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想藝考你說我跑了半輩子龍套?第384章 陳瑾:嗯,老謀子負全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剛想藝考你說我跑了半輩子龍套? >>剛想藝考你說我跑了半輩子龍套?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4章 陳瑾:嗯,老謀子負全責!

第384章 陳瑾:嗯,老謀子負全責!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3日  作者:榴蓮冰淇淋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榴蓮冰淇淋 | 剛想藝考你說我跑了半輩子龍套? 

作者:→

熱門小說

從貝爾家回來,陳瑾就帶著《殺手:龍》的后期制作團隊,來到了位于好萊塢派拉蒙的影視基地。

這里有向獨立影業制作人開放的各種電影后期制作工作室。

里面的設備很齊全,只要你有錢,甚至可以租借六大的后期制作基地。

資本社會就是這一點好,面對有錢的金主服務都是很到位的。

當然價格也很是讓陳瑾肉疼,賺人民幣花美元的感覺,肯定沒有賺美元花美元來的舒服。

所以——

“必須賺美金啊!”

“狠狠的賺!”

陳瑾到了基地內心在那強烈吐槽著,對于貝爾找六大商談合作這件事,他還是抱有一絲期待。

哪怕讓利多一點,但最終北美市場打出來的話,對于他以后的全球影響力,都很有幫助。

這是一次很好的露臉機會。

“瑾哥,素材都整理完畢了!”

郭忛團隊的小老弟葉祥擦著汗走了過來。

他這一次擔任了《殺手:龍》的場記,就是負責打板紀錄整理的。

郭忛讓他來好萊塢學習學習,事實上他學的就是剪輯。

未來《流浪地球2》的剪輯師之一。

郭忛團隊的好幾個人,現在都在陳瑾這個劇組打工,例如《地球》第一部的剪輯師葉濡暢,特效師丁艷來……每個崗位基本上都有郭忛的人。

說好聽點是學習,難聽點就是……偷師。

不過都是一個公司的,歸根結底算是陳瑾的員工。

而且剪輯師這個崗位,很多也是從場記一步步上去的,因為拍攝的演員現場視頻、音頻、場記單等等素材,都是剪輯初期的準備,包括郭忛其實也當過場記小工。

你在剪輯一部電影之前,肯定要把這些之前拍的內容,都準備好才行。

之前《殺手:龍》拍完,葉祥幾個人就已經跟剪輯一起,分類備份,建立各種的數據庫;有了數碼攝影之后,備份就變得簡單了很多,很多導演也會要求,備份多一些。

不像膠片,這玩意才考驗剪輯師的水平。

有時候剪壞了還得補拍鏡頭,所以早期的特效大片,后期制作特別費時。

現在有了電腦和數碼技術,電影后期在突飛猛進的同時,也節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小葉,辛苦啦!”

陳瑾隨口說著,跟著他一起走進了正準備開工的工作室。

大衛和查德幾個人也在,身為副導演原本他們是不需要在場的,但誰讓他們太想進步了。

而且他們也馬上得當導演拍《香江行》,肯定是需要盡可能的熟悉拍電影的每一個流程和環節。

而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原本《疾速追殺》的后期團隊。

剪輯師德爾羅伊·林多,特效指導科林·戴維斯,音效、畫面……只能說原本大衛能聚齊這么多人,現在也同樣可以拉過來,而且都不是陳瑾指名道姓要這幾個。

真就是延續了《疾速追殺》的路線,大衛找的剪輯、音效等等,都是原班人馬。

因為包括德爾羅伊·林多幾個,他們都跟大衛合作了多年。

這個黑人剪輯師在未來就是因為剪輯《疾速追殺》而在業內名聲大噪,最終被漫威收編,剪輯了很多漫威的大作,例如《死侍》、《尚氣》等等……

現在么,只是一個剪輯了很多紀錄片、獨立影片的“小剪輯”。

不過哪怕是小剪輯,對方也是有團隊的。

特效師科林也同樣如此。

這一點比國內剪輯師就12人,可謂是專業了很多。

國內往往是十個人的活一個人干,有時候導演都兼職剪輯;而好萊塢就分工很明確,剪輯就是剪輯,導演是導演,每個環節不會“串臺”。

國內導演恨不得一個人干所有職業的活。

這也就是制片人中心制,和導演中心制的不同之處。

國內導演跟制片人其實沒什么兩樣,他要管很多事情;而好萊塢制片人就管的比較多,最重要的一點還在于,國內導演大多有最終剪輯的權利。

而好萊塢很多導演……是沒有的。

他們只擁有剪輯權,就是參與到剪輯電影中的權利,但最終電影剪輯成什么樣,拍板的成片用哪一版,往往是制片人說了算,導演連拒絕的權利都沒有。

這也是為什么國外有很多導演剪輯版的原因。

導演也想自己拍的作品,有最終拍板的那個“按鈕”,可惜資本是不會聽你的。

制片人就是投資方的執行者,他們擁有行業最專業的大賣眼光,來確定一部電影的最終成片。

當然,馬有失蹄,不是誰都是優秀制片人。

反而很多導演因為拍了電影對作品更加了解,他能剪出更好的版本。

例如《蝙蝠俠大戰超人》的導演扎克·施耐德,他可以算是這個行業“導演剪輯版”的代名詞。

他的作品里,《活死人黎明》、《守望者》、《正義聯盟》等等都發行過導剪版。

《守望者》在北美僅僅過1億美金,而且媒體和觀眾口碑都不太行,之后有了導演剪輯版,后面又來了終極剪輯版,而正是在剪輯版發行后,尤其是因為終極剪輯版,《守望者》這部影片迎來了眾多好評,還被一部分人奉為了漫改神作。

所以剪輯對于一部成片很重要。

陳瑾當然擁有對《殺手:龍》的全部權利。

他現在是個絕對的另類。

可以說把制片人中心制和導演中心制結合了。

他又是制片人,又是導演,還是主演,這一點跟未來郭忛、吳晶差不多。

兩個人之后導演電影,都是這樣的定位。

走出了一條屬于華夏特色的導演制片人結合的道路。

“瑾哥,這些鏡頭我都編號整理過了,按照劇本的走向,大致加起來差不多9個小時的內容!”

“我們要把它先剪成至少5個小時,最好3個小時的粗剪版本!”

《流浪》系列剪輯的功臣葉濡暢朝陳瑾說著,一旁站著一個接近2米的黑人,他就是《疾速追殺》的剪輯德爾羅伊·林多。

《殺手:龍》的剪輯就由他們兩個人帶隊負責。

其中德爾羅伊為主,葉濡暢為輔,中美團隊相互協作;最終剪輯版,由陳瑾拍板。

這是一個在所有人看來,都非常完美的設想。

但是……特么第一天就出問題了。

不是中美之間交流不方便,而是出在……陳瑾身上。

“這個鏡頭不錯!”

“這個也可以,留下!”

“這個當時拍了好多遍吧?”

德爾羅伊·林多無奈的看了眼一旁的葉濡暢,可能只有身為剪輯師的他們,才知道有多無奈。

他們也明白,一個新人導演選擇保留好的鏡頭,是最正常不過的狀態。

導演都是這么過來的。

畢竟拍的鏡頭,都是陳瑾認可過的可以用的素材,花費了演員很多的心血。

有的甚至NG了很多遍才過掉。

但是,就是這樣精益求精的拍攝,最終導致了這些素材拼湊出來的一個“成片”,有足足9個多小時。

而陳瑾要做的,就是一次次把里面感覺不需要的鏡頭,直接刪掉。

這是所謂的粗剪。

粗剪主要就是篩選有效鏡頭,保留率大概3050,按敘事邏輯進行初步拼接。

這一步是通過刪減冗余和重復的片段,來達到一個最初成片的效果。

同時,特效師、藝術總監等等,會就這個初步的成片,做一些相應方面的紀錄,什么時候特效,什么時候渲染等等,都有標記。

這中間陳瑾也會做出相應提醒。

但即使是這樣,在陳瑾無比肉疼之中,最終他也只是刪成了6小時的一個版本。

9小時到6小時,花費了好多天時間。

陳瑾第一次感覺,剪輯師也不是那么好當的。

他也明白,為什么老美不喜歡導演當剪輯師的原因,因為很多鏡頭……太燒錢了。

就這樣刪掉,簡直是在滴血。

尤其是陳瑾還是投資人的情況下。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導演,每天都在片場看拍攝效果,但除了監視器之外,還會有各種各樣的事物出現在視野當中。

如布景旁邊有一排燈,如演員在畫外準備,如工作人員在圍觀,還有各種擾人視線的布局等等。這些東西其實導演都會不知不覺記在了腦子里,而這些記憶會直接影響素材后續在剪輯上的判斷。

哪怕陳瑾擁有最終的一個剪輯版本,也不代表他可以肆意妄為的咔咔一通亂剪。

他其實也想拍一個更好的版本。

有時候甚至沒有拍到的鏡頭細節,他其實也記在腦海里,但他已分不清,會為了一個效果,從十幾個小時的素材內去找一個本身不存在的鏡頭。

說白了,導演有時候會被大腦欺騙。

但這些其實也沒啥,最常見的是陳瑾不舍得把自己花了大價錢、或者是重拍了很多條的精美片段扔掉。

舍不得放棄一些自己很用心的鏡頭,這其實是導演做剪輯的大忌。

這樣很容易出現影片拖沓的問題!

未來很出名的《醬園弄》就是這樣,大牌明星太多,導演一個都舍不得刪掉,那電影就是又臭又長。

導演也許對劇本和故事角色都很了解,但也由于太了解,反而忽略剪輯上的細節。

好萊塢就是為了規避這些問題,所以直接分開。

導演做導演的工作,你別插手剪輯,剪輯有制片人和剪輯師一起負責,最多導演在一旁監督;而國內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導演和剪輯大打出手,甚至吵得不可開交。

剪完一部電影導演把剪輯炒掉的事情屢見不鮮,哪怕電影上映大賣,下次可能都不會再合作。

除非……資本介入。

現在的陳瑾還沒到跟剪輯吵架的地步,鏡頭好多是他自己咬著牙刪掉的。

他現在腦子里只有一件事。

就是全權交給原本《疾速追殺》的剪輯師德爾羅伊·林多,會不會最終《殺手:龍》能呈現出《疾速》一樣的水準。

這哪怕陳瑾,其實心里也沒底。

因為這個故事由他出演的那一刻,已經主角都變了。

他導演時一直在翻看《疾速追殺》的成片,每天看幾遍,加起來估計幾百遍了。

但這樣模仿著拍,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最主要的是,他這樣拍片段湊在一起,不是《疾速追殺》原本2個多小時的版本,而是9小時……你不可能保證導演拍的時候,最終能湊成2小時。

沒有一個導演可以這么牛逼。

哪怕你腦子里有最終的成片也不行。

“大家休息會……”

“我出去走走!”

陳瑾已經關在剪輯室很多天了,對于面前的一堆爛攤子,他肯定得出去緩緩再說。

腦子里想得太多,反而更亂。

系統擁有《疾速追殺》最終的成片,陳瑾卻無從下手,這種感覺就好比……你知道最終的一個結果,但不知道怎么湊到那上面去。

嗡嗡嗡——

在外面溜達了一圈,陳瑾的手機響了起來。

這些日子除了剪輯之外,貝爾也在聯系著六大的幾個制片人。

很多人都對《香江行》的這個項目很感興趣。

但一聽說劇本是陳瑾的,拍攝要跟他合作,外加要用他的導演,他做制片人……很多人就沒然后了。

說穿了,《香江行》的本子是很好,貝爾主演也可以,好萊塢可以毫不猶豫的投錢。

電科一起投資也行。

可電影拍攝聽陳瑾的,這就沒法談了。

好萊塢不會相信一個外來者,哪怕他是威尼斯影帝。

“新線這邊倒是對合作很感興趣,也可以讓你主導,但他們看了電科之前的作品,沒什么信心……”

貝爾在電話里說著。

這樣的口吻陳瑾這幾天聽了很多遍。

你說一個拍出《致青春》、《失戀33天》、《人生大事》的電影公司,突然要拍一部大投資的喪尸商業片,你是好萊塢你也會猶豫。

“chan,你導演的那個項目怎么樣了?”

“后期進行的如何?”

貝爾突然問著,轉移著話題。

陳瑾一聽這個更加頭疼:“進展有點緩慢,目前還處在初剪之中!”

“你看可不可以這樣,你帶著初剪的版本給六大的人看看,讓他們相信你有拍商業片的能力?”

這是貝爾想到的一個方法。

當然這在行業內也是很正常的。

很多導演因為成片沒拍完,會帶著一些電影片段,去參加各種電影節,為的就是賣個好價。

有的電影僅從1530分鐘的鏡頭,其實就可以看出很多東西。

導演的能力,電影的畫面、鏡頭等等。

在好萊塢很多專業人士的眼中,其實片花也非常值錢。

“粗剪6個小時的版本要不要?”

陳瑾突然跟貝爾開了個玩笑,最近諸事不順,只能幽默下了。

“6個小時?”

“哈哈哈!”

對面的貝爾也笑了起來:“其實也不是不可以,6小時更能看出你的導演能力不是么……”

“這玩笑可一點都不好笑!”

陳瑾嘆了口氣,搖了搖頭:“要不我先隨便剪一個版本給他們看,反正有備份——”

“嗯?”

陳瑾的神色突然間有些怔住了。

自己有備份啊!

刪了有啥心疼的。

有備份啊!

“我完全可以先照著《疾速追殺》的成片,大致的剪出一個差不多的版本!”

“德爾羅伊·林多也讓他字單獨剪一個版本!”

“大不了最終再剪一個集體剪輯版……”

“華夏剪輯版、好萊塢剪輯版……”

“哈哈!”

陳瑾整個人一下子有些悟了。

剪輯的水平他是不行,一比一對著剪那還是可以的。

最主要的是,對比起剪輯這種事,對成片優劣的鑒賞能力,這點他還是有的。

最終哪個版本好,通過一些內部的觀影反饋其實也可以得出。

陳瑾這幾天陷入死胡同,其實是被張一謀帶歪的。

嗯,老謀子負全責。

他喜歡拍完初剪版出來,而后跟剪輯團隊一起商量,得出一個最終的剪輯版本,這也是華夏導演最慣用的套路。

但是,陳瑾完全可以剪輯出好幾個版本。

因為,他有一個最低保障的下限。

也就是《疾速追殺》的成片。

大不了,跟它一比一復制剪上映再說。

但陳瑾又不死心。

說不定自己能比前世的《疾速追殺》更好呢?

這就要看原本《疾速》剪輯師德爾羅伊·林多的能力了。

反正下限有了,上限的話……多多剪輯好幾個版本對比下,陳瑾別的沒有,有的是時間。

“克里斯,給我三天時間,我想到辦法了!”

先剪出《殺手:龍》疾速追殺的版本出來,應付這幫好萊塢的制片人再說。

至于最終的成片版本,這個交給剪輯團隊。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陳瑾再舍不得那些鏡頭,反正有備份。

不能給觀眾看,那就關起門來偷偷沒事的時候自己一個人看。

很多導演其實就是太想裝逼太想證明自己。

把拍的以為很好的鏡頭和故事給觀眾看,潛意識有一種我是不是很牛逼的那種感覺。

殊不知事實上,你覺得牛逼的,不代表觀眾也覺得你牛。

但你自己一個人看,就沒人管你了……


上一章  |  剛想藝考你說我跑了半輩子龍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