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熱門小說
《金陵》北美的午夜檔,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陳瑾其實也很焦急,等待著哈維這貨的信息,主要北美的票房統計非常的滯后,不像國內可以進行詳細的統計。
要到明天,每個影院才會更新票房,從而統計出首日的午夜檔。
其實像國內這么精準的票房統計機制,不是什么國家都可以做得到的,哪怕全世界象征電影工業最發達的美國,同樣做不到華夏這一點。
其他國家,那就更差了。
之所以陳瑾在那等著,是因為哈維有辦法知道一個大體的午夜檔票房區間。
每個院線會有一個反饋,然后影業公司通過集體測算,就可以得出相應的數據;雖然不是很精準,但大差不差,至少撲街和大賣是知道的。
剩下的,無非就是等待一個最終的數字。
《金陵》當然做不到爆賣和大火,陳瑾只是希望不要撲的太厲害,至少讓他有所期待。
不過外界對這部電影的討論,倒是非常的激烈。
上映前不管是哈維,還是他的一系列宣發,并沒有讓日資的陰謀得逞。
更夸張的是名古屋的市長居然在前幾天公開跳出來,拒不承認有大屠殺這回事,這簡直就是給上映帶來了又一波的熱度,讓陳瑾找了好多賬號在外網抨擊這貨。
把這輿論事件,越炒越熱。
至于幾個影評網站,更是成為了雙方拉鋸戰的戰場,索尼確實是花了不少錢。
《好萊塢之聲》
“張沉溺于華麗的攝影和夸張的慢鏡,強調每個華麗的槍傷引發的血噴。貝爾演了一個良心自我發現的機會主義者,但最終,他的救贖之路讓人覺得只是對《辛德勒名單》的無力模仿……”
《紐約日報》
“張采用了一維的,充滿愛國之心的方法,揭露日軍對金陵的入侵和占領,并非毫無理由和不合時宜;近年來一些華夏電影顯示出更加感性的民族主義、沙文主義和日軍的妖魔化!”
《電影雜志》
“毫無疑問,張一謀導演的《戰爭之花》是部帶有某種政治宣傳企圖的電影,片中華夏士兵全部英雄偉岸,而日本入侵者則是卑劣可鄙,做了丑化處理!”
這樣的媒體影評比比皆是,陳瑾說實話都看笑了。
你特么收了錢也不能這么敷衍,一眼就看出來了拿錢辦事;原本時間線無力對抗是發行、張衛平的鍋,這一世……陳瑾顯然不會慣著。
《好萊塢報道者》、《紐約之聲》等等,哈維都花了錢買了諸多的好評。
魔法vs魔法,到午夜檔來臨之前,居然《金陵》的爛番茄又上升了10,足以看出哈維的發力還是有點用的。
這里陳瑾還是挺佩服有幾家媒體。
因為確實哈維沒花錢,但他們說的就很公正;這使得很多想要看《金陵》的北美觀眾,第一次領會到了買通稿是什么樣的魔幻事件。
其實在未來的華夏,很多自媒體影評人,也是這樣的收錢買路勾當。
這都是跟北美媒體學的。
你夸一部影片可能會被人認為是收錢了,但詆毀一部電影,則是都可以用“每個人的觀影口味”不一樣來搪塞,事實上,很多影視公司是非常惡心的。
尤其是同檔期的影片,他們會給其他電影買差評!
因為噴電影大眾喜聞樂見,你夸就不行了,尤其是我不喜歡的片子。
而且很多自媒體確實收錢夸電影被觀眾挖出來,還會被拉黑;但你罵電影收錢,反而相安無事,事后也可以跟個沒事人一樣繼續跳出來,恰爛錢亂噴。
這一點,未來國內是常態,而且直接把電影市場都玩死了。
帶節奏的比比皆是,很多好電影因為沒有資金宣發,被對手上演了一波還未上映差評如潮的幻滅生態。
嗡嗡嗡!
就在陳瑾看著爛番茄媒體影評沉思之際,桌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
凌晨1點21分。
《金陵》的午夜檔票房,大致已經有結果了。
“韋恩,怎么樣?”
陳瑾接通了電話,就在那問著。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關心這個!”
聽得出哈維這小子心情不錯,就這笑聲,陳瑾就完全放下了心中的擔憂:“感覺還可以?”
“太可以了,chan!”
“真的,我沒想到,1000多家影院,居然開一場就能賣那么多!”
“應該有70萬美金左右!”
“每家院線今晚賣了700多美金!”
“上座率達到了50以上,尤其是華人區的幾家影院,幾乎是100的上座率!”
哈維在那異常興奮的說著。
“哈哈,這確實是華人的作風!”
“很多都已經等了好幾個月……”
午夜檔華人成為主力,這確實是在陳瑾的預料范圍之內。
所以賣70多萬,其實陳瑾并沒有覺得有多夸張。
“聽著,chan,這數字已經很讓人吃驚了!”
“如果全美的所有影院都開,可能午夜檔能到500萬左右,這個數字是很多商業電影都達不到的!”
哈維用一副很專業的口吻在那說著。
事實上他這樣的類比,也是極度不正確的。
因為華人的消費力在那,你開再多的館,其實可能也就多12倍。
500萬肯定到不了,200萬倒是可以試著沖擊下。
要知道,北美的午夜檔紀錄,是2009年的《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保持的5817萬。
這數字直到現如今都沒有一部電影可以打破。
而且《復仇者聯盟》這么火,午夜檔也才拿了1870萬;但目前北美的票房,已經快要突破6個億美金了。
午夜檔并不能說明一部電影有多火,只能證明他熱度、死忠多。
就拿《哈利波特》來說,這個系列全球是有無數粉絲的,可能第一時間沖進電影院的觀眾,就是比漫威多;但你不能說全球漫威的粉絲,就不如哈利波特。
因為《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最終的北美票房,堪堪突破2個億。
《金陵》的這個200萬,是陳瑾預估的華人群體發力。
接下來他的走勢如何,還得看首周末的發展;但至少,肯定是比原本的《金陵》北美票房,要好上太多太多。
70萬美金午夜檔按照以往的慣例,最少是可以達到2000萬以上的。
如果后續每天的上座率依舊能保持一個高水準,那其他院線也會相繼開通;到了那時,北美上映《金陵》的影院就不止這1000多家,可能有2000甚至3000家,輻射到北美的任一角落。
“我感覺《戰爭之花》最少能拿3000萬美金!”
哈維已經在那暢想未來。
真要3000萬美金的話,他其實就不虧了。
按照北美票房只占據20的利潤來看,影碟和流媒體市場,能幫他賺40005000萬!
整體下來《金陵》的利潤能到6000萬左右。
絕對是賺大發了。
“那我等你的好消息,雖然……跟我其實并沒有什么關系!”
陳瑾在那故意裝作遺憾的說著,哈維頓時大笑:“nonono,chan,你可不能這么說,你是主演兼制片,電影在北美越賣座,對你以后的電影和名氣,都是有幫助的!”
“借你吉言吧,希望真的能讓我打開好萊塢市場!”
陳瑾當然知道不太可能,不過跟哈維這家伙,打馬虎眼很有必要。
“如果真能到3000萬,我一定讓你們上今年的金球,甚至……奧斯卡!”
“當真?”
陳瑾要的就是這句話。
金球獎跟奧斯卡他還是有需要的,雖然拿不到獎,可入圍下也比不入圍來得好。
惡心下小日子也可以。
“當然,金球獎問題不大,奧斯卡的話……”
哈維已經開始動了歪腦筋,得讓陳瑾把當初賺他的錢,原封不動的吐回來;當然,在哈維看來,陳瑾也是值得的。
如果用3000多萬美金買一個奧斯卡提名,這對于打開北美市場很有助力。
“到時再說吧!”
“先讓我們拭目以待《金陵》的北美票房!”
“我覺得你說得對,首周末我準備辦一個party,如果賣的不錯的話,希望你來參加!”
這種老色魔的晚宴一般就是美女和名利場。
但認識認識他的團隊和小團體還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昆汀、小李子幾個,首映禮上雖然聊了很多,但陳瑾并沒有加什么聯系方式。
基本上也是點頭之交,跟貝爾這種真正的朋友還是不一樣的。
“好了韋恩,晚安吧,祝你做個好夢!”
“安”
兩個人掛斷了電話,陳瑾看著面前發亮的電腦顯示屏,不由得長呼出一口氣。
至少,比原本的《金陵》成功了不是?
他也沒想著一部華夏電影,能在北美翻起多大的浪花。
《英雄》、《十面埋伏》這種都是吃了《臥虎藏龍》的紅利,還有就是老美喜歡看武俠片,因為他們國內沒有,所以非常的好奇。
而《金陵》這樣的戰爭片,老美院線可太多了,幾乎每年都有那么一兩部。
雖然,《金陵》其實是一部歷史片,但美國觀眾可不這么認為。
“唯一有點用的,也就貝爾了吧!”
陳瑾在那想著,走進衛生間洗漱了一番,就直接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陳瑾沒再管《金陵》的事,而是來到了派拉蒙的影視制作基地。
他當然要視察下《殺手:龍》的后期工作,而后,得跟大衛·雷奇和查德,一起去CAA物色演員。
兩個人給陳瑾推薦了一個選角導演。
說來又算是誤打誤撞,正是原本《疾速追殺》的選角導演史蒂文·溫格,這家伙在好萊塢選角圈中,還是相當出名的。
諾蘭的《黑暗騎士崛起》,選角導演也是他。
還有《哥斯拉》、《哥譚》系列。
說到選角,在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之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國內有些電影沒有這個職位,而在好萊塢電影職員表中,這個職業不可或缺;《殺手:龍》當時之所以沒有,是因為陳瑾已經選好了,也沒幾個其他角色,所以跟北美演員工會報備下即可。
他本人兼選角和導演。
而《香江行》,需要幾個美國華裔演員,這就涉及到選角問題;而且好萊塢選角不是說你確定了誰誰誰即可,資本和制片人敲定了都沒用。
演員工會,這不是一個擺設,都是需要一起試鏡的。
為的就是制約所謂的電影權力平衡,通過工會談判保障演員權益,避免導演或制片人獨斷專行。
不過,說是這么說,漂亮國的很多規章制度聽聽就算了。
哪怕白紙黑字其實也沒啥用。
其實也就是走個流程。
好萊塢選角并非完全依賴工會,但工會作為行業組織,在選角流程中承擔重要協調職能。
你如果硬是要用某個演員,對方也認可,演員工會再阻止其實也是沒什么卵用的,這叫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我就用他了,你能把我怎么辦?
演員工會也只能干瞪眼,給個臺階你好我好大家好,真要撕破臉也沒那個必要。
沒有誰會跟錢過不去,會故意卡你。
現在,陳瑾就面臨著三方試鏡的問題。
選角導演已經把陳瑾想要的演員,物色的差不多了,通過CAA經紀公司來招募,到時候具體商量一個時間,邀請這些演員在工會見證下試鏡。
“chan,這是我根據你的需求,挑選的一些合適演員,你先用ipad看看資料!”
史蒂文·溫格把一個平板遞給了陳瑾,上面有很多演員的頭像和履歷,還有他拍攝的一些影視作品。
點開來就能看到片段和畫面。
不得不說,北美在選角上也是很有流程和模版。
陳瑾看到的第一個演員,就很熟悉。
劉思慕!
未來那個飾演漫威《尚氣》男一號的男演員。
23歲,倒挺符合《香江行》里面棒球男的人設,只不過目前的他還只是一個臨時演員。
不得不說,史蒂夫·溫格還是很專業的,這種犄角旮旯的小人物都能發現。
他應該是把整個北美的華裔演員圈層,都找了個遍。
都在這ipad里面了。
不過……陳瑾把他給pass掉了,倒不是這家伙不行。
而是立場。
很有問題,陳瑾看過他未來的一些新聞。
陳瑾不是沒查過未來的一些出名華裔演員,這些天為了《香江行》選角,他特意進系統里面瀏覽過,所以很多的華裔演員,陳瑾或許比眼前的史蒂夫·溫格還要了解。
誰能敵得過一個開了未來的人?
哪個演員塌房他一清二楚。
嗡——
就在陳瑾滑動ipad屏幕的時候,他身上的手機響了起來。
哈維這家伙,大白天打什么電話?
“雷奇,你先看看,我去接個電話!”
陳瑾把ipad交給了大衛·雷奇。
其實這個ipad還可以把演員的履歷、作品投射到大屏幕上,供整個選角團體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