展也就沒有了。
“不是投資酒店,是投資其他項目。”
孟定超解釋道。
“其他項目?”
“什么項目?”
宋思銘好奇道。
“他們還沒有想好,所以,才想見一見宋書記,希望宋書記能給他們指一個方向。”
孟定超進一步說道。
“我給他們指一個方向?”
宋思銘還是第一次遇到,投資沒有方向,需要別人幫忙指方向的。
可人都來了,又有孟定超這層關系,見還是要見一下的。
一分鐘后,宋思銘出現在會議室。
“宋書記!”
“宋書記!”
等了兩天的李榮凱,聶有才趕忙起身。
“小李總是吧?”
宋思銘見過李榮凱的父親,李紅星,李榮凱和其父的長相,還是非常相似的,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是是是,我是李榮凱。”
李榮凱自我介紹道。
他其實是第二次來王寨鄉了,上一次是受邀前來考察青池山景區配套五星級酒店項目。
那天宋思銘正好不在,沒能見著。
“我聽孟主任說,頤和集團想在王寨鄉投資?”
宋思銘開門見山。
稱呼孟定超為孟主任,是因為王寨鄉重點項目指揮部,下面又分了十二個辦公室,之前抽調來的十二名副科級干部,每個人領導一個辦公室。
孟定超是第六辦公室主任。
“對。”
李榮凱說道:“頤和集團一直都有擴展業務版圖的計劃,不想局限于酒店行業,而王寨鄉的營商環境是出了名的好,所以,我們就想請宋書記支支招。”
“有一個大概的方向嗎?”
“比如頤和集團想要投資哪方面的產業?”
宋思銘問李榮凱。
“這個要看王寨鄉的需要,王寨鄉需要我們去哪個方向,我們就去哪個方向,王寨需要我們投資哪方面的產業,我們就投資哪方面的產業。”
李榮凱心直口快地說道。
“這……”
這一刻,宋思銘終于有點兒回過味來。
頤和集團名義上是來投資的,可實際上,更像是來送禮的。
只不過,這個禮不是送給他個人,而是送給整個王寨鄉。
如果王寨鄉,還是一年前的王寨鄉,可以理解為頤和集團看王寨鄉太窮了,專程過來搞扶貧。
可就現在的王寨鄉,頤和集團不可能是扶貧的意思。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郵件至:admin@shuquta,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