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第22章 泰山封禪,敲開世界的窗(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章 泰山封禪,敲開世界的窗(求月票)

第22章 泰山封禪,敲開世界的窗(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21日  作者:魚羽漁鈺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魚羽漁鈺 | 操控祖宗 | 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泰山封禪;

對于一個王朝而言,這絕對是一件意義非凡的大事。

劉諶的功績夠嗎?

——夠!

雖然這些年來,看似一直在做事的都是顧燁,而劉諶卻一直都在洛陽之內。

但卻仍不能否認他的功績。

身為帝王,他給了顧燁絕對的信任,完全承繼了昭武皇帝劉備,孝仁皇帝劉禪一向的政策。

而且別忘了他可與劉禪不同。

哪怕就算在朝中,他也從未忘記過一個帝王的責任。

顧易這些跨時代的政策能夠完美的落實下去,他在其中的所付出的努力也不可否認。

大漢能夠再次迎來盛世。

絕對不止是顧燁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整個朝堂都在為了這一切奮斗。

若是如此都不能夠泰山封禪,何時才能?

而對于顧氏而言——

在如今進行泰山封禪,更是意義非凡。

這只會讓顧氏代表盛世的念頭,在百姓們心中的更加扎根。

而這才是顧氏萬世不倒的基石!

整個朝堂都在為了此事而忙碌了起來。

顧燁如今無需過多干預朝政。

大漢的朝政已經有了一套十分完善的體系,至少在這一代人之間不會出現任何的差錯。

但或許真是閑下來的關系,顧易也是愈發思考起了顧翰的進程。

他已經很久沒有送來消息了。

顧易唯一知道的,也只是顧翰還活著,他到底做了什么情況如何顧易都完全不知。

日子就在這種情況之下悄然流逝。

封禪前夕,整個洛陽城都沉浸在莊重而忙碌的氛圍之中。

劉諶與顧燁皆進入齋戒狀態,身著素凈祭服,獨居靜室,不近女色,不食葷腥,不飲酒,以表對天地神靈的虔誠敬畏。

期間,朝中一眾禮官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他們反復核對、演練封禪儀式的每一個環節,從祭祀用品的準備,到人員站位、行進路線,皆不容有絲毫差錯。

而隨著皇帝要與顧氏泰山封禪的消息逐漸傳開。

這更是引發了天下振奮。

大漢本就在欣欣向榮。

而百姓們聽聞這種事后更是會愈發的具有心氣,更會提高百姓們對于朝廷的信任。

數不清的文賦相繼從四方出世,來歌頌朝廷與顧氏的仁德。

無數的百姓從四面八方而來。

想要見證這一切。

人就是這樣,在基礎的物質生活得到了保障之后,往往便會開始追求信仰。

終于,就在乾極十三年,四月。

劉諶與顧燁領朝堂百官。

直奔泰山而去。

時隔多年時間,這巍峨的高山再次迎來了屬于當前天下的圣主。

前人留下的痕跡仍在;

歲月并未能帶走他們所留下的一切,正如那一個個先人一般,始終都會活在人們的心中。

劉諶讓人翻修了當年大漢先帝所鑄的祭臺。

而顧易也正是如同當年一般。

讓人將這一切記錄下來,再一次蓋上了那獨屬于華夏文明的傳國玉璽大印。

無數的思緒在他心中激蕩。

與其他人的思緒并不相通,顧易雖然并未一直操控。

但他亦是屬于這數百年來一切發展的見證者。

英雄;梟雄;

明君;昏君。

這一個個不同性格的人物繪卷出了這數百年來的風云。

顧氏亦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家族,成長到了如今的參天大樹。

家族子弟的前仆后繼.

一個個有能子弟為此所付出的一切。

這一幕幕的過往在這一刻全然從腦海之中閃爍了出來。

正是他們一步步的努力,換來了整個顧氏的今日。‘

包括顧易的成長。

其實顧易曾經到有過一個懷疑,那就是按照他現在這般一直見證下去。

當他看到了太多太多的生死之后,會不會身上多出很多的暮氣。

但在這一刻——

這種念頭卻完全消失了。

一代代人為此所付出的努力,只會讓他更加堅定自己所要的目標。

——讓顧氏持續輝煌。

在輝煌的同時,乃至于帶動整個九州。

顧氏會走下去。

那為此付出了無數努力的一代代人,也將跟隨著顧氏獲得永世的不朽。

當祭臺修繕完成,封禪大典如期而至。

雖然顧燁萬分的拒絕。

但劉諶仍是堅持著讓他隨自己共登祭臺。

并提出了一個讓顧燁根本無法拒絕的理由,那就是代顧琛登臺。

兩人一人為劉備的孫子;

一人為顧琛的孫子。

這或許也就是某些方面上的傳承,兩人代替著自己的先人完成了他們當年明明能做卻沒有時間做成的大事。

這一刻,注定流傳千古。.

洛陽。

當一切的輝煌結束,留給眾人的唯有砥礪前行。

大漢不能停留。

這不僅僅是劉諶的想法,亦是顧易所堅持的一切。

當前制度初成。

這種制度徹底落實所需要的時間將會遠遠超過以往,無論如何大漢都不能在現在出現問題。

乾極十五年,大漢再次迎來了科舉。

如今大漢的科舉已經徹底穩定了下來,形成了以《顧學》包括《算數》為基礎,以實事為題的全面考核。

不得不說——

這個世間總是不缺天才的。

大漢也是漸漸出現了一些原本歷史之中顧易都未曾聽聞過的人物。

包括四方的蠻夷.

在多年的學習之下,如今也已經漸漸生出了果實。

終是有名字出現在了考核的名單之中。

他們就如同是年初剛剛行科舉之事的普通百姓,正在隨著時間一點點追逐著世家子弟們的腳步。

當然,除非文化能徹底相互融合。

不然的話,對于他們而言這條路注定艱難無比。

鐘會等人的年齡也不小了。

時間的無情總是會帶走一切,朝廷的內部也正在隨著時間流逝而漸漸更迭。

好就好在——

劉諶與顧燁還在,兩人能夠維持住大漢邁進的方向。

讓整個大漢沿著正確的道路砥礪前行。

但對于一個王朝而言,所面臨的一切就注定不可能只是好事。

只不過這一切還不足以影響到大漢的整體,那便足夠了。

讓顧易比較在乎的是——

在這一年,顧翰終是送回了消息。

顧翰成功了!

通過他學來的外交手段,他迅速在儷人部落之中扎下了根。

隨后便通過顧氏子弟們從小學習來的知識。

提高了儷人部落的生產力。

并通過此舉,迅速向外擴大整個大漢以及顧氏的影響力。

當看到顧翰送來的書信之時,就連顧易都有些驚了。

他萬萬沒想到顧翰竟然真的能夠做到這一切。

但在震驚的同時,他又迅速開始思考起了當初的想法。

——開拓嶺南!

“開拓嶺南?”

洛陽北宮。

看著手中的書信,劉諶的表情無比嚴肅,沉聲道:“昭德,此事怕不是沒那么容易達成。”

“臣自然知曉。”

顧易操控著顧燁點了點頭,畫風突然一轉:“但于我大漢而言。”

“此事定是早晚都必將完成之大業。”

聞言,劉諶頓時沉默了下來。

開拓山越之事。

自是早已在大漢廟堂之中不是什么秘密了,只不過是鮮少有人提及。

甭說不支持此事的那些人。

甚至就連支持顧燁的那些人也很少提起此事。

因為當初的大漢還不具有這個實力。

與北疆不同。

山越之地的環境天氣等一切,對于大漢將士而言都絕對是一個致命的挑戰。

縱觀整個青史而言。

中原王朝討伐山越每一次都注定要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

但能夠帶來的收益卻是少之又少。

“陛下。”

顧易自是明白劉諶的擔憂,山越的地理位置優勢不是這個時代之人能夠發現的。

但對于顧易就不同了。

開發嶺南——

無論是對于當前的顧氏而言,亦或是對于大漢而言。

絕對都算的上一件大事。

以嶺南之地的環境而言,對于大漢生產力的提升絕對是有著巨大幫助的。

包括地利的關鍵——臨海。

甚至都可以利用此機會,打造出一條專屬的“海上絲綢之路”。

大漢當前的制船工業并不算差。

哪怕不能遠行。

亦是可以通過此舉來將影響擴大到整個東南亞,這對于大漢乃至于整個九州都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

按照顧易的想法而言。

此舉或可——敲開世界的窗。

但這些話他自然是不能與劉諶說出來,這一切都不是一代人能夠做成的事。

對于當前的大漢而言,要走的路還有很多。

顧易只是根據當前所需為劉諶解惑著此舉能夠帶來的好處。

從邊境穩定;

再到人口,再到土地肥力實行政策之后,能夠給大漢帶來多少的幫助。

等等一切來進行舉例。

劉諶聽得十分認真,他并不是一個沒有主見的皇帝,雖然對顧燁有著絕對的信任,但也會有著自己的判斷。

就這樣過了良久之后。

他才看著顧燁再次悠悠說道:“昭德,你我這一代人當真能夠做到這一切嗎?”

時間向來都會讓很多的英雄梟雄感覺到遺憾。

劉諶如今就是如此。

他也不再年輕了!

雖然以現代的目光來看,劉諶仍是處于壯年。

但在當前的時代則完全不然。

劉諶確實是個英雄,無論是從膽氣上來說,亦是從其他方面來看。

他都完全繼承了劉備、劉禪的一些優點。

但無論是任何英雄都會猶豫。

身為帝王。

尤其是已經到了他這個年紀的帝王,他會去想自己的一些舉措會不會讓大漢由盛轉衰。

“陛下心中的熱血熄了?”

顧易笑了笑,隨意的反問道。

劉諶沒有半點的不滿,沉默了一下后直接道:“朕怕大漢因此.出現意外。”

“可陛下是否想過有些事您不做的話。”

“那便再無任何機會了。”

顧易說的是事實。

封建王朝向來就是如此,開局的時候無論是君王也好臣子也罷,都算是其王朝的最巔峰。

無論再怎么偉大的王朝都免不了后期的內耗以及衰弱。

其實顧易對于此事還是十分有自信的。

當前對于四方蠻夷的融合進度,便已經說明了此事的可行性。

雖然嶺南只會比此更加艱難。

但大漢當前的盛世,足夠支撐這一切。

更何況當前顧翰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聞言,劉諶再次沉默了下來。

他的眼神極為復雜,無數思緒更是不斷在腦海之中翻涌。

一方面是他身體之中天生的熱血;

另一方面則是一個帝王的冷靜。

顧易并未心急,只是這樣默默地看著劉諶。

他對于劉諶還是很有信心的。

于大漢而言。

再也沒有一個比劉諶更適合開拓的君主了。

果然,劉諶迅速做出了決定,他緊緊的盯著顧燁,認真道:“既然顧氏都愿艱難前行,朕又有何不敢?”

熱血終是難熄。

一個注定要打造出功業的帝王不會因為年邁而喪失自己的雄心。

他緩緩起身走到了顧燁的面前,認真拉起了顧燁的手,:“朕還是那句話,昭德只管前行。”

“朕,會在這洛陽之內。”

“護住一切!”

簡簡單單的的一句話,徹底表面過了劉諶的態度。

他就如同昔年的劉莊一般。

給了顧氏絕對的信任。

想要在這一代人內,徹底奠定好大漢的根基!

此事頓時便在朝堂之中引起了驚天巨浪。

——出兵嶺南!

時隔多年,當朝臣們再一次聽聞此事之時,仍是覺著此舉過于天方夜譚了一些。

他們實在是想不出出兵嶺南能夠給大漢帶來什么。

就比如當前的北疆。

時至今日都不會有漢人想要遷徙到那種荒涼的地方。

這完全就是一件有害無利的事。

一封封奏疏瞬間便送了上來,其中甚至都有人提出了當年漢武帝劉徹討伐嶺南之舉。

此舉甚至都已經有了死諫的一味。

他絲毫都不留情面地說出了當前嶺南之地的尷尬處境,雖然名為大漢土地但實則完全是在自治之類的蕓蕓。

將漢武帝劉徹此舉說成了徒勞無功勞民傷財之舉。

希望劉諶不要效仿漢武帝。

對于這種幾乎相當于是罵祖宗的奏疏,劉諶豈能不暴怒?

但這也不能阻擋群臣們的諫言之心。

甚至就連太學學子們也相繼開口,打算阻攔此次的出兵計劃。

面對這種規模的抗議。

甭說劉禪,哪怕就是劉備為君都會考慮一下此事的可行性。

但劉諶終是不同。

他真的就如同當年的劉莊一般,當以做出了決定之后,便絕對不會退縮!

經過了這么多年的人事調動。

劉諶的地位早已無法動搖,更何況還有這張華等人的支持。

面對群臣們反對的奏疏。

他力排眾議直接便定下了此事。

在這種情況之下,正處于輝煌盛世之中的大漢立刻便展現出了它該有的實力。

四方人馬相繼而動。

包括避免瘴氣的藥品及糧草等各種資源。

當前的大漢,無論是將士們的士氣也好亦或是百姓們對于朝廷的信任也罷,都正處于巔峰。

更別說此役更是顧燁親自率領。

這更是加劇了百姓們對于漢軍必勝的信心。

四方云動——

就在動兵之前,甚至就連文鴦都送來了消息。

他想與顧燁共同動兵征伐嶺南。

文鴦現在真的已經成長了太多,上雖然在北疆之地還有著陸抗的存在。

但北疆能夠一直穩定。

便能夠說明文鴦已經有了鎮守一方的能力。

對此,顧易并未拒絕。

雖然他心中對此有著絕對的自信,但既是要出戰,又豈能將自己最為鋒利的刀給留下,棄之不用的道理?

無論是文鴦也好,亦或是他麾下的那些人馬也罷。

絕對是當前大漢最為精銳的一批人。

顧易可沒有什么“殺豬焉用宰牛刀”的心思。

哪怕大漢在明面之上有著太多太多的優勢,但顧易也要做好一切萬全的準備!

同樣顧易也想要看看。

當失去了最為恐懼的威脅之后,北疆的局勢到底會不會出現亂子。

大漢總不能一直這般的緊緊盯著北疆。

這一次,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除此之外——

顧易這一戰也是調動了很多四方蠻夷的兵馬。

對于這種特殊環境的作戰。

他們的適應能力,絕對要遠遠超過一直生活在中原地帶的大漢將士。

甚至為此顧易還抽了幾次獎。

試了試能不能抽到有利于此次作戰的道具。

顧易真正想要的便是——避瘴丹。

這個道具的只是凡品。

但對于此一役的作用卻極為不凡。

可惜的就是,雖然顧易有心抽獎但也不可能消耗太多。

最后也只抽到了兩枚避障丹。

至于所顧易更加想要的“破壁卡”及“長壽卡”等道具,則是完全沒有。

不過這卻也足夠了。

于顧氏而言。

道具終是輔助,想要在這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上持續的走下去,人力才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上一章  |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