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我去你媽的!”
“殺!”
匈奴大軍勢如破竹的最后一道防線,而后士氣暴漲地朝向遼上京行軍。
一路之上,遇到沒來得及撤退的部落,不管對方是什么族群,是否是契丹,反正無論男女老幼,全部無差別屠殺。
北疆草原本就民風彪悍,匈奴大軍這般行經,導致各部落的百姓也不聽李光弼的命令,騎上馬拿起弓箭開始對匈奴大軍進行反擊。
契丹都城,遼上京。
李光弼連連下令讓北疆各國以及部落撤退,但卻聽命令的人太少。
“這群莽夫!”
李光弼怒罵一聲,就因為各部落人都是民風彪悍的莽夫,所以才被李光弼短時間內收攏統一。
可也因為彪悍的性格,在這關鍵時刻不聽命令。
“陛下,我們接下來怎么辦?”
“繼續向衛淵求援!”
李光弼冷聲說完,用手捏著鼻梁山根:“他們是性格彪悍,吃了這么大的虧,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必須死戰到底,如今他們已經不聽我的調令了,所以如今除了與匈奴血拼到底,別無他法……”
李光弼長嘆一聲,自己想統一北疆,然后逼衛淵全力增援,在北疆自己的地盤,等衛家軍與匈奴兩敗俱傷后,自己也能撿便宜,甚至拿下北幽關,一路南下擒龍……
可沒想到,衛淵僅用一個破裝有污穢的破坑,外加幾件破衣服,就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之地。
先不說自己和談匈奴不同意,就算匈奴同意,殺紅眼的北疆各部落也不同意,這就是個不死不休的局面,衛淵反而能穩坐釣魚臺,坐山觀虎斗。
“讓衛淵這小癟犢子擺了一道!”
李光弼眉頭緊皺,他恨不得給衛淵生吞活剝,但卻不敢翻臉,因為他還指望著讓衛淵救濟北疆的老幼婦孺,可以說北冥關、北冥關是李光弼最后的退路……
北疆各部落的戰士們,拿起弓箭與馬刀,從剛開始的對匈奴進行報復,短短兩天后就變成被匈奴追著打。
匈奴大軍里面多少從歐羅巴征來的兵,可其中一些百夫長以上的將領,都是在北疆土生土長的匈奴人。
如果是衛伯約的話,恐怕還會在廣闊無垠的北疆草原迷路,但這些土著匈奴可不會。
所以北疆各部落無論逃到什么犄角旮旯,都會被匈奴帶兵找到,并且進行屠殺。
就這樣,各部落百姓,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遼上京。
幾天的時間,北疆各部落都推到契丹帝國,當然原本北疆只有一個帝國,那邊是天狼,可隨著海東青死后,天狼被李光弼收編,契丹也改成了帝國。
早就想到有這樣場景的李光弼,所以提前就準備好了一切,無奈整合各部落男性開始編軍。
原本正好北疆還能湊出來八九十萬大軍,如今滿打滿算也不過六十萬。
明知不敵,李光弼自私地讓其他種族守在最危險的契丹城池,同時他也開始整合女人以及小孩,向南方北幽關的方向遷徙。
北疆不擅基建,故此契丹這些城池的防御性都很一般,在匈奴鐵蹄下很快便被這逐個擊破。
遼上京皇宮,此時內部空無一物,就連鍍金的大型器具,都被李光弼下令刮掉了金粉……
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被李光弼埋在隱蔽地方,等待時機回來挖出來東山再起。
李光弼以其他部落戰士們的妻子、孩子做威脅,留下包括本國在內的老者,帶領三十萬契丹大軍從南門離開前往北冥關。
“開城門!我是李光弼!”
李光弼騎著寶馬良駒,提前半天來到北冥關。
可此時城門卻是緊緊關閉,城墻上的將士宛如沒聽到喊話,只是挺拔如松地站立在城墻上也不回答。
“媽的!”
李光弼抽出佩劍,狠狠往前一丟,佩劍插入城墻一尺,緊接著雙手一拍馬背,整個人飛上半空,踩著露出城墻半截的長劍,二次起跳飛上城墻。
“開城門,讓衛淵來見……”
沒等李光弼說完,便看到在他身前站著袁老、葉無道、以及南海神尼三人。
“契丹王陛下,有事嗎?”
知道打不過對方的李光弼,只能忍著脾氣道:“我要去見衛淵!”
“南無阿彌陀佛!”
南海神尼念叨一聲佛號:“貧尼的淵兒身患重病,拒不見客,當然他生病前對貧民說了一句話。”
“女人小孩可以進城,軍隊最多十萬人,契丹王陛下,你帶來的部隊人數,可超標了啊!”
“媽的……”
李光弼怒罵一聲,可忽然傳來一陣憨聲憨氣的聲音:“老娘看看咋回事!”
碩大身形的江玉餌,拎著大刀一步步走過來。
“這個肯定打不過……”
知道這是大魏第一猛的江玉餌,李光弼瞬間慫了,只能冷哼一聲,轉身跳下城關……
北疆的戰役很快傳遍大魏,可如今的大魏卻少有人關注這邊,只因為國內亂了。
東南亞的邊陲小國,忽然停止進攻天竺,從而轉向對與自己接壤的大魏邊關發起進攻。
戰爭發生在自己領土,不少門閥世家只能拼死抵擋。
大魏中原更是戰亂不斷,在幾個門閥世家的暗中支持下,馬祿山與黃仙芝起義軍打得不可開交。
大魏京城,皇宮之中,朱思勃邁著四方步走進御書房。
此時不停批閱奏折,忙得焦頭爛額的南昭帝抬起頭,眉心緊皺地道:“你怎么出來了?不是讓你軟禁寢宮,沒有朕的命令不得離開……”
沒等南昭帝說完,便看到朱思勃嘴角出現一絲冷笑,丟下一個大箱子,其中幾個人頭滾落出來,正是之前被檢查出‘腎虛’的皇子皇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