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照棠站起身,朗聲道:“黎sir,今天你系來收風的,還是來放口風的?O記是不是收到料!”
黎智斌腳步一頓,回頭道:“忠義群、忠義信最近出貨量很大,尹生不妨問問他們。”
尹照棠沉著張臉,咬上雪茄:“我知道了。”
傻輝端著茶杯,看向來去匆匆的黎智斌,小聲嘟囔道:“挑,真系浪費時間。”
“傻輝,叫盧慶東和梁家聰兩位坐館,晚上來四海酒樓見我。”尹照棠面露思索,出聲道。
“是,頂爺!”傻輝答應一聲,端起杯墊上的茶水,漱了漱口,省得浪費。
晚上,盧慶東和梁家聰二人早早應約而來,源仔、閃光兩位雙花紅棍,更是來到酒樓門口親自迎接。
二忠和細忠在西貢街的地盤都有擴大,一幫大底們正是春風得意時。
兩位坐館見到尹照棠都起身歡迎:“阿棠,晚上有空,不用管生意啊?”
“貓哥呢,怎么沒見到他?”
尹照棠在椅子上坐好,懶散的道:“今天阿公沒時間,是我有些事情要跟兩位叔父談。”
盧慶東蹙起眉頭,按下茶盞出聲問道:“大家都是系自己人,有什么事,大可以敞開來講。”
“是啊,阿棠,不用搞那么緊張。”
“我們都系支持你的。”梁家聰豎起耳朵,摘下嘴里的煙,剛拿起的火機又放下。
尹照棠微微頷首,很滿意二人的態度,肉包子沒白吃,是能分得清大小的人。
源仔幫忙倒茶,閃光叫服務員上菜。
他面帶微笑,語氣放緩一些,柔和的道:“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有朋友跟我講,金三角出貨量大,最近白粉價格下跌。”
“港島有新莊家賣貨。”
盧慶東表情有點緊張,喝茶潤潤嗓子,沒等到梁家聰開口,神情不安的干笑:“呵呵,是啊,坤沙跟政府軍打的很激烈,急需一批資金充實軍火。”
“我跟老梁都有低價進一批,至于港島的新莊家,有聽到一點風聲。”
尹照棠點頭:“貨是找他買的?”
盧慶東沒隱瞞,出聲承認:“是。”
“哪個字頭?”
尹照棠問道。
盧慶東道:“號碼幫,德字堆。”
德字堆是盤踞在元朗的一個字頭,話事人綽號周醫生,因為他曾在青山精神病院干過護工。
后來因虐待病人被開除,據說還涉及人體器官的買賣。
干的生意都很臟。
雖然,德字堆不是大字頭,但絕對不小,四千多人的規模,在元朗招牌很響。
一個字頭要干莊家,首先得有實力打通金三角到港島的運貨線路,中間得鋪設層層人脈。
搭建起一個經營網絡。
不是一般字頭能操作的。
港島賣粉的多,但都是拆家,賺第二手錢,做第一手生意的莊家,絕對不超兩個巴掌。
老忠能做白粉莊家,都是義洪英幫忙,二忠和細忠是沒能力做莊的。
忠字頭旗下娛樂場的貨,大部分都二忠、細忠在散。
場子有道友想玩。
你不賣,客人就不來,其它字頭還會想辦法入場,故意挑事,大底們也少一筆錢賺。
所以,老忠不賣,但會允許兩個兄弟字頭會進場。
只是老忠的規矩比較嚴,不許主動推銷,不許在場子里兜售,只能在外邊買完進去。
這種半封鎖的方式,其實已經讓老忠的酒吧和夜總會不溫不火。忠記對白粉生意也十分敏感,向來是能不提,就不提。
尹照棠拿起筷子,嘗了塊剛上的燒鵝,輕聲道:“少進點貨,警察最近查的嚴,叫兄弟們去泡泡妞,洗洗腳。”
“少出來賣貨。”
盧慶東松了口氣,滄桑的臉上,浮現笑容:“我一定管束好手下的人。”
他剛剛見到尹照棠嚴肅的表情,心頭真系肝膽都在顫,生怕阿棠一句話飆出來,叫他們把賣粉的生意全關停。
梁家聰都怕,但其實尹照棠也怕,生怕兩位老骨頭不甘寂寞,到老還惦記著干票大的。
把跟老忠一起賺的錢,拿去打通運輸渠道,做金三角的大顧客。
那不是拆點小貨的問題了。
做大了,在警察,在內地眼里,都會跟老忠沾上關系。把老忠辛辛苦苦洗干凈,不是給潮州幫讓市場。
控制!
尹照棠做的就是這倆字。
一點點收緊,一點點替換,把二忠和細忠都洗干凈,再將兩個字頭摘牌。
溫水煮青蛙嘛,在座各位都懂,一刀切的做法,有腦子的人,都會盡量避免。
此時,尹照棠語氣也從正式,轉化為輕松,吃著飯道:“有些道理呢,不用說,叔父們都也明啦。”
“老忠能翻紅,有一個宗旨很重要。”
梁家聰用很認同的語氣,搶答道:“身正不怕影子歪,干三合會,就好好干三合會!”
做毒品莊家,在三合會里,屬實是不務正業了。
尹照棠吃飯的動作一頓,糾正道:“叫順應時代發展,港島和內地都不系金三角,在金三角干這個有前途,在國內是一點都。”
“等夜市街開張,我建議連拆貨的事都別做了。”
梁家聰頷首道:“懂,你交代的事,回去我就辦好,總之,一句話,你說停手,我們就停手。”
尹生的建議就系命令!
盧慶東也明白,贊同道:“沒錯,拆貨嘛,能掙幾個錢?要不系以前人脈,地盤,只能掙這種錢,我都不想做啦!”
這兩人端正的態度,著實叫尹照棠欣慰,連吃飯的胃口都好不少。
緊張的氣氛解除,源仔、閃光都放下端茶倒水的事,不再忙前忙后,坐下來一起陪吃。
忠記的兄弟都有覺悟啊。
既然和忠記無關,那系德字堆做的,還是缺德堆做的,都跟神仙棠關系。他只是被人點了一下,主動自查自糾。
知道幕后莊家是誰,也不可能把消息賣給黎智斌。
四海酒樓的晚宴散去。
梁家聰乘車奔馳,趕到藍田區,鯉魚門的義群會館。
這里曾是清代九龍衙署官吏的一座三進制老宅,在跛豪手中修繕重建,定為義群坨地,門口兩尊腳踩繡球的石獅子是明朝古董,會館奠基碑上,寫有捐贈人,二十幾個人的名單中,伍世豪排在首位,當中不乏太平紳士,總華探長,照名單打靶,一個算重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