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烈日炎炎,驕陽如火。
一隊勞斯萊斯銀靈打頭,由十六輛豐田,奧迪,奔馳組成的豪車隊伍,正緩緩駕在鄉野山道上。
深城市,福田區,金田鄉。
當車隊借著林蔭,一處山坳旁停好后。黑色豐田轎車的后門匆匆推開,露出特區招商局長秘書陳吉林精干的身形。
只見,陳吉林梳著小背頭,抹起發蠟,腋下夾著公文包,手提黑色大傘,小跑來到勞斯萊斯車邊。
在尹照棠彎著腰,邁步下車時,撐開遮陽傘,躬身道:“尹生!”
一把手吳湘,招商局長吳利民,公安大隊長彭永勤,公路,土地,銀行,大小十幾個部門的負責人。
全都穿著西裝,走下轎車,緊跟領導步伐。
人群大致分為兩隊,一隊公職人員,有序排列,跟著中山裝,藍領帶的吳總。
一隊老忠扎職人,穿西裝,T恤的都有,跟在龍頭頂爺身后,眼神漫無目,興奮好奇地暼來瞥去。
兩班人馬有很明顯的主客之分,但人人臉上帶著笑意,氣氛總體輕松愉悅。
尹照棠享受陳秘書的撐傘服務時,表現的非常自然,禮貌性點頭道謝后,下一句便跟吳湘聊起來:“吳總,金田山清水秀,藏風聚氣,真是一塊風水寶地,蓋廠建園,一定能財運亨通,生意興隆。”
吳湘拆開一盒中華煙,抽出幾支,散給尹照棠,楚忠德,丁家豪,蛋撻四人,溫聲道:“地好,還要人好,風水學吶,上應天時,下應人和,靠一個地利,玩不轉的。”
“金田鄉的老百姓,上千年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連水田都沒有,只能開墾梯田,糊口謀生。”
“現在尹生來了,金田鄉要過上好日子咯。”
陳吉林掏出火機,低頭道:“尹生肯把廠子搬到內地,是金田鄉人的福氣。”
尹照棠吸著煙,沒理會陳吉林的奉承,而是驚訝的道:“吳總還懂風水?”
吳湘呵呵笑道:“我懂什么風水,只是懂得,機遇來了,就要握緊。五千個就業,可不是個小數目。”
此行,尹照棠是想把飛馬波鞋,整個廠子遷移到內地,進行一次大投資。深城方面收到消息,非常重視,在正式磋商前,已研究出二十幾項招商政策,力爭做足誠意,給足待遇。
投資考察入省后,直接一把手帶隊,全程陪同,把尹照棠當座上賓。能把六千多名工人,每年產值一個多億的工廠,搬到內地來,當年帶動十幾億國幣的GDP,未來幾十,上百億都有可能。
不是座上賓又是什么?
整個班子都有大功,向前進步,只等時間到啦。
不過,尹照棠也不是來做善事,起因是酬神任務,創造五千個崗位。本打算繼續在新界擴張,招募鄉民用工。
但在癸亥事件以后,鄉議局有心儲地,以待漲價。鄉民拋售丁權,獲得資金,許多鄉民開始經商。
新界民營經濟獲得鬼佬五百億注資,徹底活躍起來,用工需求變得緊張,給鄉民們好的待遇。
招工都變得比以前困難。
這代表新界已跟上港島發展,是一件好事,核算成本后,輕工業,紡織業,已不適應開辦在新界。
說白了,紡織業利潤太薄,飛馬有品牌價值,在新界都只有微利,在內地則有厚利。利潤的薄厚,直接決定經營策略是進取,還是保守。
未來波鞋,服裝還有很大市場,飛馬跟耐克,阿迪有一場血戰,現在正是要進取的時代。
同樣,在新界招五千個工人,在內地能招一萬三千多人。內地仲有龐大市場,優待政策,廉價土地。
經過工廠管理層反復開會,最后還是決定搬進內地。尹照棠個人可迅速完成酬神,工廠又公司獲得更前景,還可帶動內地發展,可謂一舉多得。
廠子里的工人,要是肯進內地,立刻便會獲得提拔。至少一個生產組長的職位,不想進內地,還可轉入電子廠。
電子廠的利潤很高,可輕松承擔高用人成本,仍舊放在上水圍,算是尹照棠根基,不可擅動。
新界鄉民們窮的時候,選擇很少,但富裕起來,選擇便多了。
以新界現在的生態,每一天都在變好,不愁生路。
尹照棠抬起腳,皮鞋用力踏著腳下土地,感慨道:“青山綠水,生機勃勃,三個月,破土動工,半年,國道要鋪到金田鄉。”
“我還要一千畝的倉庫用地,確保水電供應。”
吳利民、彭永勤、柳東方等人,打開紅皮筆記本,記錄下大港商的要求。雖然,尹照棠投資金額不像霍英東,包鈺剛那么巨大,但是霍、包等人,是京城的資源,唯獨尹照棠是深城挖掘出的資源。
某種意義上,大內要聯系尹照棠,都得跟深城問一問尹生最近心情如何。吳湘,彭永勤、尹照棠一班人,已互為政治資源,形成內地政治聯盟。在深城發展史上,忠義集團注定會有名有姓。
當飛馬波鞋廠遷入深城后,尹照棠其實都可算“深城幫”成員之一,進入核心圈子,“愛國友人”,“愛國企業家”等頭銜虛名都框不住。
當然,大內另有渠道,用大社跟尹照棠聯系,用軍火牌照互惠互利。一條是天線,一條是地線,等某把地線送到天上,便可真的高枕無憂,盡享紅利。
吳湘忽然指向前方山頭,用不低的音量,跟身側土地局的人說道:“把那座山改成住宅用地,批給尹生蓋棟樓。”
“是,吳總。”土地局領導連忙低頭,用筆記下。
尹照棠聞言面帶笑意,出聲說道:“吳總,我一個人,住不了那么大的樓。”
金田鄉距離皇崗口岸很近,只有不到兩公里,很方便新界鄉民上班。貨可走深城港,也可走荃灣碼頭。
未來肯定會形成新市鎮,真搞成功,算是省港示范鎮了。
飛馬已經完成在新界的歷史使命,來到省內,便是接入新的使命,繼續向上攀登。
吳湘笑道:“那座山可見到新界城景,也可叫新界人見到,回過頭,見到的是金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