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顧氏的出世,歷史再次發生了改變。
顧氏就如同是鐵軌一般。
讓整個歷史的車輪,再次邁向了不同的道路。
隨著這個消息漸漸傳開。
——九州震動!
根本就沒有人能料到,李淵會在這個時候率先踏出這一步。
不要隋廷余威;
不要固執世人們的支持;
就借助著顧氏之名,向整個天下宣示著他想要打造盛世的決心。
李淵絕對是個合格的帝王。
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以穩國本,封李世民為秦王,拜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
徹底定下了自己的基礎盤。
同樣的,他也十分清楚,自己手下這群人想要的東西是什么。
對于麾下之人——
他絲毫都不吝嗇自己的封賞與承諾,給出了各種封賞。
當然,這其中免不了顧氏。
他甚至直接想把最為年長的顧泉拜為太傅,借此再次向天下人表明自己的決心。
但顧泉卻拒絕了。
不僅僅是他,此次一眾前來的顧氏子弟全都拒絕了此事。
如今的太傅可不再是原本歷史之中的擺設了,因為那一代代的太傅影響都太大了。
甚至就連楊堅當初都并未直接動這個職位,削弱這個職位的實權。
雖然他也從未設過太傅。
但將這個職位留下來便已經說明了他的態度。
且不論對他人而言,甚至就連顧氏子弟面對這個位置之時都有著很大的心理壓力,誰敢應下來?
與之相比,他們更想要的還是適應自己的職位。
——比如征戰沙場的將軍。
對此,李淵自然不會吝嗇什么。
李淵的思緒十分清晰,他不管未來到底會怎么樣,只在乎眼前。
對于所有人。
只要他們有能力李淵便不會吝嗇封賞,為的就是他們要獻出死力!.
消息不斷傳開。
此事所造成的影響同樣也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或許真的是因為天下百姓對于顧氏已經期待了太久,亦或是因為他們真的對隋庭沒了什么留念渴望一個真正的盛世。
哪怕李淵明明沒有繼承隋庭,但他亦是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且不說已經穩定的關中之地。
各地之中都相繼出現了陸陸續續趕往關中的百姓,這種現象在當前的亂世之中是很難想象的。
此事就仿佛是打開了一個口子一般。
當所有諸侯都察覺到這點之時,那一個個隋朝的諸侯便已經徹底失去了作用。
又有誰會不想當皇帝呢?
就在同年七月;
西秦霸王薛舉于隴西之地登基稱帝。
九月;
李軌于河西稱帝,自稱大涼皇帝,改年號為安樂,設立官署任用官吏,一切全都仿效隋開皇時的慣例。
同時間,王世充廢楊侗,自立為帝,國號鄭,建元開明。
占據洛陽與李唐對峙。
竇建德,宇文化及,蕭銑等等等等。
整個天下的亂局在這一刻直接達到了巔峰。
這也是必然現象。
就如同當年的楊堅一般,有些事只要稍微打開了一個口子,便再也無法止住。
但對于這一切,李淵在踏出這一步之前又怎么可能沒有預料?
長安。
李世民一身戰甲,與眾將士正在看著桌上的堪輿圖。
“自父皇攻占長安之后。”
“薛舉便時常犯境,父皇已決定令我討伐薛舉,諸位弟兄可有良策?”
雖然他如今已經被封為了秦王,但面對這群心腹大將,李世民仍是如同昔年那般,并沒有半點的架子。
大唐是一定要平掉薛舉的。
如若不然,大唐便會被徹底困在關中,稍有動靜薛舉便會趁機出兵長安。
李世民當然清楚這一點,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無比的嚴肅。
眾將士紛紛開口。
但李世民卻表情嚴肅,緩緩的看向了顧泉幾人,認真說道:“諸位以為奇襲如何?”
——沒錯,正是奇襲。
對于隴西之地。
昔年忠武侯顧嘯,昭烈侯顧琛。
兩人都先后動用了奇襲之策,最后徹底收服了隴西。
這件事如今已經成為了所有人都知道的著名戰役。
但要想復刻這一切絕對不易。
其中風險之高,難以想象。
李世民現在也只不過是有這個念頭罷了。
“可行。”
顧泉是個十分嚴肅的人,面對李世民這個問題,他立刻就點了點頭。
瞬間,眾人立刻便看了過來向了他。
一旁的顧彥在這時笑了笑,朝著李世民拱了拱手道:“殿下,諸位將軍可能不知。”
“昔年先祖昭烈侯于隴西之時,曾繪隴西堪輿圖。”
“雖如今相隔數百載,但地勢卻亦是不會大變,自可行奇襲之策。”
聽到這話,在場之人幾乎瞬間便是眼神一亮。
甚至就連李世民都亦是如此,立刻開口問道:“此話當真?”
“不錯。”
顧泉接過了話,看向了桌面上的堪輿圖:“先祖所制制圖,比此圖細節許多,我等子弟皆是自幼便看過這些。”
說著,他語氣微微一頓,看著李世民再次說道:“殿下。”
“奇襲之策確乃妙計。”
“當今之勢,薛舉軍勢強盛,其子薛仁杲更是猛將。”
“我軍若是要正面交鋒,就算最后能夠獲勝,恐怕傷亡也會不小。”
“但若要行奇襲之策.所承受的風險亦是不小。”
奇襲需要的是真正的精銳!
也唯有最精銳的將士,才能扛得住連續多日的翻山越嶺,才能扛得住身體與心靈的雙重壓力。
其實顧氏所訓練的那些人確實合適。
但顧泉不可能將顧氏的底牌全都用在這上面!
李世民聽得無比認真,整個人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自是知道這其中的風險與難度。
但要說李世民就這樣跑了,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只是短暫沉思了片刻。
李世民便在心中就已經做出了決定。
“好!”
“既如此,那便行奇襲之策!”
他的話音剛剛落下,立刻便有人開口愿意率軍而去。
他們都是猛將!
自不怕危險!
但看著請戰的眾將,李世民卻直接搖了搖頭:“此一戰,我要親自前去!”
親自前去!
李世民自然不會放棄這個能走顧琛之路的機會。
當然,他也不愿意將一切風險都交給麾下之人。
他李世民可是次次大戰都沖鋒在最前方的人!
但他話音剛剛落下,顧泉便直接搖了搖頭,猛地開口說道:“殿下萬萬不可如此。”
“嗯?”李世民愣了一下。
顧泉十分認真的說道:“殿下,當今之世已不同以往。”
“奇襲隴西乃人人共知之事。”
“若我大唐精銳不能于陣前,若殿下不能于陣前,縱使何人前去都不可能會成功!”
殿內頓時便沉默了下來。
李世民緊緊皺起了眉頭,顯然是聽進去了此話。
顧泉說的不錯。
李世民現在可已經不再是無名之輩了。
若他不在陣前的話,薛舉絕對會有所防備,屆時很有可能會將計就計。
這是他們必須要考慮的一個點。
“子淵有何想法?”李世民沉默片刻,緩緩開口問道。
而這一次,顧泉沒有半份的猶豫,朝著李世民便拱手說道:“若殿下信任,末將愿領軍出戰。”
隨著他一開口。
顧彥等數名顧氏子弟更是絲毫都沒有猶豫,紛紛朝著李世民拱手請戰。
這種事,自是要由顧氏子弟來做。
要論對堪輿圖的研究。
沒有人比得過這他們。
尤其是顧泉,早在幼年之時他便已經在心中想象過數次奇襲隴西的戰事該如何去做了。
李世民并不是一個不識大體的人。
雖然他心中同樣也很想去,但看著眼前的眾人他還是緩緩的點了點頭。
此事,就這樣被定了下來。
而顧泉隨后便與李世民說起了心中的戰術。
他想讓李世民屯兵高墌,吸引薛舉注意力,而他則是率領五千精銳,沿渭水西進,行奇襲之策攻打秦州。
徹底撕開切斷薛舉對于整個隴西的聯系。
除此之外——
顧泉甚至想到了薛舉設防之事。
但凡若是出現意外,他會調整戰術,改為襲擾后方。
于山林之中與西秦軍周旋。
此舉可謂是萬般的兇險,但看著顧泉堅定的神色,李世民最后還是答應了此事。
眾將接連離去。
李世民又與顧泉顧彥等人交代了很多,囑咐他們萬萬要注意安全,隨后這才人幾人離去。
顧泉的表情始終都是那般嚴肅。
認真行禮而去。
待走出方外,顧彥不由得開口說道:“兄長何須如此嚴肅?秦王殿下他不是這般在乎禮數之人,兄長又何須如此?”
雖然明明知道接下來要做的事十分的兇險,但一眾顧氏子弟卻也并沒有什么畏懼。
“我乃顧氏長子,父親不在長安,自是不能丟了顧氏的臉。”
顧泉一邊說著,一邊忽然就停下了腳步,看向了自己的四個兄弟:“此一役,我將獨自而去,爾等跟隨在秦王殿下身側。”
聽到這話,顧彥幾人的表情紛紛大變。
一個個瞪大了眼睛幾乎瞬間搖頭,“兄長這是為何?”
“此行兇險,若是功敗垂成,無論如何我顧氏仍就留有希望,且若無顧氏子在側,薛舉定會心中生疑。”顧泉似乎是早已想好了一切,絲毫不留情面。
“兄長!!!”
雖然明白顧泉的苦心,可顧彥幾人又豈能服氣?
但顧泉可不會管他們如何。
他自幼起便十分的嚴肅,在這一眾兄弟們之中向來說話說一不二。
也不管幾人的表情。
轉身便走。
見狀,眾兄弟的表情瞬間便垮了下來,心情一下子就低落了下去。
但他們又能多說些什么?
顧泉說的沒錯。
此事既然如此兇險,便不能將所有兄弟都綁在一起。
幾人神色復雜的跟在顧泉后方。
李淵同樣也在長安城之中留下了屬于顧氏的冠軍侯府,幾兄弟如今都住在這里。
剛剛回到府中還未過多久。
顧彥便再次找到了顧泉,十分認真的說道:“大哥,讓弟弟陪你去吧,就留三弟四弟等人于秦王殿下身側.”
顧泉并未理會,用沉默趕走了顧彥。
沒一會兒,又有兄弟前來。
“大哥,讓三弟陪您去吧,此行兇險軍心乃是重中之重,有我在,大哥也能少些壓力,我顧氏的重擔便交給二哥四弟他們了”
顧泉再次用沉默趕走了他,但隨之而來又迎來了他人。
“大哥,四弟自幼善于翻山我顧氏的重擔就交給二哥三哥他們吧”
或許是因為年輕氣盛,都想著大展宏圖。
對于這個能夠重走先人之路的機會,沒有顧氏子弟不想要。
但只可惜的顧泉就不可能會答應他們。
此行除他自己之外。
他只會帶薛三以及跟隨自己的護衛,剩下的都是唐軍精銳。
眼看著顧泉已經做出了決定,顧彥無奈之下甚至還去找了李世民想讓其幫自己說說情。
但李世民又豈會答應?
就在顧彥一臉無奈的走出秦王府時,卻沒料到正巧便碰到了前來尋李世民的平陽公主。
“見過公子。”
顧彥原本還沒注意到,直至聽到這充滿英氣的女聲之時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朝著平陽公主行禮:“見過公主。”
“公子.”
雖然還是未曾出嫁的女子,但平陽公主卻沒有半點的羞澀,認真的看著顧彥問道:“我聽聞于顧氏之內,女子亦可擔任要職,不知是否真假?”
她此話說的十分認真。
聽到這話,顧彥雖然不知道平陽公主問這個是什么意思,但還是點了點頭回答道:“正是,末將胞姐們如今便在幫助叔父協理族務,”
瞬間,平陽公主的眼神之中立刻便閃出了羨慕之色,輕輕的嘆了口氣。
與原本的歷史不同,如今的平陽公主尚未嫁人。
不過她卻也已經聽到了消息。
李淵已經有心思將她許配給關隴世族,試圖收攏人心。
平陽公主并不甘心如此。
這與她的性格有關。
尤其是如今在聽到顧彥給出的答案之后,她更不甘心淪落到這個結局。
雖說為了大唐的基業,她身為公主自然要做些什么。
可為什么就要必須用來籠絡人心呢?
她絕不甘心!
此次來找李世民便是為了此事!
Ps:(雙更跪求月票,本月的更新絕對不會少,還請兄弟們助魚一臂之力!魚跪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