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后富怎么了174 節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最新章節列表 >> 174 節點

174 節點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2日  作者:漁雪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漁雪 |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俞興抽空參加的會議沒有表現出攻擊性,只是很樸實的談到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期間,他難免被問到碳硅數據的軟件矩陣發展情況,但都敷衍過去。

有記者在會議散場的時候高聲詢問用戶規模,惹得許多人頻頻回頭和駐足:“俞總,碳硅數據的軟件要有過億用戶了吧?”

“Wifi萬能鑰匙的用戶是挺多的,但它就是個小工具,1億用戶的Wifi工具和1億用戶的微信,那重要性能一樣嗎?”俞興變相承認了用戶規模,又笑著呼吁道,“碳硅數據的小工具沒什么好關注的,我覺得吧,微信和微聊最好還是要分出高下,不然,我用微信,我有的朋友是用微聊,找起來還挺麻煩的。”

邢宏宇是駐足聆聽回答的一員,他聽完這些話之后就加速離開了。

說實在的,Wifi萬能鑰匙確實是工具屬性,但它真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企鵝也快推出類似應用了,而內部有過對碳硅數據公司的分析,覺得除了一定的廣告營收,Wifi萬能鑰匙只就能給最新熱點導導流。

論到導流,企鵝是大宗師,以自己的經驗來看,不同軟件的導流會出現明顯的遲緩,最終結果也就是……就碳硅數據目前的軟件規劃,它可能也就是一個不錯的二流移動互聯網公司。

邢宏宇轉著這樣的思考,忽然冒出一個念頭。

他猶豫到晚上才在微信上給俞總發了條消息,詢問道:“俞總,碳硅數據既然有不錯的流量,為什么不試試做一做短視頻呢?”

俞興很快就回了消息:“邢總,你在干什么?是嫌微視在國內的競爭不夠多嗎?”

邢宏宇既然開了口,也就說出今日份思考的疑問:“俞總,我感覺你對短視頻有不錯的看法,既然這樣,碳硅數據公司是在秘密立項嗎?”

他這么說話便很直言不諱,再考慮到俞總這樣碳硅數據老板的身份和自己聊了一陣的短視頻,如此猜測便順理成章了。

俞興倒沒有意外對面會這么猜:“邢總,你早就想這么問我了吧?”

邢宏宇有些汗顏,自己確實是今天才想到的……

他靜靜等待正面的回應。

俞興:“很多事都是兩可之間,就好像你們微聊和微信,我最早做微信就認為這個市場一定是一家軟件一統天下,結果現在看到你們的僵持,我也推翻了自己的判斷,兩個巨頭像是各自伸手強勢的攪動市場,現在用戶們都有些習慣不同的圈子。”

“短視頻這個市場也是一樣,碳硅數據愿意多觀察和思考再決定如何走,但微視確實很難做好。”

邢宏宇沒想到最后一句又落到對自己這邊的看衰。

他帶著怒氣和不解的問了句:“俞總,你就這么恨企鵝?是因為微聊對微信的競爭?”

“你既然提到‘競爭’這兩個字,又為什么還要假設我個人的喜惡?”俞興答道,“只是競爭罷了,企鵝進入移動互聯網的姿態并不好,你還不明白嘛,它在變弱。”

“微聊和微信的競爭讓微信學會了‘以彼之道’,企鵝過去的競爭是‘弱肉強食’,只是這樣罷了。”

邢宏宇注視著屏幕上的字眼,沒想到對方是這么看企鵝。

他許久無語,沒有繼續這個話題的探討。

次日,返回鵬城的邢宏宇讓下屬執行了一個小操作,放開了對“俞興”帳號的設置,完全按照正常用戶無差別對待,程序上該推流就推流。

然后,邢宏宇卸載了微信,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微視的工作之中。

九月一號,碳硅集團與力勁集團的合資公司在臨港迅速成立,合資公司各取兩家的一個字,命名為“碳力”。

碳硅這邊注資1500萬美元,用于超大型壓鑄機的研發,獲得30的股份。

這筆錢就是研發預算在今年非預期的增幅。

按照力勁去年啟動項目的規劃,目標為6000噸級壓鑄機的整體研發會在11.2億華夏幣,而原型機也應該會在今年8月份推出,然而,現在的研發預算調整為22.4億華夏幣,原型機也推遲到年底。

俞興有種熊總和徐總他們的感受了。

研發和產品成了黑盒,里面到底什么樣,只看看對方給出的反饋。

唯一值得欣慰的大概是采購預算會有所降低。

力勁的產品沒完工,自然沒有相應的價格,但它給出過預估,加上單套模具開發的2000萬左右,還有相應的廠房改造,最終單臺壓鑄機的采購價格會在1.1億左右。

這種“左右”的意思就是不會左到哪里,右卻沒準有很大空間。

現在嘛,杜耀杰的說法是到時給打個8折,也算一定程度上的返點了。

碳硅集團的這筆支出沒有對資方隱瞞,也自然招來相關詢問。

章蘇陽接受了俞總的解釋,問了個問題:“俞總,你們到底需要多少臺壓鑄機?”

“我們至少需要兩臺。”俞興對這個還是門清的,“我們目前的產線其實一臺就夠,它規劃的是去掉維護時間,一天能有800900件,但實際產能需要考慮模具更換、良品率波動的因素,估計只能有理論上的六七成,但對碳硅集團初期也行了。”

“另外一臺是冗余配置,免得突發故障直接讓產線停工,這一塊預估的采購大概在2.5億左右。”

章蘇陽思索一會后問道:“俞總,這個預算是不少的,我看碳硅集團今年有不少的投資計劃,力勁這邊是1500萬美元,智波公司是有1000萬美元,還有鋁基新材料又是1000萬美元……這樣花錢如流水,B輪的資金能不能頂住?”

俞興真心實意的說道:“章總,撐船劃到一半了,頂不住也要頂啊。”

章蘇陽對這種回答說不上滿意,但也只能接受。

俞興結束這通電話,忍不住對秘書搖頭道:“我估計IDG現在的感覺和我是一樣一樣的,力勁這筆投資太超預期,它那邊是各種超出規劃時間了。”

但他沒等秘書回答就自我和解了,也畢竟是全球前沿,力勁那套消化技術和不同體系的回答也是極其充分的理由。

俞興喝了一杯茶,抽了兩支煙,稍微煩悶的思緒從研發預期上轉到移動互聯網又轉到過山峰,自己這邊不能只承壓,更要把壓力轉到別的地方。

他重新喊來秘書,詢問隔壁私活檢測的情況。

測試車間已經構建完畢,甚至還直接拿大眾的車進行了部分的臺架測試。

“俞總,一切正常。”章陽煦知道這是老板幫朋友的忙,積極的答道,“沒什么問題。”

俞興重復了一句:“一切正常?”

章陽煦連連點頭。

俞興要的是“不正常”,他讓秘書調出測試數據,大眾用于機器測試的數據和它官宣的是一樣的。

這次不是汽油車,就是使用的柴油車。

俞興心里頗覺驚異,還是湊巧?湊巧沒抽查到存在造假問題的車型?

他放下手里的數據,點頭表示對這樁私活完成的贊許。

抽查測不出問題,那就直接來一波普查了。

俞興把情況告訴劉琬英,心里還沒琢磨兩天這件事,兩則相似的消息通知到他的面前。

郭川打了通電話,通報了空氣懸掛的研發節點——已經通過臺架試驗來進行性能驗證,總體表現不錯,但出現一個氣囊褶皺處應力集中問題,而這方面打算通過優化硫化工藝來提升強度。

簡單說,空氣懸掛的原型機出來了。

俞興因此高興的心情在聽到智波公司蘇永強的匯報之后更為高漲——智波公司完成雷達原型機制造,驗證了關鍵性能指標,而這就解決了量產工藝瓶頸。

同樣的,它的原型機也存在缺點,路測顯示探測距離僅70米,主要是因為射頻芯片輸出功率不足,后面會針對性解決。

郭川:我來組成空氣懸掛。

蘇永強:我來組成毫米波雷達。

俞興多日來凝重的心情終于獲得緩解,研發好啊,該投資啊,都是好兄弟啊。

他左想右想,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分享這份喜悅。

最終,俞興給同行發了消息,俺們這邊的毫米波雷達有進度,你們可以去找國外供應商談判了。


上一章  |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