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車展今年是為期十天,但前面四天是媒體日和專業日,俞興等人則是挑的后面六天公眾日到訪,又用兩天時間仔細看了看各家新品。
俞興覺得,看起來都還挺有活力的。
外資積極探索電車,合資推出混動,國產更新體系,整個車展已經足足有一半的新能源產品。
這實際比他想象的要多很多。
當然,具體做的怎么樣,那是另一個維度的討論。
抵京的第三天,俞興見到了IDG的章蘇陽。
他不知道是不是受碳硅集團這個項目的影響,不管章蘇陽還是熊瀟鴿,兩人對于電車項目與行業的關心都挺多,還有投資上下游公司的想法。
相對而言,徐欣的注意力主要都是在碳硅集團這一個項目身上,要更為保守一些。
章蘇陽有一半的目標是來和俞總聊聊進度,所以,見面寒暄了幾句車展的盛況就直接詢問:“俞總,電車的發動機有選好嗎?”
碳硅集團出于續航焦慮的選擇來做增程車,這一定位已經得到資方的認可,而增程車除了核心的三電,承擔燒油發電作用的發動機也算比較關鍵的零件。
不管匯川技術、精進電動還是寧德時代等公司,這都是確定性已經比較高的環節,但發動機的選擇遲遲沒有定下來。
“沒選好呢,沈陽航天三菱有款1.5L的,東安動力有款1.2L的,我們都已經買來研究改裝,國內的像上汽的1.8T,還有比亞迪、吉利他們的發動機,那都是當寶貝一樣的,肯定不會賣給我們,所以略微接觸就沒再往下談了。”俞興介紹情況。
“這兩家為什么還沒法確定?”章蘇陽問道。
“章總,這不是上菜市場買白菜啊,挑中一顆就直接結束了,我們要看哪一款更適合增程。”俞興笑道,“而且,我們現在追求的是能一起對增程的需求進行針對性優化,希望的是能一起成立合資公司來做這件事,還在談著,只能說,進度有點卡吧。”
章蘇陽順著往下問:“卡在哪里?需要提供什么樣的幫助?”
“這種合作吧,章總,你想,我們這個項目還沒什么成績,他們也相對寶貝自己的技術,這些都是能理解的,但我們又不能不深入優化,就目前來看,沈航三菱的4A91和東安動力的DAM12A,這兩款的熱效率都馬馬虎虎,后者是三缸的,前者呢,需要做深度米勒循環和高壓直噴等優化。”俞興娓娓道來,“讓他們自己優化,他們是不肯投入研發資金的,我們要合資優化,他們又卡著股權等問題,所以……”
他聳了聳肩:“就是還在談,這件事不急,實在不行,我們也可以繼續放眼海外廠商,美國的Fisker公司做增程車,它使用的是通用的LNF2.0T渦輪增壓發動機,那款的口碑很不錯,是06年的全球十佳發動機,缺點就是貴。”
章蘇陽微微點頭,忽然感覺不知怎么問了。
俞總和碳硅集團各方面都在推進,也有備選方案,這都需要時間才能拿到新反饋。
章蘇陽思索一會,只能笑道:“俞總,你別怪我上來就問你這些,我是覺得熊總的話有道理。”
俞興問道:“熊總有什么指示?”
“熊總沒指示,熊總就是說,再不關心碳硅集團的進展,我們以后就沒什么能說上話的地方了,合作商有沒有確定,這種事還能問問。”章蘇陽說道,“等到所有合作都確定,后面就需要優化和深入整合,我們投資人那時候就完全外行了。”
優化和整合進入深水期,那就需要非常專業的解析和分析,資方完全外行,到時候就是項目方說什么是什么,就算存在第三方的口徑,技術領域也是可以圓回來的。
章蘇陽原則上相信俞總和碳硅集團,但作為一名投資人,他的理性碰見這些思緒又有些不安,當前階段一旦結束,后面就像是黑盒,不知道最終會摸出來什么結果。
俞興瞬間理解章總的意思,明白他略微戲謔背后的某種擔心,哈哈大笑道:“章總,你們這些外行想賺錢還想安穩睡覺啊,我天天壓力那么大,就得讓你們跟我一樣擔著壓力。”
章蘇陽沒想到俞總直接把話說開,只能無可奈何的跟著笑。
俞興摸出來煙,遞過去一根,又幫忙點燃,隨即抽了一口自己的煙,認真說道:“章總,放心吧,你想想,我的錢也投進去呢,我比你們任何人都上心。”
章蘇陽抽著煙,深深點頭,這一點確實是一種保障。
但話說回來,碳硅集團迄今為止對上下游的投資已經超過10筆,這種不普遍的拿著資方的錢去投資的行為也稍微讓人相對不放心。
章蘇陽看著俞總,原則上還是愿意相信他,這位自從提出“老實造車”以來就確實很老實很扎實的在推動項目工作。
俞興的車展之旅接近尾聲。
他對于各家產品和市場動向有了最前線的體驗,有一種不同于紙上資料的落實,也就不打算熬到最后才撤。
不過,俞興臨走前還是從長城的展臺繞了繞,又和王鳳瑛聊了許久。
雖說長城后來鬧出接班上的種種問題,但哈弗H6這種精確的市場定位還是值得學習的,相關的市場體系也值得思考。
碳硅集團不能局限于造車,后續還需要考慮市場方面的問題。
俞興只在最后詢問了一句想跳槽過來的長城高管:“王總,崔之愚崔總想來臨港試試,你覺得他怎么樣?靠譜嗎?”
“你就這樣直接問我啊?”王鳳瑛哭笑不得,年輕人現在做事都是這樣直接嗎?
俞興點點頭:“嗯啊,這種事坦誠一些更好,行業就這么大,人各有志,也許他來碳硅集團歷練歷練又回流到長城,未來都說不準嘛。”
王鳳瑛笑了兩聲:“崔之愚是很看好新能源未來的,已經在我們公司內部提了好幾次,但行業未來是行業,具體到不同公司,我們認為需要分先后,我不舍得他走,但他一定要走的話,我認為他是一位很優秀的人才。”
俞興“嗯”了一聲,伸出右手:“好的,王總,有緣再會,你如果在長城不開心……”
王鳳瑛有些生氣的打斷道:“俞總,你不要再提這種話。”
俞興聳聳肩,從善如流,結束交流。
事情光說肯定不行,落到頭上才知道。
這一見長城的這位二把手,他又想起一件長城千金的手筆,彼時網絡上聲稱長城有款車的配色名稱有問題,他一直以為那種很離譜的話是謠言,后來閑來無事的上官網驗證,才知道長城竟然把旗下某車型的綠色官稱為“原諒綠”。
某些時候,一些事確實過于離譜,反而是真的……
俞興離開長城的展臺。
另一邊暗中觀察的崔之愚眼見潛在老板離開,立即竄到王鳳瑛身邊:“王總,我可能要去碳硅集團了,俞總是不是問我呢?是不是找你做背調呢?”
王鳳瑛“呃”了一聲:“是吧。”
崔之愚認真問道:“我看你們聊了很多,他都問了我什么啊?”
王鳳瑛很想說俞總只問了一句,但又覺得似乎不太好,只能答道:“問你……反正問了你很多,我都是說好話,你真要去碳硅集團?為什么是它呢?”
崔之愚思考幾秒后答道:“也不是一定要去,但我打聽了那邊的待遇,確實不錯,國內能認真做新能源的本身就沒多少,我看他這個人還是挺靠譜的,反正,我會到臨港看看再決定。”
“真要走了?”王鳳瑛問道。
崔之愚默默點頭。
“好吧。”王鳳瑛伸出手,“我和魏總說一聲,反正,行業就這么大,以后沒準還能繼續合作。”
崔之愚握手,感謝王總對自己在工作中的照顧。
他還是相當認可和欽佩王總的。
崔之愚的辭職很快獲批,而趁著離職程序在走的周末,他直接飛到臨港來對碳硅集團一探究竟。
因為俞興還要在京城參觀車企的工廠,所以,臨港這邊就是隔空打了電話讓人接待。
崔之愚抵達臨港,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正在施工的碳硅集團汽車工廠。
這種建設沒什么好看的,就是證明至少確實在花錢。
隨后,他驅車到了碳硅集團直線距離不遠的臨時總部,見到接待自己的已經徹底從百曉生轉到碳硅集團負責人事工作的傅運良。
崔之愚剛寒暄閑聊幾句,忽然被遠處的喧囂所吸引,一輛貨車駛入廠區,而邊上的人都頗為興奮的等待卸貨。
“傅總,那邊是什么到了?”崔之愚有些好奇。
傅運良看了一眼,隨口答道:“特斯拉ModelS同款的電池和電機到了,崔總,這邊請。”
崔之愚剛剛挪動的腳步停下,愕然問道:“ModelS的?它不是還沒交付嗎?”
“我不太了解,好像是6月交付吧,但電池和電機什么的零件,這些拿到應該不困難吧?”傅運良不負責那邊的工作,遲疑道,“松下的電池,我們之前有和松下談合作的,哦對,公司訂了ModelS,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到。”
崔之愚剛過去圍觀圍觀,又有些不太好意思:“嗯……我是挺意外的。”
“這是必要的學習嘛,我們不能閉門造車。”傅運良引著這位長城的高管上樓,又說道,“崔總要是對特斯拉感興趣,車間里還有一臺特斯拉的超跑Roadster,等你有空也可以去看看。”
崔之愚驚訝道:“真的?”
“是啊,上一周拆開了,這幾天不知道有沒有裝回去。”傅運良思考道,“反正,車間里有好多車,有油車,也有混動和電車,他們很喜歡玩……哦,按照俞總的說話,這叫‘拆拆樂’,什么漢蘭達,什么比亞迪,有貴有便宜,俞總這次去京城,不知道會不會帶回來新的車型。”
崔之愚忽然有些明白,為什么俞總在榮威550混動上的看法能和王總不謀而合了。
很快,這個額外的念頭消失不見。
因為,崔之愚被傅運良介紹的碳硅集團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和已經搭建的團隊所驚住了。
班戈這種寶馬前設計總監還能理解,他畢竟離開寶馬有幾年了,但沃爾沃那種安全總監托馬斯是什么時候加入的碳硅集團?
崔之愚忍不住問出這樣的問題。
“嗯……托馬斯是挺快的。”傅運良是親眼看到托馬斯用手指比錢的場面,“咳”了一聲,“他是被俞總的個人魅力所吸引,也認為新能源是未來,所以就很快過來了。”
崔之愚舔了舔嘴唇,明明感覺碳硅集團出現沒多久,但似乎已經做了很多超出想象的工作。
他又問了句:“毫米波雷達,那玩意能研究出來嗎?”
傅運良誠實的搖搖頭:“崔總,這個我真不清楚,我也不想騙你,但確實在投資和推進。”
崔之愚覺得傅總要是直接騙自己一句,那就順勢進入談薪酬的環節了。
但,這位還挺實誠。
他喝了口茶,覺得還是要稍微保持矜持:“嗯,傅總,我基本清楚碳硅集團的情況了,俞總說我這邊還需要背調,咱們就都想想。”
傅運良笑道:“崔總,行啊,你是直接和俞總聊過的,他過幾天也就回來了,你們到時還可以當面溝通。”
崔之愚點點頭,結束對碳硅集團的探訪。
等他帶著資料下樓,先前的貨車和喧鬧都已經不見,想必那些東西都已經在車間里研究起來了。
崔之愚沒有立即回酒店,又去建設中的工地轉了轉,邊看邊琢磨情況。
這天晚上,他打了幾通電話,打聽了一些碳硅集團在供應鏈方面的動作,確認今天聽到的內容沒什么夸大,甚至還有些保守。
崔之愚覺得自己這邊的意向基本可以敲定了。
夜里十一點,他刷著手機忽然看到一條俞總的最新報道,是媒體對他在車展的簡短采訪,詢問的是本次參加車展感受。
俞興的回答很謙虛:“我這一趟過來就是學習的,真的,像奔馳、寶馬等等,他們既有品牌又有技術,合資車像上汽的榮威,它對混動的探索真的很棒,還有長城、比亞迪等等,都是我們的榜樣。”
“碳硅集團剛剛進入汽車行業,不管外資、合資還是國產,都是碳硅集團的老師,我就希望以后和老師們多學習,多請教,多交流。”
崔之愚刷著這些文字,刷著這些謙虛的回答,再想著偷聽時的俞總語氣,嗯……俞總在移動互聯網競爭的本性不知道能憋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