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后富怎么了098 視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最新章節列表 >> 098 視察

098 視察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0日  作者:漁雪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漁雪 |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 
1月16日,周一上午九點鐘,位于臨港的碳硅集團臨時總部迎來領導的探訪。

萬部剛一下車就瞧見不小的迎接陣仗便有些無奈。

之所以不是視察,就是因為不想自己的身份被企業拿去宣揚成背書。

萬部心里有點不喜,與臨港本地的領導和碳硅集團創始人俞興先后握手,略微寒暄之后就不太客氣的問了后者一個問題:“俞總,你為什么會做這樣一個電車的項目?”

關于臨港這邊立項的碳硅電車項目,他自然是第一時間就有所過目的,但一直沒有任何的交流。

這次臨近過年,又想到前不久聽到的目標,這才動了心思。

俞興首次與大領導交流,最近都有考慮到底采取什么樣的態度,甚至在和臨港本地交流的時候還得到一個很難不讓人覺得諂媚的建議。

“俞總,既然你這個電車品牌的名字要重新定了,不如就讓領導幫你起一個。”

俞興毫不猶豫的婉拒了這樣或許是好心的建議,最終決定盡量從項目的實際出發。

他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國內前有研發積累,后就必有產業發展,國內汽車行業今后十年一定會不斷有成果涌現,我認為電車會是里面最誘人的成果,所以,在嘗試過多個項目之后選擇創立碳硅集團。”

“碳硅集團在2011年成立,這是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第一年。”萬部似有感慨,“十年研發,十年產業。”

旁人只覺大領導是場面話,但不管俞興還是臨港管委會的副主任朱澤輝,他們都知道這種情緒的由來。

萬部恰好是在2000年向上面提出了開發新能源汽車并實現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的建議,而這也受到了重視,由此便在領導的盛情邀請下回國工作。

同時,他也被聘請為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的首席科學家和總體組組長。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正是萬部回國潛心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十年。

這十年可以用很多文件和政策來描述,但如果用極致的簡潔來總結,那就是兩個字——研發。

第二個十年呢?

兩個字——產業。

作為第二個十年里剛剛涌現并喊出最強目標的項目,碳硅集團的出現仿佛就驗證第二個十年的路線。

萬部收斂情緒,問了年輕人第二個問題:“你認為過去這些年的研發積累真到了能夠產業化的時刻嗎?”

俞興略一沉吟,沒有自己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把它交給同樣來歡迎領導的匯川技術的副總劉運良,介紹道:“這是匯川技術的劉運良劉總,他家是我們目前合作的電機供應商,劉總,你來談談你們在電機這一塊的積累吧。”

劉運良是昨天被俞總通知后緊急趕過來的,本來還有點狐疑,沒想到今天真見到了大領導,更沒想到俞總會把表現的機會讓給自己。

他有些激動的談起匯川技術在電機上的豐富經驗。

匯川技術屬于非傳統的汽車供應商,它能出現在這里也很打破傳統。

劉運良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一點,所以,他談矢量變頻器的自主研發打破外資壟斷,談國產品牌第一的匯川在電機上的技術專利,談匯川為了與碳硅集團合作所成立的專項團隊。

萬部聽得很認真,沒有比事實更好的回答了。

過了好一會,激動的劉運良才把話說完。

俞興見他結束,扭頭推出第二位供應商,介紹道:“這是寧德時代的曾玉群曾總,他們上個月剛成立,但在電池方面也已經有豐富的經驗,如果合作順利,將會為碳硅集團提供電池。”

萬部微微點頭,知道剛剛出來的寧德時代。

曾玉群同樣是臨時接到的邀請,前面已經有劉運良的打樣,他也就同樣談到寧德時代的技術與團隊,而不同的是,他還談到今年打入寶馬供應鏈的目標。

萬部稱贊了一句,再看這次迎接自己的陣仗,這才知道碳硅集團的準備。

他臉上帶笑的主動詢問:“俞總,還有嗎?”

肯定還有,三電之二的電機和電池都出來了。

“我們在電控這一塊仍舊是和匯川在合作,希望能開發出滿意的方案,但也有國際知名的備選供應商。”俞興這么介紹了一句,說道,“我們電驅系統是和精進電動在合作,這位是精進電動的蔡蔚蔡總。”

精進電動本來也是探討電機合作的供應商之一,但匯川在這段時間的方案與技術都讓人更加信服,所以,電機和電控主要的合作商都是匯川。

按照正常流程,精進電動最多只能作為備選了。

可是,來自執行辦公室的文件讓事情出現改變。

這份文件恰好出自供應鏈管理公司的戰略規劃部姚陽暉之手,也就是讓俞興留下深刻印象的那個放牛娃。

電車的三電是電池、電機和電控,而如何讓這三者整合成汽車的動力核心,這就是電驅系統需要進行的工作。

電驅系統的供應商在碳硅集團的選擇之中是國際知名的美國博格華納公司,已經在進行接觸,它既能提供關鍵的減速器零件,也能提供電驅的集成方案。

只是,一個“電氣化”優先目標讓這種供應商的選擇出現了爭議。

電驅系統是整合了多個關鍵零件的動力核心,對車的性能、效率、續航以及用戶體驗都有極其決定性的作用,還關乎著公司后續的技術迭代速度與市場競爭力。

碳硅集團有三個選擇,一是采購博格華納的方案,二是自己進行研發,三是與精進電動這種新興公司深度合作。

最終,俞興選擇了三,也選擇了二。

精進電動雖然創立不久,但也有很好的技術實力,美國博格華納公司一度就有想要收購雷米電機公司進行技術補充的傳聞,而雷米電機的關鍵人物正是回國創立精進電動的蔡蔚,他的團隊在這方面的經驗豐富。

所以,俞興打算先和精進電動進行包括股權在內的深度合作,然后再嘗試進行說服和收購,以此完成整合,最終再實現長久的自主研發。

當然,這是目前這個階段的規劃,接下來的情況需要看碳硅集團與精進電動的合作情況。

美國博格華納公司仍舊是有力的備選,這種國際供應商絕不是不能用,甚至不能說它不優秀,只是,對于碳硅集團而言,優秀與優秀亦有高下,自研上的考量正是從長久的競爭出發。

俞興默默聽著蔡蔚這種技術專家信手拈來的匯報,眼神不經意間瞥到人群中的放牛娃姚陽暉,心里對于精進電動頗為眼饞。

領導的車就在旁邊停著,秘書也在旁邊站著。

從他們抵達碳硅集團,一群人愣是沒挪地方,就這樣聽了半個多小時的匯報。

萬部連續聽到電車關鍵供應商的匯報,心里先前的不喜完全煙消云散,等到蔡蔚說完,笑著對俞興說道:“俞總,你這邊電池、電機、電控和電驅系統的籌備很不錯啊,是在正經做事。”

這一番匯報回答了他之前的提問,多年研發的積累真就到了產業化的時刻嗎?

至少,電車的核心供應環節已經有很多準備,不說一定成功,顯然能夠進行嘗試了。

萬部動了動腳步,想要上去喝茶聊了。

俞興點點頭,又伸手道:“嗯,不光他們,像郭川郭總在做的空氣懸掛,像蘇永強蘇總在做的毫米波雷達,這相對而言沒那么核心,但也是我們造車不可或缺的供應,而且,國外供應商是不把毫米波雷達賣給我們的。”

他示意蘇永強出來聊聊毫米波雷達。

蘇永強激動的上前,都不待領導回應就口若懸河的談起自家項目的進展。

萬部被硬控在原地,抿了抿嘴唇,顯得沒那么干。

這大過年的,又是一家做突破的供應商,不要寒了人家的心。

等到蘇永強匯報結束,認為流程就是這樣的郭川也上前談到自己在做的空氣懸掛。

“郭總的空氣懸掛是我們備選的一級供應商,但他自己做這個的供應商也是需要選擇的。”俞興從旁補充介紹郭川工作里遇到的問題。

萬部抬手,示意秘書記下來,又問道:“俞總,你們在造車的過程還遇到什么問題?”

俞興絲毫不客氣,又指了指之前說話的蘇永強,答道:“比如毫米波雷達,我們要做77Ghz的頻段,國內在05年的時候是把7677GHz頻段規劃給車輛測距雷達使用,但它是按照‘微功率短距離設備’管理,限制很多,目前國際上像歐洲,它就是已經以77GHz為主,日本在醞釀7677GHz與79GHz雙頻段并行,我們這一塊的政策還沒給出來,如果可以,我們希望能早點拿到這方面的支持。”

萬部點頭,示意秘書再記。

俞興順著這個話題就往下聊,又點名旁邊的人來更切實的來談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問題。

萬部聽得連連點頭,再看今天這個場面,儼然是國內產業鏈的縮影——核心自主,關鍵突破,產業整合。

他高興的直舔嘴唇,忽然笑道:“俞總,你今天讓匯川、寧德、精進、智波匯報了他們的工作,你自己是做什么工作?”

俞興沒有猶豫的笑道:“我最大的工作就是找到他們。”

萬部頷首,提議道:“上去喝杯茶吧。”

俞興回神,嗯,這個……是領導上來就那么連續提問的。

他趕緊歡迎萬部一行人的蒞臨考察。

至此,來訪的領導才喝到了一杯熱茶。

萬部對于俞興和他的碳硅集團有了一個印象很深的認識,也就邊喝茶邊聊天,而因為這邊的各種讓他微笑或皺眉的匯報,干脆直接推了下午的事情,又留出來半天時間。

中午吃飯,話題已經到了碳硅集團的團隊建設之上。

俞興聊起負責設計的前寶馬總監班戈,提到自己品牌名字的確定和推翻,直言英語弱點帶來的苦惱。

萬部哈哈大笑,也聊起自己在德國大眾時的工作經歷。

午飯結束,他忽然提到與電車安全無關的方向,指了指掛牌的“申城碳硅數據有限公司”,問道:“俞總,你這邊還做了移動互聯網的項目?”

俞興坦然答道:“是的,移動互聯網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向,不過,我在那邊主要是做一些戰略上的探討和推動。”

萬部笑道:“就像它和阿里的合作?”

俞興有點訝異,點頭道:“嗯,這是近期比較關鍵的合作。”

萬部提議:“那我們也去走走。”

俞興頗覺意外。

萬部開玩笑道:“你這個阿里CEO不能帶我看看互聯網的項目嗎?”

很顯然,他提前有了不少的了解,連最新的事情都知道。

俞興笑著回應:“在野的,我屬于在野CEO,可以看,這邊也有不錯的前景。”

雖然是計劃之外,但也沒什么不能看的。

“聽說你和阿里的合作給企鵝帶來不小的壓力,很厲害啊。”萬部調侃道,“你這賣掉公司之后還有售后的?”

俞興笑道:“微信公司畢竟賣了6.6億美元呢,我包售后也是應該的,還是馬總太小氣,他要是當時給我10億美元,說不定我那天就能想出這樣的主意。”

萬部莞爾。

一行人到了隔壁樓,這自然讓正在聊融資的鐘志凌與紀綱等人都十分驚訝。

紀綱見到領導,自報家門。

萬部有點意外:“你們這邊還有阿里的人呢?”

俞興一本正經的幽默道:“嗯啊,我畢竟是阿里的在野CEO,紀總帶著馬總的撥款來看我也是應該的。”

一群人都哈哈大笑。

萬部見到兩邊有合作在談,沒有過多打擾,稍微了解之后就又回到碳硅集團的這棟樓。

他最后問了個移動互聯網的問題:“碳硅數據公司的軟件好像還挺多?”

“嗯,碳硅數據那邊后續可能做一些投資整合。”俞興想了想,結合今天的匯報,“有點類似于我們電車對產業鏈的考量,但互聯網是熱土,不像電車是冷灶,那邊的競爭和沖突可能會更多。”

他輕描淡寫的說道:“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愿意被整合,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發展的危機,移動互聯網的變化是十分迅速的。”

從上午到下午,俞興關于電車的匯報都十分平實,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到了這幾句話里倒是顯出幾分商業競爭里的嚴酷。

萬部捕捉到這種變化,雖然是不同領域,反而覺得能和企鵝、阿里試劍又以運營出名的俞興這樣才正常。

他沒有就移動互聯網的話題延伸,只是說道:“確實是熱土與冷灶,電車這邊需要耐得住寂寞,俞總,你們碳硅集團在這種時候積極投身國內的產業浪潮是十分寶貴的。”

這也就是萬部對今日視察碳硅集團的定論了。

21世紀第二個十年里涌現出了碳硅集團這樣積極投身新能源汽車產業浪潮的公司,這十分寶貴。

傍晚五點鐘,這一趟原定于中午之前結束的考察才告一段落。

俞興等人送萬部上車。

轎車剛出廠區又調頭回來,秘書下車,快步走向俞興,聊了幾句才又上車。

“俞總,這是有什么新指示?”臨港的朱主任詢問情況。

“領導說是可以牽頭和同濟大學做聯合項目的研發。”俞興笑道。

朱主任點點頭,拍了拍俞總的肩膀,評價道:“俞總,今天這一趟視察是滿分的答卷啊。”

俞興笑著回答:“那看來,我們這段時間的工作也真的很不錯了。”

據實而答,視察是什么樣,工作也就是什么樣。

他呼了一口氣,笑著打一圈招呼:“曾總、劉總、蔡總……晚上設宴,今天我就代表碳硅集團先給大家拜個早年,預祝咱們新的一年里全都合作順利。”

寧德時代、匯川技術、精進電動等一幫被呼喊來的BOSS們笑著寒暄,也都對今天的這趟表現十分滿意。

一群人笑著先回大樓,順勢就進行一場年前的小總結。

作為臨港的副主任,朱澤輝瞧著這一幕,瞧著隱有盟主之勢的俞興和他的供應鏈盟友們,只覺心里火熱。


上一章  |  我一個后富怎么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