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后富怎么了216 涼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最新章節列表 >> 216 涼水

216 涼水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7日  作者:漁雪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漁雪 |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四月的最后一周,余凱返回京城處理最后的離職事宜,徹底結束了自己在百度的職業生涯。

他沒見到李艷紅,也沒打算見,但和老友吳恩達熱熱鬧鬧的聊了許久。

吳恩達對于余凱忽然迸發出來的熱情有很大疑慮。

百度不錯,碳硅也行,創業能理解……

這樣要推獨立的深度學習研究機構是什么鬼?

吳恩達斟酌許久,還是把自己左思右想的話問了出來:“你這前后去了臨港,工作工作不要了,朋友朋友拋棄了,那邊怎么就那么大魔力?我看李總也是挺爽快的。”

他剛剛回國加盟百度,近期接觸時便有認真的觀察。

“這邊是有錢,但這個錢就是放那里留看的。”余凱搖頭,又笑道,“臨港那邊嘛,俞總還是很有風采的,我這陣子在臨港還真挺快活,不管是聊我自己要做的‘地平線’,還是深度學習的‘朝聞道’,都有很多收獲。”

吳恩達啞然失笑:“你們這個名字不像是研究深度學習的。”

“是的,正式名還是‘深度學習基金會’,按照俞總的說法,基金會的宗旨是一個專注于推動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以及人工智能的非盈利組織,‘朝聞道’這個名字就用在內部委員會上。”余凱認真的說道,“他認為這樣可以更好的融資。”

吳恩達疑問道:“非營利性組織怎么融資?”

“非營利性組織下面再設置盈利商業體,就是基金會下面成立公司,到時候看看有沒有適合轉化的成果。”余凱發自內心的說道,“我覺得他的考慮是挺全面的。”

吳恩達不說話了。

片刻之后,他搖頭道:“他畢竟深諳商業運作,但這個事很難做,他手里的公司沒有那么有錢,要是他是BAT的老板,那我倒覺得可以試一試。”

關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吳恩達覺著國外都是微軟、谷歌這種公司有能量來投入,也能讓人有信心,換成國內,怎么也得是BAT這個級別。

碳硅集團的造車不太懂,碳硅數據公司雖然聽說前景不錯,體量還是不夠的。

“現狀就是這樣,俞總邀請阿里的馬伝到臨港了,但馬伝一點也不看好,也不愿意投,俞總退而求次的想讓阿里以云計算資源入股,結果也被拒絕了。”余凱皺眉,“還是那句話,BAT有錢歸有錢,他們不投過來,又有什么用,再說了,也不是沒有做得不錯的公司。”

他繼續說道:“我最近打聽了一件事,當初秘密競拍杰弗里的匿名公司就是DeepMind,它那時候剛成立一年多就能和谷歌、微軟、百度一起角逐,我看獨立的機構也未必沒有出路。”

吳恩達失笑道:“余老兄,問題是DeepMind現在也被谷歌收購了啊。”

DeepMind是由戴密斯·哈薩比斯創立,今年剛被谷歌花了6.5億美元收購。

他自然知道這個動向,圈子本身不大,頂尖的更是熟悉,據說,戴密斯現在正研究能打敗人類頂尖圍棋選手的人工智能程序。

“我知道啊,所以,如果我們能開個頭,能認真的做一做,就算失敗了,也未必就是一場空。”余凱笑道,“做一做,試一試,探索探索,我現在還在聯系人。”

他認真的說道:“老吳,我是認真的,臨港那邊也是認真的,我們這次就是要共襄盛舉。”

吳恩達沉吟一會:“好吧,祝你們成功。”

余凱捻滅煙:“是祝咱們成功,不拿錢的顧問也是顧問啊。”

吳恩達沒有反駁,雖然覺得國內做起來的希望比較渺茫,但自己研究的領域如果真能冒出來新的力量,那自然再好不過,他這次之所以回來,心里秉承著的也是類似想法。

只是,百度真的不行嗎?

吳恩達心里存疑。

這個疑問肯定沒法短時間里得到驗證,然而,僅僅次日,他就怒氣沖沖的把電話再度打給了還沒離京的余凱。

吳恩達發出強烈的質疑:“不是,你怎么把李飛飛挖走了?!”

李飛飛是斯坦福大學的教授,也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權威。

吳恩達確定加入百度之后就聯系了多位業內專家,其中就有這位,但昨晚打電話一問,對方覺得相較于百度,一個非盈利組織聽起來更有意思,已經改變了心意。

最重要的是,他昨天就和余凱一起喝酒,結果余凱對這件事連提都沒提!

“她覺得你那個深學院不如我這個深學院唄。”余凱笑道,“又沒和你們簽合同,誰請來算誰的啊。”

吳恩達吐了一口氣,忍住痛罵,不滿道:“余凱,你不能只顧著你自己啊,你把我忽悠來百度然后撂挑子走人,這就算了,現在還撬走我的幫手,你讓我在百度怎么辦?”

他加入百度,自然也是想做出成績的。

余凱建議道:“我這邊基金會要是成立了,不如你也從京城過來,兩難自解啊。”

吳恩達結束通話,沒法聊了。

但他心里對于臨港的俞興忽然涌現強烈的好奇,到底怎么就把余凱弄得五迷三道了?

四月份的最后一天,余凱第三次抵達臨港。

相較于前兩次,他已經沒了包袱,只想在未來數年做兩件大事,一是芯片方案,二是深度學習的研究,后者的推進或許在未來也會反哺自己的創業。

余凱在創業方面還需要再思考思考,但深度學習基金會就能繼續著手了。

他在臨港蹲了兩天才等到從寧德返回的俞總。

余凱注意到俞總心情似乎也不錯,寒暄問了對方的項目:“俞總,你的車是越來越接近市場了吧?我看你們的原型車好像越來越多。”

“我們三大件的總體情況都定下來了,后面都是測試和調整,包括配置的考慮。”俞興笑道,“大家都很急,區里也和我聊了好幾次,我們初步打算明年春節之后就開一次產品發布會,正式試水市場。”

他這么一說,情不自禁的也談到后續工作:“接下來要很忙了,造車難,賣車也難,這個銷售渠道的體系得好好搞。”

余凱眨眨眼,只提取關鍵信息,趕緊說道:“俞總,DL基金會的融資怎么安排?我這邊準備了大半,你只要約好風投的時間,我這邊都盡量打電話把人喊來。”

“約他們很簡單啊。”俞興問道,“隨時都可以約,主要是,你有考慮好怎么談嗎?”

余凱煞有介事的點頭:“我想好了,就談百度怎么重視,谷歌怎么投入,斯坦福怎么推進,就好像這個技術明年就能面世,就能推向市場了。”

俞興愣了愣,笑道:“余博士,怪不得你要創業啊。”

余凱謙虛道:“確實在臨港這邊受益良多。”

“你吹噓別把我吹進去,碳硅數據就是一個投資方,我也只是撮合。”俞興思考道,“三天之后吧,先約5家,看看大家的興趣,其實,最好還是從BAT那邊弄點資源,這樣好畫餅。”

余凱聽著定下來的時間,心中一緊,忽生忐忑,自己應該能說好吧……

俞興對于和資方見面沒什么擔憂,不成就換一批,這次就是廣撒網而已。

不過,他在見面之前還是先給小英打了個電話,詢問紅隼資本的意向,把這件事和前后的考慮都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

劉琬英人在國外,正在操刀對雷諾的資金運作。

她把這個事當成閑聊來聽,只在最后的時候問道:“你是真的問我意見?我意見要是和你不一樣呢?”

“不一樣就不一樣唄。”俞興笑道。

“那紅隼不樂意投這方面。”劉琬英說道,“這還不是投一次的事情,后面還要追加,看不到頭。”

俞興真聽到反對意見,反而不說話了。

“不過嘛,要是今年順利……”劉琬英話鋒一轉,“這個基金會要籌措1億美元是吧,既然碳硅數據能擠出來1000萬,要是最后真就差個1000萬美元,你本來也就能用境外的錢。”

她的意思是紅隼可以最后補齊到整數。

俞興勉強滿意:“小英還是給面子的哈。”

“這個錢是能賺到更多錢的。”劉琬英沒出意外的也提到錢生錢的事,這在過山峰上面尤其明顯。

俞興知道這個話題持續下去就要談到對錢用法的異議了,錢生錢容易看不到頭,他還是喜歡把資金落到實處,只是這次的用途顯得沒那么“實”罷了。

他不再聊這個,轉而聊起雷諾和大眾。

過山峰先攻雷諾,再取大眾,時間也就在這個月開啟,而考慮到大眾在雷諾暴雷之后存在也被迅速驗證排放的連鎖反應,這次的資金就要在兩邊有所分配。

同時,劉琬英準備延續上次做空凡利亞的經驗,希望以美國律所來發起消費者的集體訴訟,如此擴大不同市場的監管碰撞,盡量把話題發酵到最大。

她在電話沒有說的太具體,基本都是委婉的代指,要在中旬回國后再詳細的面談。

俞興也就大體聽個脈絡,相信車圈的劇震難以避免。

這天晚上,正在考慮Q3和Q4工作的俞興在家里收到余凱的電話。

余凱興沖沖的通知一個消息:“俞總,俞總,DMLC聽說咱們國內準備籌建深度學習基金會,也愿意一起加入進來,我已經把人約回國了。”

他接著解釋了DMLC,這是一個由華人學者主導的分布式機器學習開源社區,目標是通過協作來開發高效、可擴展的機器學習框架。

這是今年由陳天奇號召成立的,他和李沐、張錚等人在北美神經信息處理系統會議上交流,發現大家獨立開發的深度學習框架在分布式訓練、內存優化等底層技術上存在大量重復工作,于是決定整合資源,聯合開發統一框架。

機器學習的圈子不大,里面的華人專家更是經常互通有無,余凱上個月一直在聯絡回國籌建基金會,消息自然而然的傳到大家耳中。

陳天奇在和聯合創建者商議之后代表DMLC打來電話,愿意共襄盛舉,加入深度學習基金會。

“有意思哈,這種事我經歷過。”俞興笑道,“招牌旗號亮出來,愿意同行的就過來了,這聽起來就是好事,你明天可以和經緯創投他們聊聊這個好消息。”

余凱頗為激動,覺得明天的風投肯定會被這樣的消息打動。

自己沒開口,人家就愿意一起來做,這豈不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然而……

次日的會議室里,余凱很明顯的注意到今日份的五家風投都對俞總更加熱情,他們好像不是來參加“深度學習基金會”的宣講與融資,而是來參與碳硅的會議。

雖然是碳硅的會議室,雖然是碳硅的老總,雖然是碳硅的投錢,但這確實不是碳硅……

俞興對于這種狀況其實有預期,像經緯創投的張穎張總,他也是第一次見,可是,對方曾經在劉熾平的朋友圈里辯駁空頭,劉琬英那時候就提到他對碳硅集團的興趣。

“我知道大家是沖著臨港項目來的。”俞興跟著聽了一陣,不愿多費功夫,把話點明,“不過,余博士的這個深度學習就像他剛才說的,很受谷歌、百度、微軟的重視,這次也有很多全球頂尖科學家愿意一起來做,機會還是很難得的。”

張穎代表著大家說出心聲,笑吟吟的說道:“俞總,不管是碳硅集團還是碳硅數據公司,今天只要想融資,我們都不會有第二句話,但是這個‘深度學習’嘛,非要我說,我寧愿等B輪或者C輪才進來,就怕前面的錢都打水漂。”

俞興有點無奈:“你們的錢不經常打水漂嗎?互聯網數據價值的挖掘不是事到臨頭才能做的。”

張穎兀自搖頭,不愿輕易試水深度學習,仍舊表達了對俞總項目的熱情。

俞興簡單寒暄,避開自己的融資話題,只把場面交給余凱。

余凱心里的憧憬被涼水澆滅,深深意識到現狀比自己想象的要殘酷,難免就顯得失落。

“馬總不投,經緯他們也都謹慎,這個事,這個事……”俞興趁著晚餐招待之前與余凱交流,“這個事比我們考慮的要難啊。”

余凱默默點頭,接過俞總遞過來的煙。

俞興一口口的抽著煙,考慮面前的情況,這個領域的頂尖專家都是很有熱情的,甚至出現了DMLC這種舉家來投的情況,但資方這邊就遇冷了。

他琢磨來去,忽然問道:“余博士,我感覺可能也得自力更生一部分,你們炒幣或者炒股嗎?阿里快上市了,我覺得是能來一波增值的。”

余凱怔然:“俞總,這……內幕消息嗎?包賺的嗎?”

俞興搖頭:“不包賺,就是可以為夢想而搏,馬總不支持你們,阿里股票能支持你們。”

余凱捋了捋情況,說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我搞了一批科學家做研究,你要先帶著大家炒股?”

“不是帶,是指點,我對別的不了解,但阿里這個上市的局面,我比較有把握。”俞興比較認真,“它上市就一定會大漲的。”

余凱思考片刻,問道:“那我創業也需要錢,我也可以先買阿里的股票搏一搏嗎?可以上杠桿嗎?你能借我點錢嗎?”

俞興看著余博士:“……我發現你這個人賭性有點重。”

“我都在臨港了。”余凱慨然道,“人生難得幾回搏!大不了摩托變單車,臨港分行李,賣身回百度!俞總,你炒股到底行不行!?”

俞興做空還行,炒股……

他點點頭:“應該行。”


上一章  |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