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鎮世地仙第三百七十章 坐而論道,負陰抱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蜀山鎮世地仙 >>蜀山鎮世地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章 坐而論道,負陰抱陽

第三百七十章 坐而論道,負陰抱陽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7日  作者:東海鎮守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東海鎮守 | 蜀山鎮世地仙 


“道友竟主張修陰神?可行僵肉身本就是死靈轉生,已是極陰之物,若再修陰神,陰中藏陰,是否太過劍走偏鋒?”

程心瞻皺眉道。

第二天一大早,新任副教主華瑤崧找上門來,兩人相約給門中陰尸弟子撰寫修行功法。

其實程心瞻一早就開始在做這件事了,他自身便精通陰陽尸解之術,而且他現在還養著四具陰尸,所以對創法之事也頗為自信。而且他身為天一殿副教主,主管講經之事,編篡功法也是他的職責之一。

只不過如今宗內來了一位四境陰尸,也是可以稱宗道祖的人物了,那自己編篡的功法自然還是請人過目一眼為好。畢竟自己到底還是人族之身,對陰尸的具體修行細節方面肯定還是沒有人家了解的清楚。

可程心瞻沒想到,這位一來,看過自己編篡的功法后,竟然直接對陰尸元神是修陰神還是修陽神的問題提出了不同見解,這可就讓他大為意外了。因為在程心瞻看來,這是最不應該產生分歧的地方才是。

怎么可能陰中藏陰呢?這豈不有悖于陰陽共濟的大道?

于是他發出此問。

而坐在程心瞻對面的華瑤崧則是笑著反問,

“呂祖純陽之道主張要掃除一切陰滓,成就純乾。那我陰族追求陰中藏陰,以達元陰,又有何不妥呢?難不成陰陽兩儀,還有高低之分嗎?”

程心瞻搖頭,

“呂祖之道我亦不贊同。萬物負陰而抱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天地大道不在于求極,而在于共濟。”

華瑤崧聞言一愣,隨即啞然失笑,沒想到這位廣法先生竟然這般大膽,敢于直接否定呂祖,只不過談及大道,自己也是不會遷就退縮的,便道,

“「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

“行尸為陰,在藏,在入,在形,修陰神正合陰陽之理,有何不妥?若是先生擔心孤陰不生,豈不聞還有「陽還終始,陰極反陽。」之說?只要修至元陰之極,彼時陽氣自生,依舊可成大道。”

程心瞻還是搖頭,反駁道,

“「陽還終始,陰極反陽。」之說不假,但修至陰極又哪里是一句話的事。在修至陰極之前,行僵一身陰氣,必然滋生心邪,這跟修純陽者易動肝火一樣,是難以避免的,也是修行路上的妨礙。

“依我看,負陰抱陽,以形為陰,以神為陽,才更符合陰陽之理,也能讓行僵走的穩、走得遠。”

華瑤崧聞言笑了笑,如果這位廣法先生是要單論陰陽之理,那自己可說不過他,也懶得跟他說。但如果這位的本意是落在行僵的修行與前途上,那自己還愿意跟他論上一論,遂道,

“先生又非陰族,如何知道修陽神對陰族更有利呢?”

程心瞻聽得這話,頓時就想到了「子非魚」的典故,不過自己可不能像南華真人一樣以「子非我」答之,不然今天就論不出個所以然了,他道,

“我修尸解法,曾有化身三具,分為木、水、火三性,目前木火兩身猶在用之,另外借尸還魂之術用起來也頗為熟稔,而無論化身還是借尸,用的都是陽神。貧道亦點有陰尸四具,如今均是金丹之境,高者已達六洗,所修皆是陽神,不曾有過差錯。”

華瑤崧聽到這話,馬上就反應過來了,她笑道,

“敢問一句,先生的化身、陰尸,跟腳資質都如何呢?”

程心瞻聞言一愣,然后皺眉,他明白華瑤崧要說什么了,但還是如實道,

“跟腳都很不錯。”

實話實說,無塵蓮、業火蓮、七節杖,以及旱魃、兜蟲、青面、射蜮,確實沒有一個是資質差的,換句話說,資質差的也到不了自己手里。

“這便是了。”

華瑤崧點點頭,說,

“先生仙門出身,本身精通陰陽大道,自身所修陽神之法也定是玄妙非常,化身、陰尸無不上佳,因此無論是先生以陽神入駐還是自修陽神,這都不成問題。”

程心瞻知道,華瑤崧的下一句就是但是了。

“但是,陽神非一日之功,要想修陽神,那從真靈到魂魄,再從魂魄到元神,這一條修行路都要貫穿陽性,就比如食紫這件事。

“可先生應當也知道,天下陰尸,跟腳不凡者終究是少數。絕大多數的渾噩行僵,自土地中醒來,一身的陰氣,身軀腐敗者也不在少數,這樣如何能食紫,如何能觀陽?如果按先生的法門來修,行僵心邪是有可能被消除掉,但長此以往,怕也是性命難保。”

華瑤崧認真道。

而在華瑤崧問及自己的陰尸資質時,程心瞻就已經想到了她接下來要說什么,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確實,自己長久以來接觸的就沒有資質太低的人,倒是讓自己忽略了這個問題。

此刻,他眉頭微皺,道,

“只不過,孤陰雖然入門簡單,但越到高境,弊端就會越明顯。”

華瑤崧則道,

“先難還是后難的問題,哪家法統都有。如果先生是要培養精銳,擇優而選,那以「負陰抱陽」法自然沒問題。可如果是要普渡陰族,廣行善事,貧道建議還是按「陰中藏陰」更合適。”

程心瞻還是皺眉,襲明派的立派根源和教義就注定了本宗自然是要普渡陰族,廣行善事的,但「陰中藏陰」之法又讓程心瞻感到十分別扭。

華瑤崧看著程心瞻的神情,說道,

“先生不必苦惱,世間諸般法統會都面臨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將弟子分為外門、內門,若嫌不好聽,稱作負陰道與抱陽道也成,只是一個名字而已。跟腳差些的,修負陰,跟腳好些的,修抱陽,這樣如何?”

華瑤崧現在是紫峒殿副教主,主管納新、選任之事,分優劣而因材施教本就是她的分內之事。

程心瞻還是沒有馬上應下來,猶在冥思著。

華瑤崧見狀,也不催促,不過她也并不相信此人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這位聲名赫赫的仁惠廣法先生鉆在牛角尖里不肯出來,那就有些叫人失望了。

程心瞻腦中思緒萬千,想著兩全之策,他實在不愿意實施華瑤崧口中的無奈之舉,因為這樣無疑是掐斷了普通陰尸的上進之路。

五指不齊,各有所短,資質影響修行,這當然是天經地義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因為資質問題在修行之初就把一個人的修行功法和未來的路給框定死了,這又是讓程心瞻難以接受的。

“道友!”

片刻之后,程心瞻兩眼一亮,終于張口了。

“先生有何高見?”

華瑤崧也是略帶期盼的看過來,如果有兩全其美之法,那自然是更好,兩人所論只是想讓行僵有個更好的歸宿,并非是要較個高低。

程心瞻道,

“真人生非異也,善假于物;至道本無奇也,借假求真。既然陰尸形陰,不好納乾陽,那這樣可好。我們效仿有些生靈與法統,給門下弟子定一個本命法寶的說法。”

“本命法寶?”

華瑤崧反問了一遍,這個概念并不罕見,許多妖族異種都有,把自身的某個法韻最足的部位給取下來,煉成法寶,隨著自身修行一同進階,而且還能反哺自身。比如蛟族就喜歡把自己的角給煉成槍棒,犬族就喜歡把自己的牙給煉成刀劍。除此之外,人族也有很多法統有本命法寶的說法,比如本命箓、本命蠱、本命印以及本命飛劍之類。

這種本命物有好有壞,好處是威力大,進階方便,指揮如臂。壞處就是過分依賴外物,導致對肉身命藏以及法術神通的鉆研就會少些,另外,一旦本命物損毀,對自身的傷害是極大的。

“對,本命法寶。”

程心瞻點點頭,說道,

“讓門下弟子定一個本命法寶,比如符箓。如果覺得入門時難以抱陽、畏懼抱陽的,便先修負陰,但要領一個陽符命寶,代為采食天地陽氣,貼身放著,日夜為伴,但又不至于到灼燒身體的地步。

“待修行一段時日后,比如到了二境中期,考慮結丹之事了。此時肉身已經較為穩固,同時因為本命陽寶的存在,對陽性也不那么抗拒了,便試著引魂魄出竅,落入陽符之中,改陰為陽。并且因為前面已經花費了時間來培育陽寶了,這時候再來改陰為陽也不會浪費多少時間。

“假如到了二境之后,還是畏陽如天敵,跨越不了心中的坎,那也就不強求。宗門把陽符收回來,另授以氣息純凈的陰符,換一個本命符,也算是對這些年白費光陰的一些補償。

“這些收回來的陽符,我們將其洗去個人氣息,只保留陽性,然后再換給一開始就修抱陽道并持之以恒的弟子。”

程心瞻頓了頓,眼中神采愈盛,越說越覺得可行,繼續道,

“一開始選修抱陽道的弟子,要么是心氣高,要么是資質好。但是,正如道友所說,陰尸形陰,一開始就修陽性真靈,攝紫食陽,肯定容易傷神,所以入門時給這些弟子發放陰符。

“這些弟子白日食陽,如果損傷了魂魄,到了夜間可以祭陰符用以療養。等到了二境決定道途的時候,對于那些堅定要走抱陽道的弟子,便收回陰符,授以陽氣飽滿并氣息純凈的陽符。對于那些長年以來難以忍受陽性氣息的弟子而言,此刻便可引魂魄出竅,落入陰符之中,改陽為陰,繼續修行。

“這樣一來,因為有陰陽兩道互補流通,也不會浪費這些弟子多少時間,宗門也不會花費太多額外代價。但是卻給了這些弟子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不必因為自己的起步資質而錯付了大道前途。

“道友,你看如何?”

程心瞻看著華瑤崧,眼中飽含期待,這個想法是源自于自己抽陰骨陰血煉「幽都」之舉,飛劍純陰,肉身純陽,正是負陰抱陽之局。同時又參考了一些三山符箓的特點,加以細化而成。

而華瑤崧如何看?她自然是驚為天人!

如此一來,始冒進者有退路,始心怯者有跳板,人人都有機會,人人都有選擇。關鍵在于陰陽互補,于弟子而言沒有浪費時間,于宗門而言沒有浪費寶材。

何等奇思!

而且這種奇思不是創造一道法術那么簡單,這將成為一個體系。換句話說,憑借這個體系,這位如此年輕的道長就已經可以稱宗道祖了!

「仁惠廣法」,果然,這世上就沒有上錯的尊號,果真仁惠,果真廣法。

華瑤崧起身,盈盈一拜,口道,

“我為天下陰尸謝過先生,從此天下陰尸修行便多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程心瞻連起身,繞過桌案,扶起仙子,口道,

“道友謬贊了,這還只是起了一個頭而已,若真要成事,還離不開道友的參與。道友看這樣可好,你來編負陰篇,我來創抱陽篇,先把三境前的功法造出來,然后我們再互相閱改,然后成書,再交由教主定論,如何?”

“如此甚好。”

華瑤崧自然是點頭應下,同時心中感嘆,自己拜入襲明,這條路是走對了。

無論為人為尸,肉身終有朽壞之時,但世上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自己孤身一人時,謹遵恩主教誨,不曾吝嗇行善救人,但那終究只是小恩小惠,不敢奢想大德大功。這次才拜入襲明派,便能參與到惠及廣大行僵的立言中去,倒是真叫人振奮。如果往后能借大派聲望,再把青囊之道傳播開來,那自己此生也算是無憾了。

兩人重新落座,程心瞻想起一事,順勢問道,

“道友,說起陰陽之寶,我想問一句題外話。”

“先生請講。”

“不知道友可知這樣一件法寶,乃是一張法網,網眼如目,能睜能閉,數以千萬計,目發幽碧之光,其神森冷陰寒。”

程心瞻忽然問起,因為想起來眼前這位可是一尊貨真價實的四境古尸,成名已久,不知對妖尸谷辰的魔網可曾有過耳聞。

“碧目天羅?”

在本書第二百二十四章中,曾提到元神的修煉層次為人神、陰神、陽神三個階段,其表現分別為:人神不能長時間脫離軀殼、陰神可以夜游或居于地底幽冥、陽神可以脫離肉身哪里都可去。(具體可回看原文)

但在寫本章時發現,此境界劃分與元神本身的陰陽屬性易產生混淆,故將元神的三個境界改為守一、夜游、日游,也即守一神、夜游神、日游神,前文已改,后文也將按此行文,特注。


上一章  |  蜀山鎮世地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