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力勁集團的猶豫,俞興對做電車的想法又有所調整。
之前覺得王川福的話有道理,但現在相較于資金、資源方面的壓力,還是能相對快速的推進合作更有利于最后的成功。
畢竟,自己還算能扛壓,而且,壓力也可以分導到不同公司的身上。
不過,也是直到這個時候,俞興才猛然發現自己只忙著考察和梳理國內供應鏈的情況,還沒有給電車品牌起名字。
起名……
俞興左想右想,一時間沒有躍上心頭的答案,也就打算趁著百曉生上市的功夫來琢磨品牌名字。
“力勁沒達成合作,你倒是一點也不沮喪啊。”
劉琬英過了兩天才知道先前的洽談沒有達成。
“合作是沒達成,但是,力勁方面對于我的想法是有回應的,而且,他們有個初步的評估,認為技術方面的積累是有能力做出來的。”俞興笑道,“這其實就是個不錯的消息。”
“咦?那確實不錯,那個副總親口告訴你的?”劉琬英也覺得這是個利好的消息。
“他的口風比較謹慎,流露了這樣的意思,我理解的應該沒錯。”俞興回想兩人見面的溝通,“而且,力勁不愿意做合資的子公司,不愿意拿我的錢,我覺得除了我這邊還沒定下來,這種動作的潛在意思也是表明,他們認為這種定制升級如果真能打開局面,技術完全握在他們手里是有更大利益的。”
俞興這邊出錢無疑能降低力勁集團的風險,但杜耀杰的回絕還挺微妙的。
劉琬英思考片刻,點了點頭:“有待推進,誒,你這個需要對接的方向太多了,團隊還是需要擴大規模啊。”
俞興無奈的搖了搖頭:“誰說不是呢,但是吧,又得對技術有了解,又得熟悉市場情況,可能還需要些前瞻的思考,這種疊加的要求其實還挺高的。”
他說到這里,忽然又思考道:“唔,現在難招人,可能也和我這邊沒宣布造車有關,就好像力勁集團,只有看到我投入的決心,符合要求的人才可能才會動心。”
劉琬英笑道:“俞老板這么轉動腦子,我感覺距離坐進你車里的日子好像不遠了。”
“還遠,還遠,不急。”俞興喝了一口茶,倒是也有些暢想的說道,“國內供應鏈比較費工夫,但也是值得的,有的是被別人卡住,有的是能降低成本,等到真能依托供應鏈的進步把車造出來,到時候我發發布會得一項項的說明來自國內供應鏈的突破!”
劉琬英很冷靜,沒有喝這碗雞湯,反而敏銳的問道:“你這樣搞,就不怕消費者擔心你們產品的不穩定嗎?”
俞興沒往這方面想,聞言愣了愣,沉吟道:“我們肯定要做足測試,相較于老牌廠商還得提高標準,最終才能投入使用。”
劉琬英笑道:“你確定消費者會管你們的測試,而不是純粹的一聽到就有擔憂和質疑嗎?”
俞興仔細想了想,點頭道:“好吧,確實有利有弊,測試放出來,很多質疑也還是會存在的,但新產品理應接受這些質疑,我們做到我們能力范圍內的最好,只要質量過硬,相信會逐漸讓更多消費者買單的。”
“OK,俞老板,這是我為你發布會的提前預演,不要覺得我刻薄哈。”劉琬英捋了捋發梢,笑吟吟的開了玩笑。
俞興伸手揉了揉小英的臉:“我就喜歡你認真。”
劉琬英打掉忽然往下滑的手,退后兩步:“辦公室里,你想干什么!”
俞興一本正經的說道:“摸摸貓。”
只是,很顯然,辦公室里嚴禁摸貓。
百曉生上市前的籌備工作頗為枯燥,但是,公司上下都充滿了期待。
俞興的主要精力用來處理百曉生,偶爾加班或者周末的時候安排與聆聽電車團隊的工作。
汽車的供應鏈很長,但優先級也挺明顯,對于電車而言,電池/電機/電控這三大件擺在前面,而全面梳理之后,電池已經詢問為特斯拉供貨的松下,電機與電控的領域則是已經存在上市公司,比如精進電動、匯川技術。
只是,精進電動與匯川技術方面存在與力勁集團類似的疑問,他們不會輕易為年輕人的興趣買單。
俞興理解他們的立場,暫且先存了接觸,另外,他看了一遍沒瞧見寧德時代的名字出現在市場之上,但依著印象,估摸著號稱“寧王”的它出現也不會太遠了。
松下的電池用來配合前期造車的研發,等到寧德時代進入市場,那會是不錯的共同成長。
隨著考察團隊對國內供應鏈的摸底,俞興心里漸漸也有了底,形成一個大體的推進輪廓。
4月3日,百曉生海外上市的VIE架構完成,掃清了赴美上市的股權結構問題。
這一天中午,俞興正在六樓的辦公室研究IDG方面發來的承銷商資料,忽然聽到了劉建凱還離老遠就興沖沖的聲音。
“俞總,俞總!”劉建凱沖進辦公室,拎著肯德基的袋子,嚷嚷道,“來來來,請你吃香辣雞腿堡!!”
俞興納悶的放下文件,瞧著他一臉的興奮,接過遞來的漢堡:“你發什么瘋?”
劉建凱笑瞇瞇的不說話,自己拿出一個香辣雞腿堡,狠狠的咬了一口。
俞興搖搖頭,也咬了一口漢堡。
“哈哈,味道怎么樣?”劉建凱樂呵呵的說道,“有沒有酒啊,咱喝兩杯。”
俞興沒覺得這漢堡有什么出奇,沒好氣的說道:“味道就那樣啊,我這是總裁辦,是工作的地,沒有酒,想喝等晚上下班。”
“嘿嘿,這是我用比特幣換的。”劉建凱笑道,“60個比特幣全換了,等了好幾天又從香江那邊中轉,扣掉手續費,有三百來塊錢。”
60個比特幣換了300多塊錢。
俞興吃漢堡的動作猛然停止,仔細端詳面前的香辣雞腿堡。
隨即,他把漢堡放在桌上,起身走了幾步,關上總裁辦的門,然后打開柜子,拿出一瓶茅臺和兩個一次性杯子。
“俞總,你剛才還說沒有酒啊!”劉建凱不滿道。
“不知道為什么,這個香辣雞腿堡咬起來格外有嚼勁。”俞興心里很難不浮現復雜的情緒,倒了酒,推過去杯子,感慨道,“漢堡好香好辣好香辣啊!”
他依稀記得1個比特幣后來最高的時候突破過10萬美元,也就是,劉建凱這些扔著不動,后來的價值能飆升到600萬美元。
600萬美元,折合華夏幣將近4000萬。
饒是俞興現在頗有家資,吃著這種4000萬的漢堡,也覺……香辣的過于奢侈了!
劉建凱哈哈大笑,接過酒杯,覺得俞總對自己還是挺不錯的,這過來一趟還能讓他破戒在辦公室喝上一杯。
俞興就著茅臺吃漢堡,每咬一口都覺得是咬在了金山上。
“劉總,我忽然想到了西游記,那豬八戒吃人參果沒吃出來滋味,我吃完這個香辣雞腿堡怎么忽然也有點不知道滋味了……”
“要不,你回頭再挖幾十個,然后再換一頓漢堡,我再細細的品一品滋味。”
俞興舉起酒杯,提出了建議。
劉建凱這回聽出來一些意思,大方的笑道:“俞總,你是覺得我這換虧了?以后還能升值?再怎么升值,升10倍,升100倍,我這請你吃一頓幾萬塊的東西,咬咬牙還是請得起的!”
俞興點點頭,拿出手機拍照留念,又發了條朋友圈,紀念劉總請自己吃漢堡的這一時刻。
不到十五分鐘,未來的4000萬全部被吃進了肚子里。
俞興強行按下心里的感慨,詢問近期沉迷挖礦的劉建凱:“你這挖也挖了,換也換了,感覺這種加密貨幣有沒有搞頭?”
“怎么說呢。”劉建凱說著自己的感受,“這玩意是有點意思,但全球搞這的估計也就幾萬人,最多不超過10萬吧,我這次是通過x換的美元,流程比較慢,也比較費事,如果說從簡化流程的角度來看,或許存在需求,但……玩的太少了啊。”
他搖搖頭:“對這感興趣的基數不多,我再怎么去滿足需求,又能有什么前途?”
俞興沒有反駁劉建凱,說道:“那可以先關注玩玩,我是覺得這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挺有意思,去中心化、總數固定的稀缺性,可玩空間還是挺多的。”
劉建凱確實覺得有“可玩空間”,樂呵呵的說道:“回頭我多弄幾臺電腦來挖它,至少它現在的價值是能覆蓋電費的,這也算有利潤。”
俞興不清楚比特幣什么時候會暴漲,但相信劉建凱有這樣的興趣就必然會見證它的起伏。
關于加密貨幣,他現在一方面覺得這里面肯定是擁有巨大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也在結合手里的事情來思考是否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俞興對劉琬英很久之前聊過的一個工具之說記憶猶新,錢是工具,項目是工具,資源是工具,加密貨幣自然也可以充當工具。
電車項目是一個讓資本轉成生產資料的工具,而這個工具最好能夠不止于在國內競爭。
俞興心里有個小小的還不成型的念頭,加密貨幣以后明顯在國外更有空間,以它為工具來運作開路,或許就能讓手上的東西都更順一些。
劉建凱興沖沖的來,又興沖沖的走,只是來分享自己挖礦的成績,至于什么時候做什么事,他的回答是不急于一時。
本來,劉建凱是想在微信里面幫幫忙的,結果微信被賣給阿里之后引發了地動山搖,他也就想再看看這種深刻的影響會到什么程度。
順便,他也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
百曉生按照步驟的推進上市進度,電車團隊雖然難招人,但還是漸漸成了一個超過40人規模的團隊,按照俞興劃定的方向去接觸國內大大小小的供應商公司。
四月的時間似慢實快,等到進入五月,百曉生正式與摩根、高盛達成合作,將會由它們負責承銷工作,嘗試對納斯達克發起沖擊。
徐欣作為百曉生的股東,雖說礙于擰巴的關系,近期一直沒和俞興有過什么直接交流,但不管派人幫忙把關俞興家里的水果連鎖生意,還是推薦汽車行業資深前輩去擔任顧問,實質動作上都是有良好互動的。
只是,五月份的第二天,她忽然接到被自己推薦到俞興那里的龐瑞陽的電話。
論起來,龐瑞陽與自己父親關系匪淺,屬于叔叔輩,從業幾十年都是浸淫在汽車行業,絕對是經驗豐富的資深人才。
徐欣也是苦思許久又發動關系才請來龐瑞陽,自覺對得起俞興的托請,然而……這還沒兩天,竟然就被辭了??
她接到這通怒氣沖沖的電話,連忙安撫對面:“龐叔,龐叔,你別生氣,這里面肯定有誤會,呃,這個,嗯……”
徐欣想到俞興強硬的性格與行事的跋扈,又找補一句:“俞興那人的性格不好,是比較難搞的,你別往心里去,我這就打電話罵他一通!”
電話好容易結束。
徐欣想著自己這邊的三顧茅廬,又想著長輩的語氣,心里的怒氣也在上涌,直接撥通俞興的電話,帶著怒意的問道:“俞興,你怎么回事?龐廠長是什么情況!”
俞興接到電話就估摸到是沖什么事來,平靜的說道:“徐總,感謝你的推薦,我很感謝龐廠長對我的指點,他在戰略層面對我很……”
徐欣打斷道:“別整這些虛的!你直說好了!搞這些干什么?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
俞興有些無奈:“徐總,那你讓我怎么說?說龐廠長太古板了?落伍了?跟不上時代了?”
徐欣怒道:“姓俞的!你不要以為你賣項目賺到錢就做什么都行了!你壓根在汽車這一行沒有經驗!你以為龐瑞陽多愿意去給你當顧問嗎!這是好不容易請來的!”
俞興沒有生氣,耐心的說道:“徐總,那你讓我怎么辦?我說增程路線可以做,他一口咬定不行,非要我改,我說一體式壓鑄可以做,他一口咬定不行,認為傳統的沖壓和焊接才是真理……我確實感謝你的推薦,但是,這真的調性不合,還是別讓老先生過來了。”
徐欣聽著俞興言之有物的解釋,怒氣減少一半,覺得自己可能有點冤枉他了,思考著說道:“就像你剛才說的那兩條,龐廠長都是有經驗的,也不一定你就對,這是應該需要討論的啊。”
“好,可以討論,一體式壓鑄沒有先例,雖然供應商覺得技術方向可行,增程路線很早前就有,雖然現在電池進步又能繞開變速箱專利,這些都不談。”俞興冷靜的說道,“現在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我說我要做新能源,他給我否定了,讓我去做燃油車……”
徐欣愣住了:“……”
這個……
俞興問道:“徐總,你說我這樣還怎么展開工作呢?”
“嗯……”徐欣沉吟,“唔……呃……”
“徐總,我還是感謝你的,感謝你這么費心幫我找人。”俞興姿態很真誠,“我和龐廠長也沒矛盾,只是認知存在差異,這強求不得,也就不用強求了吧?”
徐欣抿了抿嘴,只能勉強說了句:“那你說話溝通的時候也不要那么直接粗暴。”
俞興笑著答應下來:“好的,徐總。”
徐欣捏著電話,越說越覺得自己無理取鬧了。
她趕緊轉換話題,談到百曉生上市前的工作。
等到這通電話結束,徐欣反復思考,這次的退貨似乎太有道理,俞興又太像人了……
她翻著手機通訊錄里的龐叔叔的名字,不知道要如何來解釋現在的情況。
過了好一會,手機上忽然收到龐瑞陽的短信。
龐瑞陽:“是不是看不上我?是不是覺得我是老古董?我明天還會去的!”
徐欣盯著短信內容,忽然有些后悔讓這位叔叔退休再就業,能不能發揮作用且不說,身體別再給氣著了。
俞興的電車團隊在四月份接觸了很多廠商。
連帶著他自己也在周末的時候抽空去拜訪走訪了申城附近的汽車工廠,包括上汽、吉利、福特以及它們的供應商、研發中心。
俞興認為要做成電車,第一任務是從供應鏈下手,但學習和思考成熟車企的運作,這也是必不可少的。
截止到目前為止,俞興還算不錯的聲望都局限在互聯網,所以,他這樣的拜訪不是都能得到高管的接待,但不管高低,還算是管中窺豹,若有所得。
5月4號的晚上,俞興結束百曉生的工作,瀏覽電車團隊的匯報,忽然注意到來自京城的一條信息匯總,說那邊有家公司掌握了“鎳碳電池技術”,正在籌備新能源汽車的項目。
俞興想了想,撥通秘書章陽煦的電話,讓他幫忙約個時間,可以去京城交流交流,順便再看看那邊的車企。
晚上九點半,章陽煦回了電話,給出一個意外的答案。
“俞總,京城的那家東方公司拒絕了交流。”章陽煦在電話里說道,“我聯系到的是副總經理,他說公司現在太忙,沒有時間交流。”
俞興“噢”了一聲,不以為意的說道:“那行吧,沒事。”
章陽煦猶豫一秒后又說道:“但他反應挺奇怪的,我說了咱們這邊的身份,他反復問了兩句,‘哪個百曉生?想干什么?是得罪你們了嗎’……”
這似乎是知道乃至頗為熟悉百曉生的模樣。
俞興挑了挑眉:“這什么意思?聽到是我就連面都不給見嗎?”
章陽煦“嗯”了一聲,感覺對面就是這種反應。
“鎳碳電池,鎳碳電池。”俞興念叨兩句,搖了搖頭,“行了,知道了,大概是不靠譜的東西,不用管了,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有緣就會碰見的。”
他結束通話,繼續瀏覽頗多的文件。
來自申城的只是一通常規的交流詢問電話,然而,百曉生的名字在某些人的心里頗具威力。
深夜時間,京城東方財星公司召開了核心高管的會議,反復考慮問題所在。
“那個俞興想干什么?是不是盯上我們了?他手里有什么消息?”
他們不光知道百曉生,知道俞興,甚至熟知百曉生過去兩年戳破了不少騙局。
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這做了虧心事,忽然接到百曉生的電話……
BOSS馬少樺深深的吸了一口煙:“你們別急,我去申城看看這個俞興到底想干什么!”
不能坐以待斃,要主動出擊,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