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第16章 大幕拉開 ,風波將起(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章 大幕拉開 ,風波將起(求月票)

第16章 大幕拉開 ,風波將起(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7日  作者:魚羽漁鈺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魚羽漁鈺 | 操控祖宗 | 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此一役,終是徹底落下了帷幕。

李世民從始至終都未曾動用太多的兵馬,這更是讓整個李唐的聲望徹底達到了頂峰。

——天下懾服!

無論是宇文化及的兵馬也好,亦或是梁師都的兵馬也罷。

對于這個大唐的秦王。

他們都是發自內心的感謝與敬重。

李世民的舉動可謂是將他的仁慈展現的淋漓盡致,這讓他聲望甚至都已經超越了李淵這個所謂的皇帝。

而這個消息,還在不斷蔓延!

到了現在,雖然李唐仍是未曾徹底一統整個天下。

但卻已經和一統天下沒有了什么區別。

長安城。

李淵自是第一時間便收到了消息,強烈的興奮感瞬間便從他的心中升了上來。

——天下共主!

他李淵成為了天下共主!

到了現在,這一切已經再也沒有任何懸念了!

整個唐廷瞬間便躁動了起來,群臣們向李淵高呼“萬歲”的聲音幾乎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興奮,激動等萬般心緒在眾臣心中回蕩。

他們賭對了!

李唐終是走到了最后,再次屹立在了整個九州之上。

但往往表面的熱烈之下卻也難免隱藏著風波。

“陛下,秦王竟然敢代表我大唐與突厥談判,此乃悖逆之舉!”

當這句話被人提出來了之后,整個大唐的朝廷內部瞬間便刮起了一陣無形的風暴。

隨著外在的威脅被消滅殆盡。

內部的矛盾便要抬到明面上來了!

到了如今,又有誰能夠看不出來,李世民的聲望太高了!

這種聲望且不說是李建成這個太子與他相比,甚至就連李淵這個所謂的皇帝,在李世民的映襯之下都有些顯得黯淡無光了!

無論是恩賜也好;亦或是威名也罷。

李世民已經徹底走到了九州的頂點,無人可以比肩。

就算李淵再怎么坦蕩。

但當他聽聞天下萬民歌頌李世民之德等種種事情之時,心中仍是難免會生出想法。

這就是人之常情。

隨著一切都沒有徹底的表明,但整個大唐內部卻還是圍繞著“十方征渡使”展開了一場無形的交鋒。

核心便是:“父為君,子為十方征渡使”會不會影響到皇權。

其實李淵開始的時候還不甚在意這些。

但隨著裴寂又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一次李淵終是受到了影響。

“以秦王之望,若為十方征渡使,就算不能影響到陛下,倘若陛下他日仙去,后世之君可還會有君權?”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直指問題核心。

李淵倒是可以以父親的身份,來對李世民做出各種限制。

但后世之君呢?

無論是比聲望也好,亦或是比軍中得人心也罷,太子李建成如今有哪一點比的過李世民?

李世民的身份太敏感了。

他不是顧氏,同樣也是嫡系次子。

這種身份足以給李世民太多太多的可能了,而最關鍵的是若是李世民他日不效仿顧琛一般廢掉十方征渡使,而是選擇一脈相傳。

屆時在無人可以限制他的情況下,大唐的皇帝就注定會成為擺設。

當這個問題被提出來之后。

李淵終是受到了影響。

一場無形的危機終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在整個唐庭內部漸漸醞釀而出。

李世民并未直接返朝。

他此一戰,目的就是要徹底掃平整個天下。

其實對于李世民而言,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他甚至都已經無需再動兵了。

四方能稍微與李唐作對的諸侯如今早已湮滅。

至于剩下的那些。

對于當前覺得大唐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威脅了。

但對于李世民而言,他如今還是要掃平一切,他想要快速解決好一切的麻煩,來給天下百姓緣更好的休息時間。

或許是因為他已經真的有了一顆無敵之心。

面對四方還在負隅頑抗的諸侯,他甚至都未曾動兵而去,只是派人去見了四方諸侯。

朋友還是敵人;

在當前的這種情況之下,并不是一個很難的選擇。

手中的權利確實很值得留戀,可又怎么比得過自己的性命呢?

——四方諸侯相繼投降。

這種場面可謂是極為的驚人。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整個天下竟然漸漸生出了另一種傳聞。

“秦王一使臨境,諸侯望風請降,四海盡入版圖。”

顧易能夠看得出來——

相比于原本的歷史,李世民如今更加耀眼了。

雖然在戰績之上李世民似乎并未有什么太大的改變,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李世民原本的戰績就過于驚人了。

就算他再怎么提升又能提升到哪去?

這種變化是來自他不同的聲望。

就是因為他幾次舉動,便讓他在不凡的威名之中又增添了太多太多的仁義之名。

九州百姓已經苦了太久了。

李世民這個“仁義”之名就是他掃平天下的主要利器之一。

但顧易也十分明白,隨著李世民愈發的耀眼,給予其他人的壓迫便會越大。

如今就連李淵都漸漸感覺到了端倪,更別說李建成了。

有些事顯然無法避免。

不過如今的顧易對于這一切已經完全坦然,他已經將目光漸漸放在了整個九州之上。

他更想知道的是——

在顧氏已經出現了的情況之下,接下來的盛世到底會變得多么輝煌。

顧煜如今可還在世。

雖然一直都待在巨鹿之中,但他可從未閑著。

顧易親眼的看到他已經為整個大唐的改革定下了基礎,這絕對會對整個大唐造成前所未有的改變!

現在的他只是在等一個時機!

——四方云動。

李世民未曾去在意那些諸侯,隨后便將目光放在了嶺南之上。

他要討伐梁帝蕭銑。

這就是大唐最后的一道阻攔。

不過就在他即將動兵之前,李淵的圣旨卻是突然傳了過來,以“想念子嗣之名”令李世民歸京,將討伐嶺南之事交到了李靖身上。

雖然一切都是那般的合理,但這一道突如其來的圣旨還是讓很多人意識到了什么。

雕陰城內。

李世民的一眾心腹齊聚于此。

“殿下,臣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長孫無忌很認真的看著李世民,拱手說道。

李世民立刻便看向了他,神色無比坦然的說道:“輔機有話直說便是,又有何不能言的?”

眾人目光皆是注意到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不僅僅是長孫王妃的同母兄長,更是自李淵起兵之時,便一直在追隨李世民,如今的他可是李世民的絕對心腹。

也正是因為如此,有些話也只能他來說。

“殿下當今聲威赫赫。無論是為大唐社稷,還是為天下蒼生,此番征伐嶺南,殿下皆是不二之選。”

長孫無忌話音一頓,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可陛下卻突然下旨,急召殿下歸京。”

“依臣之見……”

他環視廳內,目光掠過在場眾人,見皆是李世民的心腹嫡系,才壓低聲音道:“朝中怕是已生變故!”

這話雖未明言,但其中深意眾人皆知。

殿內氣氛瞬間凝固,空氣仿佛都變得粘稠起來,唯有燭芯爆裂的噼啪聲清晰可聞。

顧泉、顧彥等顧氏子弟端坐如松,卻也不自覺地握緊了腰間佩劍。

“輔機。”李世民霍然起身,“休要妄加揣測。嶺南路途艱險,父皇心系我安危,才命我返京。”

他目光如鷹隼般掠過眾人,忽而展顏一笑,眼底卻暗藏鋒芒:“說不定此次回京,父皇會授我十方征渡使,統帥天下兵馬!”

眾人沉默不語。

雖然李世民的臉上仍是帶著笑容,但給人的感覺卻不復以往那般從容。

李世民又何嘗感覺不出來呢?

歷史上已經留下了太多的例子,這很難讓人不生出其他想法。

但昔年李淵的承諾又給他留下了一絲希望。

眾人沉默不語。

沒有人敢將一切完全挑明。

這種事的敏感程度是任何人都承受不起的。

或許顧泉可以。

以李世民對于顧泉的看重,再加上顧氏的身份,他或許能夠勸動李世民,就算挑明一切或許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影響。

但很可惜的是顧泉又豈會答應這些呢?

他是顧氏長子,他的性格就注定了他絕對不會參與事關國本之事。

對此,諸將亦是無奈。

整個軍中的氣氛愈發的復雜。

就在數日之后,李世民便率領著麾下將領以及數百玄甲,匆匆忙忙的返回了長安。

長安。

李淵仍是為李世民舉行了盛大的歡慶儀式,給人的感覺似乎一切都未曾改變。

這確實是安撫了不少只看到了表面問題的將士之心。

畢竟又有誰不害怕“鳥盡弓藏”呢?

其實顧易倒是能看的出來,李世民如今是對“十方征渡使”的位置還有著很高的期望。

這并沒什么錯。

畢竟李淵當初確實是給他做出了承諾。

但在當前的這種局面之下,所謂的承諾注定會成為枉然。

慶功宴上。

就在李世民那滿是期望的眼神之下,李淵最后也只給了他三個鑄錢爐。

這種賞賜對于其他任何人而言都算是重賞,畢竟其中所能夠帶來的財富是難以想象的。

但唯獨對于李世民不同!

心中的一切志向再這一瞬間徹底的粉碎。

到了如今的這個地步,他仍是做不了大唐的十方征渡使,那待天下真正的徹底一統之后,他還會有其他的機會嗎?

這是一個完全無需思考答案的問題。

當然,李淵自然知道安撫李世民。

就在當夜,他又再次召見了李世民,向他說明了其中的原因。

那就是因為李世民私自與突厥達成聯盟,群臣奏他無君無父,李淵也只能擱置這十方征渡使的冊封。

在說這些話時,李淵的表情是那樣的認真。

就如同昔年他拍著李世民的肩膀,向他做出了定會封他為“大唐十方征渡使”的承諾一般。

當初的李世民信了,但這一次他卻再難相信了。

可又能如何?

或許正是因為對于此事抱有了太大的期待,當一切都灰飛煙滅之后,李世民竟忽然就有些迷茫了起來。

但李建成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他相繼出手,甚至還拉攏了齊王李元吉,通過各種手段讓自己的人前往各地,拉攏四方僅存的反王。

甚至其中還包括北疆之地。

北疆之地絕對是一塊肥肉,自昔年顧燁定下了商道之后,這一塊土地其實如今已經算是徹底融入了九州。

其中的子民雖然仍是有著獨特的部落。

但他們的文化也已經完全融入到了九州之中。

雖然他們出面的效果必定不如李世民那般暢通無阻,但在這滾滾大勢之下一切倒還算是順利。

除此之外李建成同樣也開始對秦王府下手。

他想要拉攏李世民的心腹!

旬日之間,整個長安城內的局勢變化不斷。

朝中上下幾乎所有人都能感覺到太子東宮與秦王府之間矛盾。

但李世民從始至終都始終未曾有過什么反應,甚至就連麾下的兄弟想來見他他都閉門不出。

其實這也怪不得李世民。

從小到大,他的志向一直都是成為第二個顧琛,隨著年紀越大這個志向就愈發的強烈。

如今眼睜睜看著多年的志向似乎再也沒有了實現的可能。

這對他所造成的打擊是難以想象的。

說到底,如今的李世民才不過區區二十四歲罷了。

——人無完人!

如今他還沒有徹底成長到能夠坦然面對一切的境界。

他,仍是需要蛻變。

秦王府。

長孫王妃緩緩踱步走進院內,看著負手而立看著天空的李世民,她緩緩走向前站在了他的身旁,沉默了片刻后忽地開口:“殿下這是還打算沉寂多久?”

李世民并未開口回答。

“今日太子殿下已經上疏提到了平陽與左衛將軍的婚事。”長孫王妃繼續說道。

左衛將軍正是顧彥。

李建成已經再勸李淵效仿昔年的劉秀,將公主下嫁到顧氏之內,這樣做自是想要拉攏顧氏。

沒錯,他已經將目光放在了顧泉身上。

作為顧氏嫡長子;

若是能夠拉攏到顧泉,絕對能夠間接影響到一眾顧氏子弟的判斷。

如今的顧氏在朝中的影響可不小。

隨著一眾善于內政的顧氏子弟相繼出世,雖然仍是無法與巔峰相比,但顧氏所代表的意義便與其他家族有著完全的不同。

聞言,李世民終是有了些表情變化,微微皺眉看向了長孫王妃。

“殿下,臣妾想問殿下一個問題。”

長孫王妃絲毫不回避李世民的眼神,輕聲開口:“殿下難不成只是因為一個所謂的“十方征渡使”的虛名,才自幼立下宏愿的嗎?”

她的聲音并不大,卻讓李世民直接愣住了。

這一瞬間,無數的思緒不斷將再腦海之中閃過。

當初在巨鹿所見過的一切;

這兩年來不斷沖殺所見到的一切;

百姓的血淚;

將士們的尸體;

其實對于很多人而言,往往在某些時候只需要一句簡單的點撥。

——李世民如今就是如此。

陣陣微風不斷拂過。

看著眼前長孫王妃那溫婉的眼神,李世民就這樣沉默了良久,那種迷茫感終是伴隨著無數的思緒而漸漸消散。

忽然,他猛地便伸手拉住了長孫王妃的手腕,眼神再一次的明亮,嘴角忽地勾起久違的鋒芒:

“派人去通知諸位兄弟,就說本王設酒,邀諸位兄弟一敘。”.


上一章  |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