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卷
程奎對袁瀚海已經有了一個大概了解,昨天晚上,當著程老爺子的面,宋思銘已經進行了一番介紹。
但何榮光并不知道袁瀚海。
宋思銘干脆把袁瀚海的傳奇經歷,單獨和何榮光講了一遍。
不過,何榮光的關注重點,明顯和之前的程奎不一樣,“你說袁瀚海的女朋友,名叫陳曉京?”
“對。”
“難不成榮光書記認識陳曉京?”
宋思銘懷疑地問道。
“何止是認識,那是我堂妹。”
何榮光苦笑道。
“堂妹?”
“你姓何,她姓陳,堂妹?”
程奎不解道。
“我這個堂妹隨母姓。”
何榮光解釋道。
這個解釋過于簡單,沒有解釋到根上。
但宋思銘和程奎,也能猜個大概。
當今社會,隨父姓是絕對的主流,一般情況下,都是父母離異,孩子跟了母親,才會隨母姓。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陳珊和兒子陳輝。
何榮光沒有解釋到底,大概率是叔叔和嬸嬸離婚了,這種家事,并不是很光彩,也就沒必要跟外人說了。
不過,還有一點。
“有沒有可能是重名?”
宋思銘問何榮光。
陳曉京這個名字,并不是很特殊,而陳又是大姓,重名率應該是很高的。
“不太可能。”
“能用五年不到的時間,從零開始,把一個新建電商平臺,推到全國前五的高度,應該不會是其他的陳曉京。”
何榮光篤定地說道。
剛剛宋思銘說了,陳曉京是京海集團的首席財務官,京海集團的數輪融資,都是陳曉京負責聯系,洽談,甚至是最后拍板。
這需要對資本市場極為熟悉。
而他那個堂妹,曾在世界頂尖金融機構工作六年,主導的融資案例,可以列入金融專業教科書。
“京海集團的官網上,應該可以找到照片。”
下一刻,宋思銘從手機上打開京海集團官網,在京海新聞里翻了沒兩頁,就找到了和陳曉京有關的新聞。
新聞配圖就有陳曉京的照片。
照片中,陳曉京一身灰色套裝,留著黑色短發,呆著銀框眼睛,一看就是事業型的女強人。
宋思銘把手機遞給何榮光。
何榮光只看了一眼,便確認,“就是我堂妹。”
“那京海集團與青山的合作,豈不是更好談了?”
程奎哈哈笑道。
京海的京是陳曉京,海是袁瀚海。
宋思銘和袁瀚海是鐵哥們兒,何榮光和陳曉京又是堂兄妹,雙重加持之下,京海集團沒有不留在青山的道理。
“那可不一定,說不定還會起到反作用。”
何榮光卻是苦笑一聲,解釋道:“我那個堂妹,對姓何的沒有任何好感,我們都已經好多年沒有聯系了,不然,她回國幫袁瀚海創業,搞出這么大的京海集團,我又怎么可能一無所知?”
“這次你堂妹沒來,就只有你妹夫,應該沒關系的。”
程奎對何榮光說道。
“還是算了。”
“本來已經成了的事,別再被我攪合黃了。”
“我就不去頤和大酒店了。”
“也千萬別說我在青山工作。”
何榮光覺得還是謹慎一點比較好。
見面就得介紹,就得報名字,就算袁瀚海不知道陳曉京有他這么一個堂哥,也難保袁瀚海回去之后,不會跟陳曉京講在青山見了誰誰誰。
他能憑一個名字,判斷京海集團的陳曉京是誰,智商更高的陳曉京,也能憑著一個名字確定是他。
所以,還是不要節外生枝,老老實實地回瀾滄縣,當做什么都不知道最好。
“行吧!”
話說到這個份上,程奎自然不能再勉強何榮光,而且,從何榮光的描述來看,陳曉京和何家的關系是真的差,讓何榮光參與,煮熟的樣子說不定真的飛了。
另一邊的宋思銘則是為何榮光趕到可惜。
何榮光下一步就要走出紀檢系統,眼下應該多參與一些這種招商活動,為以后主政一方積累經驗。
他特意請何榮光一同會見袁瀚海,蓋因于此。
奈何計劃趕不上變化,也只能再等下一次的機會了。
在下一個服務區,何榮光坐回自己的車。
過了服務區,何榮光的車轉到另一條高速,直接回瀾滄,宋思銘和程奎的目的地則是青山市區。
路上無話,兩個小時后,商務車開進頤和大酒店。
袁瀚海以及京海的團隊,就住在頤和大酒店,所以,晚飯也安排了這里,至于飯錢自然是青山市政府出。
為了招商引資,市政府設置了專項資金。
重點招商項目,龍蝦帝王蟹也不是不行。
車門打開,程奎和宋思銘剛下車,市商務局副局長錢濤,商務局辦公室副主任白斌,以及市招商辦副主任劉悅就迎了上來。
程奎提前通知了這三個人。
錢濤,白斌,劉悅,現在都是程奎的得力干將,招商引資的事,基本上就指著這三個人。
而這三個人,無一例外都和宋思銘有著密切的關系。
錢濤是宋思銘一手從江臺引進過來的,白斌原來是宋思銘的副手,排在最后的劉悅就更了不得了,當初,為了劉悅,宋思銘直接和程奎撕破臉皮,鬧了好長一段時間的矛盾。
好在最后化干戈為玉帛。
“程市長,宋書記,定的瀾滄廳,晚上六點,現在還有半個小時。”
商務局辦公室主任白斌匯報道。
“好,咱們先過去等著。”
程奎點點頭。
“程市長,宋書記,還有一個突發情況。”
招商辦副主任劉悅說道。
“什么突發情況?”
程奎問道。
“丹霞來人了,應該是丹霞市政府辦公室主任郭和平領著丹霞市商務局的一些人,他們已經住進頤和大酒店。”
劉悅匯報道。
如果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郵件至:admin@shuquta,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