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第25章 顧晟薨,即將落幕的時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章 顧晟薨,即將落幕的時代

第25章 顧晟薨,即將落幕的時代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17日  作者:魚羽漁鈺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魚羽漁鈺 | 操控祖宗 | 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此番大勝徹底沖散了劉莊病逝帶來的陰霾。

對于整個大漢而言;

——西域的平定徹底代表了當今大漢盛世的到來。

無論是從外患來看,亦或是從國力來看。

如今之大漢。

已完全可以稱之為盛世!

接連多日,整個洛陽都沉寂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

沒有人能料到此事竟然能發展到如今這般。

但是這種沒有大規模動兵,且還達到了目的的戰爭,對所有人而言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也正是因為如此,顧晟的聲望也是直接達到了頂峰。

雖然不及顧康于百姓心中的地位。

但亦是遠超旁人。

尤其是在天下各地將士們的心中,顧晟的名字甚至已經有了先漢那個少年將軍的架勢。

他們都想成為顧晟這樣的人。

再不濟,也想要追隨。

畢竟追隨他的人都獲得了大規模的封賞。

誰人能不羨慕?

沒錯,此役之后,顧晟直接便被抬到了車騎將軍的位置。

領平虜侯,食邑兩千戶于潁川郡陽翟縣。

其實這也是無可厚非常畢竟此役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

班超等人也是直接被升到了雜號將軍之列。

此番封賞規模之大,可謂是僅次于昔年劉秀開國之時。

劉莊似乎是早就已經與劉炟交代過這些,劉炟做起來可謂是得心順手。

對此,群臣們雖然極為震動。

但卻也根本說不出來什么。

甭說如今顧康可還在朝內,可以完全壓住他們。

就算顧康不在。

他們也根本攔不住這事。

還能說什么?

顧晟這次功勞可是實打實的。

昔年光武帝之時,便揚言要定西域。

光武帝身死,明帝繼其志欲掃北匈奴。

這可是兩代明君的遺愿。

——如今被顧晟給完成了!

這種功勞,豈容質疑?

但緊接著事情的變化便完全就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顧晟病重,需回洛陽修養。

請辭西域都護而返回洛陽,并薦班超為新的西域都護。

此事傳回洛陽的瞬間,立刻便掀起了一陣風暴。

根本就沒有人會料到這個剛剛為整個大漢立下了如此大功,未來一片光明的將軍竟然會直接病重。

劉炟畢竟年齡還小,封賞這種事他完全可以按照劉莊曾與他說過的那樣去做。

但如今西域初定。

西域都護人選定是關鍵。

尤其是對于這種位置而言,誰人又不想爭?

在這種狀況之下,劉炟只能前去尋馬太后。

不得不說,馬太后的政治水平確實高超。

雖然劉莊一直都在壓制外戚,包括她的族人,但是對于她這個皇后還是十分恩寵的,時不時便會與聊起政事。

也正是因為如此,馬太后對于政事同樣是有著精準的判斷。

在聽聞此事之后。

她只是派人去找了顧康。

第二日,顧康再次出現在朝堂上。

雖然他的臉上并沒有流露出悲傷之色,但對于群臣而言卻仍是一股極大的壓迫。

顧康并沒有廢話。

他沒有以勢壓人。

只是說出了班超的功勞,以及西域列國百姓對于班超的評價畏懼。

群臣默然。

自此,此事平定!

顧易一直都在注視著這一切,對于顧晟的身體狀況可謂是心知肚明。

顧晟并不是如當初的顧嘯那般受了太多的暗傷。

只能說是這段時間以來實在是過于疲憊了。

他承受的壓力是旁人難以企及的。

之前能一直撐下去都只是他心中憋著一口氣。

但現在,他心中的氣散了。

身心的突然放松再加上前段時日的嚴重透支。

這若是放在現代的醫療水平上,或許不會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但對于當前時代而言,顧晟確確實實要走到了盡頭。

“唉……”

“天不遂人愿啊,顧氏第二代的時代也要過去了嘛?”

顧易此時的心情格外的復雜。

他不知道第二代人能給他帶來多少的成就點,甚至到現在連再次操控角色花費多少成就點都還不清楚。

但他能夠確定的是....

以目前顧氏第三代子弟的天賦而言,絕對撐不起如今的顧氏。

顧氏二代子弟的陸續離世。

注定會讓顧氏面對一系列的衰弱,這讓顧易覺著有些難以放心。

畢竟以原本的歷史來看。

隨著章帝登基....整個東漢的昌盛時期就要開始陷入倒計時了。

未來的天災、亂世等一切都顯然不是如今的顧氏能夠避開的。

但現在的他卻也改變不了一切。

焉耆國,西域都護府。

氣氛格外的凝重。

眾將如今對顧晟的態度可謂是心服口服。

這是一種旁人難以理解的感情。

簡單來說,對于如今的他們而言,只要顧晟下令,哪怕敵軍是千軍萬馬,他們也都會有著必勝的信念。

這就是顧晟如今在軍中的威望。

但,英雄遲暮,顧晟終究還是倒下了。

身體機能的嚴重損耗,已無法逆轉。

數月前,他還能在戰場上縱橫馳騁,奮勇殺敵,如今卻虛弱到連起身都極為艱難。

即便返回洛陽,亦只能依靠馬車緩緩護送。

曾經威風凜凜的虎將,如今竟至這般境地,怎不讓人徒生悲嘆?

“切莫再送了...”

顧晟掀開馬車車簾,面色蒼白如紙,形容枯槁,與離開洛陽時相比,已瘦脫了相。

他微笑著對不舍離去的將軍們說道,

“西域初定,列國畏我大漢如虎,雖都已遣子為質,且民心思漢,然北匈奴畢竟于西域經營多年。”

“各方勢力錯綜復雜。”

“爾等絕不能在此時離開西域,當抓住此次契機,徹底肅清一切潛在威脅。”

“唯有如此,他日即便北匈奴妄圖重返西域,亦絕非易事。”

“將軍!”眾將士聽聞此言,眼眶泛紅,難掩悲痛之情。

雖說回京好生調理修養或有生機,但以顧晟如今的身體而言,回京便已然是千難萬險。

顯然,這眾人都明白這點。

“何須如此悲傷?”顧晟灑脫一笑,“早在昔年初洛陽之時,我便已經抱有了馬革裹尸而還的打算。”

“如今竟還能活著歸京,已屬萬幸....”

他目光投向將士們身后景象的城池,眼神中閃過一絲落寞,“生死有命..”

“此生晟能完成心中之志,已然足矣。”

“若此次晟歸京未亡。”

“他日諸位將軍功成之日,晟定于玉門關相迎。”

無憾嘛?

又豈能無憾

若是無憾顧晟又何必回京?

以他如今的身體狀況,回京便已是千難萬險。

可他又怎么能完全甘心?

對于顧晟而言,心中偉業雖已初步完成,但卻仍不能阻止其的開拓之心。

如今大漢國力正盛,正是他建功立業之機。

對于整個顧氏第三代的情況,可不僅僅只是顧易清楚。

顧康、顧晟都能感覺的出來。

兩人受顧易教育最深,都想著為顧氏萬世之基添磚加瓦,豈能就如此認了?

這,就是顧晟的性格。

當初面對北匈奴大軍之時,他不服輸。

如今面對死亡。

他亦然不服輸!

如今他就是要去闖一闖這條生死路!

說罷,顧晟便直接放下了車簾。

在一眾將軍的恭送之下,馬車緩緩前行,朝著大漢方向行進。

護衛顧晟返京的正是當年追隨他前來的一千中軍。

雖然如今經過了多次的大戰只剩下了四百余人。

但這些人對顧晟的忠誠,堅如磐石,旁人難以企及。

“將軍,當真不等等班將軍嗎?”

馬車上,曾經給班超送信的校尉協一臉悲痛的看著顧晟,顫聲問道。

對于班超與顧晟的感情他們還是清楚的。

畢竟兩人都在中軍內待過那么久。

班超如今正在龜茲清掃北匈奴的遺留勢力。

想著兩兄弟至今都還沒有見面,他心中就會有一股莫名的悲意。

“又何必徒增傷悲。”

顧晟搖了搖頭,閉上了眼睛。

聞言,校尉臉上悲色更濃。

落日余暉灑在大地。

馬車朝著大漢的方向不斷駛去,在一片沉默中緩緩前行,整個隊伍沉浸在沉痛的氛圍之中。

雖然這些人已經拼盡了全力。

但在經過玉門關之時,顧晟的生命亦是走到了盡頭。

——建初一年,五月。

車騎將軍定西侯顧晟薨于玉門關。

就在顧晟閉眼的瞬間。

系統的提示便在顧易的眼前閃了出來。

顧晟薨世。

這是您的家族第一位未曾經過玩家操控而以自身獲得爵位之人,其橫掃西域、使北匈奴遠遁,立萬古刻石之功。

天下人會記住顧晟的功勞。

達成成就:功標青史、武冠天下。

功標青史(稀有成就):所立下的功勞足矣傳承于青史之中,為后世之人所記。

武冠天下(稀有成就):于當世所有武將之人,武可為尊。

恭喜您獲得成就點:100000。

十萬成就點!

顧易心中一驚,但瞬間又冷靜了下來。

十萬點成就點實乃情理之中。

顧晟之功,于歷史長河中亦屬罕見,十萬點甚至都有些少了。

但凡是顧晟能夠活到自然離世,那其能帶來的成就點恐怕都是這個數倍不止!

顧易輕輕嘆了口氣,旋即便點開了家族信息之中,打算看看操控人物到底需要多少成就點。

當前成就點不足。

熟悉的提示瞬間彈出。

“十萬還不夠?”

顧易心中一沉。

雖然早已在注意事項里面看到了“融入角色需要巨量成就點”。

但卻未曾料到需求如此之高。

如今看來,這恐怕至少要幾代人的努力,且保證家族持續能夠獲得成就點,方能湊齊一次操控機會。

況且,光操控人物顯然還是不行。

于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一人壽命之長短顯然不足以徹底改變一切。

必須還要有道具的幫助。

而操控人物就無法獲得成就點,同時抽獎也是一萬成就點一次。

這讓顧易只感壓力山大。

本就因顧晟身死后有些低落的心情此時更加沉重了些許。

洛陽。

顧晟薨于玉門關的消息迅速傳開,朝野為之震動。

雖然如今顧晟的身份看似還不如顧康。

但所有人都清楚,顧晟這才只是剛剛開始發達而已。

而顧康顯然已經走到了盡頭。

只要讓顧晟繼續立功,很有可能便是將來的大將軍!

這種人....竟然就這樣死了?

整個朝堂上瞬間就寂靜了下來,甚至就連私下里也沒人再去議論顧氏如何了。

沒有人愿意去得罪此時的顧康。

生怕受到牽連。

但出人預料的是,顧康并沒有他們想象那般直接悲痛到無以復加。

他仍是如往常那般,看上去并無任何異常。

對于顧晟這種有大功于天下之人的臣子去世,朝野上下自然要為顧晟挑選謚號。

劉炟在學問上的天賦顯然還是不錯的。

在一眾臣子的商談之中,最后定下了“桓”字。

取辟土服遠。

以祭顧晟定西域之功。

顧康從始至終都未曾發表過什么太多的意見。

隨著劉莊逝去的時間越來越久,所有人都能明顯感覺出顧康的差別。

他似乎不再如往常那般鋒利了。

甚至都有人懷疑顧康是有了隱退之心,不再如往常那般可以處理一切政務。

除了大事之外,他很少開口。

這個判斷讓人咋舌。

以顧氏當今的影響力,哪怕就算顧康死了,其子顧良在朝中的身份也定然不凡。

何至于如此呢?

也只有顧易通過多日的觀察才看了出來。

顧康他是真的在為顧氏的后世做準備。

他一直都未曾停下著書之事。

顧易曾仔細觀察過。

顧康所著之書,就是引各派之長,并在其中添加了許多自己的想法。

這也算是這個時代多數人的行為了。

其中許多想法都有著顧易當初教育的影子。

于現在的大漢而言,實用性確實極高。

并且他還先后舉薦了一些人。

這些人都是這些年來他通過治政天下而發現的有能之人。

其中有顧易認識的,亦有不認識的。

如...袁安。

顧康對其十分看重。

更是直接將他從一個小小縣令提拔到了太守的位置上。

其余人也會根據才能舉薦。

但對于顧氏的子嗣,除了幾個小輩于巨鹿郡為官之外,他并沒有任何的安排,仿佛就是沒打算讓他們做官一般。

不過對此也并沒有人感覺到意外。

因為顧良與劉炟這個皇帝的關系極好。

兩人自幼便在一起讀書,性格相投。

所有人都以為這是顧康刻意為之。

畢竟皇帝自己親自提拔,意義上便有著根本的不同。

但只有顧易知道。

顧康這是真沒有這個打算。

他這種人本就不會將目光局限于一時之爭上。

他爭的是萬世!

家族子弟的才能無法撐起家族,但便注定了家族的衰弱。

這點可謂是每一個世家都要面臨的問題,更別說顧氏這種兩朝為尊的家族。

他這只是在為家族尋找合適的退路。

以免家族在未來這段時間出現無法彌補的意外。

但這種事旁人又豈會理解?

而就在這種日夜辛勞的狀況下,顧康的身體也是漸漸有了一些問題。

無論是治田亦或是治水等一系列的問題。

顧康所付出的心血同樣極大,且如今的顧康年齡也不小了,他又怎么可能一直硬朗?

一個輝煌的時代;

——在隨著時間的更迭逐漸逝去....


上一章  |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