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鎮世地仙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鳩夜翔,落羽露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蜀山鎮世地仙 >>蜀山鎮世地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鳩夜翔,落羽露骨

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鳩夜翔,落羽露骨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5日  作者:東海鎮守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東海鎮守 | 蜀山鎮世地仙 


程心瞻隨著引路的仆役來到山腰位置的一處宅院。

瘦道人的想法正中他下懷,這群魔頭狗咬狗,打的越兇越好,兩邊死的越多越好,自己出出主意挑撥挑撥還可以,在場鏖戰卻是不必。

而且此時此刻,程心瞻也無心他處,更關心自己的心府里到底是怎么了。如今到了島中央的筆架山,心潮涌動的激烈程度勝過初登島時的十倍!

這么放任下去,程心瞻安不下來心,他一定要弄個明白。

歇息到晚上,程心瞻走出宅院,此刻地陰島上的藍光更加顯眼,一切事物在藍光水波之下都顯得陰幽幽的。

他此刻有地陰島的令牌,有瘦道人親口封的摘星殿軍師身份,心中的顧忌要少很多,所以大搖大擺往島嶼的西岸走。

不多時,他飛過邊沿的護山大陣,穿過鬼霧,落到不遠處的環島上。

在這里,目光終于不再被陰沉的黃黑色鬼霧所遮擋,取而代之的是壯闊的海月夜景。大如車輪的明月高懸天上,皎皎寒光傾瀉而下,落于海波之上,碎成一水流銀。

眼前豁然開朗的同時,潮聲入耳,如呢喃輕歌,舒人身心。濃郁的水汽順著吐納被吸入肺腑,沁人心脾。這也使得程心瞻心中的煩躁稍微褪去了一些。

他環首四望,這里果然和火龍島情況一樣,每到月晴之夜,環島上總是坐著不少人,面西而望。

程心瞻也把目光放到西方,那里的月光似乎分外明亮,把那塊的輪廓照著的清清楚楚,目力好些的人,甚至能借著月光看到那里的山形樓影。

那正是神州大陸。

而在那一片黝黑岸影中,又有幾處華光十分耀眼,普陀山、彌陀凈寺、隱龍山二庵、等慈禪寺等等,在會稽沿海連成一片,禪光長明,實在是個海天佛國。

程心瞻找了一個近處無人的空地,盤膝而坐,面向大海。

等風來。

地陰島內光照不入,風吹不進,要想觀風,只能來島外。如果今夜有風,那自己就該得到一個答案。

祖師在《鳥占》里說,「數用則神疲,神疲則不應。」,而且占卜也有諸多限制,占高境折壽,占自身折壽,占死人折壽,占不義折壽,占嬰兒折壽,占不信折壽,占陰私折壽,占壽數折壽,連占折壽,多占折壽,妄占折壽……

所以程心瞻自從學會風鳥占卜之術后,用的就不多。

占過一次天時,占過兩次友人,其中一次是為聞師,算是占高境,因此折損了壽元。而他今晚要做的,則是占自身,也是折壽之事,但不占,他這心里總是不踏實。

夜至亥時,起風了。

程心瞻毫不猶豫施展法門,懷揣著心中疑問,抬眸去望。

于是,他便看見風中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只白色的鳩鳥,白鳩毛羽不全,露出了腐骨,眼濁無神,似乎是個陰靈。而且奇怪的是這白鳩兩翼皆折,正隨風飄搖,一副身不由己的樣子。

鳩鳥之影轉瞬即逝。

程心瞻瞳孔驟縮,心頭一震。

白鳩夜翔,落羽露骨,主祖宗受難,流離祖冢,尸骨不寧!尸鳩兩翼皆折,隨風飄搖,表死者無力,任人擺布!

針扎似的刺痛,讓程心瞻不自主閉上了眼,血淚從兩眼內角流了出來。

“噗——”

心血逆沖,喉間涌上一口腥氣,程心瞻張嘴一吐,啐出一口血來。

這一眼,同時占了自身與死人。

程心瞻稍作調息,疏通血氣,待再睜開眼時,眼中的血絲已經消失了。他又彈出一粒火光,把地上的血跡也給燒了干凈。

他長出一口氣,他明白了,他想明白自己心血來潮的源頭了。

這座尸島上有自己的祖宗尸骸在!

自己的心血來潮,不是因為什么火龍之寶、陽火靈焰,也不是有什么昴宿遺物或是天機示警,這和修行上的一切事情都無關,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血脈本身。

程心瞻著實沒想到。

他自覺心思縝密,修行多年少有完全在他預料之外的事,但今天這件無疑是其中之一。

他明白,這和自己內心深處的下意識回避有關。

自己是父母收養來的,自己的祖宗,不姓程,姓朱,乃當朝國姓。

而在鳳陽皇陵里,從尸仙金銘子的口中,程心瞻更是親耳聽見了自己乃是開國懿文太子的后人。但是,初入仙山時,他翻來覆去讀過無數遍的《萬年通史》教會了他一個道理——跟世俗王朝牽連過甚,易結大因果!

古往今來,確實有人在這樣的大因果中超凡入圣,一步登天,但是,程心瞻看到,更多的人是被紛亂的紅塵所牽扯,從而仙路斷絕,化作枯骨。

所以,自打修行以來,尤其是在鳳陽皇陵回來之后,程心瞻就一直在心中暗暗警告自己,千萬不要與朱明皇室扯上關系。他也一直專心于修行,從來不想著去探究自己的孤兒身世之謎。

也正是因為如此,由于長久以來的對自己身世血脈的刻意回避,所以在他出現心血來潮時,他反而忽略了這個可能性極大的原因。

但現在,占卜結果擺在眼前,也就容不得他再回避了。

而在接受了這樣的結果后,他也是瞬間就想到了另一件事——主持地陰島護山大陣的帝尸!

過往的種種在他的腦海中一一浮現,這些往里日他下意識回避的記憶此刻全部串聯起來,他感覺一切都撥云見日,水落石出了。

三尸建教時,以地肺玄黃氣護島,阻攔諸多正道高手。承初真人曾說,三尸分屬癸水、丁火、乙木,天下陰尸親土,故能操控地肺玄黃氣,但不應該能與元君法相相抗衡,因此判斷島上還有一具己土帝尸。

自己首次進入明治山尸墳時,師尊說,帝尸能統領天下群尸,易起禍亂,因此收鎮帝尸是明治山之職責。

《青蚨化生經》里說,帝尸者,非帝王葬于龍穴又逢所傳正統大宗龍脈凋敝而不可成。

再者,當自己將承初真人的斷論轉告師尊后,師尊卻讓自己不要插手,由她去解決,并冒險進出地陰島兩次。

直至今日此時,自己登島之后心血來潮,占卜后認定為祖宗受難,乃是有朱明皇族的尸骨流離祖冢,不得安寧所致。

當這些信息都串聯起來,那結果就很明顯了。

建文帝!

讓自己心血來潮的祖宗尸骨是建文帝,同時也是助三尸操縱地肺玄黃氣阻攔正道高手的己土帝尸!

帝尸難得,非帝王葬于龍穴又逢所傳正統大宗龍脈凋敝而不可成。

對于前者,神州遼闊,地大物博,找一處龍穴還真不是難事——就比如自己現在身處的地陰島,乃是會稽地脈與東海海脈的交匯之處。地脈入海是為飲水龍,海脈上陸是為曬角龍,所以此地還不僅僅只是一處龍穴那么簡單,而且還是一處世上罕見的雙龍爭珠之地,拿來養育帝尸,是絕對夠格的。

而相比于前者,后者則是更為罕見,正統大宗龍脈凋敝——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便是亡國斷姓或是失宗絕祧之君!

想要成為帝尸,帝王生前須得是大一統帝國君主,蕞爾小國自然不算,那自始皇帝以降,導致亡國斷姓或是失宗絕祧的君主便不多了,至于亡國失宗后還下落不明尸骨無蹤的帝王,那更是屈指可數。

偏偏明初就有一位。

敗宗絕祧以致正閏移位的建文帝,失皇位后下落不明。

誰能想到,奉天靖難四百年后,永樂皇帝窮盡一生搜尋不得的建文尸身竟然會出現在神州海外的魔島之中?!

現在想來,作為明治山主,師尊對失蹤的帝尸肯定是一清二楚的。所以當時師尊就應該是猜到了三尸島內的帝尸就是建文帝,同時也知曉自己的身份來歷,這才不讓自己來插手這件事的。

而在真相大白所帶來的震驚之余,程心瞻自然是憤怒。

金銘子前輩說自己是懿文太子之后,而懿文太子的子嗣里也只有建文帝和吳王有后,今日解帝尸之疑云,那自己無可爭議便是建文帝的直系后人。

祖宗尸骸受魔頭擺布!

這是何等奇恥大辱!

風鳥之象已然表明,祖宗身死難安,處于任人擺布之境,這就足以說明祖宗并非自然尸變啟靈來此,乃是被人有意抓來,困于島中,作為護島大陣的陣眼!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程心瞻心府中的血河愈發激蕩,心火燒府,怒氣填胸。但他面上依舊沒有流露出任何表情,仿佛還在享受著海風。他知道,自己此刻還在魔穴之中,他知道,以自己如今的境界,怒火是燒不掉五境道場的。

他緩緩吐納,將這份怒火壓下來,然后起身回到了魔島之中。就好像出島這一趟只是為了透透氣,看一看神州東岸的海天佛國夜景而已。

程心瞻就像個新來的看客,回地陰島后又在島內逛了一圈,到黎明了才回到云蓋山住處,入屋后開始靜坐冥思。

大致走遍了地陰島,他現在確信祖宗尸骸就在這島中央的筆架山地底,在這里,心府血河的涌動是最劇烈的。

至于在山下地底的具體位置,得要潛入地下才能看到了。而在五境道場,遁地潛行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自己三道元神、三具身軀。在入海之前,就分出去幽精元神,駕馭著竹杖化身,在崀山襲明派管理教務。兩個半月前,爽靈元神持玄機無漏符在青伯的接應下進入了火龍島離淵火穴,然后自己和青伯里應外合,又把火蓮化身送了進去。現在,在玄機無漏符和青伯的遮掩下,爽靈元神駕馭著火蓮化身在火穴中煉法,并參與到火龍島未來護山大陣的營造中去。

只余胎光元神駕馭肉身本尊來到了地陰島。

現在憑著自身境界,以變化之術加上重新精煉后的「八寶云光帕」,瞞過四境不成問題。如今在五境道場上,只要不引起谷辰的過分關注,也不會暴露。但是,想要憑此在這島上遁地搜尸,那顯然是不現實的。

自己需要新創一道專門的遁地潛行之法才行了,不說遁速如何,攻伐如何,最要緊的是,要能藏匿氣息,要絕對的穩妥。

該從何處入手呢?

遁術的話,自己現在所學有五行土遁、虛空法、離火劍遁,天光化虹術。

和潛地相關的,「黃極正戊煞」的包容兼和之性、「都天流己煞」的土行轉化之性、「白眚無常煞」的穿土過風之性、「蟄龍陰涎煞」的潛幽蟄伏之性,好像都能派上用場。除了這些親和大地的真煞之外,當然還有尸解道的假死閉氣之術。

仔細想想,這些都有用處,可是好像都不足以瞞過五境的探查,似乎還缺少一個引子,把這些都串聯起來,融為一體。

程心瞻眉頭微皺,他下意識覺得自己身上應該是能找到一個這樣的引子的,可偏偏又一時間想不起來。

遁地,潛行。

遁地,潛行。

程心瞻反復誦念著這兩個詞,總覺得窗戶紙就在眼前,一捅就破了。

可偏當他費勁去想,去追逐那一道似有若無的靈光,卻就偏偏捅不破這一層薄薄的窗戶紙。

仿佛只是一個眨眼,但已經是一個白天又過去了,程心瞻知道,再這樣下去容易鉆牛角尖,必須先放放思路才成。

于是,他將創法之事暫擱,轉而內視自觀,看起了內景世界。

身處筆架山,心府里的血河激蕩的厲害,奔騰如龍。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心府這段時間還一直在噴涌著太陽丙火灌入絳宮之中淬煉先天精氣真華,此時受到心血激蕩的影響,連丙火看起來也要比往日里更為兇猛一些。

此時看向心府,便好像一條赤龍在火海中騰飛,頗為壯觀。

之前程心瞻不知心血激蕩的原因,所以不曾強行鎮壓這股血氣,怕錯過了什么。此時知道了原因,他就更不會去鎮壓了,以免失去了對祖宗尸骸的感應。

心血長時間激蕩不寧,這肯定是不利于心府的,但好在程心瞻不久前才經歷了龍雷淬體,還著重淬煉了蘊含有龍血的心府,所短時間內應當無恙,等確認了祖宗尸骸所在,便可以撫平這股悸動了。

然后,他的目光隨著心火來到絳宮,此時,原先像云霞一樣稀散朦朧的先天精氣真華已經宛如一朵蠶蛹絲團,發著晶瑩剔透的光,比最初小了十倍不止,離凝成先天精種已經越來越近了。

隨后,他又看向了先天精氣真華上面的命輪,看到了自己昨夜施展鳥占的代價——八年壽元已逝。與此同時,三道元神,兩道離體,分散各地,這也使得壽元流逝比平常要更快一些。

不過程心瞻見狀,倒也沒有太大的感覺,這么多年修行過來,他已經學會了自己去判斷,也明白了一些事:

壽數,歸根到底只是一個數,終究還是要看在這壽數耗盡之前,自己所作的有意義的事情夠不夠多。比如為友護法,比如為祖收尸,做這種事情就不必介懷代價。再比如三神分作三事:教化、除魔、誅惡,相比于壽元走快了一些,這是完全值得的。

就譬如蟬,慷慨高歌一年,便勝過地底十七年無數。

——等等,蟬?

就當程心瞻腦中閃過這句話時,他忽然一愣,意識到了什么。

十七年蟬?

他恍然一笑,窗戶紙破了。


上一章  |  蜀山鎮世地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