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第100章 以民為始,效仁宗事武侯之心(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0章 以民為始,效仁宗事武侯之心(求月票)

第100章 以民為始,效仁宗事武侯之心(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3日  作者:魚羽漁鈺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魚羽漁鈺 | 操控祖宗 | 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這突來的消息,大大出乎了顧易的預料。

要知道——

在原本的歷史之中,雖然李亨也是個頗為短命的皇帝,但其根本的死因是受到了驚嚇。

其原由還是因為其無法完全掌控后宮與宦官的原因。

但如今則完全不同。

李輔國早就已經死了,后宮之內的張皇后更是不可能在當前的這種時候掌控任何的實權。

這其實已經是間接幫助李亨解決掉了生死危機。

但卻沒料到其的壽命竟然還會這么短,竟然就這樣死在了病痛之下。

顧易也懶得去思考這其中的原由。

即使心中對此再怎么詫異,也只能選擇立刻操控著顧軒回朝。

這是他必須要做的,無論如何,都不能保證大唐的中樞出現問題。

也好在此次的滅佛之舉已經有了實際上的進展,若是不然的話,此事恐怕絕對會引起更大的混亂來。

洛陽。

就在這一片陰霾之下,顧軒終是趕回了洛陽,終是讓這個沒了主心骨的朝堂再次安穩了下來。

其實就連顧易都不由得有些慶幸。

還好他并沒有猶豫,直接在朝堂之內展開了清晰。

若是不然的話——

以李亨這突然身死所帶來的影響,怕是大唐要真的重新回到原史的老路之上,在一次次的廟堂爭斗之中,迎接自己的末日。

但現在便是完全不同,朝堂之中的大臣在經過了清洗之后,如今也都可為正直之臣。

有著這些人在,朝堂自是沒有出現大亂的機會。

縱使張皇后哪怕是真的有著歹心,她如今的的能量也根本不夠看,更別說去影響朝局了。

至德八年,十月。

顧軒率領群臣迎立太子李豫為君,改元寶應。

相比于其父李亨。

這李豫的性格卻是更為純粹了許多。

也或許正是因為顧氏出現的原因,讓其少經歷了許多的混亂,反倒是讓其的心性更加單純了許多。

包括其對于顧氏的態度,亦是遠遠超出其父李亨。

少年心性便是如此。

無論是顧氏的傳說也好,亦或是此次顧軒親自平叛也罷,都足以讓李豫崇拜。

這登基之事自然而然也是無比的順利。

值得一提的是——

因為李豫并不是張皇后所生的原因,顧軒甚至還去見了見張皇后,表明著國不容亂的態度。

對此,張皇后自是無法如原史那般去做些什么。

她只能答應。

對于此次的新君登基,顧軒特意辦的極為隆重。

這些年來從一處處寺廟所搜集來的錢財,可都入了中樞之內,這種財富的流入自然而然便讓中樞快速的恢復了過來。

沒錯,顧易在深思之后并未將那些錢財分發給百姓。

這是一件怎么都不討好的事。

能夠將那些人與寺廟的借據、抵押的地契什么的給燒了便已經算是給與他們的恩惠了。

而這些錢財在如今這種時候便起到了作用。

無論是振奮人心也好,亦或是新君登基的免稅等種種彰顯中樞威嚴的手段,在如今的這種時候便無需顧忌了。

顧易同樣也在觀察著李豫。

其實對于這位皇帝在原本歷史之中的表現,他自然也是有著記憶。

說白了,李豫只能算是一個守城之君。

其雖解決了當時大唐的混亂,卻也留下了極為嚴重的隱患,這一點無從評價。

但如今他所表現的卻讓顧易看到了另一種希望。

其對顧軒十分的尊崇。

甚至是有著一種言聽計從的感覺,每日的表現也是極為的好學,這不由得讓顧易對他漸漸起了一些興趣。

顧氏可從不排除與皇族聯手,只要能夠有著正面的影響那便已經足夠了。

之前那般對待李亨的原因同樣也很簡單。

那就是李亨此人對于權力的渴望無法阻止,你若軟了態度他便會更加的強硬。

就亦如昔年他還是太子時,在李隆基的威儀之下不顯山不漏水,但只要李隆基的掌控出現了漏洞,他便會立刻抓住機會。

對于這種皇帝。

顧易沒有時間和他浪費。

但李豫這種便有些不同了,包括顧軒自己也十分樂意去教導著李豫,對其顯然也是有著不小的期待。

群臣擔憂的混亂并未發生——

這倒是讓很多人意外,不過卻也讓很多人都意識到了如今的朝堂遠比想象之中還要穩定。

其實現實也正是如此。

此次的新政也好,亦或是滅佛也罷,真正艱難的只是顧氏而已。

而反觀大唐的中樞則是在一直得利。

在原史之中,經歷過安史之亂的大唐都能堅持近一百五十年,更別說如今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顧軒也是未再次離開洛陽。

而是于這洛陽之中統帥起了四方。

在監督四方滅佛之事的同時,教導李豫這個天子,以及對他這些年來所思考出的一切。

——顧軒一直都在思考著勵精圖治之舉。

新政主要針對于朝堂內部。

而如今他所想的一切,自然是針對于整個九州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顧易并未參與到其中去。

顧軒在有了“洛書協律器”的加持之下,其內政屬性已經達到了91點,這可不是顧易能夠相提并論的。

還是那句話。

顧易可以統帥大局,但這種歸根于百姓身上的細枝末節,自然是要以顧軒為主。

總言之——交給老祖宗秀便夠了!

洛陽宮。

李豫看著手中的那一封封奏疏,滿臉都是震驚之色。

他沒有半分的猶豫,就這些細心的看了上去,整個人的眉頭也是越皺越深,良久之后終是問道:“太傅.這些”

“陛下!”

未等他說完,顧軒便朝著李豫拱了拱手,認真的介紹了起來:“陛下!自安史亂后,臣查我大唐土地至今——”

“方知豪強趁亂兼并,勛貴圈占無度!”

“多少府兵遺屬、歸鄉流民,無寸土可耕?”

“而此次滅佛所清算寺院之田,若不清查厘定、抑制兼并,頃刻間便入權貴囊中!”

“臣自滅佛之日起,便一直在思索這其中的干系。”

——顧軒確實一直在緊緊的盯著土地。

就是為了防止被地方大族直接吞并,這些個寺廟所占的土地可不是一個小數字,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做出最正確的處理方式。

而顧軒如今所想的,正是將這些田地都租給百姓。

當然——

他同樣是想以此次新君登基的由頭,來降低整體租庸調的定額。

顧軒不可能直接將土地分給天下百姓。

這樣做或許是能夠幫助中樞來獲得民心,亦是可以再次讓顧氏揚名于天下,但若是真的出現亂子亦是災難性的。

分不到土地的百姓將會在這種情況之下暴露出所有的惡行。

顧軒當然不會去做這種蠢事。

而這租則不同,在朝堂整體政策情況之下,百姓們亦是不用承受太大的擔子,并且這同樣也是在配合他之前所定下的兩稅法。

可謂是一句雙贏之說。

李豫聽著,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眼中閃爍著思索之色。

他可是個聰明人。

在顧軒詳細的解釋之下,自然便明白了其中的干系,臉上漸漸露出了意動之色。

顧軒此策,確實避開了“分田”的巨坑,將朝廷置于主動,又能實實在在惠及百姓,更巧妙地壓制了地方豪強。

同時還能保證國庫有穩定的租入。

真可謂一石多鳥!

見皇帝意動,顧軒并未停歇,立刻將話題轉向另一個迫在眉睫的基石:“此外——”

“便是興修水利一事!”

“陛下!”顧軒的語氣帶上了一絲焦灼,“此番滅佛,臣遍歷九州,親見民生疾苦。”

“所見所聞,觸目驚心!”

“關中鄭白渠淤塞難行,昔日灌渠縱橫之沃野,如今旱魃為虐則赤地千里,淫雨霏霏則一片澤國!”

“江淮漕運,國之命脈,竟也有多處阻斷之險,轉運維艱,糧秣遲誤!”

“想我顧氏先祖文成侯康公昔日有言——‘無水,良田亦是荒漠!’”

他引述先祖名言,更顯此事之重:“陛下!”

“縱有良田千頃租與百姓,若無水灌溉,無水排澇,一切皆是鏡花水月!”

“一場大旱或洪澇,便可令陛下仁政化為烏有,令萬千黎庶再陷饑饉!”

“如今天下稍安,欲復盛唐偉業,使租田之民能真正安居樂業,大興水利,刻不容緩!”

這就是內政高明之人的共同性。

縱使時移世易。

但當真正注意到了最普通百姓的時候,他們所面臨的處境卻仍是相同。

——無疑便是土地與生存環境。

其實大唐在這方面一向做的都還不錯。

畢竟昔年李世民的種種舉措在那擺著呢,他已經給后世子孫們留下了十分明確的模板。

至于他后面的那些個皇帝,雖然在能耐上不如李世民。

但學他的種種作為倒是十分簡單的。

可惜的就是李隆基后面膨脹了,這才導致了如今這種現象的發生。

顧軒這便是回歸到了根本。

以底層百姓的發展為基礎,想讓整個大唐快速從此番的亂象之中修養過來。

這是他很早以前就定下的想法,更是在這數年之間將具體實行方略包括地圖等都做了出來。

這就是顧軒內政的不凡之處。

以工代賑將興修水利等種種納入考效之中。

他早已做好了萬般的方略,將一切都考慮的井井有條。

除此之外——

還包括鹽政,以及接下來的商業管理,乃至于詳細稅收等種種。

這正是顧軒這數年來所思考的一切。

并不是如旁人那般坐在山巔俯瞰凡間,而是切實的走過了每一條路,根據每個地方不同百姓們的境況所思考出的策略。

顧軒可謂是事無巨細,將這篇奏疏之中的所有想法,都和李豫解釋了個清清楚楚。

在這一番話語之下,李豫的神情愈發肅然。

但這還未完——

真正讓李豫整個怔住的是,顧軒所決議推行的全新農業技術。

除卻顧氏這些年來對于農業工具的升級之外。

真正的關鍵便是遺傳學方面的技術。

這自是顧易操控的結果。

當然,這并不是什么高級的知識,只是針對百姓們所用的糧種,將優良品種會產量更多的想法深入其中。

這正是顧易在發現九州百姓認知進步后所生出的想法。

他想要為科學鋪路。

其實如今的大唐百姓之中也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探索,這一點同樣稍微領先于原本歷史,只不過這一切實在太過于籠統了一些。

他們沒有對應的概念。

包括在原本歷史之中同樣也是如此。

我國的農業發展——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從早期的無意識發展,到最后的選種技術的成熟與品種多樣化。

這自是需要一個過程。

而顧易如今打算做的,就是要將這些技術給制成一本書,進行更為實際的引導,同樣也是為接下來的大事做出各種引導。

如今的顧氏絕對辦得到這點。

且不說云韶閣的地位,顧易早就已經定下了要在九州創立顧氏學院的想法,并且要以此作為將來的核心!

為將來鋪墊,并吸引人才。

當聽到顧軒要著書之后,李豫整個人瞬間便愣住了。

他緊盯著顧軒,沉默良久,方才緩緩頷首,繼而深深吐出一口濁氣——那震撼之意,已溢于言表

“朕自幼研讀《顧說》,便深知顧氏歷代先賢之能,從未敢有半分輕視,唯有萬般心向往之。”

“然今日得太傅之能——”

李豫目光如炬,凝視著顧軒,緩緩起身,一字一句道:“朕亦不得不坦言,終究是小覷了顧氏子弟的格局與手段!”

“太傅放心!”他聲音沉凝,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若太傅真能助我大唐重現盛世榮光——”

“太傅當為昭烈侯!”

“而朕——”李豫頓了頓,擲地有聲,“亦愿效仁宗皇帝事武侯之心!”

——昭烈侯!仁宗皇帝!

顧琛!劉禪!

雖非骨肉,情逾父子;名為君臣,誼超君臣!

顧易饒有興趣的看著李豫,萬萬沒料到李豫竟然會說出這種話。

很顯然,這是他在表明自己的態度。

顧易也懶得去思考這其中到底有沒有這深意,隨著他的心念一動,顧軒立刻朝著李豫拱了拱手:

“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

(Ps:跪求月票,求兄弟們多多支持,魚萬分感謝。)


上一章  |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