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劉琬英從金陵抵達海鹽。
她年前回家的時候從這邊拜了個早年,這算是復工前再拜個晚年,再加上鐘志凌、呂海穎、鐘愛這一家三口也過來了,俞興這邊一時間倒是好不熱鬧。
海鹽的日出之美不用贅述,本以為帶著鐘愛欣賞會讓小朋友歡欣雀躍,沒想到她對朝陽沒有絲毫偏愛,整個人的注意力都是清冷海風下的沙子。
一行五人,除了鐘愛屬于中途加入,大家欣賞日出之余在心里出現相似的感慨——時光飛逝。
“師兄,我看你最近還不錯,沒那么連軸轉了。”呂海穎瞧著挖沙的女兒,扭頭對俞興笑道,“都能去電視臺重溫舊夢了。”
俞興微微點頭:“嗯,說起來,確實是這樣,年前的時候IDG、今日資本他們看了碳硅集團項目進展,結果都打電話問我到底是到了哪一步,他們沒法評估上面研發的真實情況和意義,但其實……”
他聳了聳肩:“電車研發搞到這個地步,他們看不懂,我也一樣看不懂了,只能看最終表現出來的結果到底是什么樣。”
就好像用于一體化壓鑄的鋁合金材料,任憑材料上怎么寫研發情況,距離現實中到底能不能成功都需要打上問號。
既然看不懂,也就越來越多的依賴于專業人士。
俞興只能盡量確保專業人士的選擇是正確的,投放預算的機制是合理的,研發中途的反饋調整是有用的,如此才能期盼最終出來的是預期中的結果。
“興哥,你說我們剛出校門做瑰愛網的時候,那時候也是昏天昏地的忙。”鐘志凌問道,“那時候和現在的忙有什么不一樣?”
俞興想了想,回顧第一個創業項目,答道:“一天就那么些時間,真都還挺忙,但那會比較戰戰兢兢,生怕公司最后賣不出的砸在手里,現在嘛,好像沒那么怕,砸了一個還有一個,砸了兩個還能有一個。”
鐘志凌和呂海穎都笑。
劉琬英這時候悠悠的說道:“我現在還挺戰戰兢兢的。”
呂海穎問道:“英姐,是怕投資打水漂嗎?”
劉琬英搖了搖頭,沒有回答。
呂海穎瞬間想到別的方向,沒有繼續聊這個話題。
“我過年的時候發現一個好玩的軟件,覺得還挺有意思的。”劉琬英沒法提過山峰,也換了個話題,笑瞇瞇的說道,“推特出了一個軟件叫Vine,我覺得你們碳硅數據也可以做啊,它是讓用戶拍一個6秒鐘的視頻,上個月在蘋果商店上線的反響還不錯。”
鐘志凌思考著來自非一般投資人的建議,說道:“6秒鐘的視頻,這時間也太短了,能錄到什么內容?”
“我是覺得這個軟件的形式還挺有前瞻性,手機的網速在發展啊,就像文字版的內容,早先是很長內容的博客,后來是只有十幾個字的微博,結果,新浪微博連企鵝都奈何不了它,這不是趨勢嗎?”劉琬英解釋道,“所以,我之前到香港的時候翻到這個軟件,就覺得里面的邏輯好像也是一樣的。”
從長文字到短文字,從長視頻到短視頻,前者有微博的成功案例,后者隨著智能手機流量速度的提升也看起來很符合邏輯。
呂海穎把越挖沙子越往下的女兒往上提了提,琢磨英姐的解釋,笑道:“這個有道理,嗯,我們之前討論Wifi萬能鑰匙,師兄說,運營商一定會提速降費的,那時候就該把萬能鑰匙賣了,要是這么看,什么時候賣萬能鑰匙,那筆錢可以試著來搞這啊。”
“嗯,俞老板,你怎么不說話?”劉琬英瞧了瞧欣賞朝陽而只留背影的俞興,問了一句后繼續說道,“我覺得這種項目有不錯的看點,然后我查了查Vine,發現它雖然是推特旗下,但其實是被推特收購的。”
“Vine去年6月成立,然后就一直在測試,但推特覺得它很有潛力就提前花了3000萬美元收購。”
“推特愿意這樣的金額來收購,我覺得它決策的思路和我這樣的考慮應該是一樣的,畢竟,推特本身就是從長到短的受益者。”
國內外的互聯網項目演化有相似之處,很多不同是受限于基礎條件的差異。
呂海穎有些吃驚:“Vine只是內測就被收購,推特很看好它的未來啊。”
鐘志凌也點頭,這種收購行為恰好可以印證剛才所說的邏輯。
劉琬英見俞興還沒說話,提高聲音:“喂,姓俞的,說話,你覺得怎么樣?”
“怎么樣?不知道,等我研究研究。”俞興沒有回頭,仍舊欣賞家鄉的日出風光,但也算知道企鵝的微視為什么早在2013年就會推出了。
原來是有推特的Vine在今年就這樣上線。
“聽聽嘛,先想一想,看看這個邏輯對不對。”劉琬英要求道。
俞興只好說道:“嗯,挺對的,我覺得你的想法很正確,對項目潛力的判斷也很敏銳,不失為投資人中的上等馬。”
劉琬英翻了個白眼。
她擺擺手:“不想討論就不說了,但我覺得這個是值得嘗試的。”
鐘志凌和呂海穎雖然見師兄沒有表態,但都暗暗記在心里,打算回申城之后看看國外產品的情況。
不過,劉琬英在這天晚上還是又專門和俞興提了一回Vine的潛力。
“你這么看好啊?”俞興笑著問道。
劉琬英很認真:“是啊,這難道不是很新鮮又值得試一試的方向嗎?但現在的問題就是國內流量的費用和速度,我記得你上次提了一回,說國內的4G也有政策在籌備,你難道不看好新基建背景下的新應用嗎?我覺得如果把速度和費用的問題解決了,還會迎來一波爆發的,包括長視頻也能大力在移動互聯網上開拓,現在還是太貴了,大家要么是緩存,要么是出門找WIFI。”
俞興喝了兩口茶,他對這件事自然不需要太多的琢磨,只是兩相印證之下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了,企鵝在2013年做微視,快手也在2013年上線,原因很明顯。
他放下茶杯:“嗯,我也看好,但是,這個事不急。”
劉琬英觀察俞興的神色,總覺得背后還藏著點什么,略一沉吟:“哪方面不急?”
“硬件上,智能手機還有幾年的高速擴張嘛,軟件上,像你說的,流量的速度和費用也會解決,所以不急。”俞興頓了頓,“嗯,還有一個不急的事,我不想讓碳硅數據太早做這個,免得引起企鵝和阿里的注意。”
劉琬英覺得后面半句話才是俞興的重點考量。
她頓覺驚詫。
這哪里是什么不看好,這是太過于看好了……
劉琬英忍不住笑道:“怎么回事?你是怕你做出來寶貝被阿里和企鵝學去啊?”
“一個企鵝那么搞就讓人難受,現在還有學會企鵝招式的阿里……”俞興說到這里也覺好笑,“所以,不能不多顧慮一些,至于理由嘛,你今天說得都很對。”
劉琬英面色有些古怪,嗯,她覺得那個邏輯是對的,但……現在看俞興這么肯定又有點自我懷疑了,能對到那種程度嗎?
“不僅不做,如果阿里和企鵝也做類似的項目,還要從旁邊誤導,你這位上等馬投資人,也可以適當的發發力。”俞興樂呵呵的說道,“你要做相反的論述,談長視頻的發展,談長視頻對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搶占,至于短視頻這一塊……”
他早晨知道Vine,一整個下午就都窩在沙發上琢磨這事,現在心里也有了點眉目。
俞興給了兩個條件:“如果企鵝要做類似Vine的短視頻,如果要誤導它的判斷,那就還從阿里的微信和它自己的微聊下手就行。”
劉琬英精神一振:“怎么說?”
“不要讓這兩家把短視頻當作獨立的項目來做。”俞興緩緩說道,“微信和微聊都有朋友圈,朋友圈里可以發照片,既然可以發照片,為什么不能發幾秒鐘的短視頻?”
他重新端起茶杯,說道:“一個只是充當即時通訊APP附屬功能的東西會被自覺削弱的。”
劉琬英瞬間就明白了。
朋友圈完全可以把短視頻的功能集合上去,這樣自然就不需要單獨做短視頻的APP,而且,如此處理還能發揮微信或者微聊本身已有的用戶流量。
一是增加APP的流行功能,豐富社交內容,二是不需要往外導流量,仍舊做即時通訊的核心項目。
這怎么看都是符合邏輯的。
她又皺眉又笑道:“哎,你怎么那么陰險啊,這……這是以邏輯制邏輯啊……”
做短視頻的邏輯是正確的,做即時通訊附屬功能的邏輯也是正確的。
嗯……正確和正確也有高低之分?
但這一切的基礎就是短視頻真能走出輝煌的前景。
“只是先做假設嘛,反正現在的流量政策還沒有風聲,都先觀察著,萬一企鵝或者阿里也瞧見Vine,它們也要做類似的東西,那就能用上了。”俞興笑道,“如果企鵝真推了一個類似Vine的APP,那我就游說阿里在微信的朋友圈加上短視頻就好,一旦微聊按照習慣的復刻,企鵝就會出現兩個類似屬性的項目,屆時必然會有取舍的。”
微信和微聊是亦步亦趨的兩兄弟。
微信的朋友圈上了功能,一旦反響不錯,微聊必然要跟,反之亦然。
至于企鵝會如何取舍,早就投入重磅資源的微信明顯會序列更高。
以及,俞興能不能游說推動阿里的微信……
劉琬英怔然的想了一會,最后才嘆道:“這是個坑啊。”
她還是覺得短視頻會有很不錯的未來場景,微信和微聊現在主要是熟人之間的短信替代品,再迭加了一些社交內容,但完全做社交分享屬性的平臺也是有前途的。
短視頻可以兼容陌生與熟悉這兩種生態,而不被困在即時通訊這種剛性需求上。
即時通訊確實很厲害,讓微信和微聊獲得迅速的發展,但反過來,這種屬性也會困擾它場景的開拓。
劉琬英看著俞興,伸手佯裝在自己胸前打領帶,搖頭宣布道:“從現在起,我就是一名堅決的長視頻平臺擁護者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春節一過,經過假期沉淀的思考、決策、判斷都紛至沓來。
最為主要的就是碳硅集團新一輪的融資。
IDG和今日資本都裝模作樣的對碳硅集團項目進展進行了消化,熊瀟鴿與徐欣一拍即合,反正看不懂,那就往好了吹,順便再把啟明創投的給拉進來。
至于怎么吹,按照文件上的研發來侃侃而談就行了。
胡煦波能聽懂嗎?
事實證明,也確實聽不懂。
可是,熊總和徐總這樣的人都這么篤定,碳硅集團這次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啟明創投剛成立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投資思路,項目也投的奇奇怪怪,后來經過有賠有賺的歷練就變得還不錯,這次愿意參與到碳硅集團的B輪融資,胡煦波反而沒有太多的顧慮。
當然,他深夜時分思考熊總和徐總過于支持的態度也有那么一絲絲出于投資人本能的懷疑,但隨即就被一個念頭所打破。
上次沒堅持到底被干了一次,這次堅持到底,有種再來干我一次?
IDG、今日資本、紅隼資本、啟明創投,如此就確立四家明確的意向,但在具體的融資規模與公司估值上還存在一些拉扯。
俞興不是很急,也就讓公司先談著。
三菱汽車的股價目前在反彈和陰跌之間來回切換,過山峰這次的收益正在逐漸兌換,只是,礙于日本的金融制度,這次的收益規模要明顯低于預期。
這給過山峰帶來了經驗,如果以后還有適合的日本項目,必須要提前做充足的準備。
時至三月,正當碳硅集團與資方基本確立B輪融資事項的時候,俞興在辦公室迎來劉建凱火急火燎的闖入。
“俞總!”劉建凱激動的推門而入,“比特幣漲了!大漲啊!靠,我一周沒看,這周就從40美元漲到70美元了!我的本都回來了!不僅回來了,還有得賺啊!”
俞興抬頭,淡定的點點頭:“哦,漲那么多啊,你的本?和你有什么關系?”
劉建凱的激動戛然而止,他張了張嘴愣是好幾秒鐘都沒說出話。
半晌之后,他訕訕的說道:“俞總,是你的本,是你有得賺啊。”
俞興輕描淡寫的說道:“這么說,確實有得賺,不僅投入的資金賺到了,還平白得到一位有豐富投資經驗的副總裁給我干活,不錯不錯真不錯。”
劉建凱發現自己的情緒有種復雜的翻涌,他深吸一口氣:“俞總,我去忙了,下次不找你聊比特幣了。”
俞興瞧著他匆忙離開的背影,提高聲音的提醒道:“劉總,劉哥,劉割,你忘了,你和比特幣切割了的!”
劉建凱頭也不回的揮揮手,割了割了,這又沒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