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遍集地煞,御龍牽車(5.4K字,月初求月票支持)
第三百五十七章遍集地煞,御龍牽車(5.4K字,月初求月票支持)
火龍島外,十余里處,海面上浮著一只巨大的螃蟹。
而在螃蟹的背上盤膝坐著一個人。
這時,此人忽然睜開了眼,俯身向前,伸手沒入海水之中。
海中,一道無形劍光從遠方悄無聲息的穿梭而來,在觸及到此人手掌的瞬間,便沒入其中。
收回飛劍,程心瞻拍了拍身下海獸,大螃蟹便擺動起爪子,往火龍島游去。
上了岸,程心瞻打開尸袋,收了螃蟹,直往多寶衛走去。
從黃硫島歸降火龍島至今,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如今程心瞻在火龍島也算是是小有名氣。
每次領新人出戰,他所領隊伍的傷亡數目總是五衛里最少的,而殺妖數目又是五衛里最多的。那些活下來的人與尸,對他的領導有方也是推崇備至。
另外,就在前幾日,他竟然將三境青面鬼的尸身孕育出了靈智,這再度讓他聲名遠播,甚至是傳出了伏牛衛,連大護法魏黎陽以及新上任的苗護法都聽說了,想要招攬到自己的麾下,但是都被唐余生嚴詞拒絕了。
所以,在他去多寶衛的路上,迎面見了人,都是別人主動來招呼他。
程心瞻來到了多寶衛的「金鱗樓」,這里是離火海的聚寶之所,離火海屬下,都可以憑功績與珠貝在此換寶。另外,多寶衛名下,還有以物易物的「兌珍樓」、以寶物抵珠貝以及寄賣的「典當樓」、修補寶物的「繕物樓」、競拍叫價的「奪寶樓」,林林種種,花樣百出,這也是為何多寶衛在掌事院里能排到第二的原因。
金鱗樓里又分法寶、罡煞、丹藥、山珍、海奇等等不同門鋪,程心瞻來到罡煞一鋪。
這里雖然叫罡煞鋪,但看懸掛的商單,天罡那一欄下面依然是空空蕩蕩,只有地煞欄下面還有條目。
他放眼望去,相比上次來,也沒有什么變化,還是那些。這些地煞論銖賣,既可以憑功績換,也可以用珠貝買,但如果使用后者,那是天價。
程心瞻在這兩個月里獲得的功績不少,尤其是唐余生把黃硫島歸順的功勞也分給了他一些,這讓他一躍成為新人里最富有的那個,所以此時他自然是選擇以功績換取。
八種地煞按所需功績的多少,從高到低排列:
「下泉陰獄煞」;
「穢土腐水煞」;
「陰墟鬼燈煞」;
「奔潮排云煞」;
「紫火爛桃煞」;
「寒鸮陰風煞」;
「汐月幻波煞」;
「化骨凝血煞」。
這榜單上有不少程心瞻熟悉的地煞,他也大概能猜出來來歷:「穢土腐水煞」應該是滇苗兩地傳來的;「陰墟鬼燈煞」肯定是從徐氏鬼國那里換來的;「寒鸮陰風煞」則常見于兩隴一帶的魔教,「紫火爛桃煞」更不必多說,南荒流過來的;「化骨凝血煞」,則是河潢血神教的特產。
至于「奔潮排云煞」和「汐月幻波煞」,一聽就是當地的海煞。
從這副榜單上,也能看出來如今各地魔教的交流有多密切。
銷量和價格均排名第一的「下泉陰獄煞」程心瞻之前也專門打聽過,應該是谷辰找到了一處秘境,得到大量此煞。此煞相傳原產于地底九泉之一的「下泉」,正是攝古伏尸之地,相傳為地底尸國。此煞也是現世極少讓人誤以為是已經老死的煞,但隨著谷辰之手再次回歸視野,這也是最為滋補陰尸的煞。
榜單上每一份地煞的定價都極高,但排名卻沒什么問題。
前兩名的「下泉陰獄煞」和「穢土腐水煞」都是和陰土陰水相關的煞,陰土對陰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陰水在海上也是用處廣泛。第三名的「陰墟鬼燈煞」是陰土陰火之煞,由于赤尸乃是當今天下成就最高的丁火之尸,所以有許多火尸來投也就不奇怪了——比如青伯。
第四名的「奔潮排云煞」是榜單中唯一的陽煞,可以催浪發潮,崩山排云,在海上的威力極大,故而也頗為搶手。
第五名的「紫火爛桃煞」程心瞻自然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此煞出現在離火海的原因以及在離火海受歡迎的原因都是一樣的,和第三名的「陰墟鬼燈煞」差不多,乃丁火地煞。而且,由于「紫火爛桃煞」是一道新煞,量大,所以比之「陰墟鬼燈煞」要便宜不少。
排名后三位的「寒鸮陰風煞」、「汐月幻波煞」以及「化骨凝血煞」,就都屬于陰尸可用的陰煞,拿來煉法與煉器威力也都不錯,但是與陰尸一族的契合性就不太高了。
“賴爺爺,您來了,您看看可有中意的?”
鋪子里的掌柜看到是賴有德來了,便立即點頭哈腰笑臉相迎。
他自是認得這位賴老大的,畢竟是最近風頭正盛的人物。而且此人也來看過好幾次罡煞了,可就是不買,這讓他有些腹誹。不過,他也不敢說什么,除了此人是實打實的三境之外,他還知道此人與車掌事關系也不錯,就是不知道怎么攀上的關系了。
不過這次,程心瞻就不是只看不買了,他看著榜單,計算了一下這兩個月以來所得的功績,想著應該剛好夠,便指著榜單道,
“一樣兩銖。”
掌柜聞言瞪大了眼,雖然他自己只是一個二境小修,而說話的是一位三境大修士,可他此時還是忍不住低聲提醒,
“賴爺爺,沒見過這樣買罡煞的,一般都得是五銖起。而且五銖的真煞也只能用來感悟法意,做不了實事,就這,感悟法意還不一定能成,多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您要是想淬丹、煉法或者是煉器,那起碼得要半兩左右才管用哩!
“小的多嘴,建議您把這些功績拿來只買一樣興許更穩妥些。”
程心瞻自然知道掌柜說的是實情,不過,自己拿煞感悟法意,三銖都是綽綽有余了,另外,自己有別的考量。
所以他遞出了自己的令牌,臉色帶著笑,聲音卻是毋庸置疑,說道,
“就這些。”
掌柜見狀,只能稱是,接過令牌,扣除功績,然后轉身去給程心瞻拿煞。
他手上動作利索,但心中卻是鄙夷著。心道果然是黃硫島來的土包子,一輩子沒見過煞,如今攀附上火龍島,入了三境,一下子成了暴發戶,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煞。
但省錢買這樣的微煞有什么用?就像那些寶藥,難不成不用買,聞一聞就能有藥效了?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的道理也不懂,鄉巴佬就是鄉巴佬,做事就是小家子氣!
“賴爺爺,您的煞好了。”
掌柜的轉過身來,又是堆起了笑容,把程心瞻的令牌還了回來,然后恭恭敬敬拿著一個托盤,里面放著八個鉛瓶,都是拇指那般大的最小號的鉛瓶。
程心瞻揮袖在托盤上拂過,把東西收好,然后轉身離開。
他剛出金鱗樓,便迎面撞見了車良才,他躬身行禮,車良才上前來扶,然后把臂相談了好一會,程心瞻才告辭離開。
回到洞府,程心瞻按例先祭出「八寶云光帕」遮掩,然后才把袖子里的東西全拿出來。
八個小鉛瓶。
這是剛從金鱗樓兌來的。
七個大鉛瓶。
這是方才車良才給的。
在這里面,有「下泉陰獄煞」一兩、「陰墟鬼燈煞」一兩半、「奔潮排云煞」二兩、「寒鸮陰風煞」一兩、「汐月幻波煞」二兩。這五種金鱗樓榜單里程心瞻沒有的地煞,車良才都給了,而且分量不少。
除此之外,程心瞻本身就有的「穢土腐水煞」和「煬石蒸土煞」車良才也給了,而且每一樣都接近二兩。
罡煞難得,即便車良才執掌多寶衛,但海上不比陸上,魔道也不比正道,這些地煞已經是車良才這些年自己換來的以及能通過手段貪墨來的所有積蓄了。
程心瞻其實都不必花功績去換,但他今日非要多此一舉,將身上所有的功績都花掉,只是為了掩人耳目。等日后施展法術或法寶時,不經意流露出了這些地煞的法意,也好有一個借口。
然后,他又拿出了三個鉛瓶,只不過這些鉛瓶的風格就和旁邊的十五個魔門鉛瓶不一樣了,形態更圓潤,花紋更優美——這是他從宗里兌換來的。
魔頭治理宗門的這一套,都是從正道大宗里抄過來的,簡化一下,再改一改,就成了自己的了。魔門里有金鱗樓,能拿功績換寶物,三清山里自然也有類似的機構,并把「功績」叫「點數」。而且相比魔門,仙宗里點數的賺取要更合理、寶物的分門別類要更清晰,種類更是要多得多。
在程心瞻這一代里,馮濟虎是有名的揭榜大王,最會領取宗門任務賺取點數和金銀,甚至連程心瞻入山,都是他接了溫素空的任務。后來到了浩然盟,依舊如此,馮濟虎點數賺的足夠多,并以此換了自己結丹的靈罡。
但即便如此,馮濟虎賺取的點數跟程心瞻比起來也是九牛一毛,程心瞻甚至都沒認真數過自己的點數到底有多少。
在他修行的早期,倒是賺過點數,兌過點數,但那時賺來的點數也少,只能兌換一些低階的法器和書籍。值錢的東西都買不起,以至于陪伴他多年的洞石還是從鄱陽湖江家那里得來的。
反而是等到他后來玉牌中的點數暴漲,想換什么就能換什么的時候,他卻是再也沒去兌過了。
這里面有原因。
他的第一次點數暴漲,是發現了中都皇陵地下的金麒麟。不過當時他已經破例在雷府修行,學樞機山的法術,任務歸來后掌教又賜下了蓮子,并且有了這些獎勵后也沒有克扣他的點數。
第二次是白玉京揚名,為師門爭光,點數又是大漲。但同樣,他回來后,師門賜法劍、賜旁聽投劍山和白虎山,給了許多獎勵,也沒克扣點數。
至于后來的獻人參果核、勘破天師印、滅武陵魔教等等,乃至最近的迎龍王,他做了許多大事,宗門點數像流水一樣打到他的玉牌里,更別提還有萬法經師、梨雪山主、白虎使這些職位的日常俸祿。
只是與此同時,他每次立功后,宗門對他的額外賞賜也是難以估量的,光是蓮花福地八脈的典籍法門不設限并加萬法經師銜,這種待遇也不知能值多少點數了。
而且,宗門也從來沒有要求過他去做什么,分派過什么任務。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山里都是支持。
程心瞻深知宗門對自己的優待,所以玉牌中的海量點數他也從來沒有去兌換過。他要是換的多了,歸根到底,也是與同門爭財。
宗里有兌池,有寶庫,有秘庫,對于很多同門來講,物美價廉的兌池就是他們獲得上品寶物的唯一渠道了。
而程心瞻不一樣,他的資源渠道比一般的同門多多了,寶庫和秘庫的東西都是常拿的。真要缺什么重要的東西,比如雨罡,比如肝府木公的觀想圖,比如太乙救苦法門,比如左眼陽殿的瞳術,他都是直接去找長輩要的。
所以他更不會讓自己去撈兌池里的寶物了。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命運早已和宗門的氣運緊密耦合在一起了。所以,他平時想的更多是為宗門帶來什么、給道門帶來什么、給正道帶來什么,以及,給這片土地帶來什么。
不過,程心瞻不知道的是,也正是由于他太知道分寸,心懷同門、心向師門,所以反而讓宗門越不吝于嘉獎他。
話說回來,為何這一次又拿點數換了幾個鉛瓶呢?
一是因為這幾道煞要的量多并且時間又急,自己只能求助師門。
二是因為這件事實在太小。自己就想要幾道煞,難不成還要去找教主、山主這種級別的人嗎?那倒顯得自己在使喚長輩,有些不知所謂了。
和叔寶相認后,程心瞻了解了此蟲的本領后,與蟲兒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叔寶,你的牽車丸,能否牽動護島大陣里的錦龍龍尸呢?”
“啊,龍尸,四境的錦龍,那就需要很好很好的牽車丸了。”
“那怎么才能煉出這很好很好的牽車丸呢?”
“那叔寶就需要吃很多很多的土煞、金煞和龍煞才行。”
“很多很多是多少,車良才管多寶衛,那里的地煞也不夠嗎?”
“不夠,不夠,還要更多,非常多!”
程心瞻自身的土煞還真不少,并且具備土煞中最頂級的「黃極正戊煞」和「都天流己煞」,只是這兩種煞在程心瞻體內也是極為稀少,他倒是可以一樣凝出一滴來給蟲兒嘗嘗味,多了就拿不出來了。
前些日子唐余生贈了一道「煬石蒸土煞」,但份量很少。
除此之外,「穢土腐水煞」、「嵏巒千鈞煞」、「孤煙蔽日煞」都還有一點可觀存積。
金煞只有一道,「地肺織金煞」;龍煞則是兩道,「蟄龍陰涏煞」和「怒水龍王煞」。
程心瞻的地煞種類是真不少,不過這里面除了「怒水龍王煞」的分量足夠,別的都不多。
現在,車良才補了「陰墟鬼燈煞」、「煬石蒸土煞」、「下泉陰獄煞」三份地煞。
這些,都是給叔寶看過、算過的,叔寶給出的回答是還不行。
煉制牽車丸,最主要的就是土煞,土煞的量還是還是差了一點點。金煞的需求比土煞少一些,但只一道也是遠遠不夠的。龍煞是只有煉御龍牽車丸才需要,「怒水龍王煞」有那么多,已經夠了。
所以剩下的,只能靠宗門的底蘊來彌補了。
剛好,家里也看出了火龍旗的端倪,趁著飛劍送回令旗,也順便將這三瓶地煞帶了回來。方才,在和車良才把手的時候,自己拿了地煞,令旗也已經還給了車良才。
程心瞻在宗里拿點數一共兌換了三道地煞。
第一道,「沃野豐登煞」,土煞,三兩。
就像「重云遮天罡」之于三清山,「黃極正戊煞」之于句曲山,「沃野豐登煞」乃是閣皂山獨產之煞。此煞主肥沃田地,禾谷生發,乃是一道上上陽土之煞。同時,也是「都天流己煞」的陰陽對立之煞。
此煞極為難得,除卻平常修行之用,此煞還能用來滋潤廢土、催發靈根,而在齋醮、科儀、祈神、壇法等中更是一等一的圣物。也正因如此,閣皂山本就重齋醮科儀,對此煞看得極重,等閑絕不外贈。
也就是兩葛兄弟之宗,所以三清山才年年都能拿到一些。程心瞻知道,當年為了讓人參果放心安家,宗里在積造五府山時就用了不少此煞。
第二道,「點土成金煞」,土金兩性之煞,二兩。
此煞的名字來源于上古神通「點土成金」,但實際上,此煞并不能真正做到五行轉換,將塵土變為金鐵。
此煞亦是陽煞,有兩種神效。其一,可以「去水驅邪」,是「穢土腐水煞」的克星,能夯實腐土沼澤,去除土中邪魅。其二,此煞可以「生玉催金」,催發金性,能聚土為石,長礦生金。
此煞除了催礦、造山、斗法、煉寶、結域等等用途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用途便是滋養金丹。此煞雖然不像「素風涼天罡」那樣有讓劫雷提前到來的玄奇功效,但卻可以讓金丹更加堅固凝實,提高下一次渡劫的成功率,所以極受修家追捧,萬金難求。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盡管程心瞻的點數足夠,將此煞兌空都可以,但他也沒有多拿,想著宗內同門可能更需要此煞。
他想的是給蟲兒喂一些,自己也留下一些,畢竟自己的四洗丹劫也沒幾年了,能加強金丹,還是要盡量加強金丹。
第三道,「首陽赤煙煞」,金煞,五兩。
此煞顧名思義,是當今修行界金錢三寶中銅寶的伴生煞。陽煞,誕生此煞需要有大規模的赤精首山銅,而且銅礦要位于高地陽處,受雷火淬煉與日初光照,長此以往,銅中滋生赤煙,便是此煞。又因最早誕生于首山,故名之。
此煞屬金,而且親雷火,通陽光,是煉制陽性法寶、修煉陽性法術、締結陽性道域的上上靈物。
此時,再把叔寶叫出來看一看,蟲兒終于滿意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