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老十四的貝子府落成之后,老四來的次數,可謂是屈指可數。
老四不愛來老十四這里作客,具體原因嘛,那就要問偏心眼的德妃,和老十四自己了!
俗話說的好,道不同,不相為謀。
老十四風頭正盛之時,老四不僅不支持親弟弟,反而極為疏遠,兄弟感情怎么可能和睦呢?
不過,再怎么說,老四也是老十四的親哥哥,又是和碩雍親王。
所以,老四來老十四這里,照例是不需要通稟,由下人直接領進外書房。
胤禑即使聽見了老四的怒吼聲,依舊坐在椅子上品茶,身形紋絲不動。
多年的配合默契,告訴胤禑,他此時若是出去幫腔,反而會壞了老四的計劃。
今天是老十四的好日子,老四卻故意借機發難,肯定不僅僅是掃老十四面子這么簡單了。
老十四是個急脾氣,一聽見老四在外面發作了脾氣,騰的就站起身子,大步流星的出了外書房。
老八、老九和老十他們還沒來,老十四出去后,室內僅剩下了老三和胤禑。
“十五弟,你不去幫幫四弟?若是親兄弟打起來了,鬧到了御前,吃虧的只能是四弟了!”老三慢騰騰的放下手里的茶盞,臉上掛著笑,嘴里噴出來的卻是五步即倒的毒液。
所謂言多必失,胤禑只當沒聽見似的,壓根就懶得搭理老三這個典型的小人。
當年,若不是老三暗中給康熙打小報告,老大也不至于敗得那么快,敗得那么慘!
見胤禑沒吱聲,老三居然不死心,又挑撥說:“倒也是,眼下的局面,若是得罪狠了十四弟,那真的是要吃不了兜著走啊!”
胤禑依舊裝作沒聽見的樣子,死活不肯搭理老三。
老三心下暗恨,類似胤禑這種油鹽不進,軟硬不吃,就是不肯張嘴的家伙,他還真沒有太多好辦法!
還不死心的老三,正待繼續挑釁之時,老四和老十四并肩進了屋。
出乎意料的是,老十四滿面春風的說:“我和四哥畢竟是親兄弟。”
老三聽出話風不對,張了張嘴,想說點什么,又覺得不妥,便又咽了回去。
胤禑一聽就懂,老四大概率利用了老十四的驕狂秉性,私下里灌了迷魂湯吧?
和毒蛇老九那個壞種不同,老十四這個人其實并不壞,只是處境太順了,沒有受過太大的挫折,殘留了幾絲天家不應該有的天真罷了。
賓主落座之后,老十四吩咐下去,重新換了茶。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老八他們一起來了,老十四起身出去相迎。
開席之后,魏珠突然來了,當眾宣讀了康熙的恩旨。
胤禑瞇起兩眼,仔細的聽完之后,不由撇唇一笑。
康麻子還是和以前一樣,金銀土地都很舍得賞給老十四,唯獨,不肯晉升老十四的爵位。
擁兵十幾萬的堂堂大將軍王,爵位竟然只是個貝子,若說康麻子不是故意壓制,鬼都不信!
開席之后,老十四當仁不讓的坐于主人席,而主賓的位置,很自然的由老三把持著。
沒辦法,老大和老二都被圈禁了。眾兄弟之中,就數老三年齡最長,又是親王,他不坐主賓的位置,就沒人敢坐了。
老四和老七坐在老三的左手邊,老五和胤禑坐于老三的右手邊。
在諸多皇子之中,單論爵位,老七晉為郡王的時間,比胤禑早得多,他又是哥哥,自然位次靠前。
比較有趣的是,老八的座位,正好緊挨著胤禑的下首。
開席之后,老十四先按照旗人的規矩,敬了個滿堂紅,說了幾句吉利話。
大家一起舉杯之后,就是自由發揮的時間了。
“十五弟,來,咱們滿飲了此杯!”老八的酒量不好,向以不貪杯出名,卻主動向胤禑邀飲。
胤禑笑著說:“八哥,屁股一抬,喝酒重來,小弟我就先干為敬了!”
連干了三杯之后,老八瞥了眼正在夾菜的胤禑,忽然笑著說:“十五弟,我聽說,你最近的心情不太好?”
胤禑暗覺好笑,都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了,老八居然還有心思拉攏他?
老四為啥那么痛恨年羹堯和隆科多?
不就是這兩貨,昨天還支持他老四,轉眼間,就和老八勾勾搭搭了么?
在大清朝,要么不站隊,索性一直保持中立,誰也不幫。
只要站了隊,腳跟子就必須站穩了。
實話實說,風吹兩邊倒的墻頭草,誰不恨?
“八哥,你也知道我的壞毛病,唉,已經很久沒有下過江南了呀!”胤禑喜歡美人的壞習慣,早就臭名昭著了,也不怕往自己的身上,亂潑臟水了。
老八不由淺淺一笑,試探著說:“你若還想去江南,愚兄我,倒是有個好辦法。”
“成啊,只要八哥你幫了我的大忙,等小弟我快活夠了,肯定不會忘記你的。”胤禑嘴上這么說,心里想的卻是另一件事兒。
這都已經康熙五十九年了,康麻子還有幾年活頭?
在這種節骨眼上,胤禑即使留在京城里,也沒膽子做出太過出格之事,不如出去散個心?
更重要的是,老八把胤禑打發離京了之后,他肯定要干點惹康熙注意的大事。
俗話說的好,大隱隱于朝,小隱隱于野。
越是臨近康熙六十一年,胤禑越覺得,必須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絕對不能輕易的打草驚了蛇。
就在酒過十巡,菜過百味之際,貝子府的大管事忽然慌慌張張的跑來,湊到老十四的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
老十四聽了之后,趕緊起身,拱手環顧一整圈,大聲說:“小弟我去去便來!”
既然老十四這里有事,以老三為首,大家紛紛告辭。
出門登車的時候,老四看了眼四周,見身邊都是心腹之人,便俯耳告訴胤禑,“弘春和弘明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弘明居然莫名其妙的落了水。”
胤禑早就知道了,老十四的府上,布滿了老四暗中安插的眼線。
今日一見,老四果然神通廣大,連這種丑聞,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難怪,后世一直流傳著,粘桿處和血滴子的傳奇故事。
“唉,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吶!”胤禑沒有正面回應,卻通過嘆息,和老四同病相憐。
時至今日,老四的雍親王府里,年長許多的三阿哥弘時,和頗受老四寵愛的四阿哥弘歷之間,又何嘗不是明爭暗斗?