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武圣血條太厚第六章 問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這個武圣血條太厚 >>這個武圣血條太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問劍

第六章 問劍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8日  作者:不會飛的筆  分類: 玄幻 | 奇幻 | 東方玄幻 | 不會飛的筆 | 這個武圣血條太厚 


作者:不會飛的筆

更新時間:2025040921:58:17

“西陸在千年之前,小國林立,諸侯混戰。”

“到我大藍朝一統中原時,西陸有三大帝國崛起,吞并各國,雄踞西陸,呈三國鼎立之勢。”

“這三大帝國分別是德尼國,梅加國和塞弗倫國。”

“三國之間的戰事一直持續了一百多年,期間經過分裂,又有新的王國崛起,最終形成了七國割據的局面。”

“德尼國,梅加國和塞弗倫國,這三國雖不復當初的鼎盛之勢,但實力仍是七國中最強的三個,故被稱為三大強國。”

“一百三十九年前,德尼國皇室派出的一艘遠洋艦隊發現了東大陸,從此開啟了東西兩座大陸之間的貿易。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西陸各國對地大物博的東大陸產生了覬覦之心.”

密室內,李飛站在一個書架前,手里拿著一本書在閱讀。

這本書上記錄的是西大陸的歷史軌跡,他對什么三國鼎立,什么七國亂戰并不感興趣。

真正讓他在意的是對方的工業革命!

和東大陸武道,術道昌盛的情況不同,西大陸以血脈定貴賤,貴族血脈天生具備超凡之力,故而穩定地占據統治階級。

底層百姓血統不行,那就這輩子都只能在底層,永無出頭之日。

即便東西兩座大陸開始貿易,西大陸從東大陸這邊獲得了不少武道和術道的修行之法。

但一來,西大陸幾乎沒什么異獸,想要擁有植入體,除非把擁有貴族血脈的超凡者直接做成植入體,而這是絕對犯忌諱的事,所以武道術道不興。

還有一點是西大陸的統治階級不允許底層大量掌控能自主變強的力量。

這種情況下,底層百姓們沒法去研究如何習武變強,只能把精力投入別的方面。

既然超凡之力沒法掌握,那就掌握科學之力!

于是火藥武器開始在民間各種反抗組織中興起,并且經過不斷改良,變得越來越強大。

當第一把線膛槍出現后,西大陸的貴族們不得不開始重視這種火藥武器。

隨著七國陸續加入對火藥武器的研發,制造,科技的力量開始在西大陸展現,隨之而來的就是工業革命!

西陸七國大概在七十多年前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進入蒸汽時代。

在四十多年前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電氣時代。

重機槍、轟炸機,迫擊炮、軍艦.這些可謂劃時代的武器被創造出來!

所謂手持利刃,殺心自起。

有了這些強大的武器,西陸七國的野心也逐漸膨脹。

如果沒有發現東大陸,那七國之間恐怕已經打得熱火朝天了。

但這不是有了對外的征討目標嗎?

而且東大陸的利益足夠七國瓜分。

于是七國選擇聯手,一致對外!

李飛放下手中的書本,開始在書架上尋找和各種科技有關的情報。

他現在很關心一點——

二十二年過去了,如今西大陸的科技水平發展到了哪一步?

有沒有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

如果已經開始運用原子能,造出了原子彈,那就算巔頂強者也一樣有危險!

如果西大陸僅僅只有科技力量,那即便對方擁有李飛前世記憶中的科技水平也不足為懼。

隨便派個強者潛伏過去,都能輕松完成斬首!

一道‘驚懼術’就能讓全副武裝的士兵們丟盔棄甲。

但問題是西大陸同樣擁有超凡力量,而且并不弱,只是在最高等級的戰力上弱了一截。

這種情況下,如果西陸的科技力量如果又有了劃時代的提升,那就很可怕了!

“洪光三十六年八月,梅加國軍部秘密實驗一批新式槍械,我方未能獲取詳細情報,只知最終實驗結果不好,并未大量投產。”

“洪光三十七年六月,梅加國新式槍械研發成功,是一款步槍,已經正式投入制造。其槍械可自動裝填彈藥,射速遠高于現有的所有步槍!”

“洪光三十八年十一月,德尼國秘密研發出新式裝甲車,疑是將大炮放在了裝甲車上。”

“洪光三十九年三月,德尼國開始大批量生產新式裝甲車,命名‘MT01’,以下是我方密探臨摹的圖紙”

“洪光三十九年五月,塞弗倫國研發出新式火炮,射程和威力都比現有最大口徑的迫擊炮更好,以下是我方估算出的新式火炮數據.”

軍機處對西大陸最關注的點就是他們的各種火藥武器,所以重點打探的也是這些情報。

而看著這些密探九死一生,付出巨大代價打探來的情報,李飛的心逐漸沉了下去。

梅加國的新式步槍,那不就是半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嗎?

如今大藍朝使用的還是拉栓式步槍,打一槍就得拉動槍栓來上彈,和自動武器的差距自不必多說。

至于德尼國的MT01裝甲車,李飛一看那熟悉的履帶式結構就笑了,這不就是坦克嗎?

放在前世,這玩意兒在二戰時期就是陸戰之王!

還有塞弗倫國研發的新式火炮,射程更遠,結構更沉重,那應該就是從中近程的迫擊炮,發展到了中遠程的榴彈炮。

隔著一,兩公里,用騎兵沖一沖對方的炮兵陣地還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隔著十幾公里就有炮火轟炸,那唯有全員武者的隊伍或者御營軍才能抗衡了。

李飛又仔細查找了許多情報,終于在一條情報中看到一句不起眼的記載:

“洪光四十四年三月,紫荊公國的博文館研發出一臺大型的設備,可以加快計算速度。”

計算機!

李飛看到這條情報的第一眼,臉色就有了變化。

他想要找到更多關于這臺大型設備的情報,但找遍了相關記錄也沒有更多了。

就這么一句話而已。

顯然,對潛伏在西大陸的軍機處暗探們來說,各種新式武器才是他們打探的第一目標,對于這種只是加快計算速度的設備,暗探們都沒有放在心上,只是照例記錄了一筆而已。

“洪光四十四年到現在,五年過去了,計算機技術有可能已經被應用于多個領域。恐怕要不了多久,西大陸就能全面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

李飛心情有些沉重。

和西大陸比起來,大藍朝這邊雖然經過了明新變法,也引入了大量的西方科技,并且具備了自己制造槍械和火炮的能力,但水平落后太多了。

并非東大陸的人不夠聰明,只是大環境和意識形態上的不同,導致東大陸這邊仍然更傾向于個人武力的發展。

無論是大門大戶,還是小門小戶,只要有機會,肯定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武者,成為術士,而不是跑去學什么科學技術。

這種情況下,哪怕有明新變法,有朝廷主張‘師夷蠻技以制夷’,也依然難以改變大局。

東大陸想要在科學技術領域超過西大陸,百年之內都看不到什么希望。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大藍朝好歹有一個明新變法,哪怕技術水平落后,好歹也從冷兵器轉變為熱武器了。

否則如果還是用幾十年前的刀槍,鐵騎,對上如今西大陸的半自動步槍,榴彈炮和坦克。

那普通戰士真的是一點作用都沒有了!

李飛放下手中的情報,開始瀏覽西大陸的超凡者資料:

西陸七國,在當年那場大戰之前,唯有三大強國擁有復數的親王級強者,其余四國都只有一位親王級,也就是該國的國王。

加起來,七國一共有11位親王級強者!

當年三大強國各派出一位親王,加上公,侯、伯、子、男等各層次的超凡者,一起東征。

后來三名親王被聞人正打死兩個,有一個重傷逃了回去。

接下來這二十二年,大藍朝從西大陸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購買了許多武器,增強了國力。

西大陸也同樣從大藍朝這里獲取了大量武道和術道的修行之法,用以加強自身實力。

七國雖然都沒有大規模推廣修行之法,但他們的貴族卻可以修行。

血脈本身的優勢加上合適的修行法,不僅可以讓他們的修行進度更快,同時還能加快他們血脈覺醒的速度,甚至于增加他們血脈進化的幾率!

李飛此前遇到的那位名叫圖索的德尼國皇室成員,武道修為是道基期巔峰,加上血脈力量,武道大師以下,很難找到幾個人能勝過對方。

這就是東大陸的武道和西大陸的血脈力量相結合帶來的好處。

當年那一戰,西大陸死了兩名親王級強者和大量的超凡者。

而經過二十二年的發展,通過不斷獲取,學習東大陸的武道和術法,西陸七國的超凡者數量比當年更多了!

如今的親王級強者多達13人,新增了4人!

只可惜成也血脈,敗也血脈。

血脈帶給了西大陸超凡者們強大的天賦,卻也限制了他們的上限。

有的人生下來就注定能成為公爵級強者,而有的人哪怕再努力也只能是一個男爵。

就算有了東大陸的修行法,也只是一定程度地提高了血脈進化的幾率,并不能改變大的數據。

親王級以下是公爵級,等同于東大陸的大宗師。

據統計,西陸七國的公爵級強者加起來一共只有56人。

而大藍朝一國之內,朝廷和江湖的大宗師數量加起來,差不多就有這個數。

更何況還有頂級真人。

大藍朝之外,草原王庭,北蠻十四族、兩大漠國,都有大宗師和頂級真人。

所以這個層次的強者數量,東大陸遠多于西大陸。

這就是血脈帶來的限制,很多東西都定死了,沒有太大的變數可言。

“可惜西大陸是七國聯手,東大陸卻是大藍朝以一敵眾。”

李飛有些遺憾地想道。

西大陸沒有一個能壓制各國的霸主,反倒是讓七國能夠一致對外。

哪怕沒那么團結,但至少利益是一致的。

而東大陸這邊,大藍朝已經稱霸了五百多年,也壓著其余各國打了五百多年。

草原王庭也好,兩大漠國也好,想法和西陸七國是一致,都想瓜分掉大藍朝!

密室內,李飛瀏覽了一整晚的情報。

二十二年的情報,他當然不可能一晚上就看完,只是挑了一些重點內容來看。

次日一早,他離開軍機處,返回監察閣總部。

“侯爺,這是婁閣主讓人為您整理出的資料。”

一名文書將一個沉重的玄鐵盒送到了李飛面前。

這玄鐵盒用術法上了封印,必須配合監察閣官員的金印和命牌,再加上對應的術法才能解除。

如果強行破除,會激發內部的術法,導致里面的所有資料都被燃燒殆盡。

這是監察閣存放機密文件的標準方式。

李飛的個人權限是足夠的,也掌握了解封的術法,倒不需要讓別人幫忙,自己就打開了鐵盒,取出其中的資料。

監察閣掌握的全都是和間諜有關的資料,李飛看完之后覺得有些觸目驚心!

當初他在大同府時,武安大學內部就有一位特級講師和西陸的間諜有所勾結。

而西陸的間諜又何止滲透了一所武安大學?

全國十三所大學,二十三個行省,全都有滲透!

也難怪那天在大朝會上,那位監察閣的閣官會說西陸的使團根本不需要來打探什么虛實。

人家對大藍朝的了解,可能比許多大藍朝自己人更深入!

這一日,李飛一直在監察閣總部待到晚上才返回侯府。

回到侯府后,他沒有選擇休息,也沒有去密室練功,而是去了書房。

他是法武合一,雖然武道境界已經達到了神衍境,但飛劍之體還處于地級,必須等飛劍之體達到天級,和武道境界平衡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突破。

飛劍之體從地級突破到天級,需要納入六品的術法類植入體。

資源李飛不缺,但具體納入哪幾種六品植入體,要怎么搭配組合,要怎么修行,他還在斟酌。

畢竟這條路從未有人走過,他只能自己摸索。

這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有所成果的事。

昨晚到今天,看了那么多西大陸的資料。

對西大陸的情況越是了解,李飛的心情就越沉重,身上的壓力越大!

之前師才明對他說——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

但如今放眼整個大藍朝,就只剩下聞人正這一個巔頂強者了。

如果不算四支御營軍,李飛覺得搞不好如今的自己就是大藍朝的第二高手!

他的上面已經沒什么高個子可以頂了,他就是那個高個子,現在他必須幫大藍朝頂上去!

這種壓力是難以言表的

這讓李飛更加迫切地想要提升自己的實力。

短時間內破境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就想著用別的方式:

坐下后,他拿出一本秘籍——《大千》。

沒錯,正是鉤沉劍派十二門造化劍術之一的《大千》!

鉤沉劍派覆滅后,其四百多年的積蓄都落入他人之手。

其中最有價值的東西,除了各種修行資源,就是修行秘籍。

十二門可以直達造化境的劍術,對任何一名劍客來說都是至寶!

破境成為大宗師后,李飛可以將所有掌握的道勁都很快修到玄景層次。

但造化境的道勁就沒那么容易了。

需要傳承,需要天賦、需要苦修。

如果手中已經有一門推衍到造化境層次的武功,修煉起來就事半功倍。

所以鉤沉劍派的十二門造化劍術才顯得格外珍貴。

當初李飛雖然主動將分配權讓了出去,但蕭睿行和霍翰思都不敢讓他吃虧。

除了分配到一大筆資源,鉤沉劍派四百多年的傳承也全部被抄錄了一份,交到他手中!

李飛自己是飛劍之體,自成的小天地是混元劍界,但他迄今為止也沒有練過一套高深的劍法。

這無疑是暴殄天物!

正好鉤沉劍派四百多年傳承在手,所以他現在打算開始練劍。

這也是短時間內最能增強戰力的方式。

有飛劍之體,有劍祭神通,還有混元劍界,李飛在練劍一事上可謂得天獨厚。

哪怕之前從未練過劍法,但畢竟境界在這兒擺著,又有如此好的基礎條件,所以他練劍的進境一日千里!

只用了一個晚上,李飛就將《大千》劍術從道勁的‘入道’到‘玄景’的內容全部理清。

然后他也不休息,直接去府上的演武場,展開混元劍界將整座演武場籠罩住,然后開始演練劍術.

兩天后,混元劍界內:

日月雙輪并耀于穹頂,赤日如熔金傾瀉,銀月似冰魄流轉。

天地交匯處,青銅祭臺巍峨如倒插神劍,復雜的紋路間流淌著金色的劍氣。

祭臺四周,十萬群山環伺如朝圣,千川奔涌若銀龍赴海!

李飛負手立于祭壇中央,一身劍意凜然,一呼一吸間,與劍界之內的萬劍氣相呼應。

他抬起右臂,右手虛握。

剎那間,十萬大山轟然震顫,嶙峋山體寸寸剝落成鎏金沙瀑,懸河倒卷化作金色光帶,億萬金芒向李飛掌心奔涌!

劍鳴聲穿透九霄,三尺青鋒在他手中形成。

李飛輕描淡寫地一劍向前遞出,竟好似承載著天地之重,承載著萬里河山。

轟隆!!!

劍勢重逾移山填海,劍光過處,虛空綻開蛛網狀裂痕,整座劍界都隨之震動。

一劍之后,李飛手中的長劍徹底消散。

剛才這一劍正是《大千》,僅用了兩天時間,他就將其練到了玄景層次!

不過接下來想要突破到造化層次,就沒那么容易了。

隨著李飛心念一動,剛才消散的那些高山與江河重新出現。

大地龜裂處噴涌熔巖,有赤焰凝成的神樹拔地而起,每片火葉皆是跳動的火焰。

有朱紅火鳥振翼掠過樹冠,尾翎拖曳出流霞萬丈。

有梵唱穿透烈焰,一道道金色的佛光從天穹墜落

這一重重意象,全都是李飛練過的道勁在混元劍界之內的顯化。

達到神衍境后,多種神通相互融合,能衍生出新的變化。

這就是李飛神衍境所衍生出的變化——萬象!

所練,所見、所感的一切道勁,皆可化作道韻,在武道之域內呈現出意象。

‘混元’二字本就有包羅萬象之意,所以劍界之內的意象越多,這座小天地就越真實,威能越大!

李飛之所以將《大千》作為自己修行的第一門劍術,就是因為這門劍術和萬象最為貼合,且意象的數量最多,能夠最大程度提升劍界的威力。

皇宮。

新帝秦子恒正在御書房內處理奏折。

他登基之后,論勤勉程度,比先帝有過之而無不及。

至于處理政務的水平,他畢竟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很早之前就開始參與朝政,拉攏群臣。

說到底,有大皇子和三皇子這兩塊磨刀石在,秦子恒的水平再低也低不到哪兒去。

“陛下,靖安侯有奏折呈上。”

書房外,馮誠突然拿著一份奏折說道。

秦子恒抬頭看了一眼:“拿過來。”

“是。”

馮誠親手將奏折遞上。

秦子恒接過奏折看了一眼,微微思索后,開口道:

“告訴靖安侯,他的申請,朕準了。”

“是。”

洪光四十九年,8月27日。

李飛獨自一人駕馭飛舟離開了藍凌城。

他給新帝的申請只有一句話——

“臣打算在西陸使團到達之前,問劍江湖,砥礪武道。”

衍生出的神通變化萬象,不只是自己修煉的道勁才能在武道之域內形成意象。

和別的強者交手,多見識別人的道勁,有所感悟后,同樣能夠形成意象。

所以李飛才打算問劍江湖!

一來,可以砥礪武道,增強自身。

二來,他如今是藍巡閣閣主,本就有替朝廷收服江湖之責。

未破境之前,他想贏一位大宗師都很吃力。

在白豐平原上雖然戰勝了柏辰這個立道境大宗師,但僥幸成分很大,如果不是剛好克制對方的絕招,換個立道境大宗師,自己大概率是打不過的。

如今一朝破境,戰力大幅度提升。

李飛自覺如果再遇上立道境的柏辰,自己贏得不會太難!

而掌握了五神通五門造化劍術的柏辰,哪怕剛破境,在立道境大宗師中也絕對不算弱。

所以李飛也很想知道,如今的自己——

巔頂之下,誰堪敵手?

求月票

友情鏈接


上一章  |  這個武圣血條太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